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由于碳化陶瓷具有强度高,耐高温等诸多优点,因此碳化陶瓷微球可实现微球的高压充气,但碳化微球不利用碳化陶瓷材料直接发泡成球,故采用先驱体聚合物转化法制备出聚合物微球,再陶瓷化得到碳化陶瓷微球。聚间亚苯基是一种较好的制备碳化陶瓷的先驱体聚合物,而制备聚合物微球时先驱体聚合物需要达到一定的分子量。利用改进的有机金属路线合成得到了较高产率的大分子有机烷.聚间亚苯基

  • 标签: 先驱体聚合物 碳化硼陶瓷 亚苯基 合成 聚合物微球 陶瓷材料
  • 简介:通过对#20低碳钢和5CrNiMo模具钢渗后进行激光重熔,分析渗剂成份对渗层深度和硬度、激光工艺方案对重熔层深度和微观硬度的影响,研究了重熔后表面渗层组织结构和形态、合金元素的分布、表面脆性、抗热冲击性能、耐磨性能的变化趋势和原因。

  • 标签: 金属材料 表面处理 渗硼工艺 激光重熔
  • 简介:在AM1方法优化的几何结构基础上,用INDO/CI-SOS方法深入探讨羰基(B-C=O)螺旋共轭化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讨论了羰基的不同取代位置对螺旋共轭体系的电子光谱、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羰基的引入可改善体系的非线性光学性质,随着羰基个数的增加,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增大,大入射波长为1064nm时,β绝对值比未被取代的螺旋共轭化合物的β值增大一个数量级,达到13.84×10-40C·m.

  • 标签: 共轭体系 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羰基取代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电子结构 个数
  • 简介:运用转移矩阵的技巧,本文给出了戴帽B27N27-氮zlgzag纳米管的克库勒结构数的计算公式.在实际计算中,根据管的对称性,转移矩阵的阶得到了显著地降低.

  • 标签: 戴帽B27N27硼-氮zigzag纳米管 克库勒数
  • 简介:用直接法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具有Keggin结构的以Ag作为第二配位离子的钨杂多配合物,利用ICP,IR,XRD和XPS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Gd作为渗入元素对其进行化学气相扩渗,借助IR,TG-DTA,XPS和XRD对配合物扩渗前后的结构及稳定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导电性的测试表明:室温下,扩渗后试样的电导率提高了约10^3倍,且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是一种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导电材料,为制备可实用的导电材料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标签: 杂多化合物 稀土扩渗 导电性
  • 简介:提出了以自制的标准样品,采用单点法绘制校准曲线,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FeSiB非晶薄带样品中硅、和铁的含量。对于4个FeSiB非晶合金薄带样品中硅、和铁进行了10次测定,其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0.5%、1.3%~4.2%和0.2%~0.4%。方法的分析结果与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化学重量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的测定值吻合较好。方法快速、简便,薄带样品无需制样,适用于FeSiB非晶合金薄带的快速成分分析。

  • 标签: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FeSiB非晶合金薄带 FeSiB合金 单点法
  • 简介:报道了钨杂多阴离子[BW11O39M(H2O)]7-(M=Co2+,Cu2+,Ni2+)中配位水与奎宁的取代反应,利用UV-vis和ESR谱进行了表征,并且测定了配合物的旋光度,结果表明奎宁取代了杂多阴离子中的配位水,与杂多阴离子中的取代过渡金属原子形成了配位键.奎宁与杂多阴离子键合生成的杂多配合物,仍然具有旋光活性,其中含Cu2+的奎宁杂多化合物保持了奎宁的左旋特性,而含Ni2+的奎宁杂多配合物由左旋变为右旋.并初步探讨了取代反应的机理.

  • 标签: 奎宁 过渡元素 钨硼杂多阴离子 配位水 取代反应 杂多金属氧酸盐
  • 简介:采用国内首创的交流电弧直读光谱仪,以交流电弧为激发光源、凹面光栅分光、光电倍增管接收、智能测控系统快速数据采集及处理,可取代传统1米或2米光栅摄谱仪的相板记录方式及洗相、译谱等繁琐的操作程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粉末状地球化学样品中的银、锡、、钼、铅,进行交流电弧直读光谱法测定,检出限分别为0.012,0.24,1.65,0.20,1.30μg/g,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可满足行业规范的要求,其测定值与ICP-MS和ICP-AES的分析结果相符。

  • 标签: 交流电弧 直读光谱法
  • 简介:考虑到手套箱系统的主要污染核素为^239Pu,^241Am,^3H和U,其中^239Pu,^241Am属α长寿命极毒核素,很容易产生放射性气溶胶。在手套箱系统退役过程中,手套箱系统的拆除解体前后均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去污,最大限度的减少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文中根据可剥离膜去污技术、电解去污技术、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导电机理以及超声波去污技术,针对镅污染手套箱拆下部件的污染情况和材质特点,采取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去污技术研究。

  • 标签: 去污技术 污染情况 手套箱 系统 ^239Pu ^241AM
  • 简介:提出了一个核污染传播的分层模型,通过对核污染事件发生后,核污染物外围大颗粒的抛射与重力降落、放射云内小颗粒的沉降和放射云的膨胀扩散等传播方式的研究,给出了放射性核污染物传播的范围和污染程度,为核泄露事件发生后,核污染的防治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

  • 标签: 核泄漏 核污染 传播模型 核污染防治
  • 简介:重金属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利用某城市实际观测数据,对该城市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推断。首先利用地累积污染指数衡量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而基于克里金插值法和ArcGIS软件分析各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据此对重金属污染离子分类,并基于污染负荷指数比较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程度。其次,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所得分类进行合理性检验,并结合重金属来源分类的国家参考标准和污染物的分布特性,得出各类重金属离子的污染来源。最后,利用指数衰减模型,对所有样本的高程信息进行订正,并利用加权混合二元正态分布密度函数去拟合多污染源传播形成的浓度曲面,估计位置参数,确定出重金属污染源的具体位置。

  • 标签: 重金属 污染分析 地统计分析 空间数据 地累积指数 混合正态分布
  • 简介:以水簇模拟水环境介质,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子状态用水-有机污染物分子复合体模拟,得出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介质中微观分布的数学表达式,经过微观动力学方法处理,得到了相应的数学解析式。用abinitio方法STO-3G基组计算了4个多环芳烃在水中的微观分布情况,计算结果与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实验值相吻合。

  • 标签: 水环境介质 有机污染物 水污染 分布 水簇模型
  • 简介:提出了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Mg元素的方法。采用硝酸、盐酸溶解样品,用硝酸和盐酸的混合酸作为测定介质,在选定的仪器条件下直接测定Mg元素的检出限为0.0044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49%-O.60%,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4.O%-102.0%之间。经对比试验证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无定形粉中Mg的测定值与美国军用标准重量法测定值一致。

  • 标签: 无定形硼粉 快速分析ICP-AES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计算讨论了系列含苯咔唑基的碳烷衍生物的电子结构及其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结果表明,化合物中共轭桥的长度对其偶极矩和极化率影响较小,而对其第一超极化率影响较大.随着分子共轭桥的增长,其二阶NLO响应逐渐增大.用氟取代碳烷的氢对邻位碳烷体系影响较大,氟代邻位碳烷体系的偶极矩、极化率和第一超极化率都有显著提升,其中氟代邻位碳烷分子的第一超极化率是未取代分子的8倍,因此氟代邻位碳烷可以有效地调节分子的二阶NLO响应.

  • 标签: 十二顶点双取代碳硼烷 二阶NLO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电法修复是目前治理石油污染土壤的主要技术之一。文章研制了“电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装置”,并进行了电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实验。通过模块化的土壤处理室和电极室的组合,在污染土壤中产生不同电场。电解液循环控制系统实现了电解液pH值的自动中和,保证了电法修复土壤过程的持续进行。实现了电极电压、电场电压、温度等参数的自动测量、处理及显示,减少了实验误差,提高了实验精度。实验表明电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效果良好,除油率达到了85%以上。

  • 标签: 石油污染土壤 电法修复 实验装置 实验
  • 简介: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研究了钢中的测定。实验发现,分析线在182.64nm处无硼铁基体空白值低于纯试剂(无铁)空白值。样品分析时,应进行无硼铁基空白实验,结果计算只能用此空白值。对普通玻璃烧杯和聚四氟乙烯烧杯的酸溶样品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测定结果和空白值相近且都很低,无普通玻璃烧杯也能满足钢中低含量的测定需要。通过对实验与报道结果比较分析表明,硝酸或王水加热溶解样品得到的溶液中没有损失,此溶液可测定钢中酸溶;用高氯酸发烟处理后,样品中酸不溶可能会溶解,但会挥发损失。因此,高氯酸发烟处理不能测定

  • 标签: 空白 损失 ICP-AES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11顶点巢式碳烷C2B9H112-异构体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分析了稳定性、电荷分布及分子轨道.结果表明,9个异构体都有对应的稳定构型,保持了巢式骨架结构.C取代开口五元环上B的异构体更稳定,且随取代数目增加和C原子间距增加而增加,C—C键和C—B键作用增强.C取代内层B使异构体稳定性降低,C—C键和C—B键长随之增长.负电荷主要集中在C原子上,开口五元环上的C原子上负电荷要比内层C原子更多,成为亲核取代反应中心.异构体分子前线轨道具有和η5-C5H5-相似的π键性质,ΔELUMO-HOMO反映的化学稳定性与结构能量稳定性趋势一致.

  • 标签: nido-C2B9H11^2-异构体 稳定性 结构 分子轨道 DFT
  • 简介:神光Ⅲ原型装置运行过程中空间滤波器和终端光学组件保持在10^-3Pa的真空条件下,其中使用的各种润滑脂和密封圈中的有机物饱和蒸气压浓度和自由程增大,造成膜层污染。光学元件表面膜层在污染后性能退化,对装置激光通量、能量效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均会产生严重影响。

  • 标签: 神光Ⅲ原型装置 污染过程 光学元件 真空系统 控制 空间滤波器
  • 简介:针对传统电动力学修复污染土壤技术存在的不足,在介绍电动力学技术修复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相关的改进技术。大量研究表明:实验装置添加工作液循环系统、工作电极布置形成非均匀电场、土壤中添加改良剂或表面活性剂、修复过程中调节pH值等技术改进均可提高电动力学修复效率;采用原电池代替电源的方法可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电动力学修复技术与其他修复技术联合可扬长补短。未来研究中应加强不同性质土壤的电动力学修复机理研究,以便较少破坏土壤结构和有机质;加大与其他修复技术联合方式的研究力度。

  • 标签: 污染土壤 电动力学 修复 改进技术 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