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内分泌干扰物(EDCs)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具有憎水性、低剂量效应和半衰期长等特征,在全球的土壤/沉积物中已被广泛检测到,并发现已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本文重点综合评述了近10年来土壤/沉积物中EDCs的来源、浓度水平、空间分布及吸附特性的研究。结果发现,EDCs来源涉及农业、工业和生活等多个方面;空间分布上,一般呈近海地区沉积物中EDCs浓度水平较河流底泥及土壤低,而高度工业化、城市化地区土壤/沉积物中EDCs浓度亦较高;EDCs的吸附受土壤/沉积物理化性质、EDCs自身性质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一般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成熟度、土壤颗粒的比表面积与其吸附能力呈正相关,黏土矿物类型对EDCs的吸附也有重要的影响;EDCs的吸附能力与其自身的疏水性和结构特征有关;温度升高和溶液pH值增加都不利于EDCs的吸附,而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加对其吸附起着促进作用。土壤/沉积物对EDCs的吸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对其吸附特性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内分泌干扰物 土壤或沉积物 环境分布 吸附特征
  • 简介:为解决农村“柴草乱堆、污水乱排、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改变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依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庭院改造,不断提升村民生活环境质量和幸福指数.

  • 标签: 生活环境质量 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 和田地区 幸福指数 柴草
  • 简介:为了构建一个高效、有序的应急指挥组织结构以适应动态的室内火灾环境,最终快速地完成应急救援工作,首先以室内火灾为背景,通过实际调查与查阅文献建立了3种类型的组织结构模型——职能式组织结构、线性组织结构和矩阵式组织结构;其次,基于信息熵理论确定了3种组织结构的时效、质量、有序度、柔性度并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此4项指标为评价标准使用熵权多目标决策方法对3种组织结构进行评价,最终确定矩阵式组织结构作为室内火灾发生时应急疏散的指挥组织结构。

  • 标签: 安全管理工程 矩阵式组织结构 熵理论 熵权多属性决策方法
  • 简介:山东省土壤环境监测人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任务;李光玉带领中队的同志们冲在一线;赵晶兢兢业业做环保理念的"播种人";宋宗东以"拼命三郎"的精神成为"治水""治尘"一把好手。在山东乃至全国环保系统,有千千万万名战斗在环保一线的"环境卫士",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祖国的秀丽山川。

  • 标签: 环境监测 山东省 卫士 环保理念 实际行动 环保系统
  • 简介:学校的主校始于1903年10月8日创办修业学堂,历经湖南省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1951年3月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南农学院,1975年10月创设衡阳分院,1987年4月改湖南林业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6月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4月更现名,2004年6月原衡阳市卫生学校整体并入,办学历史悠久,实行湖南省林业厅、教育厅双重管理。

  • 标签: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 环境生物 农业职业学校 农林专科学校 高等专科学校
  • 简介:为降低我国职业病的患病概率,考虑绝大多数作业场所涉及的风流、粉尘、瓦斯、CO及温、湿度等微环境特征,提出了一种人员作业微环境仿真试验平台,并基于Fluent软件采用DPM和SpeciesTransport方程构建微环境数值仿真模型,以实现对人员作业微环境仿真试验方案的模拟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受人体仿真模型、粉尘、瓦斯及CO等微环境因素影响,仿真舱体内各微环境因素的扩散不均匀,当抽风机风量为400m3/min、气溶胶发生器粉尘释放速度为10m/s、环境温度为293K、入口温度为303K、入口加湿量达到100kg/h、瓦斯和CO释放位置为距上顶板1/3位置处多点释放时,各微环境因素可达到绝大多数作业场所的仿真要求,最终确定出人员作业微环境仿真试验方案。

  • 标签: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职业健康 微环境 作业场所 方案优化
  • 简介:脂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脂质组学作为代谢组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通过研究生物体内脂质化合物及脂质代谢谱的变化,进而鉴定生物标志物,分析相关代谢通路,阐明生物体响应外界刺激的机制。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色谱和质谱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脂质组学研究的发展,并扩展了其应用范围。本文介绍了脂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重点讨论了脂质组学及多组学联用技术在环境胁迫耐受性及环境污染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 标签: 脂质组学 多组学 环境胁迫 环境毒性评价
  • 简介: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暴露浓度的升高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PM2.5暴露与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联尚未完全阐明。为探究患有过敏症状儿童的室内PM2.5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以及维生素E(vitaminE,VE)的抗氧化保护作用,从5户患有1种或1种以上的过敏性症状(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儿童的室内采集PM2.5,分别考察了不同剂量PM2.5暴露24h后如何影响小鼠巨噬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指标包括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介素8β(IL-8β)的影响。结果表明,200μg·mL^-1PM2.5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内ROS积累,出现脂质过氧化以及DNA损伤,并伴有炎症反应的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VE(50mg·mL^-1)+200μg·mL^-1PM2.5组的ROS、MDA、8-OHdG、TNF-ɑ、IL-8β含量低于200μg·mL^-1PM2.5组,GSH含量高于200μg·mL^-1PM2.5组。较高剂量(200μg·mL^-1)PM2.5可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出现氧化损伤,VE在该应激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室内PM2.5 巨噬细胞 氧化损伤 炎症因子 维生素E
  • 简介: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污染环境犯罪案件高发,且污染环境犯罪具有手段隐蔽、认定复杂、后果严重、区域特征鲜明的特点,而刑事侦查正是治理此类犯罪的关键环节。为打破案件发现难、调查取证难、地方保护严重、刑罚震慑弱的治理困境,基于侦查视角,在线索反馈、侦办机制、部门协作、专业能力、宣传教育五个方面提出解决之策。

  • 标签: 污染环境犯罪 刑事侦查 侦查困境 治理对策
  • 简介:利用属地监测、采测分离监测、自动监测三种监测模式分析了地表水环境监测形式,并总结分析出地表水监测中存在的问题。采测分离监测模式不仅从机制上避免了行政干预,并且对监测环节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纠正,加强了监测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 标签: 地表水 采测分离 行政干预 规范化 平台
  • 简介: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仅其自身具有毒性,还会与共存污染物相互作用,影响彼此的迁移转化和毒性效应。文中总结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的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几种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量子点和零价金属)与重金属或有机物复合时造成的生物毒性,包括不同层次毒性指标响应(生物整体、生物积累、大分子水平)和毒性机制的探讨,展望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毒性 复合效应
  • 简介:介绍了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对海产品的污染以及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的危害;综述了我国海产品中γ能谱分析法,低本底α、β测量法,厚样法,直接铺样法等总放射性的检测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总放射性检测方法存在前处理过程繁琐、准确度不够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快速、准确的总放射性检测方法;最后提出我国开展海产品总放射性监测以及制定总放射性活度标准的必要性。

  • 标签: 海产品 总α放射性 总Β放射性 放射性污染 检测方法
  • 简介:截至2018年,雄安新区设置了6个省级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和26个乡镇站大气站,用于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随着新区建设发展不断扩大,现有点位已不能全面反映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分析了雄安新区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存在设置不均匀、不完善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监测点位优化调整的建议。

  • 标签: 雄安新区 环境空气质量 监测点位
  • 简介:近年来,十堰市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日益增加,成为仅次于细颗粒物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了解十堰市城区臭氧污染特征,利用2013-2017年历史观测数据,对城区臭氧污染现状及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污染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最高值与最低值分别出现在滨河新村点位和柳陂点位,在时间上呈现出工作日大于休息日的情况。夏季是城区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冬季臭氧浓度较低;一天中臭氧浓度呈现明显的单峰型变化规律。

  • 标签: 十堰 臭氧污染 时空变化
  • 简介:杨树沟曾经发生过3次泥石流,威胁主沟下游村庄、道路,属于易发泥石流沟,具有局部降雨强度高的气象水文条件,主沟狭长、支沟多的地形地貌环境条件,以及山坡两侧和沟底丰富的物源条件等特点。通过分析泥石流区段冲於特征和基本参数,提出对该泥石流沟的防治对策是"上游拦挡"与"下游排导防护"相结合。上游拦挡工程主要为设置拦挡坝,下游对原有防护堤进行加高、加长,将物源进行导流处理,以防止上游来水直冲居民聚居区。

  • 标签: 泥石流 环境条件 拦挡坝 防护堤
  • 简介:环境史》课程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然而国内目前历史学本科设置《环境史》课程的高校并不多,主要原因在于对《环境史》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近年来,环境史研究成果愈发丰富,环境史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国内历史学本科设置《环境史》课程的高校寥寥无几,这与环境史的发展趋势及重要意义不相匹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对《环境史》课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于是很有必要厘清《环境史》课程的重要意义,让《环境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及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 标签: 环境史 历史学 课程 意义 本科 社会功能
  • 简介:生态学系成立于2003年,现有实验实训室17个,为教学和科研奠定了扎实基础.先后成立了生态修复研究、景观规划与设计两个科研团队和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研究室,研究室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百余项,发表SCI论文9篇.

  • 标签: 生态环境 生态学 工程学院 实训 实验 河北
  • 简介:2018年1月发生了“桑吉”号油轮撞船事件,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虽有《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作为处理事故的法律依据,但在实践中显露了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相关概念及关系不明晰、评估鉴定机制不健全、赔偿和修复制度不足等问题。解决海洋生态环境损害问题的路径在于:厘清海洋生态环境概念,完善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赔偿机制,明确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尺度等对策。

  • 标签: “桑吉”号油轮 海洋生态环境 环境损害 损害赔偿
  • 简介:随着国家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环境监测项目不断增多,数据准确度要求越发严格。良好的实验室环境,规范的实验管理是开展检测及保障数据准确性的前提,文章通过对建立制度职责、深入推行属地管理重要性的阐述,深入分析了如何通过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工作,健全工作平台,形成文化理念建立持久员工素养的实验室6S管理。实验室通过运用6S管理理念,逐步建立了干净、整洁、有序的实验室环境,提升了实验工作效率,保障了数据的准确可靠,让6S管理深入企业员工内心,形成了特有的“家”文化管理模式。

  • 标签: 环境监测 6S管理 实验室
  • 简介:通过选取2001—2015年湖北省旅游业总收入以及衡量环境污染水平的指标,建立旅游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经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可以发现湖北省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情况各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的负向均衡关系,旅游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情况各指标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为了实现旅游业健康发展,湖北必须严控污染物的排放,充分挖掘旅游资源。

  • 标签: 旅游经济 环境污染 GRANGER检验 协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