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的护理。方法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使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结果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血运重建全部成功。结论是PCI术的效果不仅与医生的技术经验有关,还与护理人员的周到护理有重大关系,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术 护理
  • 简介:PCI总线是一种高性能外围设备接口总线,已经广泛地被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由于PCI总线协议的复杂性,其接口实现比较困难.通过设计一种身份认证智能卡,介绍了利用PCI9054实现嵌入式系统中FPGA与PCI总线接口的设计过程,并指出了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PCI总线 FPCA 接口 配置空间
  • 简介:分析了以PCI总线为基础的IA-32系统结构及其中的PCI总线分段方式,论述了PCI配置地址空间及其头标区分配情况,给出了使用汇编语言访问PCI配置地址空间的方法和源代码,以及读出数据的方法及应用。

  • 标签: IA-32计算机系统结构 PCI总线 配置地址空间 BIOS MASM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PCI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心导管室收治并成功进行PCI术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按照PCI术常规管理策略进行管理,观察组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TC异常率、HDL异常率、血糖超标率、血压超标率、吸烟率、高尿酸血症率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观察组LDL异常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PCI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水平,对于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PCI 心血管不良事件 护理
  • 简介:为培养高质量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我们创立了研究生培养PCI(计划+个性、协作+交流、传承+创新)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对培养过程进行实时监督。研究生在文章发表、课题申报及优秀毕业论文、国内获奖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绩,科研素质、人文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且该模式在医学院校值得推广。

  • 标签: 医学研究生 培养模式 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纠正心衰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和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其中多巴胺剂量按照0.5-2ug/kg泵入,rhBNP以1.5ug/kg负荷泵入3-5min,继以0.015ug/kg/min维持泵入),观察两组患者心力衰竭改善评价指标(总有效率、显效率;72hLVEF;72hNT-proBNP)及短期预后评价指标(3个月内再住院率、病死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5.70%,显效率64.28%,试验组总有效率51.92%,显效率32.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72hLVEF差值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72hNT-proBNP差值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3个月内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全因死亡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好且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