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年夏天,CBA标志性的人物之一巴特尔终于如愿以偿,离开北京加盟新疆。为了脱下北京队球衣,巴特尔绞尽脑汁:2005~2006赛季和北京队一年约满后,因为《全国篮球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7规定"运动员合同期满后,该运动员的所在单位享有注册优先权,效力1~3年优先权为12个月,4~6年为24个月,7~9年为

  • 标签: 篮球运动员 管理办法 优先权 巴特 俱乐部 合同期满
  • 简介:《担保法》自公布以来,其在保障债权实现,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发展市场经济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适用过程中,《担保法》中存在的问题也在逐渐显现。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2000年通过了《担保法解释》。该司法解释在弥补法律漏洞,解决法律条文的冲突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保证方式以连带责任保证为通常方式,还是以一般保证为通常方式;保证期间到底能否中断,是保证制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直接决定着保证人的权益,但我国《担保法》及其解释对此问题并没有解决。该局面不利于保证制度的发展,立法机关应加以完善。

  • 标签: 保证方式 保证期间 中断
  • 简介: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有配偶者与他人有婚外性行为的,建议将婚姻法第四十六条(二)项修改为

  • 标签: 修改婚姻法 建议修改
  • 简介: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有配偶者与他人有婚外性行为的,主要指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或虽不以夫妻名义生活但在一起非法同居的行为

  • 标签: 修改婚姻法 建议修改
  • 简介: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有配偶者与他人有婚外性行为的,主要指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或虽不以夫妻名义生活但在一起非法同居的行为

  • 标签: 修改婚姻法 建议修改
  • 简介: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上一个具有长久学术魅力的制度,其存在应当服务于最大限度地保护交易安全的需要。当遗失物在流转过程中满足了善意取得四个要件之情形时,各国立法在选择保护动态利益还是静态利益上呈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采用折中性规定的遗失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更能平衡当事人利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 标签: 善意取得 遗失物 物权法
  • 简介:文章从赔偿范围、过错程度和赔偿能力三个方面,就司法实践中怎样理解和适用《刑法》36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文章认为,在界定经济损失的范围上,不仅要考虑到被害人的物质损失,也应考虑到被害人的精神损失;在过错问题上,应辩证统一地考虑到被告人与被害人双方过错情况;至于被告人的赔偿能力,不应作为审判时考虑的范畴。

  • 标签: 赔偿范围 过错程度 赔偿能力
  • 简介:摘要合同法113但书的规定主要确定了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中可得利益赔偿的限制,即可预见性规则的内容。在实践中,由于可预见规则的内容、判断标准并不明确,导致113但书适用率不高的缺陷,因此遭到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质疑。为此,本文认为对于113但书的理解与适用,应当对于可预见的内容进行明确,同时区分不同情形下确立可预见与否的标准,将可预见规则与完全赔偿原则和预期可得利益赔偿结合起来,进而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提高可预见规则的适用性。

  • 标签: 合同法第113条 可预见性 可得利益
  • 简介:《刑法》632款之适用在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中都有不同的理解。以引起广泛关注的许霆盗窃案及其他相关案例的判决为蓝本对“案件特殊情况”的范围进行考察,它应当包含国家利益和个案特殊情况两个方面的内容。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时直接改判和复核程序不应设置应是该条款的当然之义。减轻处罚既可以是刑种的减轻,也可以是多种刑格的减少,但不能减轻为免除处罚。

  • 标签: 《刑法》第63条第2款 案件特殊情况 核准程序 减轻刑格 案例立场
  • 简介:我国《仲裁法》16规定了仲裁协议应采取的形式及应包含的内容。可以说是从正面对仲裁协议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进行了限制。本文拟就对16的规定进行分析,指出其规定缺乏弹性,不符合实践的需要,不利于我国仲裁事业尤其是涉外仲裁事业的发展,应予以适当修改。同时,文章对我国学者拟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建议修改稿中的相关规定表示支持。

  • 标签: 仲裁协议 有效性 其他书面方式
  • 简介:既然法官庭审前应审查主要证据,与原刑诉法规定庭前全案材料移送法官实体性审查相比较,如果法官审查移送材料中缺乏相关证据

  • 标签: 刑事诉讼法之我见
  • 简介:我国刑事诉讼法1623项之规定,吸收了无罪推定关于疑罪从无的内容,正式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原则,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体现了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进步.但是该项之规定也并非是十全十美,无可挑剔的,也存在不当之处,需要加以修改与完善.本文即对于该项规定之修改作一阐述.

  • 标签: 中国 《刑事诉讼法》 无罪推定 无罪判决 疑罪从无原则 检察机关
  • 简介:我国《合同法》472款、482款分别规定了与限制行为能力人、无权代理人订立合同的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通说认为,无权处分和表见代理中的善意相对人也同样享有撤销权。然而,事实上,不管在理论层面、规范层面还是在制度层面、实践层面,善意相对人撤销权的正当性都值得检讨,因此,其存在的合理性应受质疑。

  • 标签: 善意相对人 撤销权 效力待定行为 追认权
  • 简介:摘要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颁布前,实践中民间借贷案件,原告仅凭借转账凭证最终胜诉的概率很小,其原因在于原告很难对其双方存在借款合意提出有力证据证明。该司法解释的施行,民间借贷案件中原告仅凭借转账凭证起诉的情况明显增加,因此对于该条司法解释也存在着许多争议。

  • 标签: 民间借贷 转账凭证 举证责任
  • 简介:教唆未遂涉及到教唆犯和未遂犯两个刑法理论上有争议的问题。我国刑法学界一般认为刑法291款所规定的教唆犯存在未遂形态,而对2款所规定的教唆犯属于何种犯罪形态则存有争议。本文拟就教唆未遂的犯罪形态略陈管见,探讨“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含义,指出刑法292款所存在的缺陷并对该款提出完善建议。

  • 标签: 教唆犯 共同犯罪 教唆未遂
  • 简介:由于定位模糊,实务中法院对《侵权责任法》24的适用比较随意,主要以损害结果和双方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作为该条款的适用标准。应当将24视为独立的归责原则,在行为人不成立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时,根据实际情况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性、因果关系、利益与风险平衡等社会一般观念认同的归责事由,以此判定是否应让行为人分担受害人损失。

  • 标签: 《侵权责任法》第24条 适用性 公平责任条款 归责条款 可归责性
  • 简介:对军婚实行特别保护在我国由来已久,发展至今,军婚保护制度在稳定军心、巩固国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无论从法学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来考量,我国的军婚特别保护制度还存在着有待发展与完善之处。

  • 标签: 军婚 特别保护
  • 简介:摘要《民法总则》109规定了人身自由权“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但《人格权编(草案)(征求意见稿)》没有作为单独的条文进行明确,而是将“人身自由权”的内容散漫规定在第一章“一般规定”的774第二句与第二章“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791。未给予该具体人格权充分的重视。774将“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同置,并非是《民法总则》109的具体化,实质上仍然是将人身自由作为一般人格权,混乱了该条款的立法逻辑结构。791直接取舍于宪法条文且置于“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章节之下,无法构建起完整的人身自由权作为具体人格权的制度,难以弥补私法规定上的不足。人身自由权与身体权本质上属于物质性人格权范畴。建议将这两个条文对应宪法37规定“人身自由”的内容,整合为“人身自由权”并与“身体权”独立成章予以明确规定。

  • 标签: 一般人格权 具体人格权 物质性人格权 整合 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