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弹子加压装置,设计实现了测量其接触副力传递效率的试验机,介绍了该试验机的结构和原理.并采用所研制的试验机测量了几种典型的弹子盘试样的力传递效率,利用试验测量结果分析了影响力传递效率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载荷增加,各种弹子盘与弹子接触副的力传递效率都有所下降;当移动盘输出推力较低时,弹子盘的材料(38CrSi和GCr15)对力传递效率影响较小;当载荷增加时,GCr15的弹子盘的力传递效率下降幅度比38CrSi的小;弹子槽倾角α=25°的弹子盘试样的力传递效率较弹子槽倾角α=15°的力传递效率总体偏低.

  • 标签: 弹子-弹子盘接触副 试验机 力传递效率
  • 简介:炮口制退器带来的压力波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提出了在不降低制退器效率情况下实现GJB50-1985规定的压力波允许值的研究目标。通过进行制退器和炮口流场两方面原理分析,得出减小出口处喷流压力和最大瞬间秒流量,增加气流在装置内滞留时间的理论依据。对以下4种技术途径进行了探讨:新型炮口制退器结构;将气流引向炮口后部,增大腔室空间,在制退器内径向分流;纵向截流;减小冲击波膨胀时相互干扰,抑制激波瓶的形成。为高效率低危害炮口制退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机械设计 炮口制退器 高效率 低危害 制退效率 脉冲噪声
  • 简介:利用蒙特卡罗(MC)方法计算了CR-39探测器对中子的探测效率,并与文献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同时以^252Cf自发裂变源为模拟中子源,通过MCNP程序计算,得出了中子探测效率随CR-39探测器厚度变化的曲线。

  • 标签: CR-39中子探测 探测效率 蒙特卡罗方法 中子源
  • 简介:在不具备自由后坐台架试验条件时,在炮架上测试出炮口制退器效率。通过对火炮制退后坐射击过程、火炮自由后坐试验过程、炮口制退器效率计算公式和测试方法的分析,针对在装和不装炮口制退器两种情况,在炮架上直接进行全装药的制退后坐射击试验。分别测量后坐阻力-时间、后坐阻力-位移数据。后坐阻力对时间进行积分求得火药气体对火炮后坐部分的冲量,进而求得自由后坐动能,据此求得在全装药条件下的炮口制退器效率

  • 标签: 机械设计 火炮试验 炮口制退器效率 制退后坐 射击试验
  • 简介:为了寻求计算火炮与自动武器响动机多构件机构的机械传动效率的方法,在分析多构件机构机械传动效率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借鉴有限单元法,提出了传动单元和传动节点的概念。从常见的自动机机构中提取出了5种传动单元,即平动-平动、平动-转动、转动-平动、杠杆-杠杆和凸轮-凸轮传动单元,并用单元法推导出了计算多构件机构正传动的机械传动效率的公式,给出了计算实例。结果表明,单元法是计算机构机械传动效率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新方法。

  • 标签: 机械零件及传动 火炮 自动武器 自动机 机械传动效率 单元法
  • 简介:分析了火炮发射时身管热传递过程的三个连续阶段--热输入、热存储和热输出,指出了影响冷却效率的因素包括影响非稳态导热过程的因素和影响热交换过程的因素.研究了对流传热系数h、身管壁厚δ及身管材料导热系数λ各自对冷却效率的作用规律以及三者不同组合对冷却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身管材料一定情况下,合理优化h、δ组合对兼顾冷却效率、强度、质量、尺寸及制造工艺性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行榴弹炮 身管 主动冷却 冷却效率 热学
  • 简介:战场损伤分析是战场抢修研究、准备和决策的基础.从装备战场损伤分析出发,针对目前战场损伤分析(FMEA/DMEA)中存在的过程复杂、内容较多和效率不高等问题,探讨了如何利用基础性损伤数据和已有分析案例为FMEA/DMEA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分析效率.

  • 标签: 战场损伤 效率 高分 战场抢修 FMEA 基础性
  • 简介:针对武器装备方案选择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利用超效率DEA方法构建武器装备方案选择问题的综合评价模型。以雷达装备方案选择为例,从相对有效性和有效决策单元的排序两个方面,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从而为选择最适合我军作战需求的武器装备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数据包络分析 超效率 效率分析 雷达
  • 简介:通过受力分析和速度分析,推导出了弹子盘加压机构的力传递函数和位移传递函数,提出了传动效率计算方法,分析了相关变量对力传递函数、位移传递函数及传动效率的影响,并给出了应用实例。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车辆制动器弹子盘加压机构的工程设计和仿真分析。

  • 标签: 弹子盘加压机构 传递函数 传动效率
  • 简介:通过对空炸射击三维射击效率评定的研究,建立了评定三维射击效率的方体毁伤规律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空炸射击效率评定,计算结果表明方体毁伤规律模型计算精度高、准确性好,而且计算过程简便、效率高且适用范围广.

  • 标签: 射击效率 模型 毁伤 方体 应用 定中
  • 简介:基本程序概述自1915年“小游民”在英国出现以来,坦克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尽管现在仍在发展变化,但坦克已经发展成为完整的武器系统。坦克的发展程序也是以这种武器系统的寿命

  • 标签: 坦克 武器系统 基本程序 英国 游民 性能要求
  • 简介:2003年11月下旬,美国空军进行了MOAB巨型“燃料空气炸弹”的最后一次试爆,这种巨型炸弹开始正式装备美军。这是美军装备的最重的常规炸弹,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常规炸弹。其实,早在二战时英国皇家空军就已开发出了“大满贯”巨型炸弹,这种炸弹比目前美军的MOAB还重要,是真正的世界之最。美军只是在几十年后才拥有类似的炸弹。

  • 标签: MOAB巨型“燃料空气炸弹” 美国 空军 巨型炸弹 发展历程
  • 简介:本文提出“针对式坦克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它要求“突破性新概念高新技术”,获得“减法设计方法”,因而形成“坦克发展新道路”.运用“系统总体取胜”的系统工程理论,处理好坦克全系统“综合”、全系统与分系统“配置”、分系统与分系统“匹配”、全系统与人及作战环境“适应”四大关系,以“相互同水平组合”替代“单项高水平爬坡”.通过“从系统总体着眼、由边际零部件突破”的途径,善于从各个部分或部件之间的结合部加以突破,实现坦克设计新发展.

  • 标签: 坦克发展战略 突破性新概念高新技术 减法设计方法 底敞口充气浮箱 新型履齿履带 炮车比
  • 简介: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是美国人首先提出并研制的。由于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的威胁无处不在,许多国家也正在积极开展防地雷车的设计和规划。这些车辆有的是为了满足其它国家的特殊需求,有的作为私人投资希望凭借独特的防护机动性能而得到订单。

  • 标签: 防地雷 世界 爆炸装置 机动性能 私人投资 美国人
  • 简介: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并在战场上使用坦克的国家。1915年8月,世界上首辆坦克样车"特里顿"在英国诞生。1916年9月15日,英国研制的Ⅰ型坦克首次出现在索姆河战场。从此世界战争史翻开了新篇章,开创了机械化战争的新时代。二战前,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坦克大国,坚持将坦克作为支援步兵作战的武器,并将坦克分为轻型、步兵和巡洋三大类。二战期间,坦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力量。英国仍坚持此前的发展思路,坦克产量居世界第四位,诞生了较成功的"丘吉尔"步兵坦克和"克伦威尔"巡洋坦克。二战后研制出了著名的"百人

  • 标签: 坦克交战 巡洋坦克 步兵坦克 特里顿 克伦威尔 主战坦克
  • 简介:目前,印度陆军正努力完善关于未来主战坦克的总参谋部定性要求(GSQRs)。到2020年,该坦克将取代现役部分升级的T-72M1“阿吉雅”(Ajeya)主战坦克。

  • 标签: 主战坦克 印度陆军 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