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半两钱始铸于战国时的秦国。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作为法定货币一统天下。西汉初年仍继续铸造使用半两钱,但因患秦半两钱重不便交易而有所减重,并允许民间私人铸钱。汉文帝时有个叫通的人“即山铸钱”,富可敌国,其铸造的“通半两”钱通行天下,通也因此成为了财富和钱币的代名词。

  • 标签: 秦半两钱 法定货币 公元前 秦统一 汉文帝 代名词
  • 简介:春秋时期,以命名的地区概有2个:一个是蔡国地(简称蔡""),一个是楚国邓县(即古国,简称楚"")。《左传》鲁成公九年(前582年)载:"郑伯会楚公子成于。"关于此条记载,杨伯峻指出郑、楚两国相会之为楚""。但通过对蔡""、楚""地望的准确界定,并结合对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争霸形势及楚国会盟人员公子成身份的详细分析,可以断定杨伯峻的考释有误,鲁成公九年郑、楚相会地点当在蔡""。

  • 标签: 《春秋左传注》 蔡“邓” 楚“邓”
  • 简介:福星(1884—1914)是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员猛士,以其光彩夺目的爱国主义精神彪炳于中国近代史册。罗福星,字东亚,又名国权,生于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今梅州市蕉岭县)高思乡大地村。1903年,随祖父赴台湾,住新竹苗栗一堡田寮庄,就读于苗栗公学。1905年秋,随祖父回故

  • 标签: 罗福星 爱国主义精神 蕉岭县 嘉应州 革命党人 民军
  • 简介:我将工作安排后,立即奔赴中原。我长袍礼帽,扮成商人模样离开武汉。徒步经黄破、麻城进大悟山,到木子店后,看到一些宣传上改的标语,我估计不远就有我们的部队了。我在木子店住了一夜。第二天,突然来了几个武装人员对我进行检查,我不敢贸然暴露真实身份,坚持说我是做生意的,要他们送我去见他们的长官。一路上,我仔细观察他们的举止言行,听他们互相称同志,还喊指导员,心中就有底了。我被送到连部后,仍坚持请他们把我送到营部和团部。这样,他们一级一级地转送我直到纵队队部。在那里,我见到了纵队政委杜义德同志,他见到我便低声问道:“你是不是有任务去见首长?”我回答说是。接着他便安排我在此休息,并嘱我不要外出,然后他便和上

  • 标签: 思想动态 社会秩序 工作问题 陈少敏 富有哲理 公教人员
  • 简介:<正>国,是位于汉水以北、南阳盆地南部的一个具有一定经济文化水平的古国。立国的确切年代,虽无可稽考,但从盂爵铭文及文献记载,它在西周初年确已立国。盂爵铭文是西周爵铭中最长的,四行二十一字:“唯王初(卉本)于成周,王令盂宁伯、宾贝,用作父室尊彝。”从铭文可知是成王时器。郭沫若

  • 标签: 铭文 南阳盆地 西周初年 左传 铜器 郭沫若
  • 简介:明清科举制,每3年集全省秀才进行考试,称乡试,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称举人。乡试后第二年春,集全国新老举人会试于京都,取300名,第一名称会元,其余为进士。会试过后,即进行殿试,由皇帝命题和评定,第一名为状元。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 标签: 邓瀛洲 中国 科举制度 生平 教育工作
  • 简介:公救戏事,传闻已久。今有目睹者,语其详,记之。1978年1月31日至2月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下榻成都金牛宾馆,即将出访尼泊尔,有关部门为他安排三天的晚会,都是看川戏。那时,戏曲只演现代戏,小平坚持要看传统戏。省里负责文艺工作的马识途,找来...

  • 标签: 现代戏 折子戏 传统戏 二次解放 邓小平 中国戏曲
  • 简介:家湖位于荆门东南隅,西北与钟祥的贺家集、皮家集接壤,东南与钟祥南区隔河相望,南至马良、小江湖,北至老孙集、石牌、瓦瓷滩,大部分是平原,少许丘陵与马良山相连,湖港交错,芦苇参差。大革命过后,我党常在这里向国民党反动派开展武装斗争,这里是极富于革命传统的地方。家湖农民暴动不是偶然的,有其主客观原因和条件。主观原因是五四运动以后,家湖、马良、李家集、雨霖庙、小江湖等地涌现出一批先进分子,如炳纯、李庭壁等同志,在这里传播马列主义,吸收先进分子入党,建立党的组织。记得先后有孙九连、念良、汪德元夫妇、陈宏金、刘庆云、希禹等同志入党,党的组织由小组、支部,发展到区委。正是这些党员和革命知识分子热

  • 标签: 红二军团 暴动 钟祥县 荆门县 马列主义 交通员
  • 简介:拓一生兴趣广泛,著述丰富,是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他广览群籍,尤重视知识的积累,平时阅读时,发现感兴趣的材料,就随手抄在随身带的一个活页小本子上,待积累多了以后,再把活页本拆开,

  • 标签: 知识积累 邓拓 新闻工作者 政论家 史学家 杂文家
  • 简介:从前我家珍藏一本商务印书馆印行的线装连史纸铅印甲种《辞源》,民国四年(1915年)初版本,我家十分珍视,轻易不肯示人。我幼年初学临帖,听我父亲说“辞源”二字,遒劲有力,出自大书法家郑孝胥之手。那时我对於书法一道还未入门,郑书究竟好在甚麽地方、还领会不到,总觉得郑字黑大圆光,明丽醒目。我对郑书“辞源”二字印象深,是因为在当时看过颜、柳、欧、苏等诸家字帖,有了比较。事隔多年了。後在北京琉璃厂旧书摊上偶然发现《辞源》线装本,与我家收藏的版本一式一样,两大厚册,要价不高,我欣然把它贾下了。年前在上海一位朋友家见到郑书条幅,觉得不错。

  • 标签: 朋友家 二字 初版本 郑孝胥 北京琉璃厂 一本
  • 简介:宝珊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经历并见证中国革命伟大进程的杰出人物之一。早年即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作为国民党军政要员,长期活跃于西北军事、政治舞台。身处进步和倒退两种势力激烈交锋、时局错综复杂的政治旋涡之中,他每每敏锐辨析,排纷解难,举重若轻,被时人誉为“排难解纷的鲁仲连,轻裘缓带的羊公子”。他胸怀国家民族大义,

  • 标签: 邓宝珊 中国近现代历史 将军 和平 杰出人物 中国革命
  • 简介:今年2月10日,力群以百岁高龄去世,峨冠点赞,备极哀荣。网上议论纷纷,褒贬不一,勾起我对斯人往事的一些回忆。知悉力群的大名,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力群是刘少奇的政治秘书,我在《中国青年》编辑部工作。听说他准备帮助少奇续写一本"建设时期"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我曾托人打听,想争取将它作为重头文章,在《中国青年》上发表。后来,力群写书因故搁浅,我的设想也就不了了之。

  • 标签: 邓力群 政治秘书 共产主义思想 编辑部工作 《中国青年》 万绍芬
  • 简介:1927年6月底,演达在多次劝告汪精卫集团坚持革命无效后,毅然辞去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中的职务,化装成铁路工人,只身悄然离开武汉,步行北上郑州。此前,他与宋庆龄、陈友仁曾邀约国民政府的苏联顾问鲍罗庭,商讨今后的斗争之路,决定暂时撤离武汉,到苏联去访问并共商大计。他们决定分三批出发。演达和苏联顾问团为第一批,鲍罗庭等人为第二批,宋庆龄、陈友仁为第三批。演达在郑州上了西去的火车,在往西安的途中追上了苏联顾问团归国的汽车队。这批人中有演达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时部内的苏联顾问铁罗尼。汽车队自西安往北,经陕北榆林、绥远五原,取道蒙古人民共和国,转赴苏联莫斯科。8月15日,演达到达莫

  • 标签: 邓演达 苏联和共产国际 蒋介石 中国革命 中国国民党 宋庆龄
  • 简介:温家宝总理的一封信2005年6月,宝珊将军的四女儿、国务院参事引引接到了温家宝总理的信,阅后令她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引引同志:惠书及承赠《宝珊将军》书画册收到,非常感谢。将军功勋卓著,为德之大,人民不会忘记。见将军历史写照,又引起我对他怀念和崇敬之情。甘肃的乡亲们在将军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编辑了这本书画册很有意义。请代我向各位编委及您的亲属表示敬意。知您在参事室一切均好,甚感欣慰。望您继续努力。顺祝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 标签: 将军 毛泽东 邓小平同志 周恩来 蒋介石 甘肃
  • 简介:拓(1912--1966年),福建福州人,出身于晚清文人家庭。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早在1944年5月,拓就主持编辑出版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建国后,受命主持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这一对期,拓很受信任。他曾被提名为八大的中央委员,因为以《人民日报》重要地位,总编辑是应该有这个位置的。但是他表示谦让,说这个位置应当留给别人。有一个时期,还传说拓要去给毛泽东当秘书,也被他谢绝了。但中央还是决定拓出席政治局会议,以便了解中央精神,及时在报纸上宣传贯彻。

  • 标签: 邓拓 新闻工作者协会 《毛泽东选集》 《人民日报》 为文 人民日报社
  • 简介:“老舍是相当平民化的”傅光明(以下简称傅):您能否谈谈您与老舍先生是如何认识的?他最初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友梅(以下简称):我和老舍先生认识是1950年的十一二月份,大概我是他从美国回来

  • 标签: 邓友梅 老舍先生 作家 丁玲 《正红旗下》 《茶馆》
  • 简介:之诚(1887—1960)的青年时代是在云南度过的,原籍江苏江宁,生于四川成都。他与李根源为同学,二人都毕业于云南两级师范学堂。云南两级师范学堂是清末边疆省份开办较早的高等学校之一,其中走出过众多杰出人才。之诚从该校"选科"毕业后,

  • 标签: 邓之诚 师范学堂 青年时代 高等学校 杰出人才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