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地方,是充满人类经验和意义的空间,每个人都注定生活在地方中,每一处地方自有其孕育发展的过程。因此,格尔兹的“地方性知识”甫一提出,即成为现代学术的共识性概念,也就并非偶然。就人文地理学而言,对于“地方”的发掘乃是其由传统㈣现代之学转变的关键。

  • 标签: 记忆 想象 现代学术 地方性知识 人文地理学 格尔兹
  • 简介:我童年时过年,有时候起床,鞋却在柜子底下,大人们就会告诉我,那是老鼠娶亲拿去当轿子用了。所以“老鼠嫁女”的年画特别能引起共鸣。而且我印象非常深刻,吹吹打打热热闹闹,旁边却画有一只紧盯着的大狸猫,准备把这个结婚队伍全吃掉。

  • 标签: “老鼠嫁女” 娶亲 年画 想象 过年
  • 简介:本文对于西方中国想象中的台湾想象的特殊性进行了探讨。古罗马时期,西欧对中国的想象可分为两点,即从海洋和内陆两个不同视角所提出的"海洋中国"和"内陆中国"。直到17世纪,耶稣会士访问明朝,才发现这两种想象所指的是同一个地方。那时与耶稣会有着深刻联系的西欧,将长城以南的地区统称为"秦奈"(China/Thinai),此词继承了"海洋中国"的想象。与此同时,将长城以北的地方称为"鞑靼"(Tartar),不作为对"秦奈"想象的一部分。因此,清朝对台湾的统治,被当作鞑靼人势力的统治(而非"秦奈"的统治)。这正是在长城以南的地区之中,近代西欧话语空间唯独把台湾动辄看作"鞑靼"的属地而非中国所属的原因所在。

  • 标签: 中国 鞑靼 台湾地区 赛里斯 秦奈
  • 简介: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报道,有两位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儿童文学作品里的幻想和想象,对儿童科学教育不利。其中一位姓张的专家说,“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中国小学生如果能分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想象,能准确地描述到观察到的事实,认识到说真话的重要性,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

  • 标签: 儿童文学作品 科学教育 想象力 激发 教育专家 新闻报道
  • 简介:<正>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是19世纪以来西方史学界争论最激烈的—个问题。赞成历史是科学的鲍威尔(FrederickYorkPowell,1850—1904)曾说:"今天的新史(newhistory)与旧史(oldhistory)截然两途。写新史学的史学家,相信历史是科学的一支,而非文学的流变,止写作优美的、有艺术性的及有艺术性的叙事。"①极享声誉的比瑞(J.B.Bury,

  • 标签: 历史研究 西方史学界 艺术想象 Powell 治史 史学方法
  • 简介: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代天骄,他一世枭雄,但他绝不是草莽武夫,拿破仑不仅开创了一个时代,而且成就了那个时代的辉煌艺术。他的名字与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卢浮宫等紧密相连。在卢浮宫里,拿破仑的光彩持续了12年,直至功溃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执政期间,除了不断扩张,称雄欧洲以外,还曾下令对卢浮宫进行大规模扩建,并把欧洲其他国家最好的艺术品搬进卢浮宫,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丰富卢浮宫馆藏。1792年5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4年,艺术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汇集了全世界40万件艺术珍品的综合性公共博物馆。

  • 标签: 拿破仑 卢浮宫 凯旋门 十九世纪 博物馆 新古典主义
  • 简介:因了报刊史的兴趣,近几年连带着涉猎一点中国史学,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更甭提什么登堂入室。好在报刊史和中国史,属同一个家族,由此及彼,遂生出些许感触,也算是对自己在史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反思,当然主要是针对报刊史。不一定能说到点上,但也希望不是太离谱。

  • 标签: 历史学 想象力 中国史学 报刊史 学习过程
  • 简介:想象“人”的苍凉之美——新时期作家心态研究之二孟繁华七十年代后期以来的文学被命名为“新时期文学”,这一时代/文学的关系,无庸置疑地表示了它对历史精神追随的自觉。这一认同里,“新时期”与“文学”被缝合在一起,这种喻示关系先在地规定了这一时期文学的精神气...

  • 标签: 人道主义 新时期作家 心态研究 新时期文学 现实主义 “人”
  • 简介:传统观点认为,公元前5世纪雅典人的政治话语中,寡头制是民主制的对立面和死敌,雅典政治史是寡头派和民主派之间的斗争史。然而,由于雅典的民主政治话语继承了古风时代精英的反僭主传统,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政治话语中,僭主才是民主制的死敌。僭主符号在雅典人的话语渠道不断地流传与再造,演变出一系列关于僭主的想象,发展成具有影响力的政治话语,在雅典政治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 标签: 雅典政治 政治话语 僭主想象
  • 简介:本文将重点放在隋唐时人精神世界中的瘟疫和疾病认知,从“疫鬼”、“疟鬼”以及鬼神致病这几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好鬼神、好巫与其说是唐人主动的选择,不如说在相当的程度上是唐人对于医疗的现实状况做出的反应。或者说,鬼神致病、巫师治疗病人等并不单纯是唐人精神信仰,同时也是一种应对现实的表现。

  • 标签: 疫鬼 疟鬼 鬼神致病
  • 简介:十多前,一位朋友撰文指出藏族文化正在形成一股新的人文热潮,他的意思是说,不仅有关藏族文化的学术研究将持续走强,就是大众文化层面上的“藏族文化热”也将日炽月烈。的确,藏族文化热起初还只是一些从域外归来者的谈资,因为他们在欧美国家分明感受到了大众对西藏的兴趣。

  • 标签: 《中国西藏》 藏族文化 丛书 视点 距离 真实
  • 简介:在法国女作家莫尼克·威蒂格的叙事作品中,贯穿着一个基本原则和精神:希望。作家希望通过文本实践缔造一个与读者共享的童年记忆空间,希望探寻女性乌托邦社会的内在动力和建构过程,为女性勾勒一个“美好之乡”,希望为乌托邦新女性提供理想的精神家园和坚定的价值归宿。希望意识,或者说更好的生活方式成为威蒂格寄予乌托邦新人的美好愿望。希望原则与威蒂格主张的激进姿态、与她宣称的“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女同性恋不是女人”等否定言辞同时存在其文本中,我们试图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审视,展开对威蒂格小说的另一种阅读。

  • 标签: 乌托邦 女性想象 威蒂格
  • 简介: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常常伴随着传统社会认同模式的式微,使建立在货币经济上的消费认同不断增强。作为一个正在变迁中的乡村社区,浙北c村村民通过对中心城镇居民“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进行消费象征意义上的想象与模仿,从而实现地方性的现代认知并达成自我认同。萌芽于农耕文明土壤的乡土式消费主义,与集体主义、“面子”观、从众心理、奢侈惯习等多元传统,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建立在现代消费基础之上的新认同方式,既有着建构自信与明晰自我的积极方面,也潜伏着助长非理性物欲的消极倾向。

  • 标签: 农村工业化 C村 消费想象 消费认同 象征
  • 简介: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与民族主义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然而,是什么促使人们去想象并成为共同体的呢?格林菲尔德认为民族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精神,舍勒认为怨恨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因此可以说怨恨是民族主义产生的心理根源。民族主义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在早期民族国家的构建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一度走向极端。20世纪后期,民族怨恨与民族主义产生了新特点。要遏制民族主义的消极影响,就要构建多元共存的现代文化,加强民族国家治理,构建稳固的民族国家认同,宽恕历史积怨,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 标签: 现代性 怨恨 想象的共同体 民族主义
  • 简介:建校36载,五代人呕心沥血,先后为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名牌院校输送各类人才10000余名,咸阳彩虹学校这所享誉咸阳乃至陕西省的三秦名校,走的是怎样一条成功路?走进彩虹学校,路过教学楼,透过走廊边的窗户向教室里望去,每间教室大约七八十名学生,坐得满满当当。记者见到校长高记平时,他刚从一个班听课回来。'面对校舍占地面积小、学生人数多的困境,如何办好您提出的‘精致’教育?'记者问。

  • 标签: 平想象 想象成 成艺术家
  • 简介:铃木正崇是继鸟居龙藏之后日本当代最重要的苗族研究学者。与日本老一代学者"文化寻根型"苗族研究不同,铃木正崇以苗族为本体,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中国西南苗族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历时研究,不仅大范围、多点式地动态呈现了苗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且为苗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研究范式。

  • 标签: 苗族 想象力 铃木正崇
  • 简介:近年来流行于大陆网络的拟古世情小说,在言情之外,也对其虚构的历史图景中的社会规范,加以明确的突出和强调。小说通过强调遵循体制内礼法秩序的意义,塑造出一系列可为时代借鉴的人物形象;也通过对与历史相类的事件情状描绘和价值评判,积极利用并调和体制内的规则以达成目标,重新定位传统儒家思想在新型社会价值观中的位置。拟古世情小说的这种表现,除了来自于民间的群众性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所规约的艺术立场,还在于它们灵敏领悟到当前有所恢复的文化自信和社会价值观念中出现的新保守主义,并先于当下国家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学创作上加以反映。

  • 标签: 拟古世情小说 文化自信 新保守主义 历史想象 制度体认
  • 简介:十九世纪前期,随着法国复辟王朝的建立,英国摄政时期推崇的丹蒂风尚经由流亡贵族之手逐渐传播至法国。它与法国本土源远流长的风雅观念结合,最终孕育出法国丹蒂群体。本文通过梳理十九世纪法国历史上的丹蒂与其衍生品——人们文化想象中的丹蒂,旨在勾勒这一群体在十九世纪的嬗变,探讨它作为“贵族之影”的性质与意义。

  • 标签: 十九世纪法国 丹蒂群体 文化想象
  • 简介:“加州学派”将中国西北与江南之间巨大的地理差异,作为江南未能走向近代化的关键原因,并将英国煤炭偶然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做是导致中西分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不但忽略了江南及其临近地区的煤炭储量及开发情况,更试图从纯粹地理环境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重大命题,简化了近代早期江南与英国在燃料利用方面的深层差别。通过对近代早期英国与江南及其临近地区煤炭业的比较,可发现两地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在燃料利用结构、矿业政策、开采技术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致使煤炭业在两地趋向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为批判地回应“加州学派”有关中西分流“偶然论”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标签: 加州学派 大分流偶然论近代早期 江南 煤炭
  • 简介:殿试是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小说中,作者的兴趣点不在殿试本身的流程,而是在名义上的考官——皇帝身上,这与始终纠葛在明代科举以及科举中人意识中的“科举”与“察举”两种选士方式有极大的关联。基于对现实科举的不满,小说中的“察举”成为士人在科举失意时的另一种寄托,而与“殿试”是科举的最高层次相同,天子御试也是这一寄托的最高理想。前代的优越制度,再加上前代的圣明之君,两者的叠加共同构成了小说作者对于“察举”的完美想象。此外,在小说中还大量存在由官员实现的察举,这可以视为迫于现实对科举理想的改造。更大的改造在于,在官员所进行的察举中,用来判断士人才能高下的却是科举考试中的“举业”。小说作者理想中的“察举”,并不是前代圣明之世完美体制的复古,而只是程序更为繁复,但结果却对士人个体更为有利的“科举”。

  • 标签: 察举 科举 文学想象 通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