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PBE0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12种采用不同聚合位点的乙烯噻吩二聚体分子进行了全优化,得到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探讨了聚合位点对齐聚乙烯噻吩吸收光谱、电子亲和势、电离能和重组能的影响,并研究了聚合度对乙烯噻吩齐聚物吸收光谱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邻位聚合的乙烯噻吩二聚体的能隙最小,电离能EIP最小,电子亲和势EEA最高,最大吸收波长较大,吸收强度大,λmax=377.33nm,f=1.0242.随着聚合度的增加,齐聚乙烯噻吩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吸收峰变宽,吸光度增大.十六聚体的最大吸收范围为500~1200nm,最大吸收波长为801.28nm时吸收值为7.003×10^5L·mol^-1·cm^-1.

  • 标签: 乙烯基噻吩 聚合位点 齐聚物 吸收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全氘代聚合物泡沫作为一种特殊的低密度、微孔聚合物泡沫,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中除了直接用于ICF靶材料,以增加单位靶中热核燃料的密度外,还可用在冷冻靶中以提高液体氘氚的浸润性及分布的均匀性,减小瑞利一泰勒界面不稳定性,以加强中子和分光镜的测量,研究和诊断内爆物理实验等。

  • 标签: 二乙烯基苯 泡沫 氘代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微孔聚合物 制备
  • 简介:硅橡胶泡沫体系中交联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利用添加乙烯硅油的方法增加胶料中活性官能团的数量,提高硫化胶的交联速率和交联密度,达到控制硅橡胶泡沫材料密度、硬度和改善压缩性能的目的。

  • 标签: 乙烯基硅油 硅橡胶泡沫 材料性能 交联密度
  • 简介:由于红外吸收光谱法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薄膜、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等高聚物的研究方面,用于单体、聚合物、添加剂的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一般高聚物的红外光谱中谱带的数目很多,而且不同种类的物质其光谱很不相同,特征性很强。此外红外光谱法的制样和实验技术相对比较简单,它适用于各种物理状态的样品。本实验研究以高聚物薄膜材料做样品,对样品高聚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分析表明,本实验所用样品高聚物成分为聚乙烯材料,这个实验结果也表明,用红外光谱法鉴定高聚物的组成非常有效。红外光谱法用于定量组分分析,与其它测量方法相比,具有制样简单方便、重复性好和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 标签: 高聚物 红外光谱 薄膜 聚乙烯
  • 简介:通过悬浮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聚乙烯吡啶树脂(WH-08).研究了WH-08树脂在不同温度、pH及盐浓度下对苯甲酸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能够很好地拟合WH-08树脂吸附苯甲酸的等温线;WH-08树脂对苯甲酸的吸附行为是氢键所致,吸附是一放热过程且能够自发进行.在无机盐存在下,与大孔弱碱树脂D304和强碱性树脂D206相比,WH-08树脂吸附苯甲酸的性能几乎不受无机盐的影响.

  • 标签: 聚乙烯吡啶树脂 苯甲酸 吸附 热力学 无机盐
  • 简介: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标题化合物C20G20O2S2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体,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α=1.1504(2)nm,b=1.1781(2)nm,c=1.4443(3)nm,β=101.14(3)°;V=1.9206(7)nm3,z=4,Dx=1.233mg/mm3,F(000)=752.最终偏离因子R=0.0436.化合物中碳氧双键键长为0.1193nm,碳碳双键(C(1)-C(2))键长为0.1338nm,S-Csp2键键长为0.1762nm。

  • 标签: α α'-二乙酰基二苄基缩烯酮 晶体结构 键长 键角
  • 简介:采用微波促进法首次制备了以β-环糊精(CDs)为主体、水杨间氨基苯酚(SMA)为客体的超分子包合物,通过多种谱学方法对固体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二者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并且求得包合物的结合常数Ka为4.4×10^3L/mol.包合物在水溶液中具有更好的溶解性能和稳定性.同时,从微环境的角度比较研究了不同溶剂对SMA包合前后的UV光谱的影响以及不同pH值的变化对SMA和包合物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溶液中微环境的不同对客体及超分子包合物的电子光谱有着显著而不同的影响.

  • 标签: 水杨醛缩间氨基酚(SMA) β-环糊精(β-CD) 包合物 微环境效应
  • 简介:以5-溴水杨和乙胺合成的希夫碱为定向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在乙腈溶液中与硝酸钴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钴(Ⅲ)配合物[Co(HL)3](1),HL=5-溴水杨甲胺希夫碱,其结构经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测定,并通过IR对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93693(12)nm,b=2.13386(19)nm,c=1.45780(14)nm;β=103.432(11)°;V=2.8348(5)nm3,Z=4,Dc=1.734g·cm-3,R1=0.0807,wR2=0.2187,S=1.03.配合物1中Co(Ⅲ)分别与3个二齿配体上的3个O原子和3个N原子配位,形成轻度扭曲的八面体构型.分子间通过C—H…Br弱作用相互连接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 标签: 溶剂热 5-溴水杨醛缩乙胺希夫碱 Co(Ⅲ)配合物 晶体结构
  • 简介:以α-乙酰二硫烯酮为起始原料,通过与Vilsmeier试剂反应得到亚胺盐正离子中间体,利用亚胺盐正离子中间体与碳亲核体反应,成功制备了多取代共轭三烯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及实验步骤简单等优点.该反应不仅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合成多取代共轭三烯化合物新方法,而且扩展了α-乙酰二硫烯酮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进一步应用.

  • 标签: α-乙酰基二硫缩烯酮 Vilsmeier反应 亚胺盐中间体 碳亲核体 共轭三烯
  • 简介:分别合成了U(Ⅵ)和Th(Ⅳ)与双席夫碱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α-呋喃次甲基]邻苯二亚胺(HPMαFP)2pen形成的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摩尔电导等方法测试,确定其组成为:[UO2(PMαFP)2pen]和[Th(PMαFP)2pen(NO3)2].对新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抗菌实验表明,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 标签: 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缩邻苯二胺铀(Ⅵ)配合物 钍(Ⅳ)配合物 合成 表征 生物活性 双席夫碱
  • 简介:采用自然蒸发法,合成了2个新颖的有机-无机杂化配合物[C_8H_6N_3S]_2[H_2Mo_2O_7](1)和[CoⅡ(C_8H_8N_3OS)_2]_2[H_3PW_(12)O_(40)]·4DMF(2),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TG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由1个双核多阴离子[H2Mo2O7]2-与2个有机组分[C_8H_6N_3S]+通过共价键形成的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是由水杨氨基合钴与DMF分子及多酸阴离子通过氢键作用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其中水杨氨基硫脲合钴呈风车型.

  • 标签: 水杨醛缩氨基硫脲 多金属氧酸盐 溶剂挥发
  • 简介:合成了2个N-(2-乙胺)-9,10-二氢蒽-9,10-桥-α,β-琥珀酰亚胺希夫碱衍生物,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为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晶胞参数a=1.13259(15)nm,b=2.5356(4)nm,c=0.83582(12)nm;α=90.00°,β=90.00°,γ=90.00°,V=2.4003(6)nm3,Z=4;化合物2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129(15)nm,b=1.1901(16)nm,c=1.3075(18)nm;α=67.17(3)°,β=72.88(3)°,γ=75.41(3)°,V=1.371(3)nm3,Z=2.

  • 标签: 希夫碱 晶体结构 芳香醛
  • 简介:以多酸阴离子簇为主体,选用2,6-二乙酰吡啶二氨基脲(DAPSC)为有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设计合成了新型的基于单钒取代的Keggin型多酸无机-有机杂化配合物[Ni(H2O)2(DAPSC)][H3SiW(11)VO(40)]·7H2O.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是零维结构,由平面型席夫碱修饰的多酸配合物.此外,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索研究了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标签: 多金属氧酸盐 吡啶-2 6-二酮二缩氨基 非线性光学
  • 简介:各位来宾,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悼念仪式,沉痛悼念谭永教授。2015年10月24日,谭永教授不幸突发疾病离世,享年73岁。谭永教授194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1965年2月在复旦大学毕业即留校工作,直到2009年退休,期间曾担任过数学系副主任、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复旦大学"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中方副所长,以及上海市应用数学咨询开发中心主任等职务。他是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荣誉理事长,1996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 标签: 永基 应用数学研究 荣誉理事长 教学名师 副主任 留校工作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d,p)方法对聚氯乙烯模型化合物的热降解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探索了主要热降解产物HCl、芳香族化合物及乙烯、甲烷等小分子碳氢化合物形成的可能热降解反应路径.对反应过程中所有反应分子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和频率计算,获得了各热降解路径的标准动力学参数和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在HCl的形成过程中,主要通过协同反应,反应能垒为128.6~212.5kJ/mol;丙烯能降低HCl脱除的反应能垒,而丁稀对HCl脱除的反应能垒几乎没有影响;HCl完全脱除之后生成共轭烯烃,共轭烯烃进一步通过分子重排、环化形成芳香族化合物,同时也可以通过C—C键断裂形成小分子碳氢化合物;与重排和环化反应相比,直链烯烃C—C键断裂形成小分子碳氢化合物需要跨越更高的反应能垒.本文研究结果对聚氯乙烯的热降解机理提供了新的认识,为进一步设计环境友好与高效的聚氯乙烯热降解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聚氯乙烯 热降解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本文对文献[1]提出的"求解线性规划的快速换迭代法"从多阶段决策的观点阐述并举证了从极优未必能快速到达最优的论断.旨在说明用此方法求解一般线性规划问题时不一定能实现快速换迭代的概念.

  • 标签: 线性规划 单纯形法 换基 迭代 多阶段决策
  • 简介:Z箍等离子体辐射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强x射线源,在材料特性、表面热处理、x射线激光和惯性约束聚变能量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用于产生x射线的Z箍负载包括金属丝阵、喷气负载以及相关的复合负载,当加载脉冲参数一定时,负载的质量和半径等因素决定了等离子体x射线辐射的产额。针对目前国内现有的脉冲功率装置驱动能力,采用超声速喷嘴产生的气体(如氖气、氩气和氪气)及多金属丝负载来进行z箍内爆实验是比较现实且可行的,对研究等离子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速度、密度和温度、形态和寿命,优化负载参数、提高x射线输出,改善谱线特征等可以提供相关的依据。

  • 标签: 内爆实验 Z箍缩 动力学过程 氩气 等离子体辐射源 负载参数
  • 简介:有这样一类平面曲线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它们可经过刚体运动后与其渐线(即其曲率中心的轨迹)相叠合(1750年Euler提出了这一问题),这类曲线应满足怎样的方程?本文导出这类曲线满足的泛函微分方程;并给出满足该方程的两类曲线。最后对所得的方程作若干讨论。

  • 标签: 泛函微分方程 平面曲线 曲率中心 刚体运动 初值问题 曲线方程
  • 简介:针对“强光一号”加速器Z箍负载产生的总能量约40kJ软X射线功率密度测量问题,提出了利用针孔阵列对距离负载中心较近处试验面的功率密度进行衰减的物理方案,分析了针孔成像原理,设计了针孔阵列,计算了阵列衰减因数.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针孔阵列可有效对软X射线功率密度进行衰减,衰减因数为4×10^-6^.同时,该针孔阵列可对由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引起的Z箍软X射线辐射源成像光强不均匀现象起到匀化作用,从而使利用该针孔阵列对试验面功率密度进行测量具备了可行性.

  • 标签: Z箍缩 功率密度 针孔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