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7 个结果
  • 简介:  老吕从没想过身后的风景是什么样子.那是一道黑色深壑,也如一片荒漠,似乎随时都在阻断人的生命进程,老吕却浑然不觉.这几年,尽管老吕没少去火化场告别一些故旧老友,也曾风尘仆仆回老家亲自处理过儿子被埋在矿井的意外丧事,但很快就会把情绪调整过来,依然谈笑风生,绝不吃饱了撑的没事随别人一同唏嘘,说什么人活着没劲啦早晚也要变成一缕青烟飘散在荒郊野岭啦之类的废话.……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老革命秦丰年去世了,享年96岁。老人家生前有话,走就走了,鸦默雀动,不可闹腾。丧事完全是由市老干部局主持操办,果然就没闹腾,众儿孙在这场落幕的人生大戏中不过是群众演员,摔瓦盆,举灵幡,捧骨灰盒,三叩九拜,入土为安。

  • 标签: 老干部局 群众演员 骨灰盒 生前 丧事
  • 简介:  那是一头野猪.  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苞谷林上,也洒在对熟透的苞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  ……

  • 标签: 身后眼睛
  • 简介:  一扇门,木的,挺厚实.门紧闭着.  他肩上背着一个包,包很大,很沉.他举起手,却停在那儿,许久,才敲门,一下,很轻,木门发出很沉闷的声音.他又敲,这回手上用了力,"笃,笃",门仍紧闭着.  屋里,她想去开门.父亲拉住她.她想挣脱父亲的手,却挣不脱,父亲的手像铁钳一样钳着她的手臂.  ……

  • 标签: 身后门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2-04
  • 简介:观由强调研究态度比研究方法更重要,所以他认为考据不是治中国思想史的方法,其次他认为学术方法本身来自于反省

  • 标签: 学术态度 学术方法 徐复观学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25]观《中国艺术精神》页79,[10]观《中国艺术精神•,观在论述庄子艺术精神的时候

  • 标签: 儒艺术 关系疏通 徐复观儒
  • 简介:  我有个习惯,每次提审女嫌疑犯都会先仔细端详她的面容,试图从其眼神、嘴角、眉间洞察她的家庭出身,她的文化程度,她的脾气个性,乃至她的秉性为人.……

  • 标签: 女囚身后 身后男人
  • 简介: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的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曼德拉年事已高,但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残酷的虐待。罗本岛上布满岩石,到处是海豹、蛇和其他动物。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白天打石头,将采石

  • 标签: 曼德拉 白人统治 种族隔离 怨恨 大西洋 集中营
  • 简介:祚,明代著名戏曲家、戏曲理论家,其博学工文,尤擅词曲,他现存唯一杂剧《一文钱》是一部优秀的讽刺戏剧。因自身坎坷的生活经历,祚笃信佛教,他对佛教诸法本空、破除悭贪、众生平等的佛理思想参悟通透,笔下的人间百态莫不浸染佛性色彩;他基于对社会现实的热切关怀,讽刺贪婪现实、揭露人性异化、启迪人们以通脱态度对待现实人生,笔下的世俗风情蒙上了一层现实主义色彩;同时,祚颇具文人才士的风流雅致,《一文钱》语言清丽隽雅、通俗易懂,结构设置切合缜密、不落俗套,音乐曲调浑融一体,刚柔并济,笔下的世俗世界常常带有其文人特性的审美风情。

  • 标签: 一文钱 徐复祚 世俗风情
  • 简介:  1  余光中先生的短诗写于1971年,1983流沙河先生在四川诗刊上介绍过.这首诗主要由黄河、长江、我的红海我的血、风、沙、鱼龙冰河这些意象组成.我最初读这首诗的时候跟流沙河先生一样看重的是诗的结构,也就是结构的张力,一层一层分开,诗的内涵反而紧凑了.当时我上大学二年级,写诗、北岛顾城舒婷的朦胧诗和台湾诗影响很大,主要是表现力,也就是言传的功力.  ……

  • 标签: 余光中叶嘉莹 叶嘉莹徐复观 文学自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民主政治则是儒家道德政治理想的客观落实,氏检讨儒家道德政治理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固执地用传统儒学性善说直接去充实民主政治、作为民主政治的人性论基础

  • 标签: 儒家道德 徐复观儒家 政治理想
  • 简介:巴金先生多次说他不是文学家,因为他不懂或没有研究过文学。还在30年代,他就很少读别人写的文学评论,就是朋友写的,也很少读。“勉强读了记不牢,读到后面就忘记前面。”他写作,“靠自己的思考,靠自己的生活,我讲自己的话,不用管别人说些什么。”这话听起来好像看轻了理论,其实,这种从生活出发,靠自己的思考从事写作的态度和做法,却正好反映了真正的理论精神,因为正像人们常说的:生活之树常青,理论是灰色的。

  • 标签: 先生 巴金 30年代 文学评论 文学家 生活
  • 简介:2004年是又一个甲申年!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同时也不能不想到姚雪垠的《评〈甲申三百年祭〉》,于是乎增强了编辑一本六十年来关于《甲申三百年祭》风风雨雨的文集的决心,和有关部门及有关同志经过几番讨论,定名为《"甲申三百年祭"风雨六十年》。书,已由人民出版社于2004年5月正式出版,向国内外发行。

  • 标签: 姚雪垠 《甲申三百年祭》 人民出版社 谈话 甲申年 郭沫若
  • 简介:一王国维是中国现代诗学的开端,他标志着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他的诗学建构采用了传统的话语形式,但已融入西方诗学思想。但其诗学思想和理论的开创性使得他的诗学思想不可能臻于完善,在对传统诗学的现代阐释中常常有不够清晰和混乱的地方。

  • 标签: 现代诗学 王国维 中西诗学 徐复观 检讨 会通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11
  • 简介:中国艺术的精神与《庄子》的思想和境界也不能简单等同,《庄子》中很多人物,可以说不是艺术的精神或境界

  • 标签: 中国艺术 徐复观中国 探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