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4 个结果
  • 简介:测定不同地貌环境下的侵蚀速率是了解地表形成及演化的基础。目前,已有人用10Be/26Al双核素和宇宙成因核素36Cl来研究灰岩表面的侵蚀速率和暴露年龄。本工作通过36Cl的AMS测量计算了北京地区灰岩表面的侵蚀速率,其结果为(1.33±0.28)×10-5m.a-1。

  • 标签: 10Be/26Al 36Cl 灰岩 侵蚀速率
  • 简介:本文针对用22位绝对式的光电编码器同时形成速率和位置信号的任务,设计了一种实用数字测速方法。从原理上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该方法使转台结构紧凑,增加了数字化程度。实践证明了其工程有效性

  • 标签: 光电编码器 速率
  • 简介:在不同的溅射功率和溅射时间下,使用磁控溅射设备制备了系列薄膜Si/Fe(P1W,T1s)和Si/[Fe(P2W,T2s)/NiO(P3w,T3s)]10。利用小角X射线衍射测量了样品的衍射强度分布,并分别计算出了Fe和NiO在不同溅射功率下的沉积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范围内沉积速率与溅射功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 标签: 磁控溅射 小角X射线衍射 沉积速率
  • 简介:-激光陀螺的精度主要取决于环形激光传感器的闭锁阈值和偏频装置引起的误差。本文对环形激光传感器的精度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闭锁阈值及标度因数稳定度;采用自行研制的精密速率转台进行了速率偏频激光陀螺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速率偏频激光陀螺具有较高的精度,应当重视。

  • 标签: l?
  • 简介:选用90Sr-90Yβ放射源照射自制的塑料闪烁探测器,测量了光子在塑料闪烁体内部的传输时间,计算出传输速率和不确定度,为以后的核物理实验计算以及闪烁体参数测量提供相关数据参考。

  • 标签: 闪烁探测器 光子 塑料闪烁体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
  • 简介:本文从功能需要,运动方程的相似性以及广义座标的概念出发,研究了速率陀螺自检测技术的三个原理,即“参数传输法”、“模拟输出法”和“基准比较法”。文中还叙述了自检测技术的意义、一般原则及应用。

  • 标签: 速率陀螺 自检测 陀螺力矩 检测技术研究 模拟输出 基准电压
  • 简介:分析了导热系数的测定实验中冷却速率的测量方法。建议在学生实验时,采用作图与近似计算两种方法求冷却速率,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冷却速率 导热系数 测量
  • 简介:阐述了“光纤惯性测量装置”的测试要求、测试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设计方案,对该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分析了测试程序的特点。通过对软硬件进行部分修改,该系统可以完成不同类型惯性测量装置的误差建模和综合测试。

  • 标签: 开环光纤陀螺 惯性测量装置 测试系统 设计
  • 简介:材料表面在发生熔化前,微射流可能是微喷射的主要物理机制之一。曾鉴荣等在纯铅的实验中发现,当靶板中出现三波结构(即弹性先驱波、相变波和塑性波)时,测得峰值压力为22GPa时纯铅样品的微喷射量比峰值压力为20GPa的单次冲击加载喷射量几乎减少了1/2。Asay在铝平面样品的微喷射实验中,也发现随着冲击波加载速率的减小(上升沿宽度增加),喷射量大致按指数规律减小。对于自由面上缺陷平均尺度为5lain的样品,在冲击加载变到35ns波阵面宽度的加载条件时,喷射量约降低了2个数量级。

  • 标签: 加载速率 微射流 冲击波 数值模拟 冲击加载 峰值压力
  • 简介:结合实际系统陀螺输出为不等间隔角速率信号且时间间隔已知的特点,将陀螺输出数据的时间间隔引入定时增量算法,提出了一种梯形积分增量算法。为补偿圆锥运动误差,推导了不等间隔角速率输出时的旋转矢量二子样算法,并在典型圆锥运动条件下,将本算法与甚童的捷联姿态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陀螺输出为不等间隔的角速率信号时,不等间隔的等效旋转矢量算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 标签: 航姿算法 旋转矢量 不等间隔 梯形积分 圆锥运动
  • 简介:当冲击波从材料自由表面反射时,会有部分物质微粒以高于自由面的运动速度向外喷射,这一现象称为微物质喷射。微喷射现象是金属自由面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冲击波或爆炸驱动技术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Asay等人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微喷射的一些物理因素,并发表了关于微喷射的研究结果。由于形成微喷射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理论研究工作进展相对缓慢,迄今尚没有比较完善的微喷射的理论预估模型,主要研究手段还是以实验和数值模拟为主。

  • 标签: 冲击压力 加载方式 加载速率 微射流 沟槽 运动速度
  • 简介:讨论了一种适用于双轴测试转台的全数字化控制系统结构。该系统采用了多单片机并行实现的主从分布式控制方法,不仅大大简化了系统硬件设计,提高了可靠性;而且其控制器完全由软件来实现,易于实现模拟电路难以实现的复杂的控制规律;同时也为在不改变硬件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展系统功能,改善系统的动、静特性提供了基础。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全数字化控制系统结构完全能满足双轴测试转台的控制需要。

  • 标签: 测试转台 数字控制
  • 简介:速率理论是一种先进的模拟核燃料机理行为的途径。通过建立微观尺度下的原子和晶体缺陷的速率方程,求解原子和缺陷浓度方程,模拟核燃料的裂变产物和缺陷的行为,计算核燃料的裂变气体释放率、包壳空洞肿胀速率和辐照生长应变率等与反应堆安全密切相关的物理量。介绍了速率理论在核燃料模拟计算中的应用,对比了国际上速率理论在核燃料模拟计算中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速率理论在模拟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速率理论在核燃料性能分析领域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速率理论 核燃料 性能分析 裂变气体 空洞肿胀 辐照生长
  • 简介:根据重力无源导航的基本要求,建立了速率方位惯性平台/计程仪/重力匹配组合导航系统的工作模式,给出了该组合导航系统的误差状态方程、测量方程和扩展Kalman方程.由于重力传感器是在运动载体上测量重力的,其输出包含当地重力大小和厄特弗斯效应,所以在该组合导航系统Kalman滤波器中考虑了厄特弗斯效应.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该组合导航系统在分辨率为的数字重力异常图上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导航系统长时间定位误差小于导航系统目标误差的(RMS),在重力异常显著变化地区其定位误差将更小.

  • 标签: 速率方位惯性平台 重力图 组合导航 厄特弗斯效应
  • 简介:用时域泰勒级数展开的方法分析了速率偏频激光陀螺惯导系统常用速度数值积分算法的误差。分析显示速率偏频陀螺本身的高速旋转使惯性导航系统时刻处于大角运动条件下。若其旋转轴与比力方向不平行,则常用速度算法的误差不可忽略。提出了速率偏频激光陀螺惯导系统速度算法的优化改进方法。对常用速度算法和提出的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显示,用泰勒级数展开分析速度数值积分算法误差是可行的;提出的算法能够将速率偏频激光陀螺惯导系统以及其他惯性导航系统在大机动运动环境下的导航精度提高一阶。

  • 标签: 速率偏频 速度算法 误差 优化
  • 简介:采用CCSD(T)/aug-cc-pVTZ//MP2/aug-cc-pVTZ方法构建了HO2+NO反应的单、三重态反应势能剖面.研究结果表明,标题反应在单、三重态均存在3条反应通道,分别经抽氧、加成和抽氢反应生成产物NO2+OH、HNO3和HNO+O2.其中抽氧、加成反应的优势通道发生在单重态势能面上(通道R1和R2),而抽氢的优势通道则发生在三重态势能面上(通道R6).利用经典过渡态理论(TST)并结合Wigner矫正模型在200K1500K温度范围内计算了优势通道R1,R2和R6的速率常数kTST/W.结果显示,在计算温度范围内抽氧、加成反应的通道R1和R2始终存在竞争,且抽氢反应通道R6在高温区500K1500K竞争作用也逐渐显现,但抽氧通道R1分支比始终大于81%,具有绝对优势.

  • 标签: NO HO2 势能面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 简介:在三轴整体式速率偏频激光陀螺无法进行输出轴冗余配置的情况下,为实现陀螺的元件级故障检测与隔离,提出了由三轴整体式速率偏频激光陀螺和挠性陀螺组构成的双惯性系统的故障检测与隔离方案,给出了双惯性系统的量测方程,并以此为基础推导了用于进行故障检测与隔离的奇偶方程.提出一种基于奇偶方程的双惯性系统故障检测与隔离方法,并针对一类无法用奇偶方程进行隔离的故障,给出一种搜索无故障陀螺输出轴的故障检测与隔离新方法.

  • 标签: 双惯性系统 故障检测 速率偏频 激光陀螺 奇偶方程 故障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