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在广西坡耕地赤红壤下,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养分利用效率、甘蔗生长、单茎重、生物产量、蔗茎产量、锤度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寻求低成本、高经济效益和养分利用的施肥模式.设5个处理,(1)不施肥的甘蔗对照(CK),(2)甘蔗常规施肥(SF),(3)80%的甘蔗常规施肥量(SF80%),(4)60%的甘蔗常规施肥量(SF60%),(5)甘蔗常规施肥+农家肥(SF+N).(SF+N)处理的甘蔗茎粗、株高、地上部干物质含量、生物产量、甘蔗产量、锤度、经济效益均最高,分别为33.93mm、368.6cm、82.78%、149.92t/ha、139.58t/ha、18.83BX、69792.45元/hm^2,与其它各处理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与SF处理相比,SF60%处理提高了N、P利用,分别提高了4.87%、1.63%;与SF处理相比,(SF+N)处理提高P利用42.04%,SF80%处理提高K利用4.12%.(SF+N)处理的甘蔗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甘蔗K利用最高的是SF80%处理,甘蔗N利用最高的是SF60%处理.因此,在广西较肥沃的坡耕地上种植甘蔗,可以适当的减少化肥施用量,配施农家肥可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也能提高养分利用.

  • 标签: 施肥 养分利用率 甘蔗 效益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供需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如何利用现有的能源资源,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储存,已经是公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锂电池能技术成为了一项备受关注的前沿技术。

  • 标签: 锂电池储能技术 优势 前景 发展现状 面临的挑战 转换率
  • 简介:天然以其经济和相对安全的能源优势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城镇压缩天然汽车加站也日益增多。加站的消防安全防范不容忽视。本文就加站的工作原理、火灾危险性、加站安全距离加站的安全设施等几个消防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加气站 安全距离 消防设施 防火间距
  • 简介:2012年7月29日凌晨5时许,西安市莲湖区自强西路春晓馨苑一号楼二单元1308室发生天然泄漏并爆炸,殃及同楼层以及楼上楼下住户,造成1死4伤;2013年5月2日16时许,位于西安市北二环东段的名流水晶宫大厦三单元21楼02室住户室内突发天然泄漏爆燃事故,造成一人受伤。一幕幕血的教训发人深省。天然的使用其实也具有一定风险性,所以大家一定要安全使用天然。引发天然爆炸原因其实就是人们忽视的一些小细

  • 标签: 爆炸原因 北二环 三单元 定风 莲湖区 爆燃
  • 简介:通过对茨榆坨潜山烃源岩、层及油气运移等成藏要素的研究,改变了潜山单一油源的认识,认为潜山被牛居一长滩、茨西、茨北三个生烃洼陷所围限,油气来源多样.构造作用、岩石类型、岩浆侵入等影响裂缝型集性能.结合裂缝分析及岩性预测等结果,重构潜山内幕油气成藏模式,认为不同部位成藏优势不同,源的合理配置是潜山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深入研究及整体勘探部署奠定了基础.图4,表1,参11.

  • 标签: 茨榆坨潜山 源储关系 内幕油藏 裂缝型储层 成藏模式
  • 简介:摘要: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和时代发展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创新改革带来重大机遇,其中微电网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型的能源网络化供应引起管理技术的简称,可以将一些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系统接入,实现需求侧管理以及一些现有能源的最大化利用。特别是微电网可以将一些电子系统、能系统和负荷相结合,以相关控制装置间的配合利用向用户提供电能,可以最大程度上支撑电网,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在目前的微电网系统中,光伏能是应用范围最广的组合新能源方式,光伏与能配合组成的微电网能很大程度上实现绿色低碳能源的供应。微电网存并、离两种工作模式,其在并、离网模式下协调控制并确保安全是国内外科研的一个方向,本文主要就微电网中的光伏能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微电网 光伏 储能 控制
  • 简介:摘要:电化学能,即通过电化学反应将能量转换为电力并储存下来的技术,是当前苛刻能源环境中的一份重要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减排压力的增加,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化学能技术犹如一颗重要的棋子,在这场新能源革命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其可以实现对电能的高效转换和储存,还在于它具有独特的应用灵活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能源系统之中。通过对电化学能技术的主要优势和劣势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详细的分析,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电化学能技术视角。

  • 标签: 电化学储能 优势分析 劣势分析
  • 简介:在国际能源局势趋紧的情况下,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能源,煤层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我国煤层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煤层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应该引起关注。文章分析了煤层开发对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及声环境的影响,对探索并形成系统有效的环保措施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煤层气 开发 环境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锂离子电池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新能源能解决方案。该研究深入探讨了锂离子电池在能系统中的应用,特别是其在提高能源效率和扩展使用寿命方面的潜力。文章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循环稳定性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估。研究还考察了最新的材料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及这些进展如何推动能系统的商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储能系统 电化学性能 材料创新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介绍了火力发电厂排放粉煤灰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能,指出了综合利用粉煤灰的一些途径,介绍了从粉灰中提取聚合铝和用粉煤灰制分子筛工艺流程,对利用粉煤灰制做陶瓷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粉煤灰 性能 聚合铝 分子筛 陶瓷 火力发电厂
  • 简介:生物滤池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它采用了一种新型粒状填料,综合了过滤、吸附和生物代谢等多种净化作用,具有占地小、出水质量好、流程简单、对环境影响小等诸多优点。文章介绍了曝生物滤池生物膜的形成及净化机理,并取某石化公司化工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出水进行了实验,主要对水中COD、BOD、SS去除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曝生物滤池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运转方便、设备简单。

  • 标签: 曝气生物滤池 处理 化工污水
  • 简介:东送管道南京支线是由天然东送管道分公司江苏管理处负责运营管理及日常维护。其设计输量为45亿立方米/年。江苏管理处2012年3月由原苏浙沪管理处拆分成立,管理处下设生产运行部、管道保护部、安全环保部、物资装备部、综合管理部5个部门,6座输气站场、1个巡线队和1个维修队。

  • 标签: 运营管理 管道保护 江苏 日常维护 生产运行 安全环保
  • 简介:结合我国页岩藏地质条件、开发工艺探讨了页岩勘探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包括页岩开发中各建设工程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以及淡水资源的巨量消耗。进一步结合涪陵焦石坝片区页岩勘探开发环境保护实践经验,提出了水环境保护措施及解决对策,建议优化页岩开发规划,制定页岩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页岩开采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推进清洁生产工艺研发,为页岩的大规模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页岩气 水污染 水力压裂
  • 简介:摘要:太阳能作为最易获得能源,其来源稳定,光伏发电作为太阳能的主要应用之一。光伏发电的故障率低、不产生任何污染、安装位置灵活,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光伏列阵作为系统的基本单元,根据用户要求,采取串并联的方式完成前期的能量转化,MPPT装置基于光伏列阵的非线性特征,统筹用户负载、光照强度、温度等一系列因素,确保输出功率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能系统主要起到了中控和调节的作用。在光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存储部分电能,而在阴雨天气时可以按照实际需求释放电能。

  • 标签: 储能技术 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消纳成为当前能源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分布式光伏能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消纳。但是,在实践中,要想将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发挥出其价值还有一定困难,所以,为了充分利用光伏发电并网技术优势,要加强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和措施研究,为了使光伏发电并网能够有效地运行。

  • 标签: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 新能源消纳 优化配置
  • 简介:摘要:如何实现分布式风电光伏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提升电网的经济性与稳定性,提高分布式光伏电站消纳能力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国内关于该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技术与理论还不够成熟,与国外相比,配置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大部分分布式风电光伏电站能容量优化配置仍沿用传统形式电站的配置方法,在实际中配置效果并不理想,分布式风电光伏电站负荷峰谷差较大,且经济收益较低,传统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为此,本文提出面向分布式风电光伏的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 标签: 分布式风电光伏 储能容量 方法
  • 简介:我国的煤炭储量极为丰富,丰富的煤炭储量为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煤化工行业即是以煤为主要原料的化学工业,包括煤制天然、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等。从技术成熟度和产业化可行性来说,

  • 标签: 煤炭储量 天然气 职业危害 防护 化工行业 技术成熟度
  • 简介: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因天然汞中毒、汞腐蚀、汞污染等事故频发的现象,在阐述天然中汞的形成、特性、分布及危害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汞的控制指标,提出了固定床吸附脱汞、天然气冷却脱汞、使用防汞腐蚀涂层、定期检测和及时清除等治理措施,对气田企业含汞天然污染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气田气 危害 治理措施
  • 简介:9月15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制定的我国首个天然领域国际标准《用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总硫含量》,经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技术委员会21个成员国全票通过,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天然总硫含量,指天然中硫化氢等所有硫化合物的总和。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易燃、低浓度时有臭鸡蛋味的剧毒气体。含硫天然必须经过脱硫净化,总硫含量控制在国家安全环保强制标准内,才能投入使用。

  • 标签: 国际标准化组织 含硫天然气 总硫含量 氧化微库仑法 技术委员会 中国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