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婴幼儿每日营养素的需要量与成人不同,婴儿的月龄越低营养素需要量相对越高。同时,婴儿体内营养素的储备量相对较少,适应能力也差,一旦某些营养素摄入量不足或消化功能紊乱,短时间内就会明显影响其发育进程。

  • 标签: 婴儿 蛋白质 营养素 适应能力 需要量 婴幼儿
  • 简介:蛋白一级结构鉴定实验中将传统蛋白酶解技术联用质谱技术是当前蛋白研究所必需,通过探索和实践,使本科教学渗入科研第一线,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 标签: 蛋白质酶解 实验教学 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负重抗阻训练对老年大鼠股四头肌总蛋白含量和AMPK含量的影响.方法:以40只健康18月龄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安静组、0%、30%、50%、70%最大负重组进行跑台抗阻训练,坡度35°,跑速15m/min,隔天一次,共8周.记录大鼠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变化,用考马斯亮蓝蛋白测定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大鼠股四头肌总蛋白含量和AMPK含量.结果:(1)与安静组和0%最大负重训练组相比,70%最大负重组大鼠体重出现了显著性下降(P<0.01);(2)与安静组相比,30%和50%最大负重训练组的股四头肌总蛋白含量升高具有差异性(P<0.05);与0%最大负重训练组相比,30%最大负重训练组的股四头肌总蛋白含量升高具有差异性(P<0.05);(3)与安静组和0%最大负重训练组相比,30%和50%最大负重训练组的股四头肌AMPK含量升高具有差异性(P<0.01).结论:8周不同负重量抗阻训练可提高老年大鼠股四头肌总蛋白和AMPK的含量,且30%和50%最大负重量抗阻训练的效果更为明显,而运动对骨骼肌蛋白合成及降解的调控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具体机制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骨骼肌减少症 抗阻训练 衰老 股四头肌 总蛋白质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 简介:对于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中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这一实验,传统的教学策略是教师讲解该实验的原理与步骤之后,由学生进行操作验证某些生物组织的三大类有机物。笔者践行此传统教学策略之后,发现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于实验理论和技能的掌握,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将这一实验进行了探索与改进。

  • 标签: 实验理论 生物组织 蛋白质 糖类 检测 脂肪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摄入糖加蛋白运动饮料对男运动员一次抗阻运动后血液雄激素应答的变化,探讨糖加蛋白补充对急性抗阻运动恢复过程的影响。方法18名男子力量项目运动员在一次抗阻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分别摄入糖加高蛋白饮料(HP组=6人,糖:蛋白=3:1)、糖加低蛋白饮料(LP组=6人,糖:蛋白=6:1)或纯糖对照饮料(C组=6人)。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h和运动后次日晨采集血样,测定血清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脱氢表雄酮硫酸盐(DHEAs)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果相同时间点各组的TT水平均无明显差异。C组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h和运动后次日晨的FT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同时间点的HP组和LP组的FT水平(P〈0.01,分别);LP组运动后即刻的FT水平明显高于HP组的FT水平(P〈0.05)。C组运动后即刻的DHEAs水平明显低于HP组的DHEAs水平(P〈0.05),次日晨的DHEAs水平明显低于HP组和LP组的DHEAs水平(P〈0.05,分别)。C组次日晨的SHBG水平明显低于HP组和LP组的SHBG水平(P〈0.05,分别)。结论摄入糖加蛋白比例为3:1和6:1运动饮料能促进男性力量项目运动员抗阻运动后机体组织同化作用,能促进机体运动能力的恢复和提高。摄入糖加蛋白比例为3:1的运动饮料更有利于运动后疲劳的恢复和机体运动能力的提高。

  • 标签: 蛋白质 雄激素 抗阻运动
  • 简介:成人质变学习理论是研究成人学习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质变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成人质变学习的发生机制及其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以期促进我国成人教育实践科学有效的开展。

  • 标签: 质变学习 意义结构 质疑 批判性反思 理性交谈
  • 简介:嘉禾县毗邻广东、广西两省,全县地域面积699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总人口40多万,是我省人均耕地面积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之一。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而称“禾仓堡”,有“天下粮仓”之美誉。

  • 标签: 嘉禾县 农村教育 纪实 转身 华丽 质变
  • 简介:3月节气:惊蛰、春分惊蛰、春分皆是春天里的两个节气。春季是孩子一年中生长发育最快的季节,尤其是春天气候变暖,孩童户外活动增多,能量所需增加,所以在饮食上应该保证供给足量的能量、优质蛋白、维生素和植物脂肪,以满足其身体成长发育所需。

  • 标签: 蛋白质 生长发育 气候变暖 户外活动 维生素 惊蛰
  • 简介: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在16-40℃中等温度下测试、分析了基质沥青及其温拌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G*、相位角δ等流变性能,进而建立了疲劳因子G*sinδ与基质沥青性质、试验温度和拌剂掺量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复数剪切模量G*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相位角δ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拌剂掺量越高,复数剪切模量G*越大,相位角越小;疲劳因子G*sinδ随着温度升高呈指数减少,随温拌剂掺量增加呈线性增大;在较低温度和较高掺量下,疲劳因子的变化幅度更大;基质沥青复数模量越小,温拌剂对温拌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而老化对基质沥青性能的影响高于对沥青-温拌剂相互作用的影响;掺量越高的温拌沥青结合料,越容易疲劳开裂。

  • 标签: 温拌沥青 动态剪切试验 中温 流变性能 疲劳因子
  • 简介:目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通过非酶促反应形成糖化血红蛋白,在医学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作为诊断的重要指标。方法,葡萄糖常规分离血红蛋白的方法很多,本文通过一种简单、快速,分离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等电聚焦分离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论,通过等电聚焦的方法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分离,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在一定范围内,蛋白浓度与光密度(OD)值呈线性关系,从而计算出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本方法应用于糖化血红蛋白的定量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等电聚焦 检测
  • 简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禽蛋生产和消费国,禽蛋中独特的功能性成分——卵转铁蛋白,因其丰富的保健功能而备受关注。本文根据近年卵转铁蛋白的研究现状,对蛋白的提取工艺、结构与转铁机理、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等进行了综述,以便对卵转铁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卵转铁蛋白 结构 提取工艺 生物学功能
  • 简介:为提高罗非鱼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率,开发新型的食品级蛋白酶制剂,对罗非鱼内脏蛋白酶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先后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的方法考察了影响罗非鱼内脏蛋白酶提取的各个因素,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试验确定了罗非鱼内脏蛋白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0.15mol/LNaCl溶液为浸提溶剂,料液比1∶18,温度37℃,浸提时间36min.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罗非鱼内脏蛋白酶的提取率可以达到6185U/g.

  • 标签: 罗非鱼内脏 蛋白酶 提取工艺 响应面分析
  • 简介:该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的男生大学3年后学生体质变化情况,研究选取2012级30名男同学分别进行身高、体重、立定跳远、台阶试验、握力、肺活量的测试,然后与大一时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体重平均增加4.45kg,肺活量平均下降355.0mL,台阶指数平均下降4.67,握力平均下降3.71kg,立定跳远平均下降14.4cm。结论: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男生经过3年大学生活后体质有明显的下降。

  • 标签: 体质 男大学生 生活方式 体育院校
  • 简介:数学思考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分析、解决问题。通过对教学案例的思考与探究,教师要以数学思考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 标签: 数学思考 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血明目片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合并视网膜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深州市医院收治的116例(134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致眼底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治疗组和血明目片+复方血栓通胶囊(58例,74只眼),对照组三七止血胶囊(58例,60只眼)。结果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视网膜出血的吸收效果明显。结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变性眼底出血患者,给予和血明目片结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眼底出血 复方血栓通胶囊 和血明目片
  • 简介:为提高罗非鱼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率,开发新型的食品级蛋白酶制剂,对罗非鱼肠道蛋白酶的提取及催化特性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肠道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碱性蛋白酶,其提取率可达到6200U/g;该蛋白酶在pH9.0、温度60℃的条件下有最大催化活性;在pH7~9的范围内,温度低于50℃的条件下有很好的稳定性;Fe2+离子、PMSF及EDTA对该酶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初步显示该酶为金属离子依赖型丝氨酸蛋白酶.

  • 标签: 罗非鱼肠道 蛋白酶 催化性质
  • 简介:浓缩乳清蛋白粉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营养保健品和食品的生产.目前检测浓缩乳清蛋白粉的方法大都采用化学方法,步骤繁琐且耗时较长.荧光光谱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反应灵敏、选择性强等特点.本文通过检测浓缩乳清蛋白粉水溶液的三维荧光光谱和不同浓度水溶液的发射谱,研究了其荧光光谱特性和产生机理,为其质量检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浓缩乳清蛋白粉 荧光特性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以期对小儿病毒性感染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同时,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还进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5%,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以有效治疗与控制小儿病毒性脑炎,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药物而加以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小儿 丙种球蛋白
  • 简介:为制备可视化的转移消失蛋白(MIM)的I-BAR结构域重组体,克隆了顺联绿色荧光蛋白(GFP)探针编码序列的MIM-I-BAR基因.在6xHis标签原核表达质粒上成功构建了DNA序列.同时,实现了未标记荧光探针基因的MIM-I-BAR质粒的构建以作实验对照.成功转染至BL21(DE3)大肠杆菌细胞后,GFP偶联的MIM-I-BAR(MIM-I-BAR-GFP)蛋白表现出很强的可视荧光,该表达产物可方便的通过目测、荧光显微镜、免疫印迹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多种手段进行检测.此外,在考察不同条件下的蛋白表达效率过程中发现,带有GFP探针的MIM-I-BAR重组蛋白在温度为10℃时产率最高,而并非37℃.这一特征与非荧光标记的MIM-I-BAR明显不同.研究证实该最佳表达温度条件适用于重组蛋白产品中量制备.所开发的带有荧光探针的MIM-I-BAR蛋白产品及其制备工艺在科学研究、生物医学应用以及药物开发过程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转移消失蛋白 INVERSE Bin-amphiphysin-Rvs 绿色荧光蛋白 基重组因 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MyoD和卫星细胞(SC)在骨骼肌再生和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和变化,以及不同负荷运动和云南白药干预在骨骼肌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04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S)、无负荷组(N)、中等负荷组(M)和大负荷组(H),然后将不同负荷组随机分成治疗(T)组和非治疗(n)组。建立大鼠损伤模型1d后,模型大鼠左侧后肢为治疗侧,右侧为非治疗侧,损伤后0、1、4、7、10d取大鼠后肢腓肠肌做HE染色,观察SC数量及形态学变化,用RT-PCR法测定损伤后骨骼肌MyoD表达。结果:骨骼肌形态学变化在损伤后0d、1d最严重;所有分组MyoD表达除MT、Mn组和NT、Nn组在10d时与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它各组与S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MyoD表达在不同组别T组与n组中,HT组较Hn组在4、7、10d均显著降低,MT组较Mn组无统计学差异,NT组与Nn组比较只有在4d时显著降低;所有分组SC数量在4、7、10d时与S组比较均有显著增加。SC数量在不同组别T组与n组中,4d时不同负荷T组与n组比较有所增加,7、10d时不同负荷T组与n组比较显著增加(P&lt;0.01)。结论:云南白药在损伤过程中缩短炎症反应时间,加快了SC的激活与损伤修复,同时下调MyoD表达。MyoD和SC可以作为骨骼肌损伤后恢复程度的一个间接指标。

  • 标签: MYOD 卫星细胞 云南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