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广告语言和视觉表达中"性"元素的应用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诸多广告中存在错用、误用的现象。目前我国广告中广泛存在以语言和视觉联想、贬低女性、宣扬非科学的健康观和审美观为代表的不良现象。对此,应该以马克主义的性别理论为指导,进行批判性分析。

  • 标签: 广告 女性 性元素 马克思
  • 简介:重点关注那些对艺术创作、艺术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借托论坛呈现艺术人思考的结晶。借助这些理性的思考推动我们广东艺术的发展,倡导一种创新的探索精神,藉此推动我们广东艺术品格的形成。

  • 标签: 经济学 夫妻 艺术创作 艺术发展 探索精神 艺术品格
  • 简介:近几年来,"梦想"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它一旦与"中国"组合在一起,更是从云端直抵地面,一下子显出它的地气或生气,一度构成文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语词"生产力"。"中国梦之声"、"中国梦想秀"、"梦想中国"等等都是这方面极有代表的例子;而一部电影《小时代》,虽然招来非议和骂声一片,

  • 标签: 中国梦 梦想 经济学 辩证法 出现频率 生产力
  • 简介:在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女性主义产生了新的变化,她们更加关注女性主义内部的多元文化身份和性别的多元特征,致力于揭露由种族、阶级、国家、年龄、性取向等造成的“差异”(Difference)现象。受其影响,音乐学界也开始关注与性别有关的种种差异,文章即以露丝·索莉(RuthA.Solie)于1993年主编的《音乐与差异:音乐研究中的社会性别和性》一文为例,探讨后女性主义音乐批评的关键问题。

  • 标签: 《音乐学与差异》 后现代主义 女性主义 露丝·索莉
  • 简介:书籍设计或称书籍装帧设计,指以书刊内容为基础的书刊整体信息传达设计,具体涉及三方面内容:第一,装帧设计(Bookbinding),指为达到保护内页和销售宣传功能的封面设计及装订形式、装帧材料、印刷工艺等方面的设定;第二,编排设计(Typography),即内文版式、图文配置等;第三,编辑设计(Editorialdesign),指以文本为基础进行多层载体的整体信息传达设计[1]。正如丰子恺所说:"精美的装帧,能象征书的内容,使人未开卷时先已准备读书的心情与态度,犹如歌剧的序曲,可以整顿观者的感情,

  • 标签: 封面设计 结构主义符号学 《小说月报》 书籍装帧设计 信息传达 书刊内容
  • 简介:路过购书中心,进去见一个角落堆放着曾经热销的《看见》,想起前些日子柴静采访引起的争议,就拿起来翻看。首先,这本书不像推介语说的是“一部散文自传体”著作。柴静很年轻,人生刚开始就写自传,直觉有些夸张。不过柴的文笔尚属上乘,只是单看絮絮绵绵的叙述有些不知所云,要看过那期节目的视频,才能够对得上号。

  • 标签: 相对主义 柴静 《看见》 自传体
  • 简介:音乐艺术发展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新流派。他们追求新的音乐风格和语言,这种新思维方式的出现意味着它们向一切传统形式的决裂。

  • 标签: 印象主义音乐 创造性 德彪西
  • 简介:人物:小麻雀、鸽子大妈、黄鹂姐姐、公鸡哥哥。画外音:小麻雀虽然小,但是他总想学一些本领,免得让大家嘲笑他什么也不懂,什么事也不能干。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正>一、电影《逃离德黑兰》概况2012年10月,好莱坞才子、新生代导演本·阿弗莱克以纪录片形式为影迷带来了他的第三部自导自演作品——《逃离德黑兰》,一部精彩的、扣人心弦的政治大片。该片耗资4500万美元,中等

  • 标签: 爱国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 德黑兰 美国式 电影制片 中情局
  • 简介:“中国文艺复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艺术思想史上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命题之一。邓实(1877—1951)、黄宾虹(1856—1955)之间长达四十四年的友谊,对研究这一命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段源自1907年的交往,在黄宾虹心中燃起一盏明灯,点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不久他移居沪滨,和邓实、黄节(1873—1935)等国学保存会创建人共襄“古复兴”的大业,全力协办神州国光社,出版古典美术文献,开始了他现代文化人与艺术家的生涯。

  • 标签: 黄宾虹 邓实 现代主义 民族主义 思想关系 学术
  • 简介: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我也会走近钢琴,有一个爱好音乐的儿子。结婚时没买音响组合,小妹还在叹我和老公两个没有音乐细胞相伴的人的日子如何过,现在,连小妹也觉得儿子对音乐的喜爱真是太让人称奇了。

  • 标签: 钢琴 子学 音乐 儿子
  • 简介:目前.艺术独立升格为第15个学科门类后,“艺术”三个字成为了庞大学科群体的总称,其内涵逐渐边缘化、空洞化。艺术怎样才能真正“说话”?这是艺术学学科发展所面临和亟需解决的课题。因此,该文在对梁玖的《审艺》进行系统解读的过程中,一是揭示了《审艺》是对艺术本体论构建的一次有效尝试,是从围绕艺术本体视点而审视的一个结果,它既有拓宽艺术研究视野的价值,又有提升艺术认识论、丰富和深化艺术创造实践理论与艺术传播应用、促进艺术批评的意义。二是肯定《审艺》对于艺术学科学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三是回答论证了“审艺”成为的内涵。四是倡导有更多的艺术学界学者参与到审艺学学科的讨论和建设中来,让审艺的羽翼渐丰,实在地促进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完善性建设。

  • 标签: 梁玖 《审艺学》 审艺
  • 简介:本刊就“十大华语电影”评选采访了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长、“十大华语电影”评选组委会主任张涛先生。Movie:《泰囹》在2012年大陆(内地)票房第一,《画皮2》票房第二,这两部电影在“十大”评选中初选都入围,但终选榜上无名,为什么?张涛:《泰固》、《画皮2》等一些影片在2012年大陆(内地)电影市场中创造了票房奇迹,这个成绩必须肯定,票房是重要的,票房意味着影片在社会上,观众中的影响,两部影片的入围说明对它们成绩的肯定。但票房并不是最根本的,

  • 标签: 评选 艺术 电影研究 华语电影 电影市场 票房
  • 简介:<正>与《大宅门》中的女性系列不同,《大宅门1912》中的核心女性只有两个,杨九红和路青青。前者是白景琦之妾,曾经的青楼女子,代表了受压抑的女性符码;而后者是白景琦的红颜知己,当时的留美学生,代表了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符码。这两个符码的博弈反映出郭宝昌在观照家族叙事的宏大背景时,将目光投向了同时期宅门内外的女性。

  • 标签: 大宅门 男权文化 女性气质 新女性 白文 男性气质
  • 简介:<正>2007年,我写了一篇《齐如山述评》。2008年,发表于《戏曲研究》第75辑。这篇文章谈到齐如山的生平、创作和剧,当时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近两年来,再读齐如山的戏曲论著,深感《齐如山述评》对齐如山剧的阐释过于简略,因此为文做进一步的探析,以补该文的不足。

  • 标签: 齐如山 抖袖 上下场 《四郎探母》 平署 中国剧之组织
  • 简介:<正>剧目源流说在《京剧之变迁》、《戏界小掌故》、《谈四脚》、《国剧漫谈》等著作中,齐如山先后论及京剧剧目的来源、出处,以及京剧剧目演出过程中脚色、行当的转换,由此构成了齐如山的剧目源流说。(一)齐如山关于京剧剧目来源、出处的阐述《京剧之变迁》提到《杀狗劝妻》、《甘露寺》(《美人计》、《回荆州》)、《宇宙锋》、《叫关》、《小显》、《汾河湾》、《问樵闹府》、

  • 标签: 齐如山 回荆州 问樵闹府 杀狗劝妻 宇宙锋 八大锤
  • 简介:不知从几何时,“先生”作为一个词语承载了更多中国文化精神的力量。它不仅是“一种称谓,一种修为”,也显露出“一份尊敬”,更代表着“一种学问,一种德行,一种精神,一种气度”。刘其敏便是这样一位“先生”。

  • 标签: 刘其敏 中国文化精神 执着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