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8 个结果
  • 简介:<正>1987年4月,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河南省陕县化纤基建时,与陕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清理了三座古墓葬,现将这次发掘整理的结果简介如下:三座墓葬形制相似,均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构成。为系统起见,下面分别介绍。一、一号墓1.墓葬形制一号墓坐北朝南,方向175°,阶梯式墓道,由10级生土台阶构成,长2.44米,内

  • 标签: 化纤厂 墓葬形制 河南省 陕县 发掘整理 宋墓
  • 简介:在漫长的人类生活史中,大多数时间里人们使用蜡烛照明,电的使用仅仅100多年而已。据记载,世界上最早使用蜡烛的是古埃及人和古罗马人。当时的蜡烛主要用牛羊身上的脂肪制成,用于照明和拜祭等。到中世纪,人们

  • 标签: 蜡烛 照明 蜂蜡 灯笼 燃烧 亚细亚
  • 简介:失织法(LostWaxandLostTextile),主要由是由美国艺术史家艾玛·邦克(EmmaC.Bunker)及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约瑟夫·特恩巴赫(JosephTernbach)等人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的1,用来解释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收藏的一类动物形金牌饰的铸造工艺,这种金牌饰有的背面有凸起的织物印痕,年代约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2。

  • 标签: 牌饰 铸造工艺 蜡模 动物纹 宾夕法尼亚大学 八十年代
  • 简介:1965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三门峡市的基建工作中,发掘了一批唐墓,其中印染就有一百多座。现将其中编号为T9区27号的M36(以下简为M36)整理结果简报如下。……

  • 标签: 唐墓 简报 三门峡市 清理
  • 简介:余幼年游白云山时。家父嘱余为搜集山谷堆积的“水石”。以作案头清玩。此石质为石英岩,乃硬砂岩变质所成,即地壳内部高压和高温。使硬砂岩变质,由松散砂粒膠结状态。成为石英粒晶体嵌镶结合组织,不只岩体加硬,一般小刀不入。故成为雕刻良好材料,且色颜呈淡黄色。磨出石面光滑可爱。显示

  • 标签: 白云山 “水蜡石” 历史文化 花岗岩
  • 简介:本文所述“河南”,是指今广州市海珠区人口最集中、经济最繁荣发达的主要地区。不少人以为河南就是海珠区,海珠区即河南,把河南同海珠区划上等号。其实非也。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可得从头说起。

  • 标签: “河南” 中国 广州市 历史变迁 管辖范围
  • 简介: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期失铸件,属春秋晚期器,技术已相当复杂。早期的、技术较原始的失铸件并未发现。中国失法的起始年代和原始技术仍是一个学术悬案。近年来发现了一批早至商晚期的中原和长江中下游青铜器,其纹饰或附件的成形无法按陶范法解释。按技术特征分类,计有通体为难于脱范的模纹;模纹内宽外窄;模纹边缘上翘和绳索状附件缺少范线等4种。对4种现象进行了讨论,并作了部份模拟试验,据此提出:中国失法起源于“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见于商晚期;这种技术在无范线失法出现之后逐渐消亡;至春秋中晚期,无范线失法已相当成熟。

  • 标签: 古代失蜡铸造 起源 焚失法
  • 简介:《八庙》,一名《拿费德功》是《施公案》中“八大拿”之一。讲的是淮安豪强费德功屡屡强抢民女,犯下命案。

  • 标签: 节令 《施公案》
  • 简介:<正>河南地处中原,北宋的首都和皇室陵墓均在这里。新中国成立后宋代考古取得了很大收获。一是调查发掘了东京城址和一批包括临汝的汝窑,豫北的鹤壁集窑、禹县的钧台窑、登封曲河窑、以及鹤壁煤矿在内的手工业作坊遗址;二是调查发掘了邓县福胜寺塔、郑州开元寺塔、密县法海寺塔、新郑凤台寺塔的塔尽地宫和许多宋代墓葬。墓葬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了,为考古发掘中无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本文拟比进行综合论述,以期展现河南宋代(?)葬的面面观。

  • 标签: 南宋墓 砖室墓 宋代墓葬 北宋 墓志 综合论述
  • 简介:来到乌鲁木齐市,处处可以见到河南籍人。问路时的指路人,买车票时的售票员,吃饭时的服务员,甚至天池风景区的照相者、卖菜的,吐鲁番葡萄沟的小商贩,也有河南人。这些人在新疆虽然生活了多年,但乡音未改。只要他一张口说话,你就能辨别出是周口的、商丘的,或者是许昌、平顶山的。现在,河南话在新疆已成为最广泛的交际语言,连少数民族同志也会说几句。居住新疆农村的河南人,大多是乡亲相邻。据伊犁地区一位领导同志讲,在伊犁8县1市中,几乎县县都有河南村。1999年7月中旬,我在乌鲁木齐县地窝堡乡就见到了河南人聚居的“河南庄村”。这个村有1万多亩地,880户,2100多口人,方圆25平方公里。河南庄村的村民,大都来自河南西华、扶沟等县。第一代到河南庄村的人,多数都过世了,健在的也都过了古稀之年。71岁的李玉清,是第一代村民,他向我们讲述了当年来新疆的情景。1938年,蒋介石将黄河花园口堤扒开,淹死西华等县老百姓325万人,造成631万余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李玉清那时15岁,随父母、哥嫂和侄儿8口人,逃荒要饭到洛阳。1943年夏天,他们在街上看到登记往新疆移民的,便报了名。去新疆时,他们先坐火车,后坐汽车、马车和步行,整整走了半年,到...

  • 标签: 新疆走访 走访河南村
  • 简介:本文综述并考证了自20世纪50年代初平原省时期辖区内发现并保存下来的一批石刻文物。其来源地包括了现在的冀南、鲁西、晋东南和整个豫北地区;时代上适魏晋,下至明清;品种包含有石刻造像、造像碑、墓志、石棺铭和碑帖等部分。通过对上述文物的综述考证,初步揭示了新乡所藏石刻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等价值。为研究豫北一带地方历史提供了必备的材料。

  • 标签: 新乡 平原省 石刻 综述 考证
  • 简介: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到了节假日,放下工作,背上行囊,携全家老小,邀亲朋好友,看名胜古迹,游青山绿水,放松身心,陶冶性情,好不惬意!如果问一问那些打算出门旅游的人,想不想去河南看一看,恐怕不少人要摇头。有数字为证:1999年,在全国各省份排序中,河南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仅排在第16位和第18位。虽说在今年“五一”黄金周中河南“摘了个大桃子”,接待旅游人数达到了10661万人次,但是,权威人士认为,这一成绩与别的旅游大省相比并不值得满足,与河南旅游资源大省的身份也很不相称。旅游资源大省人们旅游的想法各不相同。有人想看名胜,有人想游山水,有人想欣赏田园风光,有人想体验挑战大自然的滋味。游客的这种种需求,在河南都能得到满足。河南是个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省,可看可玩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非常多、非常好。人文旅游资源是河南的一大优势。河南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得天独厚。河南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人文始祖黄帝就出生在新郑,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发现于安阳。中国经历了30多个王朝,其中有20个在河...

  • 标签:
  • 简介:北京、天津两地的书画界、文物界和戏剧界年在八旬以上的长者与在北京南城居住60年以上的老者,大都还记得这样一个家庭:打磨韩家。

  • 标签: 打磨厂 韩家 韩林阁 韩慎 韩养痴 生平事迹
  • 简介:曾侯乙尊盘等青铜器是否采用失法铸造工艺,是近来学术界一个热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主张和否定两种观点的分析,指出过去确认尊盘为失法工艺的论据不足。同时,否定说提出的一些反对意见,有多存在缺陷,否定说的核心观点一尊盘附饰上可见范缝和焊痕的说法,则是错误的。但尽管如此,曾侯乙尊盘是否采用失法,则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 标签: 曾侯乙尊盘 失蜡法 述评
  • 简介:<正>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我国历史上,夏代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商代是奴隶制度的发展时期。夏商两代是研究我国国家起源和文明史诞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原及其周围地区的某些部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已逐步发展到了奴隶制萌芽或进入奴隶制社会阶段。当时的夏族即是最早地通过部落联盟形式,建立在黄河中下游之间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嗣后,商朝推翻了夏朝的统治,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在我国建立了第二个奴隶制国家。从此中原地区进入了奴隶制的上升时期。由于夏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灿烂的夏商文化,为此后中华民族文化的勃兴开辟了光辉的前景。

  • 标签: 龙山文化 二里头文化 文化遗存 二里岗期 都城遗址 王城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