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近代诗人罗瘿(惇曧)的诗、词均有重要文献价值及一定艺术价值,然由其友人于1928年整理出版的诗歌遗集《瘿庵诗集》《外集》所收不全。今根据民国报刊及《鞠部丛谭》,辑得诗26首、词5首。

  • 标签: 罗瘿公 诗词 辑补
  • 简介:“急尚义”石牌坊,坐落于泉州城仁风门外的凤山(俗称东岳山)之麓,今泉州市丰泽区东湖街道东岳庙前的古驿道上,2009年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本文拟对它的形制、由来及历史背景做些介绍并试加考辨,请方家指正。

  • 标签: 石牌坊 尚义 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 泉州市 古驿道
  • 简介: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发现,石湾瓦脊仔目前存在釉层颜料层脱落、表面可溶盐结晶、灰尘霉菌附着、结构破损脱落等多种病害,并分析了病害的成因。为更好地保护瓦脊仔,我们对其保存方式进行了调查,发现瓦脊仔目前有四种保存方式,且各有利弊。针对不同保存方式,对今后石湾瓦脊仔的保存与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瓦脊公仔 保存现状 文物病害 保护方法
  • 简介:光复会创始人之一徐锡麟原来已是"拔贡",由于矢志光复中华,毅然舍去所谓功名,偕同陈光汉、马伯平和陶焕卿一行四人同去日本,想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因体检不合格而一同折返。回国后四人均捐了候补道,后来陶焕卿去南洋,徐、陈、马三人则去安庆候补,俟机行动。

  • 标签: 徐锡麟 吕公望 易水寒 风萧萧 士官学校 不合格
  • 简介:“范堤”是历史上江苏海岸开发与人类适应的重要标志,史籍中对其记载丰富而复杂。通过梳理、分析文献等研究表明,“范堤”指代对象存在不断泛用现象,并非只是淮南堤堰的统称。尽管“范堤”在淮南仍是历史共识,但与淮北堤堰也可能被泛称为“范堤”不矛盾。利用文献比较、空间复原分析,考证了明后期淮北莞渎场捍海堰与安东县古淮堤的大致线路与分布,因与淮南“范堤”邻近、功用相同,它们也被泛称为“范堤”,而非文献错记。

  • 标签: 捍海堰 范公堤 淮北 淮南 苏北
  • 简介:江西省高安县西清泉市出土的沈尹钲,铸有铭文42字。本文对铭文中个别字词试作新释,认为该器是楚国令尹兼司马叶沈诸梁所铸,铭文中“沈尹”的含义是“沈”姓。

  • 标签: 钲铖 铭文 考释 沈诸梁
  • 简介:《史记.晋世家》所记载的唐叔虞至晋武年代事蹟简略,学者利用其研究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历史与考古,存在诸多的疑问与分歧。事实上,《史记.晋世家》记载的唐叔虞至晋武的年代事蹟有许多错误与疏漏。《史记》所依据的年表资料是战国、汉代传世史料,存在传抄讹误与记载不明,不是源自晋史,可靠程度低於古本《竹书纪年》。所以,我们利用金文、古本《竹书纪年》、清华筒《系年》等予以考正与补充。

  • 标签: 《史记·晋世家》 金文 古本《竹书纪年》 清华简《系年》
  • 简介:2012年3月,由我耗时两年多创作的长篇纪实小说《曾国将军》付梓出版。这是一部抗战题材的作品,也是一位青海籍抗日名将的传记。该书问世后,很快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并在同年底有幸获得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奖。看过这本书的人总要问我:这些素材是从哪里来的?对于这样的问题,站在街上是无法说清楚的,那得找一个去处,倒上一杯茶,慢慢道来。

  • 标签: 第一枪 付梓出版 何基 马鸿宾 军阵 少将军衔
  • 简介:昔吾祖念次府君,起家艰难,十三岁能脱父冤狱,遂辍学营生以养亲。溪谷林麓之间,颠沛万状.至壮岁渐赢。然自五十以前,率百里徒步不肩舆。尝日:“非力弗能乘,念亲苦也。”伤以贫失学,课子孙为学敦甚。期望之殷,每形忧叹。尊师笃旧,乐善分灾,此吾祖所以崛起中微翼我后裔者也。前乙未、丙申间,家遭大难,陷贼十余口。渔仲府君,因心侧友,义不反兵,毁室复完,

  • 标签: 李光地 《诚子孙》 历史 清朝
  • 简介:2004年7月,河南省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发现并发掘了北宋从生墓葬,该墓中出土了宋人从生的墓志。据墓志记载,墓主从生为北宋神宗年间籍贯泽州的平民,哲宗元祐初年,其子吉从泽州带领全家迁徙至怀州开采煤矿,经营矿产并兴业旺族。此墓志对研究宋代焦作的行政区划沿革与交通路线、宋代焦作的煤炭开采及北宋富民阶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标签: 北宋 焦作 李从生墓志
  • 简介:第一次见到慧琪,是在家乡的一家书店里。她带着自己的新书《你的生活不该如此》来书店召开巡回读书会,分享自己一个人五年零五个月“万里归零,背包不在”的旅行之路,也分享了自己如何找到的人生真谛和信仰。瘦小却活力十足的她,穿着一件波西米亚长裙,长及腰瀑布般的头发,和那标志性的微笑,“很虔诚,很热情的一个年轻女孩子。”我心里暗暗感叹道。于是更加好奇她的经历。

  • 标签: 李慧 行者 灵魂 人生真谛 读书会 标志性
  • 简介:在一个初冬的中午,阳光不算明媚但也还算温暖,我见到了"鲁派"内画大师——慧同,是在他开办的"大同轩"内画艺苑。一位中等身材、戴着眼镜、温文尔雅的男士,攀谈起来就像邻居家大叔一样和蔼可亲。我们的交流虽然有那么一点点障碍,但还算是"谈得来、谈的顺"。内画,是我国一种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起源于画鼻烟壶。内画的画法是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慧同,首届中国玻璃艺术大师、山东著名内画家、中国内画"鲁派"技术实力代表人物之一,师承王孝诚、克昌大师,潜心研究内画艺术近三十年。

  • 标签: 慧同 禅定 内画艺术 中等身材 中国玻璃 李老师
  • 简介:中国近代史学有着强烈的“经世”色彩,西北史地研究的勃兴便是突出表现之一。晚清西北史地学后劲文田(1834—1895),撰述有《元秘史注》、《双溪醉隐集笺》、《朔方备乘札记》等行世,一生著作颇丰,其首先注解《元朝秘史》更受到学林瞩目。文田与当时史地学者过从甚密,其在西北史地学上的成就是晚清经世思潮和乾嘉朴学方法的融贯,是清代学术的逻辑发展。在西学东渐和学术转型的浪潮下,以文田为代表的西北史地学也随分科治学而走向终结,同时亦为近代史学和地理学留下了丰厚遗产。

  • 标签: 李文田 《元秘史注》 晚清 西北史地学
  • 简介:绛(764~830),字深之,唐赵郡赞皇人,元和六年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和九年罢相,以敢于直谏闻名。关于绛的传世文集,《新唐书》列传第七十七记载:"绛所论事万余言,其甥夏侯孜以授蒋偕,次为七篇"(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44页),率先指明蒋偕参与绛论事集编订的史实。刘禹锡为绛文集作序,评价其为文:"肇自从试有司,至于宰天下,词赋、诏诰、封章、启事、歌诗、赠饯、金石、扬功,凡四百余篇,勒成二十巻。上所以知君臣启沃之际,下所以备风雅诗声之义。洪钟骇听,瑶瑟清骨。其在翰苑,及登台庭,极言大事,诚贯理直,感通神祇。龙鳞收怒,天日回照。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 标签: 李绛 刘禹锡集 蒋偕 李深 论事 一言兴邦
  • 简介:元代,画竹之盛为前代所无,画竹风格也五彩纷呈,但画竹的大类中也有许多细微的讲究。比如有专画双勾竹,青绿设色,细笔渲染;也有专画水墨竹,"大笔儒染何淋漓",是写意墨戏的风度。衎(1244~1320年)则为水墨竹之泰斗,挥洒自如,风度翩翩,足以让后人叹服。

  • 标签: 集贤大学士 太常寺 画竹 小吏 双勾 石图
  • 简介:金代文化虽较辽代有所发展,但比起和其同时的宋朝臻于至盛的文化成就而言,则显得黯淡无光,往往不被学者所重视,尤其金代的文化传承更是少有人注意。纯甫作为金末西京的著名学者和文坛盟主,所折射出的文化象征意味极为丰富。对他的文化传承的考察无疑可以起到管窥有金一代的文化传承的作用,也有利于发见金代文化发展的"内在理路",从而全面了解和把握金代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促进我们对它进一步的研究,真正做到"了解之同情"。

  • 标签: 金代 李纯甫 文化传承
  • 简介:2月13日,自治区政府参事文史馆员座谈会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副主席康主持并讲话;自治区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卢岱介绍室馆2014年工作情况和2015年工作设想:黄健等9位参事和刘硕良等8位馆员就进一步作好参事文史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吴建新,自治区政府参事室副主任钟海秋、综合处处长黄江元参加座谈会。

  • 标签: 座谈会 副主任 馆员 主持 李康 文史工作
  • 简介:2014年8月,从广西传来寅同志逝世的噩耗,令我们这些家乡的老弟妹们异常悲痛。我家与李家毗邻,寅与我相交甚笃,其人其事对我影响至深,往事历历在目,更令我哀思绵绵。

  • 标签: 戏剧家 战士 革命 怀念 师友 逝世
  • 简介:大斌先生的新书《1965:胡耀邦早春行》(以下简称《早春行》)记录了胡耀邦20世纪60年代在陕西执政时很短的一次“新政”,并为此遭到批判和整肃。该书对当时的复杂斗争记载之详尽,为其他著作所鲜见。

  • 标签: “新政” 胡耀邦 早春 陕西 60年代 20世纪
  • 简介:2013年10月底,庆安女士以台湾湖北文献社副社长的身份访问了湖北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在她下榻的酒店房间,她接受了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林习珍的采访。双方围绕大陆与台湾、亲情与乡情、历史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等话题畅谈了一个小时,气氛轻松而温馨。

  • 标签: 李庆安 采访札记 湖北省政协 湖北文献社 学习委员会 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