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中华龙鸟,圣贤孔子鸟,满洲龟,辽宁古果等古生物石的发现和研究,震动了世界整个古生物界,为解决生物进化史上遇到的鸟类起源,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起源及早期演化等一系列难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在世界古生物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中华龙鸟化石的问世,从根本上动摇了130多年来在世界鸟类研究中,把德国始祖鸟作为一切鸟类祖先的霸主地位,正如权威专家所称:“……这些沉积和化石不仅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

  • 标签: 古生物化古 实物依据 李跃卓 中国 个人博物馆
  • 简介:内蒙古是世界著名的古生物石产地。这里地层层序较齐全,古生物石丰富,生物种类从早到晚具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适应广泛的发展演化特征。本文以内蒙古丰富的古生物石资源为导向,以生态系统中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及其对生物的影响为依据,重点剖析了距今18.5亿年至1万年前的七组古生物石类群及其环境与生物种群演变、进化关系。旨在让世人注重环境的保护,了解内蒙古,投资开发内蒙古,以充分发挥内蒙古的资源优势,文中不足及错误定所难免,敬请各位同仁补充和斧正。一、最早的生命记录据目前研究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化石记录,发现在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距今35.2亿年前的叠层石中和南洲距今

  • 标签: 生物 环境 内蒙古 生物化石资源
  • 简介:生物石(包含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及古人类化石)的研究,对生物的起源、演化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生物石的起取与保护技术水平的好坏,对研究的影响非常之大,出现错误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还会造成研究者的错误判断,所以,良好的化石起取与保护技术,对研究古生物石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有的学者称,研究人员与化石保护人员的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原因即在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古生物石修复与保护的工作经验,简略地谈几种古生物石的起取与保护技术方面的方法,敬请批评、指正。

  • 标签: 古生物化石 保护技术 古人类化石 动物化石 举足轻重 化石保护
  • 简介:甘肃省博物馆编著、张行先生主编的《甘肃古生物石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已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了。这是甘肃文博科研成果的又一体现,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长期以来.综合性博物馆科研工作如何开展,以怎样的形式和方式展开困挠着文博界.本书的出版和书中透露出的治学门径及作者的学术精神无疑将会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

  • 标签: 旧石器时代 考古 学术精神 治学 古生物化石 主编
  • 简介:甘肃省博物馆自然部主任、副研究员张行著《甘肃古生物石与旧石器时代考古》一书,于2001年11月由甘肃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我省目前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全省各地发现的古生物石和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的著作。作者20余年一直从事甘肃古生物石的征集和研究工作,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历经7年著成该书。

  • 标签: 旧石器时代文化 考古 遗物 出土 研究员 著作
  • 简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能源、交通建设领域投资的倾斜,以及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施工场地发现古文物、古化石的情况越来越多,仅采用传统的开挖探沟、探方的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合建设施工的需要,且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

  • 标签: 声波CT探测技术 古生物化石 考古学 探测理论 实践基础 工作步骤
  • 简介:为了进一步宣传科普知识,增强科普意识,积极配合当前青少年学生科普知识的提高,促使广大青少年学生自觉成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忠诚卫士。由绍兴博物馆和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大型恐龙、古生物石、蝴蝶标本”展于3月22日在绍兴博物馆展出。

  • 标签: 大型恐龙 古生物 化石 蝴蝶标本 绍兴博物馆 展览工作
  • 简介:侯德榜(1890-1974),字致本,著名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坡尾村一个农民家庭。1913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纽约普拉特专科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化工。1921年10月,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受爱国实业家范旭东的邀请,毅然回国加入到范旭东创办的永利制碱股份有限公司。

  • 标签: 侯德榜 化学工业 哥伦比亚大学 侯氏制碱法 麻省理工学院 1921年
  • 简介:卢卡奇是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人物,或者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创立阶段的主要人物。他在去世前夕曾被人称做"在世的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它的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被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而对于物化问题的分析则是卢卡奇哲学思想中最有价值的内容。特别是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的分析。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的物化理论,接下来我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对其基本思想的认识。

  • 标签: 物化 物化意识 马克思主义
  • 简介:粤剧舞台造型艺术手法有多样性。粤剧《血沃共和花》的造型化妆既保留戏曲色彩鲜艳和带有装饰性特点,又同时运用现代话剧化妆手法进行创作,本文拟个人在此剧中的造型化妆体会解析舞台人物化妆的要素.

  • 标签: 粤剧造型 人物化妆 创作理念
  • 简介:临夏地区位于甘肃省西部中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毗连,南靠太子山、紫松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为邻,北濒湟水与兰州市接壤。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山前凹陷盆地,称其为临夏盆地。盆地内晚新生代

  • 标签: 甘肃 哺乳动物化石 临夏地区 安琪马化石 中中新世
  • 简介:初夏的南京,《江苏省志·化学工业志》(以下简称《化工志》)首发式在热烈地举行着。会议的间歇,代表们纷纷同一位年近花甲、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老者握手致意。他,就是《化工志》的副主编李汶。是他,承受远离家庭的清苦的生活条件,默默奉献,完成了

  • 标签: 工业志 江苏省 副主编 资料搜集 梅花 篇目设计
  • 简介:一自古以来,同物质生产同等重要的另一种生产,就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在没有科学技术的远古时期,尤为如此。自从有了人类,人类就开始了为求生存而不懈努力的物质生产。那时人类的生产能力极其低下,几乎所有的一切,都需取自天然。为获取赖以生存延续生命的衣食之物等,就需要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采集、捕捞、围猎,这样才能得到维持生命的食物和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人类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其群居的特性。大约从170万年以前起,我国就有了远古人类在祖国大地上活动和繁衍子孙后代。云南的元谋、陕西的蓝田、北京的周口店、辽宁的金牛山等地区,都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遗骸和遗物。在漫长的一百几十万年的

  • 标签: 生殖崇拜雕塑 古代 人类 自身生产思维 物化形式
  • 简介:<正>古代的楚国幅员广大,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就木料资源而言,“荆有长松、文梓、梗、(木丹)、豫章”等多种。楚人对于这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自周成王以子男之四封熊绎于丹阳后,就开始了“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因此,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就形成了“车千乘”的国势。公元前五三四年,楚国建造了华丽无比的章华台。诸侯们羡慕,争相模仿。公元前四三二年,公输般为楚发明创造了新奇的云梯兵器,便被受侵伐的宋国惊恐

  • 标签: 楚国 纪南城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 木工工具 章华台
  • 简介:工业乃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武汉近代工业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2013年5月,武汉市政府批准《武汉工业遗址保护规划》,同年,武汉市政府立项组织学者编撰《武汉近代工业史》,由唐惠虎、李静霞、张颖主编。作者本着为武汉工业存史、为武汉企业家立传、为武汉城市留迹之宗旨,全面而详细地概述了武汉工业兴起、发展、兴衰近百年跌宕起伏的历史轨迹,梳理了武汉近现代工业不同阶段的发展脉络。2018年,本刊摘录该书第十、十一章,开辟“工业史话”专栏,通过打开尘封已久的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历史镜头,向世界展示武汉近代工业百年之风流,弘扬先辈披荆斩棘、“敢为人先”之胆气,重振武汉“制造”之雄风,复兴大武汉。

  • 标签: 工业基地 武汉 国家 近代工业 历史轨迹 工业文明
  • 简介:工业遗产是20世纪60年代从欧美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文化遗产类型,进入21世纪,工业遗产保护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重视。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工业遗产的价值因素,剖析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并对工业遗产的保护策略做了一些探索。

  • 标签: 工业遗产 价值 现状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