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西周时代的一朝,历史上号称“中兴”,有许多文献记载可征。但是学术界对此历来褒贬不一,评论各殊:有的学者认为:“周是一位有远见的有果断的英主”;有的著作则指出:时期“不但没有缓和各种社会矛盾,反而暴露了统治力量的虚弱”;有的历史教科书甚至得出结论说:“所谓‘中兴’显然是名不符实。”鉴于上述各家意见的分歧,有必要对一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状况作一细致的剖析,以弄清事实的真相,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

  • 标签: 周宣王 宣王中兴 竹书纪年 西周时代 诸侯国 社会矛盾
  • 简介:  元代集宁路"大成至圣文庙学碑"(简称文庙学碑),原立于元代集宁路孔庙遗址之中央.1984年,集宁市人民政府(现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将其运回集宁市保存.……

  • 标签: 学碑 文宣王庙 王庙学
  • 简介:时期,基于井田私有化现象的出现,从而采取了“不修籍于千亩”、“料民于太原”和“锡田”等变革经济制度诸举措。井田从公有向私有化方向的转变,无疑意味着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周在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还相当微弱之时,即已以共敏锐目光洞察到了社会深刻变化的苗头,进而采取经济变革举措,足见他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奴隶制时代政治家。

  • 标签: 周宣王时期 井田私有化 经济制度变革 封建生产关系萌芽
  • 简介:《全唐诗》卷八0八收有慧诗三首、逸诗两句,道恭诗一首。道恭诗和慧逸诗两句都是贞观十一年(637)唐太宗召见他俩并出示名贵袈裟时令他俩写的诗。陈尚君先生考证:道恭应该是法恭,慧应该是法;同卷中另有法诗二首,两者应该合并。这个考证有粗疏之处。虽然据不同文献记载的同一件事显示,道恭应称法恭,慧应称法,但有诗二首的法,却不是应称法的慧,这个法是活动在北齐的僧人,两首诗应归入北齐诗,从《全唐诗》中剔除。

  • 标签: 全唐诗 北齐诗 意宣 法宣
  • 简介:京剧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京剧艺术的发展和形成与南地区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这个地区的剧场也随之增多。清初,称剧场为“茶园”、“酒园”或“戏馆”。清同治、光绪年间随着京剧的兴盛,北京戏园数量也在大大增加,约有40余座;民国期间有增有减。由于资料有限,难以概全,现将南戏园汇集于下:

  • 标签: 京剧艺术 剧场 南戏 国粹 清初 资料
  • 简介:历史上的南地区,大体上指今北京市宣武区的管辖范围。这里是一块宝地,有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人才蔚起、俊采星驰。大批著名的诗人、学者、政治家、艺术家曾经在这里居住过、活动过。南地区没有北京皇城内的宫殿巍峨、楼阁辉煌,也没有西郊外的水木清幽、园林秀色。这里地处湫隘,房舍简陋,

  • 标签: 宫殿 政治家 居住 学者 艺术家 诗人
  • 简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开眼看世界,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大英雄”林则徐1811年27岁以殿试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五名成进士。金榜题名不久便返回故乡福州,于1813年初夏携夫人郑淑卿抵达北京,直住到1820年。七年京官,林则徐在南的活动主要从三方面体现。

  • 标签: 林则徐 京官 侵略 进士 中国近代史 故乡
  • 简介:南,熠熠北京璀璨之区。这里有繁华似锦的大栅栏,翰墨飘香的琉璃厂,酒旗戏鼓的老天桥。古刹名寺任雅士悠游吟咏,会馆故园凭仁人聚商国事。每每提到这里,人们就会想到乾嘉汉学的精英,南诗社的名士;忆起维新变法的君子,五四运动的先驱。这其中,堂堂男儿尽展风采,更还有几多淑嫒才女、巾帼英豪青史留名。

  • 标签: 乾嘉汉学 维新变法 五四运动 琉璃厂 君子
  • 简介:清代北京外城南一带,形成了全国游宦士子的聚居区,与清初名士大都曾驻足于此很有关系。

  • 标签: 士子 名士 清初 清代 形成 关系
  • 简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铜器大致可分两类,一是一九四九年以前收入宫中,包括清宫旧藏器、部分沈阳故宫及承德皇家文物,其中清官旧藏器占绝大多数;另一类是一九四九年以后收购、捐赠或文物局拨交到故宫的。前者以「故」字号冠名登记入帐,后者则冠以「新」字以示区别。

  • 标签: 铜器 清宫 故宫博物院 选点 分类 沈阳故宫
  • 简介:明初永乐、宣德(1403—1435年)青花瓷,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典雅瑰丽的发色和不同凡响的纹饰,“发前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被称为“青花瓷之冠”。在短短的30余年间,随着郑和船队频繁出使西洋,青花瓷器远播东南亚、中亚、西亚和非洲南部,甚至远达西非海岸,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

  • 标签: 青花瓷器 郑和下西洋 中华文明 永乐 阿拉伯 苏门答腊
  • 简介:2006年10月,笔者在安徽省凤阳县雷家湾发现一村民家藏有一陶罐古钱币。此罐方孔铜钱,除少量的唐“开元通宝”外,其余为清一色北宋铜钱,钱品保存完好,是一批不为常人所注意而又定级较低的古钱币。笔者从中精心挑选出两枚“长宝大脚”和通宝小平钱(见封3)。

  • 标签: “开元通宝” 古钱币 凤阳县 安徽省 小平钱 铜钱
  • 简介:宣武区是北京的发祥地。这里明代有南坊、北坊,清代因其在宣武门南,名之日南。春秋中期的燕襄公时,燕国已把蓟城作为都城,后来蓟城留下燕昭黄金台遗迹。汉代燕国的儒学风靡一时。唐代的庙宇存留至今。辽金这里是京都所在,全面地汲取中原文化。元代以来成了游览胜地。清代为诗人、作家、学者、演员聚居地,会馆遍地,书坊林立,岁时更以厂甸招引游人,南文化诚源远流长矣。

  • 标签: 燕国 存留 黄金台 都城 遗迹 春秋
  • 简介:南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我们把范围收缩,可以作一篇“清代南的士文化”文章。清代历经268年,会试将近百次,每次都有几千知识分子到北京来,住在北京南来应试的知识分子非常多。清代士文化怎么写?抓什么?我觉得是否可以考虑写士文化中的典型,至少可以提出三个典型。

  • 标签: 典型 清代 知识分子 文化 文章 会试
  • 简介: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历史文化的研究是北京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文化在北京历史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随着北京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北京历史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南文化研究,更成为热点。南在历史上泛指宣武门外一带,现今的宣武区是南文化的发祥之地。在论及南文化同北京文化的关系时,形成三种互相辅济的观点,即源头说、缩影说和精华说。三说结合考察,可以窥见南文化的整体。

  • 标签: 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史 政治文化中心 宣武门 源头 独特
  • 简介:阎力是廊坊市大沈庄人,生于光绪十一年(即1885年),民国四年(1915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政法专业,能写一手好书法。他自幼胸怀大志,为人正直,原想步入仕途,为国为民出力,实现自己的抱负。1917年以后,在教育和交通方面出任过一些职务,后来又在原安次县地方上任职。当时,北洋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民不聊生。官场中更是尔虞我诈、互相倾轧、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秉性公正的阎力实在看不惯,

  • 标签: 英雄 抗日 1915年 1917年 燕京大学 军阀混战
  • 简介:普品易得,稀泉难求。美酒请君同饮,珍品与友共睹。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和通宝钱中享誉泉界的“巨头宝”,该钱深坑,翠绿密结,披满钱身,品相绝佳。(图1见插四)

  • 标签: 宣和通宝钱 北宋 古钱币 书法艺术
  • 简介:旧都北京的寺庙众多。据1928年北京市寺庙普查,共登记的寺庙有1631处,而称作关帝庙、关庙、伏魔寺以及合祀关羽的庙宇约有近300处。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一书则称,“关庙遍天下,而京师尤胜”。

  • 标签: 北京市 寺庙 关帝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