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编辑推荐:厉以宁、李德水、李毅中、张宝国、李荣融、胡德平……对中国来说,他们无一不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在伟大而艰难的经济转型中,倾注卓绝的心智、心力和亿万人民一起铸造了中国级这艘航母,并使它驶入新的航道。站在中国经济制高点上的他们最有资格告诉人们,过去的30年,中国是怎样过来的;也最有资格提醒人们,未来的30年,中国应该怎么走。

  • 标签: 中国改革 经济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 出版社 新书 文史
  • 简介:2013年4月1-6日,由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和安徽省地理学会联合承办的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在安徽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5家地理编辑出版单位的60位代表及安徽师范大学的师生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年会以“数字化出版与地理资源期刊网平台建设”为主题,围绕地理期刊图书出版建设、影响力提升、体制机制创新等理论与实践进行交流与探讨。

  • 标签: 中国地理学会 安徽师范大学 编辑出版工作 年会 数字化出版 理论与实践
  • 简介:本刊讯2012年11月,由中国客家博物馆编著、新世纪出版出版的《桥溪古韵》一书正式面世了。这是中国客家博物馆继《[亻厓]客家——广东客家博物馆陈列》之后出版的又一本专著。

  • 标签: 博物馆 出版社 客家 中国 古韵 专著
  • 简介: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文学院曹胜高教授的《中国文学的代际》2013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直接关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以文学变革期的研究作为关节点,选择了周秦、汉魏、唐宋、元明与近代五个历史节点,

  • 标签: 中国文学 出版 代际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商务印书馆
  • 简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虎生《中国名城》这个刊物办得很好,它的刊名即是一面金字招牌。目前,更多国内的高校认可南京大学CSSCI目录,超过北大图书馆的全国中文核心目录。鉴于《中国名城》现为核心(遴选)目录,

  • 标签: 《中国名城》 期刊 编辑工作 发行工作
  • 简介:8月27日,《广东年鉴·2013简本》出版发行。为方便读者携带使用,《广东年鉴》(简本)自2009年开始编纂。因其内容精练,实用轻便,广受欢迎。《广东年鉴·2013简本》在装帧设计上进行了全面改版,面貌一新。全书约18万字,包括省情概貌、广东大事记、年度关注、广东省领导机关、2012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社会经济统计表等6部分内容,

  • 标签: 《广东年鉴》 出版发行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简本 2009年 装帧设计
  • 简介: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后,出版《鲁迅全集》便成为中国文学界和出版界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在抗日文化运动中,《鲁迅全集》的出版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在国家和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人们更迫切需要《鲁迅全集》这样的精神食粮来唤起民众,支撑抗战。而这一重任,

  • 标签: 《鲁迅全集》 出版界 许广平 抗日文化运动 中国文学 精神食粮
  • 简介:本文从多角度反思《大荒经》从图文到书籍的转变过程,认为其内容看似荒诞,实为对于一种立体结构的描述。其中的海是指象征性的圜水,海内、海外和四海均据此而来。作者推测《大荒经》所描绘的立体结构为复式几何形、门在北,是象征天圆地方的原始宇宙观的建筑,经文是对该建筑结构和壁画内容的系统描述。作者进而通过对宗庙建筑史的考察,并根据历史通则比对其他文明体系,得出结论认为该建筑实为性质类似西方万神殿的百神庙——商代大。本文首次对素来被视为荒诞无稽的《大荒经》做出了相当完满的解释。

  • 标签: 大荒经 天圆地方 冢土 东夷文化 万神殿 左祖右社
  • 简介:在汉末、三国割据战争中,战马和骑兵兵员、将领呈现出从草原向中原、从中原向江南的流动。三国政权都面临着北来骑兵人才层与当地政治、社会的整合问题,并发展出不同的应对方式。这使得三国政权的骑兵运用策略、水准出现明显差异。蜀汉缺乏骑兵人才;东吴统帅擅长运用骑兵,但受制於战马不足;魏晋政权的骑兵运用能力则呈由强而弱的变化过程。三国割据战争和骑兵人才流动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内迁,影响及於西晋的崩溃和之後漫长的南北分裂局面。

  • 标签: 三国 魏晋 骑兵 游牧族 割据
  • 简介:据《看天下》2012年第19期报道,款署"徐悲鸿"的油画《九方皋》6月25日晚在上海某拍卖会上以8900万元高价高调"成交",但与此同时,这一作品因技法拙劣及破绽百出的著录等而备受质疑。《九方皋》买家张振宇表示,他认定此画为徐悲鸿真迹的最重要依据是2011年5月由四川省美术出版出版的《徐悲鸿全集》。不过,邦文艺术投资公司学术研究部总监赵孝萱早在2011年底就公开

  • 标签: 九方皋 艺术投资 赵孝萱 张振宇 美术出版社 学术研究
  • 简介:李媛著《明代国家祭祀制度研究》于2011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出版。全书43万字,分为绪论、正文四章及结论六个部分,是关于明代国家祭祀制度、活动及其内涵研究的一部力作。本书系统梳理和考察了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的制度设置、机构管理、仪式规范、组成要素、信仰内涵、现世功用等问题,全面展现了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的总体结构和运行面貌,并从政治文化的视角系统地解读了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的基本精神,分析这一体系的信仰意识、价值意识和政治用意,指出祭祀体系内的诸要素与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地方社会权力空间等问题存在整体的关联意义。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国家祭祀 制度研究 明代 政治文化 祭祀制度
  • 简介:2013年11月1日至3日,复旦大学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上海市宋庆龄研究会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召开“宋氏家族与近代中国的变迁”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百余位学者参会。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复旦大学 近代中国 宋氏家族 变迁 美国斯坦福大学
  • 简介:2012年11月22日,中共普宁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普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负责编纂的《普宁年鉴·2012·创刊号》由广东人民出版公开出版发行。《普宁年鉴.2012·创刊号》是普宁市首部地方综合年鉴,是揭阳市第一部公开出版发行的县级综合年鉴。中共普宁市委书记陈声亮、普宁市人民政府代市长胡焕华分别为《普宁年鉴·2012·创刊号》作序。全书设类目29个,分目159个,条目1015条,共75万字.图文并茂,编纂规范,突出年度特点,彰显地方特色。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2011年度普宁市的大事要闻及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情况,为各级领导科学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投资者、学术界和海内外各界人士了解和研究普宁提供地情信息,是宣传普宁、推介普宁的重要窗口和权威性的信息资料库。

  • 标签: 地方综合年鉴 出版发行 首部 市人民政府 广东人民出版社 信息资料库
  • 简介:今年7月,南海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负责的南海历史文献研究项目《朱九江先生殿试策》和《北京南海会馆观海堂苏贴》,在经过几个月的资料整理、排版校样工作后由岭南美术出版正式出版。两书均分精装、平装两种,系折页印刷,装帧、版面设计美观大方。《朱九江先生殿试策》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宋九江中进士时殿试所作的策论文手迹。原藏于内阁.清末流落于民间,后辗转为南海简氏所得。于民国初年刊行。此次出版即是在简氏刊行本基础上整理翻印。《南海会馆观海堂苏贴》是清代北京南海会馆观海堂陈列的苏东坡诗文手迹碑帖拓印本.约60幅。原碑系道光十八年(1838年)南海人廖牲根据吴荣光所藏宋拓本摹勒而成。现已不存。

  • 标签: 整理出版 南海区 地方志 佛山市 典籍 历史文献研究
  • 简介:薄薄一本158页土纸的32开《通俗经济学讲话》,在其貌不扬的外表下却有着让人不容小觑的内涵——这是在中国抗战最艰难的年代,祖国狼烟四起、大好河山支离破碎之时,为一位被监禁于国民党反动派大牢的共产党员撰写,并由共产党所领导的出版在国统区的文化名城桂林所出版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通俗读物。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通俗读物 出版者 作者 国民党反动派 共产党员
  • 简介:6月,省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基础工程——《四川省志(1986—2005)》编修取得突破性进展,即《四川省志·扶贫开发志(1986—2005)》由方志出版出版发行。该卷为社会主义新方志第二轮省志首部分卷。

  • 标签: 出版发行 四川省 首部 基础工程 政府组织 扶贫开发
  • 简介:2013年9月,恰逢华夏古泉网在九华山庄举办泉友聚会,并进行泉学研讨,泉届前辈、新秀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续斋古稀寿泉集拓》的首发(北京出版,2013年9月出版,印量800册),那一天正是癸巳年的重阳节,使得为年届古稀的钱币学大师戴志强祝寿这一出版主题更为贴切。翻开此书,均是当今泉界名家提供的珍稀、心爱的历代古泉拓本,洋洋大观七十品,均有出品人朱红钤印。

  • 标签: 北京出版社 九华山庄 重阳节 戴志强 钱币学 聚会
  • 简介:明清之际,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在来华过程中编辑和出版了大量的中文著作。这些著作涉及到宗教神学、教育学、伦理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美术学、文艺学、地理学、天文学、物理学、医学、数学(主要是几何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众多学科,是各个学科史追根溯源必须涉及到的内容,在中西文化交流史、明清思想史和学术史上,都具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 标签: 明清之际 出版 黄兴 文本 西学 王国
  • 简介:鲁迅心目中的“现代派”势力在厦大国学院中,更多的是跟鲁迅不同调的人,其中鲁迅跟顾颉刚的矛盾最深。顾颉刚是著名历史学家,“疑古学派”代表人物,当时应林语堂之邀担任厦门大学国学院研究教授,兼文科国文系名誉讲师。如果说,北京教育界有“日法派”与“英美派”的阵营,从未留过学的顾颉刚应该是无所归属;如果说,北京文艺界有“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的对垒,那在组织上顾颉刚跟鲁迅同属“语丝派”。然而,

  • 标签: 厦门大学 鲁迅 现代评论派 顾颉刚 历史学家 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