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隆冬时节正是东北林区采伐季节,我随中央电视台一个摄制组,踏访长白山脉的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南坡北坡、大兴安岭东坡等采伐现场,所到之处既无林海,也无雪原。中学地理教科书和小说戏剧里所描写的参天茂密、林涛怒吼的东北大森林,其实已经不存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过度砍伐,东北林业可采资源濒临枯竭。现在仍然被砍伐的树木,都是以前被认为不成材,或生长在山顶石涧难以采伐运输而弃之不取的天然林,以及树龄只有三十至四十年的间伐人工林。砍伐后剩下的只是胳臂、大腿粗的丛林灌木。目前能看到最好的森林,是作为种树零星保存的母树林。其树龄大都是青中年林,有的时至

  • 标签: 东北森林 森林状态 状态报告
  • 简介:我常想,除了我们浩如烟海的印刷品之外,这世界还有没有隐者的文学存在,我们那些常常在废旧商店以斤、以吨出卖的印刷文学为什么看起来那么面孔相似,那么小器十足?那些用来点缀橱窗的沉思者和永恒微笑的复制品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隐者的杰作存

  • 标签: 隐者 生存状态 悲剧意识 宫体诗 赵玫 斯特拉文斯基
  • 简介:美国著名影星凯瑟琳·赫本于2003年6月走完了她96岁的人生。她不仅四次获得奥斯卡影后的殊荣,在银幕上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美好形象(《金色池塘》就是她奉献给观众尤其是老年朋友的一份珍贵的礼物),她还被评选为20世纪最美的女性。我以为这绝不仅仅因为她天生丽质。更重要的是她有美丽的心灵,在影视圈和公众中一直享有良好的口碑。虽然她非常注意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但她却从不刻意追求外在美,而是十分注意人格的修养。

  • 标签: 心灵美 健康长寿 《金色池塘》 奥斯卡影后 20世纪 凯瑟琳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  在春节前那些冷雨霏霏的日子里,每天下午我都到百花潭后边一家茶坊等候儿子放学.服务小姐在暖空调的热风中打瞌睡,而我则是惟一的顾客.透过落地玻璃窗,我能看到又湿又滑的街道,对面百花潭的粉墙后,撑出苍翠的芭蕉叶和香樟的树冠.没有行人,偶尔有汽车驰过,溅起一片水花.一切都安静极了.我觉得这个季节不像冬天,甚至这儿也不像我居住了近38年的成都.我试着去想一些远方的朋友,他们似乎也离我更加地遥远了.……

  • 标签:
  • 简介:人文精神·作家·新状态刘雁这是一个技艺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价值越来越遭冷落的时代。商业生活中以成败论英雄、伦理道德被嗤之以鼻一样,文学界里,"操作"也成为一个最为时髦的词汇,我们热衷于叙事、语言、视角、结构,却耻于提到内容、价值、意义。"意义"前一...

  • 标签: 人文精神 知识分子 新状态 作家 小说家 后现代思潮
  • 简介:<正>八十年代末期的中国文坛,尽管表面上保持着审美潮流的纵横缭乱,创作主张和派别的五色杂陈,但人们已明显地感到,各式各样的探索在耗尽了最初的锐势之后,不得不减缓了速度,放慢了脚步,以至出现了被有人戏称为“疲软”的徘徊局面。就在那样一种僵持和闷热的氛围中,小说领域发生了一次堪称深刻的大变动。它不象“寻根文学”那样张起鲜亮的旗帜,也不象“先锋小说”那样让理论诱导创作实践齐头并进,它是自发的,沉静的,在悄然中进行,等到最初一批作品破门而出,才开始有人试图描述和概括它的形态。最早有

  • 标签: 生存状态 八十年代 寻根文学 传统现实主义 作品 西方现代文学
  • 简介:老何来电话说,明年的"联网四重奏"计划集中介绍网络作者,嘱我写一篇所谓的点评文字.我答应了,于是黄祖康便E-mail过来这篇.祖康是凌晨两点做这项工作的,他说贵州地偏,只有这样的时候讯号才无障碍.

  • 标签: 状态呈现
  • 简介:中国交通兼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委员会:在下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冥思苦想,翻阅九九八十一卷浩繁资料,终于想出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比金子还闪闪发光的点子,那就是恢复使用古代的轿子,取代没头没脑到处乱跑的轿车。其理由如下:其一是保护弘扬国粹。轿子是一种最具中国特色的人力承运工具。它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当时叫步舆、载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老人家早有指示,何况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其二是节省能源。轿车是个只喝汽油的怪物,汽

  • 标签: 步舆 人事管理体制 中国特色 臭氧层破坏 联系群众 教育局长
  • 简介:1唐中和打通苏世光的手机,问:"你老兄在哪儿?"苏世光说:"我在搞腐败,你来不来?"唐中和笑道:"我行吗?"苏世光也笑:"你是稍差一点。"他说,这种事其实不难,以唐老弟的聪明,包管一学就会。只是他还舍不得拉唐中和下水,因为这个世界多少应当留几个好人做种。玩笑归玩笑,玩笑完了就是正事。唐中和通知苏世光下午三点到政府大楼开碰头会,市长陈东要跟他们俩商量市区道路整治问题。

  • 标签:
  • 简介:过渡性状态:后当代叙事倾向陈晓明近些年来的文学批评花费大量精力去讨论两个几乎是无聊的问题:其一是关于什么东酉“有”还是“没有”?是“真”还是“假”?例如中国有没有“现代派”?是“真现代派”还是“伪现代派”?同样的追问又在“后现代主义”这个命题上重演了...

  • 标签: 过渡性 欲望化 小说叙事 过渡时期 叙事法则 后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