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居民楼、办公楼、商场、学校、厂房、剧院和机场都属于建筑,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方便,可以说有人活动的地方基本上都有建筑。正是因为建筑太普通了,很多人司空见惯,发现不到身边建筑的美。其实,每座建筑都有专属的“造型师”——建筑师,有了他们,建筑才呈现出不同的美。

  • 标签: 建筑师 居民楼 办公楼 造型师 商场 厂房
  • 简介:端午的热浪,催着麦子日夜黄,太阳的甜蜜,搽在那满枝桑椹上。山上初恋还尖尖,山下思念绿汪汪,采一片新叶,拌一厢愿望,包下这月的芬芳。

  • 标签: 歌词 歌曲 音乐艺术 艺术作品
  • 简介:我从5岁开始学小提琴,到现在已经两年了。说起学琴,酸、甜、苦、辣、咸,一样都不缺啊!刚开始练基本功的时候,老师要我们每天夹一小时的琴。夹琴是一件很累的事,要用下颚与肩膀夹着琴,不能用手扶,还要保持琴的平衡。刚开始练习时,我夹不到半个小时就累得不行了。

  • 标签: 学琴 小提琴 基本功 持琴
  • 简介:第三幕第三场【如画般美丽的风景,前面是一家农舍,勾画出一座老式庄园的遗迹。一大马棚,里面有装满草的拖车。马棚的对面是一休闲的小木屋,或者说是一座茅草小凉亭,在一片树林中。围绕着打谷场的是一道简易的篱笆,后面是一座桥。它的左边是一扇门,右边是准备摆放早餐的一张桌子。

  • 标签: 歌剧 音乐艺术 剧本 《米兰女郎》
  • 简介:一九五零年(北京)一月十六日弋阳腔《酒史续篇》共六篇,编次者为午桥钓叟,有康熙乙卯(即康熙十四年,1675)自序,其成书之年也。第二篇为《酒评》,录侯官萧京"酒印"八则。其一云:"金华近酿,古即青莲(即指唐朝李白)所云‘兰陵美酒’是矣。近代造失其法,赏鉴家厌之。嘉靖(明代第十一位皇帝朱厚璁年号——1521~1566)末,倭寇入犯,武备久弛,闽抚许公奚远,遣通事讲好,饷以豚酒花币,倭仍大掠而去。随犯浙,浙尤难支。

  • 标签: 补遗 选录 日记 弋阳腔 康熙 李白
  • 简介:时间二零零六年初夏某天地点某市"王老物资回收中转站"人物王老──五十岁左右,回收废品。王老妻──四十多岁,回收废品及做家务。"好日子"──王老夫妇养女,小学三年级学生。"悔不该"──"好日子"生父,农民企业家。"真后悔"──"好日子"生母。[一收破烂的家庭,院门上写着"王老物资回收中转站",屋内一张写字桌,一把椅子,一张旧沙发。

  • 标签: 物资回收
  • 简介:明道很会撩,且是那种舒服的会撩。刚刚走进采访间,明道正在与前一家媒体的姑娘:“你今天穿的衣服和昨天不一样了,昨天是蓝色的很活泼,今天穿这件白色的显得很文静”。姑娘被他的一番话逗得非常开心。看过我走过来,他主动把对面的椅子挪到距离身边很近的位置。“这也太近了,你不怕我害羞啊!”“你要录音嘛,离我近点录的清楚呀,快来坐下!”

  • 标签: 明道 姑娘 害羞
  • 简介:《茶花女》1852年,威尔第又根据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创作了一部同名歌剧。这次谱曲仅仅用了短短6周的时间就完成了。消息一出,指责声、讨伐声一股脑儿向他袭来。有人批评他把一被社会唾弃的交际花塑造造成主人翁的形象。但威尔第还是坚持己见,执意要让《茶花女》上演。果不其然,1853年3月6日,《茶花女》在威尼斯凤凰歌剧院的首演失败了。

  • 标签: 威尔第 歌剧院 《茶花女》 故事 小仲马 主人翁
  • 简介:5月26日.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共同指导.各区文化和商务主管部门联合主办的文商融合项目“2018上海艺术商圈”在杨浦区合生汇举行了启动仪式。

  • 标签: 上海市 商圈 艺术 主管部门 广播影视 杨浦区
  • 简介:众所周知,于成龙是清代的著名清官,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舞台上、广播里、影视中,围绕于成龙创作的艺术作品数量众多,各有千秋。特别是上海京剧院尚长荣先生主演的《廉吏于成龙》,备受好评,影响巨大。'收拾民心非凭剑,须赖官吏公与廉。'新编历史晋剧《于成龙》中,主人公在戏的高潮时向抚台发出的这一呼吁,生动体现了于成龙'待民要宽,治吏当严'的为官主张。台上,编剧郑怀兴将自己对现实的深情关怀贯穿于全剧,成功地表现了于成龙在封

  • 标签: 布衣成龙
  • 简介:巍山具有灿烂的文化,在清代时被誉为'文献名邦',境内历史悠久,从公元前109年的邪龙县,到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11月成立巍山彝族自治县,1958年10月成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这段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富了巍山深厚的文化基因,基于此,巍山的民族文化也显得很有特色。本人着重对巍山彝族的第种打歌——紫金打歌进行赏析介绍,并对巍山的文化特色进行简单介绍,这种文化底蕴为打歌文化

  • 标签: 县打歌 巍山县 打歌紫金
  • 简介:笔者在挖掘张彦远笔墨理法科学含量的过程中,发现与其相关并广为传用的"墨分色"这一术语存在着严重的弊病。本来张彦远的"运墨而色具"已经是中国画笔墨理论的最经典、最科学的规范化术语,而且在中国画创作和理论研究中至今一直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一些学者由于对中国画术语的规范化意义缺乏认识,为了个人撰文写作方便.

  • 标签: 五色 中国画创作 科学含量 笔墨理论 张彦远 术语
  • 简介:有人曾在网上看到我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时,上木刻专业的第一张自画像,让他想到了丢勒1500年那张著名的正面自画像。那的确是我进入美院木刻专业的第一幅作品,不过那时候我还没有注意到丢勒,如果相像,那说明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之外,的确存在着某些相同而且永恒的"暗物质"。

  • 标签: 战争 个人 中央美术学院 自画像 暗物质 木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帕努夫尼克一生仅创作四首钢琴作品,《种音乐语汇奏鸣曲》是作者在1954年定居英国之后的晚期作品。较作者早期作品,融入了更多的突破传统音乐的创作技法并且在多方面体现了欧洲20世纪的音乐特点。在结构曲式方面本作品利用种音乐语汇组成了一传统的奏鸣曲式结构。在这奏鸣曲式结构中,可以发现旋律的伴奏始终是一传统的固定调,而所有旋律部分则是20世纪音乐运用最广的无调性旋律。

  • 标签: 帕努夫尼克 奏鸣曲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无锡是锡剧艺术的发源地,上世纪50年代无锡市锡剧团创排的《珍珠塔》是锡剧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曾晋京在中南海小礼堂演出,受到了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说起《珍珠塔》,不由得想起我和锡剧之间的一段故事。我出生在无锡的一村庄,从小就浸润在吴侬软语的方言氛围中。三四岁的时候,我就已经会唱锡剧《珍珠塔》中的一段《投亲》了。“小侄千里来投亲,不知姑爹拜寿庆,还望姑母多原谅。斯侄儿未备寿礼送上门。”这是根深蒂固的一种记忆。我爱上锡剧完全是受我父亲的影响。他早年曾在公社宣传队里唱过戏,唱的正是锡剧,他的嗓音洪亮,唱腔优美,深得人心。他曾去报考过锡剧团,因为身高原因未能录取。离开宣传队后他依然痴迷于锡剧,白天干活儿唱着锡剧,连晚上睡觉做梦也在唱着锡剧。记得儿时,每天一睁开眼睛,他就坐在床头教我唱锡剧,“小侄千里来投亲”“爆竹声声震天响”“春二三月草还芽”……尽管我才咿呀学语,却对这些唱段耳熟能详。渐渐地,父亲让我在邻居和亲戚们面前开口演唱,一开始我有些胆怯,后来脸皮就越来越厚了。上学之后,只要是学校有文艺表演,大家都会推我唱锡剧,我在学校算是小有名气的。

  • 标签: 成长故事 锡剧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珍珠塔》 艺术发展史 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