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400年前,风华正茂的大旅行家徐霞客从宁海出西门,踏上坛的土地,真正开始了他探访中国名山大川之行。,在他的鸿篇巨著《徐霞客游记》的开篇首段意气风发地写下“癸丑之三月晦,白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这样一段充满喜悦轻灵感情色彩的文字。坛镇因此被称为游圣开篇第一镇。我从来没有如此近地接近过云雾。从前在北方看到的云,在高远的天上,遥不可及。而留五扇村的云雾,却仿佛触手可及,挥手可散。坛镇位于浙江宁海西部,是宁海城区出西门的第一镇。镇内地形以山丘陵间为主,尤其双峰一带森林茂密,山清水秀,谷深溪幽,云雾飘渺,常被摄影爱好者称为“宁海的青藏高原”。过了浙江宁海县城西边的坛镇,顺着坛水库的走向,沿盘山公路继续西行去双峰,一路上,你会发现,不论是留五扇村上空缭绕的云雾,榧坑村历经沧桑的万年桥,也不论是王家染村的水墨氤氲,中央山村闪亮的梯田,都足以让你迷醉在这田园风情中而忘记时间的存在。

  • 标签: 《徐霞客游记》 摄影爱好者 感情色彩 青藏高原 宁海 云雾
  • 简介:式三(1789—1862)、以周(1828—1899)父子是浙江定海人,清代后期的学术名家,为李慈铭、章太炎、梁启超等所赞誉。其著作等身,除了已刊印的32种外,另有未刊稿6种,计式三《音均部略》、《诗音谱略》、《翁州紫微庄墩头氏谱》,以周《意林校注》、《十翼后录》、《五礼异义》,分别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清华大学图书馆。这些未刊稿学术价值颇高,但学界多有未知,故试作考录。

  • 标签: 晚清 黄式三 黄以周 未刊稿
  • 简介:民国至解放初期,中国画坛上涌现许多艺术巨匠,福建省莆田仙游县的羲便是其中一个,他是传统人物画大家,兼擅山水花鸟,为闽派画家中的佼佼者。羲祖籍南安,祖父以挑柴营生,异常辛劳,流落仙游;父亲信村为人做短工杂活维持生计,连养家糊口都难以为继,只身前往南洋,不料客死他乡。

  • 标签: 传统人物画 解放初期 中国画 仙游县 福建省 艺术
  • 简介:二十世纪初,俗语受到学者重视,侃得时代风气之先,留心于此。他选录了《蕲春语》,将现代俗语与《集韵》所载中古汉语相印证,评点清代翟灏《通俗编》。但他反对用白话俗语来创作文学作品,不过重视历代文学作品中的俗语材料,训释《文选》中任防《奏弹刘整》的俗语词,对宋词中的俗语进行研究,拟撰《唐宋元文辞常语类考》。他的俗语研究具有语言学、文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意义,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

  • 标签: 黄侃 俗语 民俗学
  • 简介:景防为崇祯五十相之一,自编修以至宰辅,几与崇祯一朝相始终,同时也是崇祯朝阁臣中少数以致仕善终者。但是,由于相关史书记载的缺略,至今未能清晰地展现景防在启、祯两朝的宦绩。《檗谷氏族谱》为檗谷氏家乘,对景呀的生平记载详备,通过对族谱的利用,可以补证景防生平缺失之处,同时也能清晰地梳理出景呀的家世。

  • 标签: 黄景昉 《檗谷黄氏族谱》 家世
  • 简介:斌卿为南明弘光、隆武时期控制舟山的将领,以往史书、学界对其评价颇为负面,多认为其行为无异于割据一方的军阀。然而,斌卿在南明朝廷实际为诸朝廷中所谓"清流",如东林党、复社成员、阁员等重臣所仰赖的水师将领,而原因或许即出在其军籍的背景与交友关系。本文拟透过斌卿的生平事迹重新省视在明清鼎革之际这一位举足轻重的将领。

  • 标签: 南明 明清鼎革 复社 军籍
  • 简介:杰,字达云,生于1902年,1996年在台湾病逝,湖南长沙人士,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曾担任过台湾“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国民党中常委”,为国民党军队一级上将,抗战名将。

  • 标签: 国民党政府 逸事 将军 国民党军队 黄埔军校 国防部长
  • 简介:博山琉璃生产历史悠久,起源于隋唐,元朝已具相当规模,清时形成以西冶街为主的琉璃生产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琉璃之乡"。琉璃有水晶、正白、梅萼红等十余种颜色,其中鸡油属于博山琉璃中最为贵重的色料之一。博山鸡油,色呈正黄色,光泽晶莹,温润凝重,凭借其润泽如玉的气质,一直是古代皇家使用的器物。早在康熙雍正年间,就已出现并设立皇宫造办处,专门研制鸡油

  • 标签: 鸡油 孙云 轻工行业 内画艺术 工艺美术大师 生产基地
  • 简介:景昉是明末政治家,历仕启、祯两朝,自编修以至宰辅,几与崇祯一朝相终始。《宦梦录》是其仕宦经历的自述,作于甲申之变后,由于书中内容涉及明季史事,成书后,景昉不愿将之示人,以致流传不广,著录鲜稀,仅有抄本传世。崇祯朝无实录,而《宦梦录》正是景昉在启、祯两朝的见闻及其立朝作为的自述,因此该书对于明清之际史事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标签: 黄景昉 《宦梦录》 成书时间 史料价值
  • 简介:徐镜心(1874-1914),山东省龙口市人。辛亥革命时期曾任中国同盟会北部支部领导人和山东分会主盟人,长期在山东和东北地区从事革命活动,是与黄兴、宋教仁齐名的革命领袖,被誉为“辛亥大潮的北方舵手”。武昌首义后组织领导了东北、山东地区的武装起义,其中以光复登州、黄县为标志的一系列胶东战事,关系山东和全国革命全局甚巨,被誉为“埋葬帝制的最后一战”。《光复登战事纪实》为徐镜心1912年4月写成,叙述了自1911年11月13日山东独立,到1912年2月上旬光复登的全过程。它的面世,是对烈士的最好纪念,也是辛亥革命研究学界的一件幸事。

  • 标签: 徐镜心《光复登黄战事纪实》 笺注
  • 简介:今天,不会有人刻意隐瞒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甚至有些本非少数民族者也想方设法“变”为少数民族;而在先前,不必说古代,就是民国时期,情况则刚好相反,在“有身份”的人群中,极少有人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其问原因,众所周知。

  • 标签: 教授 族名 民族身份 少数民族 民国时期 “变”
  • 简介: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可谓"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古法琉璃的精品制作,相当费时,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几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当中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地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不像金银制品,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在博山的琉璃史上有一种名贵琉璃,流传几百年至今不衰,那就是鸡油。博山"鸡油"在明初兴起,盛产于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 标签: 鸡油 清代乾隆 明初 造办处 玻璃厂 十道
  • 简介:本文通过对清雍乾时期休宁氏《家用收支账》的介绍,指出其作为珍贵的文献资料,对清代经济史、家庭经济史、社会史等方面所具有的研究价值。

  • 标签: 文献 清代 家庭经济史
  • 简介:清初学者虞稷的著作《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稿》之间的关系是《明史》编纂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自清人杭世骏、卢文弨起以至今日,学者们一直观点各异,莫衷一是。由於《明史·艺文志稿》的长期失传,给研究带来很多不便。我们考察日本京都大学所藏《明史·艺文志》抄本,证明即为失传的虞稷史馆上呈稿《明史·艺文志》。又通过对国家图书馆所藏抄本《明史》四一六卷中《艺文志》部分的整理,得知抄本《明史·艺文志》与《明史·艺文志稿》中的明人着述部分基本相同。在梳理这些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对二书相同内容的不同排列顺序进行比较的方法,进而对《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稿》的关系进行重新的审视,为《千顷堂书目》是《明史·艺文志稿》底本之说提供了坚实的论证。今本《千顷堂书目》是由氏初稿和後人不断增饰内容组成的,是一个层层积累的作品。这样前人对《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稿》相左的观点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同时也对近人的研究成果作了进一步的修正。

  • 标签: 《千顷堂书目》 《明史·艺文志稿》 抄本《明史·艺文志》 关系
  • 简介:汉清老师,1936年出生于广东电白,语文教学论硕士导师,主要研究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心理。黄老师1958年毕业于广西师大,分配到师大附中当老师。高考恢复后,要求师范院校都要有教学法的课程,汉清老师于1980年调回广西师大中文系,建设语文教学法学科,并独自承担77级的语文教学法的课程,稍后麟生老师、韦永麟老师也调进语文教学法学科。1982年,成立语文教学法教研组,汉清老师任教研组长,后课程改称为“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教研组也改成为“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教研组”。期间编撰教材,如《中学语文教学法》《语文教育学》,汉清老师或任副主编,或任主编。

  • 标签: 语文教学论 教材教法 《中学语文教学法》 广西 学科 教研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