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出版了四种整理《毛诗注疏》:一是北大本,整理者是龚抗云、李传书、胡渐逵;二是台湾,整理者是周何;三是《儒藏》,整理者是郑杰文、孔德浚;四是上古本,整理者是朱杰人、李慧玲。通过以下八个方面的对比,即一,底本的选择;二,通校本的选择;三,对阮元《校勘记》的认识;四,对前人校勘成果的吸收;五,失校和误校;六,标点的破句;七,引号的使用;八,北京大学出版社繁体字平议,从而得出结论:上述四之中,由朱杰人、李慧玲整理的上古本是最佳整理。当然,上古本也不是尽善尽美,仍有提高的空间。

  • 标签: 毛诗注疏 整理本 底本 通校本 破句
  • 简介:《周易》一书的性质,始终存在着争议。论文通过对《乾》、《坤》两卦卦爻辞的考释,说明《乾》卦的主旨,就是主张刚健而不争;《坤》卦的主旨,就是主张柔顺而不失为正。否认其有系统的逻辑,或者只强调其强健或柔顺的一面,都是不正确的。《乾》《坤》两卦尽管有“贞”“无咎”“古”“利”等所谓“筮辞”,但经过周文王父子的“作”“演”之後,其内涵已发生了质的巨变,由占筮语言变成了哲学语言。从《周易》其它六十二卦的情况来看,也能得出与《乾》《坤》两卦一样的结论。所以,只要解决了训诂问题,读懂了《周易》的卦爻辞,就知道《周易》经是哲理之书而绝非卜筮之书.

  • 标签: 周易 卦爻辞 方法论 乾坤
  • 简介:传世《国语》,自宋代以来,俱为三国孙吴韦昭注。北宋时人宋庠讲述说:“今此书唯韦氏所解传於世,诸家章句,遂无存者。然观韦氏所叙,以郑众、贾逵、虞翻、唐固为主而增损之,故其注备而有体,可谓一家之名学.”其传世版本有两大系统:一为宋庠校本,附宋氏自撰《国语补音》三卷於全书之末,因宋庠字公序,後世习称“公序”或“宋公序”;

  • 标签: 《国语》 后稷 先世 《国语补音》 宋代
  • 简介:《纪事录》从一个粗具史学意识的老兵的视角,记录了其亲历的明朝建国与开拓河州的军事历程,及其亲见亲闻的元末明初许多富有细节的重要事迹。此书自清初失传,至现代被重新发现,学界对其可靠程度尚存疑问。本文在陈学霖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成书的确切年代和文本的形成流传过程,进一步考察此书作者“亲历其事”与“不为贤者讳”的可贵之处及其局限性,判断此书独特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本文的结论是:(1)《纪事录》很可能系初刻,且忠实於原文。存世者为海内孤本,但刊刻粗率,错讹甚多,校勘非常困难。(2)作者用心搜集史料,详细记录其亲历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但学养有限,文辞鄙陋,晚年着述回忆错乱,导致原始材料编排错讹百出。(3)《纪事录》所记之事皆可考可证,绝非杜撰,作者直抒己见,全不顾及为尊者讳,但仅凭一己之好恶,难免记事偏颇,甚至是非颠倒。总之,《纪事录》是元末明初一位社会下层的亲历者以无所顾忌的理念写成的回忆录类野史,它提供的独特而细致的史料非常珍贵,可是只有经过相关史料的检验对照,并分析作者存真或致误的可能性之後,方可徵信。

  • 标签: 《纪事录》 元末 明初 《明兴野记》
  • 简介:在西方经济地理学宽泛的文化转向浪潮中文化因素从"常量"转而成为"变量",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在此过程中,新经济地理学家解释世界的理论不再强调镜射世界的能力,不再将"无视角视界"作为隐喻的蓝图,反而强调将自身置于作者地位的重要性,承认科学家的背景和它能影响其所知的及其诉说的内容,即"有视角视界"。后现代主义解释学认为科学家是以感兴趣的方式以社会环境限制的方式参与知识的理解、创造过程,新经济地理学受其影响强调探讨,认为理论一直是处于争论的状态,一直是处于探讨过程中的。新经济地理学不主张提出客观唯一的叙事,也难以做到,这也正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新经济地理学 文化转向 可视性 解释学 后现代主义
  • 简介:一些学者将一方出土于交河沟西墓地康氏茔院20号墓的有名无姓的墓砖之主人认定为康氏,并由此引申出当时这一支康姓粟特人已经完全汉化,甚至连祖先的出生地也改为中华。对这种观点我深表怀疑,通过对唐朝重视族望的社会观念考察,结合文献、墓志碑文等资料,我认为这方墓砖的主人当为一位来自中原内地的汉人后裔而非康姓粟特人,当时移居吐鲁番地区的粟特人也并没有完全汉化,他们仍保留着本民族的某些习俗。

  • 标签: 交河沟西墓地 康氏茔院 墓砖主人 族望 粟特人
  • 简介:北京大学所藏李盛铎过录宋兰挥《直斋书录解题》,可推求陈振孙原书类目的部分编次,补订殿的脱佚条文,也可校勘殿的讹舛字句,还可回改殿的避讳用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当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 标签: 直斋书录解题 宋兰挥藏本 文献价值
  • 简介:武英殿《二十四史》的校刊工作主要在乾隆四年至十一年间进行,其後又对《辽》《金》《元》三史进行改译并新编《三史国语解》,新辑出《旧五代史》,对《明史》进行修订,道光间又对《二十史》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版,整个过程延续近百年,是清代官方校书、刻书史上的重大事件。乾隆初年的校勘工作由博学鸿词和进士出身的翰林负责,包括齐召南、杭世骏等当时最优秀的学者,保证了校勘的质量,使殿正史远迈前代诸,成为当时最精善的本子。

  • 标签: 武英殿 十三经注疏 二十四史 校刊始末
  • 简介:,土族,1971年出生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吾屯上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热贡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首届中国唐卡大师、青海民间工艺大师、青海省劳动模范.现任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青海省民族民间艺术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青海黄南州热贡画院院长.

  • 标签: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土族 黄南藏族自治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流 人生
  • 简介:非常荣幸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部儒家的经典——《大学》.同学们应该都知道《大学》,它是“四书五经”之一,是儒家经典中最短的一篇.我们都知道儒家最主要的经典是“四书五经”,但其实“四书”的概念和“五经”的概念并不是那么好相提并论.“五经”的概念很早就有.先秦的时候就有所谓《诗》《书》《礼》《易》《春秋》,而“四书”这个概念很晚才出现.

  • 标签: 儒家经典 政治哲学 八条目 “四书五经” 修身 士人
  • 简介:红楼残曲绕云霄,不在午桥在六桥。小册戋戋天赐我,可堪引梦到潇潇。从地图上看京都,可以发现在其中心偏左一点有一个纵贯全市的Y字形,这是京都最著名的三条河流。源自西北的是贺茂川,源自东北的是高野川,两条宽大的河流快到京都御苑的时候汇而为一,就是鸭川。这三条河及其沿岸都是京都有名的风景点,每年四月,这里便成为京都最胜的赏樱之地。

  • 标签: 书堂 《石头记》 三条 匋斋 有正书局 周汝昌先生
  • 简介:明人删削《文选》李善注和五臣注,并加己意增述而成明代《文选》删述,删述者(或者是出版者)认识到五臣注与评点的相通之处与可转化性,在此基础上对注和评的职能产生明确的分工意识,落实到版本特征上表现为以版面位置规定职能分工。随着版式的约定俗成,位置反过来表达甚至决定职能,以至于评和注的某些内容很难区分。注释文本和评点文本二者的交集——导读内容及其指南性证明了注与评的共生状态,以及明代《文选》删述的大众读本的性质。

  • 标签: 明代 文选 删述本 版式
  • 简介:美国科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弗兰克·奥海姆是旧金山探索馆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科技馆之父"。他在博物馆展示、传播、教育、娱乐等方面的研究为博物馆观众体验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在科学博物馆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探索馆模式,对现代博物馆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梳理弗兰克·奥海姆的人生经历和理论形成过程,并从认知体验、艺术体验、探索体验、娱乐体验等四个方面分析其主要理论和实践探索,有助于我们对现代博物馆设计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批判和反思。

  • 标签: 弗兰克·奥本海姆 旧金山探索馆 科学博物馆 观众体验
  • 简介:清华简《系年》第九章有一段文字,原整理者释文如下:壤(襄)而(夫)人骚(闻)之,乃倍(抱)需(灵)公以虐(号)于廷,曰:“死人可(何)辠(罪)?生人可(何)辠(古)(辜)?豫(舍)亓(其)君之子弗立,而邵(召)人于外,而安(焉)牺(将)寅(寘)此子也?”

  • 标签: 今本《老子》 万物 第九章
  • 简介:人类学的传统研究对象往往是一些前工业社会,因此乡村社会经常成为人类学者选择研究的理想场合。乡村社会之所以会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传统对象,主要是由于小型的乡村社区更容易进行人类学式的整体性描述和分析,

  • 标签: 乡村社会 道德话语 一个中国 客家研究 饮水 作品
  • 简介:日前,“杭州十大书香人家”蔡云超家庭在桐荫堂书院举行了新书《亦闹集》首发仪式暨蔡云超书法精品展。

  • 标签: 家庭 十大 杭州
  • 简介:从《诗经》《楚辞》《论语》《老子》到《汉魏六朝诗》《汉魏六朝诗一百五十首》,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及至毛泽东诗词,三十年间,他累计翻译并出版了一百余部作品,几乎涵盖了先秦以来的历代经典,成为“20世纪将中国诗词曲赋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

  • 标签: 毛泽东诗词 英法 翻译 许渊冲 汉魏六朝诗 儿子
  • 简介:本文对《清朝前期理藩院满蒙文题》中所有涉及蒙古爵位承袭事例进行内蒙古、外蒙古、青海和辉特各部的比较性探讨和综合分析,展示乾隆时期生活在盟旗制度中的蒙古贵族女性对爵位承袭政务的参与,揭示她们在蒙古的久远传统和新式盟旗制度的结合中特有的、但还远未写入史册的历史贡献.

  • 标签: 贵族女性 内蒙古 承袭 爵位 青海 文题
  • 简介:提起客家人,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可能都会比较熟悉。作为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族群,一直以来都深深吸引着海内外的专家和学者来对其进行详实的研究。其中不乏名家的研究,比如既是历史学家又是客家人的罗香林,他对客家人的研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 标签: 客家人 基督徒 香港 社区 精神 华人
  • 简介:《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南宋淳佑九年(1249)序刻本曾传来日本,藏入镰仓幕府金泽文库,日本正和元年(1312)破衲聪达(1280-?)借书抄写,後归江户幕府德川家,今为日本蓬左文库所藏。钞本正集四十五卷,含《非国语》二卷在内,又《外集》二卷,《附录》一卷,偶避宋讳缺笔。同时用别本参校补抄,其中有《音注唐柳先生文集》,亦有缺笔,可知亦宋刊本,传来日本,而此书中国历代书目无着录,极为贵重。本文筒述日本旧校钞本之特徵及其版本研究上之价值。

  • 标签: 音注唐柳先生文集 蓬左文库 柳宗元 刘怡堂 刘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