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喂,您好,这里是曙光诊疗中心,请问有什么能帮您的吗?”接线员摊开记录用的本子,笔尖停在纸上,等待电话那端的声音。时间一秒一秒过去,听筒中却一片安静。“喂,请问能听到我说话吗?”接线员边说边考虑是否要请维修人员检查电话线路。这时,听筒中传来了微弱的呼吸声和轻轻的啜泣声。

  • 标签: 少女 电话线路 维修人员 接线 听筒
  • 简介:摘要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重症患者要承受病理性的疼痛及心理方面的不适,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重症患者的身心舒适,尤其对于重症病房中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应该特别关注其疼痛处理、镇静干预及谵妄情况。

  • 标签: 重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30例ICU(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5)与观察组(15),对照组采取常规经验选择抗生素,观察组应用比阿培南降阶梯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ICU住院时间与细菌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细菌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采取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能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细菌清除率,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 临床疗效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6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我院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的36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对症应用中药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支原体肺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重症脑出血的患者大多数在出血后1~2天内出现高热,多为中枢性高热,为非感染性高热,多无寒战,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温在发病早期(48小时内)可骤然升高至39℃以上,热型多呈稽留热。体温分布不均匀,四肢皮肤温度不高,而头部及躯干温度高,双侧皮肤温度也不对称。皮肤干燥无汗。单纯药物降温效果不佳。而物理降温疗较好。

  • 标签: 〖HTSS〗重症脑出血 中枢性高热 降温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重症医学的诊疗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监测手段与治疗方法。这些多元化的监测数据具有实时性、连续性、动态性、多源性等特点,当前临床诊疗对其利用程度相对较低。重症患者病情瞬息万变,对多元数据的及时处理与整合变得至关重要。因此,近年来重症大数据应运而生。为了更好推动重症大数据在中国的规范化发展,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指南的基础上,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专家就本共识包括重症大数据的概念、意义与必要性;重症大数据临床研究关注的临床科学问题;重症大数据库的建立、标准与原则;重症医学大数据问题解决途径与方法;重症大数据的临床应用五个方面制定了本共识,为临床医生及致力于重症大数据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重症监护 重症医学 大数据
  • 简介:应指导患者准确服药剂量,嘱患者应避免使用有关药物 ,应根据患者个体化来设计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

  • 标签: 家庭护 患者家庭 肌无力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科重症肺炎病例资料,为下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1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10年期间,选我科住院的重症肺炎疾病患者,共100例,按事先制定表格.分类统计10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原学结果,治疗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死亡率等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患儿中男性60例(60.00%),女性40例(40.00%),性别比为1.51,年龄介于18天~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0.68)岁,合并2种并发症的患儿最多,52例(52%),其次为3种并发症患儿(21例);小于1岁患儿79例,1~3岁19例,3~12岁2例。病原学结果细菌感染88例次,病毒辣感染24例次,支原体与其它感染6例次,100例患者治愈94例(94.00%),死亡6例(6.00%)。结论重症肺炎有其一定的流行病学特点,好发于婴幼儿,细菌感染多见,应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儿科 重症肺炎 流行病学 回顾性分析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重症与危重症流感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和危重症流感病例157例。收集入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血清和BALF的GM值,根据患者是否合并IPA分为IPA组(n=18)和非IPA组(n=139)。以改良版AspICU诊断标准为金标准(需同时符合相应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微生物诊断标准),比较血清和BALF GM试验及两者联合对流感合并IPA的诊断价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157例重症与危重症流感患者中,危重症95例,合并IPA患者的死亡率为55.6%(10/18)。IPA组APACHE Ⅱ评分、PSI评分、尿素氮、流感严重程度(危重型流感占比)和有创呼吸机使用率分别为(16±6)分、(110±31)分、10.7(8.4,17.8) mmol/L、88.9%、66.7%,明显高于非IPA组的(10±5)分、(83±30)分、5.2(3.6,7.6) mmol/L、56.8%、24.5%(均P<0.05)。所有患者行血清GM试验,32例患者同时行血清和BALF GM试验。临界值为0.5 μg/L时,血清GM试验诊断重症与危重症流感合并IP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6.7%(12/18)、95.0%(132/139)、63.2%(12/19)、95.7%(132/138)。32例患者同时行BALF GM试验,临界值为1.0 μg/L时,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80.0%(8/10)、86.4%(19/22)、72.7%(8/11)、90.5%(19/21);通过ROC曲线计算显示,BALF GM试验的最佳临界值为0.88 μ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9/10)、86.4%(19/22)。血清GM、BALF GM和两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85和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流感合并IPA的诊断效能较高。结论危重症流感患者需警惕合并IPA的可能,血清GM试验诊断流感合并IPA的敏感度较低,但阴性预测值较高;BALF GM试验临界值为0.88 μg/L时诊断效能最高;联合BALF和血清GM试验可提高诊断效能。

  • 标签: 流感,人 侵袭性肺曲霉病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细菌培养、药敏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1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报告,以指导临床用药。结果1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中34人感染,感染率18.88%。病原菌以真菌及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泌尿道为主(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护理对策,结合感染部位、感染途径选用抗生素,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重症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发生。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院内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早期液体复苏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的基石,液体复苏的终点需多途径、多角度评估与把握。SAP早期液体复苏需要综合临床指标、压力指标、容量指标、微循环及组织氧代谢指标等各个监测参数,动态评估容量反应性与耐受性,监测大循环及微循环的灌注状态,把握复苏的阶段性,及时调整液体的晶胶比、速度等,防止过度补液导致肺水肿、腹腔高压等并发症,以不断提高SAP早期液体复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急性循环衰竭 液体复苏 血流动力学监测 微循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60例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组术后肛门排便和肛门排气时间分别是(88.09±15.67)小时和(54.77±14.13)小时,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重症患者采用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肠功能运动情况,促进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科重症 肠内营养 护理干预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