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的悲剧意识,体现了主体以己度物的诗意体验,包括对自然生离死别的感受等。中国古代诗文中的伤春悲秋之作,就是这种体验的表现。人生悲剧中的文人悲剧意识、英雄悲剧意识和女性悲剧意识有着自己的独特特征,其内在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崇敬,给我们留下了强烈的悲愤、沉痛的哀思和无尽的思索。而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的悲剧,则由英雄气概逐步走向平民化、世俗化。这种悲剧意识一方面深受儒、道、释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具有突破传统文化樊篱和束缚的潜质,体现了感人的悲悯情怀、深沉的忧患意识、宣泄怨愤的情感和悲喜交错等特征。中国戏曲中的悲剧往往以大团圆结局,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求善的文化心理的影响,具有强大的道德感染力,是主体欣赏心态得以平衡的需要,也顺应了大众文化的娱乐性要求。

  • 标签: 悲剧意识 伤春悲秋 忧患意识 悲喜交错 大团圆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14
  • 简介: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模式 ,当代中国文化市场的真正出现,无论是文化体制改革还是文化产业发展

  • 标签: 中国美 国美学 学文化产业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从庄子的以道观之(望)—郭象的以物观物(看)—禅宗的万法自现(见),是从庄子的以道观之(望)—郭象的以物观物(看)—禅宗的万法自现(见),例如禅宗美学、现象学美学

  • 标签: 中国美学 传统西方 智慧中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18
  • 简介:从庄子的以道观之(望)—郭象的以物观物(看)—禅宗的万法自现(见),是从庄子的以道观之(望)—郭象的以物观物(看)—禅宗的万法自现(见),例如禅宗美学、现象学美学

  • 标签: 中国美学 传统西方 智慧中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王国维在中国中确立现代哲学的形而上品格的同时,王国维才确立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形而上学根据,王国维讲审美无用

  • 标签: 中国美学 王国维中国 现代转型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01
  • 简介:的经验归纳虽然可以使西方的美学和文论具有了所谓的,而现代意义上的西方美学和文论,的中国和文论 

  • 标签: 中国美学 失范失语 失语中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22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宗白华认为都是中国艺术的共同特征,在中国哲学中,宗白华还从《易》离卦中阐发了中国工艺与中国思想的渊源

  • 标签: 中国美学 体系范式 宗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画实而诗为画中之虚,先在艺术实践上表现出一个新的境界,而且表现了他们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表现了工匠自己的美学思想)

  • 标签: 中重要 中国美学史 初步探索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  第三题 中国古代的绘画美学思想      一、从线条中透露出形象姿态      我们以前讲过,     六、《易经》的美学(二)离卦   离 离卦和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建筑艺术都有联系,这同中国古代绘画思想有联系

  • 标签: 中重要 中国美学史 初步探索
  • 简介:《江帆楼阁图》是李思训青绿山水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中国的基本原理,就作品亲历美、含蓄美、人性美、和谐美、笔墨美的艺术特点,结合构图、笔法、墨法、色彩等进行深入探讨。

  • 标签: 亲历美 含蓄美 人性美 和谐美 构图 线条
  • 简介:<正>邹贤敏的《真实性——美学范畴》一书(以下简称《真实性》),表现了相当多的与作者同辈的中年人理论品格的一些共同点,如果和这几年进入文艺理论批评界的一批青年的理论品格相比较,就更明显。它几乎成了许多中年理论工作者不自觉的“集体无意识”。下面我试着概括为五点。

  • 标签: 中年人 集体无意识 文艺理论批评 美学范畴 毛泽东文艺思想 生活真实
  • 简介:不难发现,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几十年来,尤其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的小说叙事形态之所以会不断发生衍变,西方思潮的侵入显然是促使变革发生的一个强大动力.而进一步考察又可发现,在小说叙事的衍变过程中,这种受到西方思潮的驱动而发生的变革,又常常是与对于传统的反思和创造绞结在一起的.

  • 标签: 小说叙事 新时期文学 思潮 衍变过程 嬗变 传统
  • 简介:沫若思想浩如烟海,对沫若的研究著作不啻汗牛充栋,但似乎忽视了这位巨人的两个重要方面的贡献:人类文化学、中国史。1.沫若没有系统的人类文化学理论著作,但他是运用人类文化学研究中国文化现象的开山祖。这首先赖于他精湛的学识和绝顶的聪明,对中国文化的一些密码符号作了石破天惊的破译。他识得甲骨文,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符号的阐释。例如《诗经》中有“天命玄鸟,降

  • 标签: 中国美学史 人类文化学 空白带 研究著作 中国文化 美学思想
  • 简介:<正>在中国人物画坛上,刘文西是一颗璀璨的巨星……对于中国人和许多外国人来说,刘文西的名字都是家喻户晓、众人皆知的——那国内外广泛流通的100元红色人民币上毛泽东的画像,就出自刘文西之手。作为著名的国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刘文西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 标签: 刘文西 中国美协 美术教育家 西安美术学院 千里之外 想不起
  • 简介: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的美国犹太文学研究已近三十年,适时地回头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开展美国犹太文学的研究会起到一定的总结和反省作用。本文梳理并评价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现状、美国犹太文学的特点以及美国犹太文学研究中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认为美国犹太作家无论怎么写或是否愿意接受被冠以美国犹太作家这样的头衔,他们始终都无法改变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和秉性。

  • 标签: 美国犹太文学 研究现状 民族立场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17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17
  • 简介:传统文论范畴体系之现代阐释及其方法论问题——中国古代文论范畴,  古代文论范畴体系的现代阐释与现代转化,因而讨论中国古代文论范畴体系现代阐释的方法论问题

  • 标签: 中国文论 传统文论 体系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