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13.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0月13日蔡元培的日记中写道:"阅报,知革命军已克武昌、汉阳。"14日的日记中写道:"阅报,知革命军已克汉口,长沙革命军亦起,安徽、广东闻亦起义。"

  • 标签: 蔡元培 辛亥革命后 革命军 孙中山 教育事业 袁世凯
  • 简介:蔡元培一生,从来不主张也不会主动采取激烈手段来解决问题。不过,一旦涉及原则、人格问题,蔡元培刚烈的那一面就显现出来了。这时,他要么当仁不让,要么无可通融,总之是决计不肯含糊、不随便做交易的。正是因此,蔡先生有生之年,据不完全统计,拂袖而去二十四次,仅辞北大校长一职,最少就有八次。"有胆的就请站出来与我决斗"

  • 标签: 辞官 中国教育会 孙宝琦 革命党人 华法教育会 蒋梦麟
  • 简介: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办综合大学,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初名京师大学堂。这是光绪帝在爱国志士的鼓吹与支持下实行新政的一个实绩。不久,慈禧在旧派官僚协助下扼杀了这次维新变法运动,在施行的新政中只留下了这所京师大学堂,得天独厚的大学堂遂成了戊戌变法仅存的硕果。京师大学堂里是维新运动的产儿,是参照欧、美、日等国近代大学的模式创建的,但由于从总管、教习到学生均是旧官场中人和王公贵族子弟,因而并不能革除那些封建的陈规陋习,学校风气非常腐败。一些学生的官阶比教员还高,在学校里,常是“大人”、“老爷”、“公子”叫得响。更有甚者,上体操课时,教官竟能喊出这样的口令:“大人向左转!”“老爷开步

  • 标签: 蔡元培 陈独秀 《新青年》杂志 大学校长 京师大学堂 教育总长
  • 简介: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这时,僻居四川江津的陈独秀也已是个心力交瘁、疾病缠身的老人。历经艰险、出生入死的他,对待生命的终结,再也没有那种惊恐、慌张的心态。但是,对于蔡元培的逝世,他却有着深切的哀悼和思念之情。当北大向他发出蔡元培纪念文章征集函时,他立即抱病撰写《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深情地回忆起两人近40年的交往经历,并抒发"四十年来社会政治之感触!"

  • 标签: 陈独秀 蔡元培 中国国民党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不合作主义 教育救国
  • 简介:蔡元培先生是晚清和民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大教育家,他确立的"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的大学理念至今仍未过时,这是国人熟悉的蔡元培;还有一个蔡元培是一般人非常陌生的,那就是因为《苏报》案的爆发粉碎了蔡元培对清廷的最后一丝幻想,变为主张通过暗杀、暴动等革命手段推翻清廷的革命家。

  • 标签: 蔡元培 暗杀 大学理念 民国时期 教授治校 光复会
  • 简介:<正>蔡元培(1868—1940年)是我国近现代一位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爱国主义者,又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他期望中国实业兴旺,科学教育发达,积极倡导学习西方,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并且重视与关心出国侨工,曾为维护出国侨工的权益,开展旅法华工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呼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本文就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动维护出国华工权利,积极推行华工教育及其影响作一论述。

  • 标签: 蔡元培 旅法华工 华法教育会 北洋政府 侨工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 简介:上海人民出版社于一九八五年八月出版了我的《蔡元培传》,印一万册,十四年未曾重印。我的想法是,书已写,我的话已经说了,反应还算不错,我的责任已尽;尤要者,从《蔡元培传》以后,我的研究重点已经转移到其他方面,对于蔡元培研究不再过多考虑。去年五月,去北京参加纪念蔡元培诞生

  • 标签: 蔡元培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北京大学
  • 简介:蔡元培是近代中国的教育巨擘、文化泰斗,一生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三个时期,先后担任晚清翰林院编修、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对近代中国学术发展贡献极大。中国科学社是由一群留美学生创办,团结各类人才的民间私立科技社团,从1914年创建到1960年解散,

  • 标签: 晚清 中国科学社 翰林院 南京临时政府 国民政府 国学
  • 简介:1916年12月,蔡元培从上海出发,在风雪中抵达北京,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此后由他催发、护持的新文化运动,影响、改变了这一百年来的中国文化历史走向。他领袖群伦,兼容并包,也一生为人所包围,只留下夹缝里的盛名。

  • 标签: 历史走向 蔡元培 新文化运动 大学校长 中国文化 兼容并包
  • 简介:刘鹗不仅以《老残游记》闻名于世,而且精通数学、医术、水利,还喜欢收藏金石甲骨,著有《铁公藏龟》。刘鹗虽然受时代局限,对当时"北拳南革"不理解,("北拳",北方义和团运动;"南革",南方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但在清末"戊戌政变"前后,朝野士大夫中已萌发改革朝政、奋发图强、造福民众的民主进步思想,已逐渐形成士林风气。刘鹗是积极倡导者,他反对清政府腐

  • 标签: 蔡元培 老残游记 清政府 刘鹗 义和团运动 进步思想
  • 简介:在北大110周年时,我们不能不纪念最早为北大作出杰出贡献的两位校长,这就是蔡元培与蒋梦麟。这两人对北大的作用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但各自的贡献又是具体的不同。打个比方,犹如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有一次,傅斯年在会上说:“蒋梦麟先生学问不如蔡孑民先生,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

  • 标签: 蒋梦麟 蔡元培 北大 科学与技术 杰出贡献 奠基性
  • 简介:(一)养兵千日知何用?大敌当前喑不声。汝辈尚容说威信,十重颜甲对苍生。(二)几多恩怨争牛李,有数人才走越胡。顾犬补牢犹未晚,只今谁是蔺相如?

  • 标签: 蔡元培 同盟 鲁迅 蔺相如
  • 简介:蔡元培(1868—1940)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而除此之外.他又有革命家、政治家和学者的身份:今年恰逢蔡元培诞辰150周年.本刊力邀四位学者.从不同侧面描述蔡元培,希望能将这位对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学术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更加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标签: 蔡元培 教育改革 民初 中国近代教育 中国近代史 教育总长
  • 简介:"出国去,走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一处处的浪卷涛涌,奔腾浩瀚,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到那里,举起工具,出你的劳动汗,造你的成绩灿烂,磨炼你的才干,保你天真烂漫。"周恩来这首写于1920年6月的自由体长诗《别李愚如并示述弟》,描述的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 标签: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蔡元培 自由体 地中海 西海岸 周恩来
  • 简介:1942年9月17日,郑振铎夫人的姐姐高君珊写了一封求救信。信中说:“蔡孑民夫人于香港事变之后。即携子女三人来沪,因住处密迩,颇常晤谈,观其生活状况,似甚困难,子女学费及家用多系从变卖首饰细软所得,饭菜差不多全素,即素菜份量亦极少……叨在至交,故特缕述其状况如上,盼先生能就近为之设法以解决其困难。”

  • 标签: 王云五 蔡元培 历史交往 中国 教育制度
  • 简介:1937年11月12日,日军攻陷上海。国民政府迁入重庆,中央研究院也随之迁往内地。年近古稀的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体弱多病,一直在病养之中,考虑到香港不仅地域安全,而且休养和医疗都有保障,便在11月27日由丁西林、周仁陪同离开上海前往香港。流寓香港本是权宜之计,没曾想战火越烧越旺,华夏大地已无一块安宁之所,这一住就是两年多,而香港也成为他生命之旅的最后驿站。

  • 标签: 蔡元培 香港 驿站 生命 中央研究院 1937年
  • 简介:蔡元培是中国共产党所敬重的朋友,这不仅因为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和著名的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塑造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风校格,可以使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自由讨论,从而聚首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启蒙者,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便是由这些人来担

  • 标签: 蔡元培 中国共产党 教育事业 陈独秀 人格精神
  • 简介:孑民先生:阅报知先生已经返沪,亟思走谒,因有译稿未完,书店催促甚急,未能抽身,至以为怅。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筹备会事情,公告二则,业已登报,前此所收捐款,亦已存入中国银行。至于坟上初步布置,十九日为鲁迅先生周月忌,许广平女士暨其他亲友及雁冰等,同去拜祭,顺便督率树匠,已将草坪及所购龙柏种好,并立一临时之碑,字为海婴公子所写;因是临时性质,故文字横行,碑石亦非竖立而平卧,又制一烧瓷遗像,立于碑后,此皆出许女士设计,而同人赞助之.

  • 标签: 委员会 鲁迅公园 许广平 上海鲁迅纪念馆 蔡元培 生活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