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东北电影制片厂在兴山时期摄制的影片简介解治秀张川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胜利。8月21日,中共长春市委不失时机地派中共地下党员刘健民同志进入“株式会社满洲映画...

  • 标签: 电影制片厂 蒋介石 兴山 短故事片 纪录片 影片
  • 简介:汪洋是新中国人民电影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我国杰出的制片家又是卓越的社会主义电影事业家,北京电影制片厂主要创始人,长期担任北影厂长。他过去还是对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有过重要贡献的革命戏剧家。在抗战初期我就认识他,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们又汇集在电影线上。早在1938年12月,我们抗大从延安来到敌人后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冀西山区,在离当时日寇占据的石家庄、保定不到一百公里的灵寿县西面山村里陈庄镇一带,开办抗大第二分校。当时我被提前调到校政治部文工团办油印刊物《山洪》,我接到汪洋写来一篇文章,建议在敌人后方游击战争环境下,制作蓬帐舞台来改进文工团的演出。由于这篇文章,使我们政治部了解到汪洋在上海就从事过电影

  • 标签: 电影制片厂 电影事业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军队政治工作 导演 艺术创作
  • 简介:山西我最喜欢的是五台山。因为以前我听说过.这个地方是很有名的.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蒙古人的大部分是佛教徒.所以很多蒙古人经常去五台山跪拜。看五台山寺庙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看到那宏

  • 标签: 山西 五台山 佛教文化 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
  • 简介: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蓝,白云更流动得使人可以忘记更多的事,单单在一点什么感情底下,打滴溜转,更不用说到那山山水水,小堡垒,村落,反映着反阳的一角庙,一座塔!景物是美得到处使人心慌心痛。

  • 标签: 《感受山西》 游记 五台山 林徽因
  • 简介:中国的古塔多姿多彩,巧夺天工,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祖国锦绣大地上,而矗立在山西大地上的古塔,风格各异,造型不同,成为山西风光名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山西 中国 组成部分 古塔 文化评价 名胜
  • 简介:厚厚的三大卷、八百多万字的巨著《山西大典》,由中华书局出版,已经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一部认识山西、了解山西的百科全书、万宝全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山西的权威性经典著作,是有很大实用价值、资料价值的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书。生活、工作在山西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不可不读此书,关心山西建设的国内外人士也不可不读此书。

  • 标签: 百科全书 《山西大典》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 简介:山西大典》是一部以全面反映当代山西省情为主,系统地记述全省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经济的历史与现状的大型典籍性工具书。它的编纂出版,是山西省文化建设上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人们认识山西、了解山西、研究山西不可多得的读物。

  • 标签: 《山西大典》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文化建设
  • 简介:山西地处华北地区黄河流域,历史积淀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之说。山西地上文物在全国占据着重要位置,有统计资料显示,全省现存辽金以前的古建筑占全国总数的83%。其中,古戏台作为建筑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境内现存1000余座,年代跨越宋、

  • 标签: 古戏台 山西 黄河流域 华北地区 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
  • 简介:作为—个山西人,不能不热爱山西;要热爱山西,不能不了解山西;而要了解山西,不能不读一读《山西大典》。可以说,《山西大典》是一部供人们了解山西、认识山西、研究山西进而更加热爱山西的百科全书。

  • 标签: 《山西大典》 百科全书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 简介:跨入21世纪,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全方位可持续发展战略,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刻,山西省“九五”期间立项的重点文化建设工程、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纂的《山西大典》出版更具有特别意义。这部815万言,1.8万余辞条,1092页彩图5000余帧照片的三卷集成巨制,浓缩了山西历史和当代的百科信息,为认识和开发山西提供权威性科学决策资料依据。

  • 标签: 《山西大典》 中国 编纂工作 体例特点 创新意义
  • 简介: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与谷神,是上古时代国家的象征与代称。相传上古共工氏之子句龙为后土,烈山氏之子柱为稷。自夏以前尊后土为祀。商汤灭夏后以弃(周之始祖)代柱而祀。故《白虎通·社稷》称:“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

  • 标签: 社稷 山西 上古时代 后土 诸侯 商汤
  • 简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其与山西,有在中国科学院任副院长时的三访山西以及解放前后与一些山西人的交往和印象等,皆可一说。1954年5月24日,副院长及新兼生物地质学部主任的竺可桢自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处入山西专程考察山西水土保持工作,后行程达河曲、神池、宁武、汾阳、柳林等地。在太原,竺一行受

  • 标签: 竺可桢 竺可帧 山西洪洞 水土保持工作 山西农村 生物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