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大而无奈夸大了的庄严,有时就像小脑袋戴了个大帽子,简直极其滑稽,甚至使人轻易产生沐猴而冠的感觉。

  • 标签: 杂文 《泉海聚沙》 中国 李显坤
  • 简介:陈才(1843~1902)是汉中近代史上一位有特殊贡献的人物。他祖籍湖北,先辈迁宁强县梨坪板仓坝居住,父辈因经商,举家居住在汉中城内南大街。清代同治初年,19岁的陈才为秀才时,遭遇太平天国西征军陈得才部围攻汉中之战,全家父、母、兄、弟、姐姐、妻子等13位亲人及仆婢皆死于战乱,唯余才一人独存。乱中,才多次遭遇险境,九死一生,乱后,才埋葬亲人,刻苦自励,发愤读书,

  • 标签: 特殊贡献 太平天国 近代史 汉中 宁强县 居住
  • 简介:近来,一些乡镇志的编纂者向我反映,“乡镇志的特色、‘闪光点’难以发现。”说起编纂志书,无疑应寻觅各种地方特色。乡镇志的记述地域小,其选用资料本身就应微观显现,突出境内的特点、特色。舍此,泛泛记来,资料平平淡淡,无“闪光”可见,那又何来价值、功能可言呢?睢宁《高作镇志》稿,于“工业”、

  • 标签: 乡镇志 编纂者 志稿 光点 高作镇 选用资料
  • 简介:什刹海地区是一片天高水清的净土,这里水道密集,空气温润。按相书所言,此地“龙虎交锁,左右朝抱”,是一块风水宝地。地杰人灵之处,往往名人、名园、名刹争相聚集,但是,能获得一块什刹海土地,需要强劲政治背景的支撑。明代的什刹海地区是佛教圣地,环湖伫立着几十处的佛寺庙观,其中,湖之西北岸有一个佛寺的名字就叫“什刹海”。什刹海的猗

  • 标签: 什刹海 恭王府 十三年 大学士 慈禧太后 内务府
  • 简介:开国上将李奎(1904—1995),曾被称为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开路先锋、骁勇战将和“将圣”,他的一生充满了神奇色彩。

  • 标签: 李聚奎 开国上将 八路军 解放军 红军
  • 简介:本人与几位南通籍作家多次合著过有关梅兰先生的文学作品,但总是错失机会,一直无缘面见这位京剧大师.不过,拜访梅夫人福芝,却有过两次.特别是1977年春节过后,福芝在住院期间,和我详谈了约一个多小时.这位身受多种慢性疾病折磨的老人,一提起我的家乡南通,便精神抖擞.

  • 标签: 抗战 文学作品 慢性疾病 梅兰芳 南通 作家
  • 简介:1956年2月,梅兰到江苏演出。泰州市各界闻讯辗转找到了先生,并发出来自故乡的邀请。梅兰爽快接受了邀请,并再三嘱托代为查找在泰州的梅氏亲人,以实现多年的寻根省亲心愿。当时泰州市政府受先生委托,整理出了梅氏的族谱,并找到与梅兰关系最近的族兄梅秀冬。是年3月7日,梅兰毅然决定改变行程,带着妻子福芝、小儿子梅葆玖和剧团艺人,乘上了开往泰州的汽车。这是梅兰一生之中唯一一次踏上祖籍地--江苏泰州并连演6场,当时真正是轰动全城。在八天七夜的时间里,我有幸三次见到了梅兰先生,并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

  • 标签: 梅兰芳 泰州市 市政府 梅葆玖 祖籍地 江苏
  • 简介:学习绘画梅兰一辈子没有什么不好的嗜好,连旧社会最通常的消遣搓麻雀也不沾边。他的业余生活高尚丰富,种花养鸟,既消遣,又从中获取灵感。鲜艳的花瓣、翎毛对京剧服装图案设计和着色有启迪,眼望飞翔的鸽子,使眼睛运转灵便有神。1913年,梅兰赴上海演出,与老画家吴昌硕结为忘年之交,吴赠给花卉画,引起梅兰对绘画的兴趣。梅兰回京后,向名画家王梦白学画花鸟、山水、人物,请大画家齐白石教画虫虾,又拜大画家汤杰为师,学画梅松竹。有名师教授,梅兰画技进步很快,1920年,吴昌硕老人在他的“香南雅集图”上题诗,1921年又在他的扇面画上题词,称其画“美妙”。梅兰是京剧大师,对图画老师执礼甚恭。王梦白定时来梅寓所缀玉轩授课,梅每月致送30元酬金。画家陈师曾上课不受酬报,梅兰即在他办画展时多选购作品,以表心意。白石老人教画时,梅兰就替老师磨墨。老先生喜欢听戏,对梅兰说:“我给你画草虫,你回头唱一段给我听”。梅即唤琴师操琴,唱得老先生乐呵呵。有一次,梅兰到某府唱戏,见衣着朴素的白石老人坐在后面,没人理会,就把他搀扶到前排就坐。大家感到诧异,问梅兰:“他是谁?”梅兰故意提高嗓门说:“他就是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我的老...

  • 标签: 梅兰芳画
  • 简介:曹聚仁(1900-1972),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浙江浦江县墩头镇蒋畈村(今属兰溪市梅江镇蒋畈村)人。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曾主编《涛声》《芒种》等杂志。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战地记者,曾报道凇沪战役、台儿庄大捷。1950年赴香港,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港特派记者。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主办《循环日报》《正午报》等报纸。后多次回内地,促进祖国统一事业。著有《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万里行记》《现代中国通鉴》等。

  • 标签: 曹聚仁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婚恋 《南洋商报》 《循环日报》 祖国统一事业
  • 简介:1928年的广州市,在经过1927年12月共产党领导的起义失败后。市面逐渐恢复平静;人秋,一个戏剧团体“戊辰同乐会”,特邀京剧大师梅兰来粤演出。梅兰也早已向往广东,曾对香港新闻记者说:“梅对南方景物.常系衷曲,且以当时政局不宁。未得一履粤行为憾。

  • 标签: 起义 梅兰芳 大师 政局 失败 南方
  • 简介:<正>一马麒统治青海青海马氏家族的核心成员主要包括马麒、马麟、马步、马步青等两代4个人。其先祖世居西安,繁衍生息,成为当地有名的望族。在分家析产、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过程中,有一支迁移到甘肃河州(今临夏)柴墩岭定居。随着人口的增长,逐渐发展到西乡莫泥沟一带,到马海晏一代,已开始在政坛上有所发展。

  • 标签: 马步芳 国民政府 蒋介石 白崇禧 冯玉祥 省政府
  • 简介:记得母亲九十岁寿辰那天,母亲的堂屋里萦绕着《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挤满了人。大家吵吵嚷嚷,有的喊妈妈,有的喊奶奶,有的喊姥姥,有的捧着鲜花,有的举着蛋糕……我是从外地赶回来参加母亲生日聚会的。母亲躺在床上,身着生日礼服,虽蜷缩着身子,但经三妹凤英梳洗打扮过一番,比平素还是略显精神一些。

  • 标签: 母亲 《祝你生日快乐》 生日聚会 妈妈 奶奶
  • 简介:鄂温克人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曾被分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1957年,根据本族人民的意愿,恢复了鄂温克的自称。

  • 标签: 鄂温克族 中国 民族习俗 自然景观
  • 简介:“传统村落”是连片建造的建筑群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地域特点,但由于新型城市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传统村落的连片保护迫在眉睫。为使这类具有不可再生性的文化遗产不因旧城改造而灭失,本文通过对广州龙村的选址考察、村落布局和单体建筑布局、空间理念、砌体内涵、构件元素等建筑文化展开探讨,以为今后传统村落的保护、管理、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更好地对连片建造的古建筑群组进行原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

  • 标签: 聚龙村 建筑 文化元素 文化内涵 传统村落
  • 简介:2000年5月初,有人从吐鲁番新城老街市一户家里,发现20多张清代宣统年间吐鲁番“福成”商号票帖,拿到乌鲁木齐出售,随即被众多钱商和钱币爱好者抢购一空。6月中旬,笔者也有幸在吐鲁番市新城老街市一家中发现福成商号票帖,并购下。

  • 标签: 吐鲁番市 商号 乌鲁木齐 爱好者 街市
  • 简介:1937年,淞沪中日战争爆发3个月后,日军占领了上海。此时,梅兰正住在上海的租界,原以为那里比较安全,谁知一天,有个日本人找上门来,要梅兰到上海电台播音,这明明是想粉饰日军占领下的上海。梅兰拒绝了日本人的要求,同时觉得,不能再在上海呆了,便想去香港演出。于是,叫好友冯耿光先行到香港安排,另托正在香港交通银行任职的好友许源来帮忙联系在香港演出的事务。冯耿光在香港的十德道租下一套房子,许源来也联系好了演出的剧场后,1938年的4月底,梅兰率剧团来到了香港。

  • 标签: 梅兰芳 香港 1937年 中日战争 交通银行 日本人
  • 简介:梅兰(1894~1961)名澜,字畹华,艺名兰。原籍江苏泰州,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其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发展,创造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生前曾先后多次赴美、日及欧洲各国进行文化交流。1935年应邀赴苏联演出并遍访欧洲,是梅兰演艺生涯中的重要经历,也是中苏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本组史料选自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全宗,即记载了这项文化交流活动的全过程。

  • 标签: 梅兰芳 演艺生涯 演出 京剧 旦角 表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