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螳螂是田间控制害虫种群增加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以中华大刀螂3龄幼虫(ParatenoderasinensisSaussure)为受试生物,利用9常用杀虫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药剂,通过喷雾法直接暴露,分别测定了LC50和死亡率来评价不同杀虫对中华大刀螂毒性和危害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9杀虫对中华大刀螂幼虫的毒性(LC50值)差异很大,用药后24h的LC50在0.7182~347.7962mg·L-1之间,LC95在8.8057~1734.5650mg·L-1之间;用药后48h的LC50在0.3564—193.6887mg·L-1之间,LC95在3.8958~1548.3258mg·L-1之间;用药后72h的LC50在02232~1153391mg·L-1之间,LC95在13730~530.6462mg·L-1之间。不同杀虫对中华大刀螂幼虫的毒性差异最高达到543.46倍。毒性大小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联苯菊酯〉毒死蜱〉噻虫嗪〉茚虫威〉吡虫啉〉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原粉(Bt)。根据田间推荐浓度处理的死亡率判断,毒死蜱、联苯菊酯、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为有害水平,Bt为中度有害水平,吡虫啉、茚虫威、噻虫嗪为微害水平,阿维菌素接近无害水平。根据LC50与田间推荐浓度的比值判断,阿维菌素、吡虫啉对螳螂种群数量不会产生太大影响;Bt、茚虫威和噻虫嗪对螳螂种群数量会产生一定危害;而毒死蜱、啶虫脒、联苯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将严重影响螳螂种群数量的稳定性。在24—72h范围内,不同杀虫LC50和LC95随施药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说明暴露时间越长毒性越大,危害程度也越大。建议在中华大刀螂生活范围内减少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啶虫脒和毒死蜱的施用,推荐杀虫田间使用量时,除考虑对防治对象的防效,还应考虑对天敌种群的危害。提高药剂使用安全性,保护天敌种群的稳定性。

  • 标签: 杀虫剂 中华大刀螂 毒性 致死中浓度
  • 简介:盖草能、骠马、莠去津是当下林业生产中最常用的除草,试验对杨树苗分别喷洒三个不同浓度三除草,试验过程中调查不同时期杨树苗的苗高值和地径增长量,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使研究具有了科学依据,通过分析总结出不同浓度的除草对杨树苗生长影响不同;并确定了各除草的施用浓度,旨在为杨树育苗中的化学除草提供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3.2ml/L浓度时盖草能对杨树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浓度应控制在2ml/L以下;骠马对杨树幼苗的影响很小,浓度在4ml/L下使用还会促进杨树幼苗的生长;莠去津即使浓度在1g/L时仍会对杨树幼苗产生极强的抑制作用,在杨树幼苗时期除草不建议使用.表4,参14.

  • 标签: 除草剂 杨树苗 生长效应
  • 简介:为检测高效光引发4,4′-二甲基二苯基碘鎓盐六氟磷酸盐(IHT-PI820)和2-异丙基硫杂蒽酮(IHT-PIITX)的染色体畸变作用,采用体外培养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实验,在代谢活化与非代谢活化条件下,观察PI820及ITX致CHL细胞株染色体数目及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PI820引起CHL细胞多倍体增加,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在代谢活化条件下未见对CHL细胞染色体有损伤作用;在代谢活化与非代谢活化条件下,均未观察到ITX对CHL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作用.PI820可引起CHL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ITX无染色体畸变作用.

  • 标签: 4 4′-二甲基二苯基碘鎓盐六氟磷酸盐(IHT-PI820) 2-异丙基硫杂蒽酮(IHT-PIITX) 染色体畸变
  • 简介:对稠油污水回用工艺中各处理单元出水中的悬浮物(SS)沉降性能及组成、悬浮颗粒粒径分布及其质量、悬浮物含量与COD值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单元出水中悬浮物特性差别较大.粒径大于50μm悬浮物含量较高,其次为O.45-4μm悬浮颗粒的含量;沉降罐出水和浮选出水中悬浮物对COD影响较大,过滤单元出水中悬浮物对COD几乎没有影响,主要为无机物,并含有一定量的酸溶性物质.

  • 标签: 稠油污水 悬浮物 特性 粒径分布 COD 研究
  • 简介:以湖南省南部某废弃砷冶炼厂区内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碳酸钙(CaCO3)、硫酸亚铁(FeSO4)和磷酸二氢钾(KH2PO4)三无机稳定对土壤中As、Zn、Cd、Pb重金属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pH方面,CaCO3使土壤pH显著提高,KH2PO4和FeSO4使土壤pH降低;在土壤重金属形态方面,FeSO4使As的残渣态大幅度提升,KH2PO4提高了Pb的可氧化态和残渣态,使重金属形态向稳定的形态转变;在稳定效率方面,3无机稳定稳定效率的大小顺序为CaCO3>FeSO4>KH2PO4;在复合修复方面,可选用FeSO4+CaCO3复合修复治理以As、Cd为主要污染因子的复合污染土壤.

  • 标签: 重金属污染 稳定剂 重金属形态 稳定效率
  • 简介:采用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推荐的滤膜法测定油田含聚合物采出水(简称含聚污水)中悬浮固体含量时,过滤时间长而测定值偏高。文章分析了新疆油田含聚污水中固相颗粒物的分布特点,考察了滤膜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残余聚合物含量、聚合物分子量、温度等,考察了水中残余聚合物浓度与滤膜截留量的关系,建立了适合含聚污水中悬浮固体含量的测定方法——高速剪切法,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并以新疆油田现场聚驱和二元复合驱采出水为对象,评价新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聚合物 采出水 悬浮固体 测定方法 改进
  • 简介:为了弄清鱼类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s(CYPs)对于硫代磷酸酯类杀虫活化代谢率的间差别,选用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麦穗鱼Pseudorasboraparva、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篮鳃太阳鱼Leponusmacrohirus四鱼作为受试生物,选用对硫磷、马拉硫磷、毒死蜱三硫代磷酸酯类杀虫作为受试药剂,以外源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率为指标,在离体状态下间接测量了杀虫活化代谢物的相对生成量.离体试验表明,对于对硫磷,活化代谢物生成量的高低顺序为:斑马鱼、剑尾鱼、麦穗鱼〉太阳鱼(p〈0.05),最高的麦穗鱼和最低的太阳鱼之间相差10.0倍;对于马拉硫磷和毒死蜱,活化代谢物生成量的高低顺序均为:剑尾鱼〉太阳鱼〉斑马鱼、麦穗鱼(p〈0.05),最高的剑尾鱼和最低的麦穗鱼之间的分别相差66.9和137倍.毒性测定表明,对于对硫磷、马拉硫磷和毒死蜱,四鱼96hLC50之间的最大差别分别是45、18和77倍.对马拉硫磷而言,96hLC50的间差异特征与活化代谢物生成量的间差异特征比较吻合,而对于对硫磷和毒死蜱而言,两者之间的吻合度较低.研究证实了肝脏CYP在活化硫代磷酸酯杀虫方面具有明显的间差异,同时也证实仅以活化代谢物的离体生成量这一指标来衡量鱼类对于硫代磷酸酯杀虫的敏感性,其结论可能会较大幅度地偏离生测结果.尽管如此,本研究证实在所测的鱼类当中,斑马鱼属于CYP活性较低的鱼种,而这一特性很可能是造成斑马鱼对于硫代磷酸酯杀虫的敏感性偏低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对硫磷 马拉硫磷 毒死蜱 脱硫代谢 LC50 细胞色素P450
  • 简介:冀东油田采用悬浮与附着生物厌氧-好氧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对污水进行了处理,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有效降解,实现了污水达标外排,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污水处理成本由回灌时的3.5元/m^3下降到0.5元/m^3。文章详细介绍了污水生化处理技术的原理、工艺设施及对污水处理的效果,分析了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冀东油田 污水处理 厌氧-好氧生化处理技术 经济效益
  • 简介:为评价新型杀菌氟吡菌胺对环境生物的毒性风险,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对我国特有的环境生物产生危害,测定了氟吡菌胺对意大利蜜蜂、日本鹌鹑、斑马鱼、家蚕、斜生栅藻、大型溞、玉米螟赤眼蜂、赤子爱胜蚓和黑斑蛙蝌蚪等9代表性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并以斑马鱼为试材,研究了氟吡菌胺的生物富集性,即根据鱼类急性毒性结果LC50(96h)=1.489mg·L^-1,设计生物富集试验水样浓度为LC50的1/2、1/10和1/100,即0.745mg·L^-1、0.149mg·L^-1和0.0149mg·L^-1,连续暴露8d,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3个浓度下氟吡菌胺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量。结果表明,氟吡菌胺对斑马鱼、斜生栅藻和大型溞3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为中毒级,对黑斑蛙蝌蚪急性毒性为高毒级,其对蜜蜂、鸟类、家蚕、蚯蚓和天敌赤眼蜂等环境生物均为低毒或低风险;斑马鱼在0.745、0.149和0.0149mg·L^-1的氟吡菌胺水溶液中暴露192h时,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33.65、26.39和193.25;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评价标准,10〈BCF≤1000,氟吡菌胺属于中等富集性农药。

  • 标签: 氟吡菌胺 环境生物 急性毒性 生物富集因子
  • 简介:摘要:高炉煤气的源头治理主要是脱除煤气中的COS、H2S、CS2,但是COS、CS2等有机硫化学活性低,难以被传统的脱硫吸收或转化,因此,选择合适的脱硫成为高炉煤气脱硫的关键及难点。根据在煤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经验,需要先将COS、CS2转化成容易被吸收脱除的H2S,然后再采用适宜的方法将其脱除,最终实现高炉煤气精脱硫。

  • 标签: 高炉煤气 羰基硫 水解 氧化铁脱硫剂
  • 简介:为了提高油田采油(气)污水处理能力,胜利油田开发研制出新型絮凝浮选PS—01,以聚合铝为主,配以常用的助凝剂二氧化硅气溶胶,工业用硫酸镁等,按比倒混合在一起配置而成。在试验中将它们与油田内广泛使用的絮凝浮选SG—01,JX—01,NA—1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S—01絮凝浮选的原料来源广泛,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对采油(气)污水处理效果好,加药量少,处理成本低;应用的pH范围较宽,反应迅速,可缩短混合反应时间;适用性强,低温时效果不受影响;对投药设备的腐蚀性小,性质稳定,无沉淀产生;同时各种原料的不同配比对絮凝浮选效果影响很大.要控制好比例。

  • 标签: 絮凝 污水处理 浮选剂 聚合铝 助凝剂 处理成本
  • 简介:最理想的杀虫税将按照毒性程度对市场销售的物质加以区分.在墨西哥采取这一税收是准备将来扩展按照国际协议逐步淘汰并最终消除的杀虫名单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分析了三不同的环境征税方案的内涵;对所有的杀虫普遍征税15%(弥补目前免征增值税的状况);根据毒性分别征税15%、10%、5%或者0%;对现在经审定的毒性最大的物质征税10%.税收必须用于恢复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以及赔付其他类型的损害.

  • 标签: 墨西哥杀虫剂 杀虫剂影响 环境税收
  • 简介:近年来,各地企业员工使用清洁时发生火灾的案例频发,造成使用人员不同程度受伤甚至死亡。2018年4月8日,宁波一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据了解,火灾发生时,该公司员工正在使用喷枪水清洁.

  • 标签: 清洁剂 火灾 引发 企业员工 电子科技 死亡
  • 简介:钻井污水是一棕黑色的多组分复杂体系,含有大量粘土粒子、电解质、少量浮油和油田处理,基本上属于胶体体系。电势是胶体的一个重要性质,试验中研究测试了几种常用无机絮疑处理钻井污水时电势的变化.根据电势的大小厦等电点时絮凝荆的用量对其进行了筛选。

  • 标签: 污水 絮凝剂 浮油 处理剂 水电 油田
  • 简介:喷洒消油是处理溢油污染常常用到的一方法。过去常用的化学消油已逐步被环保型的生物消油替代。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下称环保公司)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师钱国栋介绍,化学消油虽然见效快,但可能成为海洋环境的新型污染源。

  • 标签: 化学消油剂 生物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闪亮 溢油污染 环保公司
  • 简介:有时间的时候总爱到各处旅游晃悠,像我这样的人一般都爱看旅游杂志,但我却一直被《人与自然》所吸引。第三期就讲到了我最爱的西双版纳,虽然已经对那个地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看到杂志上那些精美的图片还是忍不住激动起来。那么多的动物和植物和傣家人共同栖息在同一片土地上,酝酿出独特的雨林文化。在生态被破坏得比较严重的今天,难能可贵。此外,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却有着与之大不一样的生活状态。世界太多样,此刻的心情就像卢广仲在《1DO生活》中唱的一样:“想要的生活怎么有一百”。

  • 标签: 生活 《人与自然》 西双版纳 旅游 杂志 世界
  • 简介:文章分析了长庆油田井场废水特点。研制了三适合于长庆油田井场废水处理的絮凝。将研发的絮凝与普通PAM分析进行对比,新型絮凝对色度及石油类的去除比常规PAM去除率提高了50%左右,悬浮物及COD的去除率亦分别提高了20%和30%。现场应用表明,研发的絮凝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井场废水 絮凝剂 应用效果
  • 简介:近年来,木质材料阻燃新技术不断涌现,本文简述了木材阻燃的性能、分类,论述了木质材料的阻燃处理技术,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木质 阻燃剂 研究 发展趋势
  • 简介:为充分利用剩余污泥,利用碱法从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取回的沉降污泥提取生物絮凝,以浊度及COD去除率参考,通过生物絮凝的投加量(A)、搅拌速度(B)、搅拌时间(C)、污泥浓度(D)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浊度去除试验中,正交表最大去除率63.21%,最佳组合A2B1C3D1浊度去除率可达66.71%,COD去除率为61.13%;COD去除试验中,正交表最大去除率71.20%,最佳组合A3B3C2D3COD去除率可达75.57%,浊度去除率为60.48%.说明活性污泥提取生物絮凝具有较理想的絮凝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絮凝剂 浊度 C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