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为了阐明大气污染物SO2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作用机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SO2衍生物(NaHSO3和Na2SO3,分子比为1:3)对大鼠海马、背根节神经和心肌细胞膜上钠、钾、钙离子通道的影响.结果显示:(1)SO2衍生物可显著增大大鼠海马CA1区神经钠电流,不影响钠通道的激活过程,但可使钠电流的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延迟钠通道的失活过程;另外,SO2衍生物可显著增大瞬间外向钾电流(IA)和延迟整流钾电流(IK),不影响IA的激活过程,使IK的激活过程向负电压方向移动,促进IK的激活过程,而使IA的失活曲线向正电压方向移动,延迟IA的失活过程.(2)SO2衍生物显著增大大鼠背根节神经钠电流(TTX-S钠电流和TTX-R钠电流),可使两种钠电流的激活和失活曲线均向去极化方向移动,但对失活的影响大于对激活的影响,即延迟钠通道的失活过程;SO2衍生物显著增大背根节神经瞬间外向钾电流(TOCs)和延迟整流钾电流(IK),不影响TOCs的激活过程,但可使IK的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促进IK的激活.另外,还可使TOCs的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即延迟TOCs的失活.(3)SO2衍生物可显著增大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使ICa·L的激活和失活曲线均向去极化方向移动,但对失活的影响大于对激活的影响;SO2衍生物显著增大心肌细胞钠电流,不影响钠通道的激活过程,但可使钠电流的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延迟钠通道的失活过程;SO2衍生物显著增大心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使Ito的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促进Ito的激活过程,但可使Ito的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延迟Ito的失活过程;此外,SO2衍生物还可显著增大心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IKI),但不影响其反转电位.结果表

  • 标签: 二氧化硫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离子通道 海马神经元 背根节神经元 心肌细胞
  • 简介:脱氧雪腐镰刀菌(DON)、黄曲霉毒素B1(AFB1)和玉米赤霉酮(ZEN)是最为常见的粮食真菌毒素,易共存于谷物产品和动物饲料中,而目前对其联合毒性的研究较少,且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为探究DON、AFB1和ZEN的联合毒性作用,本论文以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为模型,分别评估了毒素混合物AFB1+DON、AFB1+ZEN、DON+ZEN和AFB1+DON+ZEN对C.elegans的生长发育(体长)和生殖能力(产卵量)的毒性作用,并用Chou-Talalay模型来判定毒素混合物的相互作用类型。研究表明,AFB1、DON和ZEN单独染毒C.elegans时,其毒作用强弱为AFB1〉ZEN〉DON。联合染毒时,AFB1+DON对C.elegans产生协同作用,而DON+ZEN则产生拮抗作用;AFB1+ZEN对体长(24h)和产卵量的毒作用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由弱拮抗变为协同作用,而在毒素暴露48h后,对线虫的生长发育呈协同作用;AFB1+DON+ZEN除在EC50-24h和EC75-24h时对体长产生明显的毒性增强作用外,其他普遍表现出拮抗作用。由此表明,DON、AFB1和ZEN对C.elegans的联合毒性作用与剂量和时间相关。

  • 标签: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黄曲霉毒素B1 玉米赤霉烯酮 秀丽隐杆线虫 联合毒性
  • 简介:为了给工业界提供一种快速预测二混合液体自燃温度的有效途径,将试验所测不同组分及配比的168个二混合液体的自燃温度作为期望输出,将基于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TSI)理论、引入混合ETSI概念而计算出的9种原子类型所对应的混合ETSI作为输入,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根据原子类型混合ETSI来预测混合液体自燃温度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改进的Garson算法进行多参数敏感性分析。经模型评价验证及稳定性分析,得到训练集的决定系数R2为0.965,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1.892K,测试集的交叉验证系数Q2ext为0.923,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5.530K,发现该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已有的多元非线性回归(MNR)模型,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对烷、醇类混合体系自燃温度的预测精度最佳。

  • 标签: 安全工程 二元混合物 自燃温度 BP神经网络 预测
  • 简介:氧化石墨(grapheneoxide,GO)因其优良的电性能、机械性能,而成为新兴的碳纳米应用材料,但是其制造或应用后排放进入环境水体的潜在生态风险缺少足够的研究,尤其是关于GO生态毒性的基础数据。研究以水生甲壳类动物大型溞(Daphniamagna,D.magna)为受试生物,从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方面考察了GO的生物毒性效应,并结合溞类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和体内超氧化物歧化(SOD)、过氧化氢(CAT)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对GO对大型溞的致毒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GO对大型溞急性毒性的48h半数致死浓度(48h-LC50)为84.2mg·L^-1;慢性毒性的21d半数致死浓度(21d-LC50)为3.3mg·L^-1。关于GO对大型溞的繁殖毒性,当GO浓度达到1mg·L^-1时能够显著推迟母溞的头胎出生时间,抑制母溞头胎幼溞数、单胎最高产溞数和总产溞数。关于GO对大型溞的致毒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堵塞和氧化损伤可能是GO对大型溞的主要致毒途径。上述研究结果为GO在水环境中的毒性效应研究奠定了基础,为GO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提供了基础的生态毒性数据。

  • 标签: 氧化石墨烯 大型溞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氧化损伤
  • 简介:石墨是一种新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和光学性质、超大的比表面积以及潜在的生物相容性,在材料和电子产业、能源、环境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石墨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毒性也随之引起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石墨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细胞毒性、毒性影响因素和毒性机制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石墨纳米材料可通过气管滴注、吸入、静脉注射、腹腔注射以及口服等方式进入体内,通过机械屏障、血脑屏障和血液胎盘屏障等积累在肺、肝、脾等部位引起急性或者慢性损伤;目前有关石墨毒性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线粒体损伤、DNA损伤、炎性反应、凋亡等终点及氧化应激参与的复杂信号通路,不同石墨纳米材料的浓度、尺寸、表面结构和官能团等对石墨的生物毒性影响不同。鉴于当前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对石墨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进而为石墨材料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 标签: 石墨烯纳米材料 动物毒理学 细胞毒性 影响因素 毒性机制
  • 简介:麦芽糖是重要的糖制品之一,作为甜味剂、保湿剂、调味剂和加工助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本文阐述了其热稳定性、溶解性、甜度、吸湿性、难发酵性、不升高血糖值、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等特性,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麦芽糖醇 特性 应用 制备
  • 简介:采用半静水式实验方法,研究Pb^2+暴露30d对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生理状态和耳后腺分泌蟾蜍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b^2+浓度(0.68~5.46mg·L^-1)升高,蜕皮和自发活动减少,存活率下降。进一步采用液相-质谱检测技术发现,0.68mg·L^-1Pb^2+暴露下,10种蟾蜍甾水平出现1.5倍以上变化。5.46mg·L^-1Pb^2+暴露下,17种蟾蜍甾水平发生下调(〉1.5倍),其中bufarenogin水平显著下降(P〈0.05),其他物质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Pb^2+暴露对蟾蜍耳后腺中蟾蜍甾物质具有潜在影响。

  • 标签: 铅离子 中华大蟾蜍 蟾蜍甾烯
  • 简介:0.1米对常人来说,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数据。然而4月19日夜班,在川煤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掘进一队4027掘进工作面,却爆发了一场面红耳赤的算账会。现场作业的该队9班职工和值班队干对O.1米的差距较起了真,这是咋回事?

  • 标签: 安全 煤矿掘进 掘进工作面 现场作业
  • 简介:研究了华北平原某铅冶炼厂附近农田33个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积累对土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中Pb和Cd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44和5.59mg·kg-1,DTPA态Pb和Cd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4.1和0.964mg·kg-1,均超过了未污染农田潮土的正常范围,而Cu、Ni和Zn的有效性和全量与未污染土壤接近;土壤过氧化氢活性与DTPA态Pb和Cd含量、全Pb含量均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P〈0.01);与磷酸和脲酶相比,土壤脱氢活性更易受到土壤中Pb和Cd积累的影响;随DTPA-Ni含量增加,土壤蛋白和碱性磷酸活性增加(P〈0.1);土壤脲酶活性与重金属全量或有效态重金属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1)。以上结果说明,利用土壤过氧化氢和脱氢活性能够表征基本性质较为一致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与重金属全量相比,有效态重金属对土壤活性影响更大。

  • 标签: 酶活性 土壤 重金属 积累 农田 铅冶炼
  • 简介:为探讨改性氧化石墨(GO)的性质特征对其吸附放射性重金属铀的影响,将L-谷氨酸(L-Glu)与氧化石墨发生亲核反应,从而制得L-谷氨酸功能化的氧化石墨(LGlu/GO)。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pH值、投加量、反应时间、温度与铀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L-谷氨酸功能化氧化石墨吸附铀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铀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pH=4,投加量为0.2g/L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平衡时间为40min,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铀初始质量浓度为70mg/L,30℃时最大吸附容量为309.36mg/g。L-Glu/GO的表征结果表明,L-谷氨酸上的氨基进攻GO上的环氧基团并与C发生了亲核取代反应,为GO引入了含氮基团,实现了GO的功能化。相比GO,L-Glu/GO的晶体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L-Glu/GO吸附U(VI)后表面更光滑。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氧化石墨烯 吸附
  • 简介:濮阳市光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理论和现场实践经验的环保工程技术专家队伍。在环保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集科研、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五位一体.具备了从环保项目前期投融资、咨询、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内的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全程服务能力。

  • 标签: 濮阳市 科技 工程项目建设 项目生命周期 环保工程 工程设计
  • 简介:公司简介濮阳市光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理论和现场实践经验的环保工程技术专家队伍。在环保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集科研、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五位一体,具备了从环保项目前期投融资、咨询、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内的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全程服务能力。

  • 标签: 濮阳市 科技 工程项目建设 项目生命周期 环保工程 工程设计
  • 简介:长期以来,事故在我国恣意猖獗,就因为它不是瘟疫.近年来,各类事故每天夺走近400条生命,比SARS半年致死的总数还多!每天因事故受伤的人数超过5000,相当于SARS确诊病例的全部!国家安监局公布的2002年伤亡数字显示,事故死亡人数占人身伤害事故总数的12.99%.而肆虐半年之久的SARS,在我国大陆的确诊病例是5300多例,死亡率仅为6%.

  • 标签: 事故预防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 责任 劳动保护
  • 简介:<正>沙林(Sarin)是一种军用神经性毒剂,制成化学武器后在战场上用来杀伤敌方有生力量,其毒害作用,比常规武器的弹片具有更大的杀伤威力,称之谓速杀性毒剂。1995年3月20日日本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内使用沙林杀

  • 标签: 神经性毒剂 沙林 毒害作用 化学武器 奥姆真理教 中毒症状
  • 简介:大坝风险后果综合评价涉及众多评价因子,各因子间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和不相容性,将物分析理论应用于大坝风险后果的综合评价,以江西5座水库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水库溃坝生命损失、经济损失、环境影响及社会影响等因子的权重,通过关联度确定大坝风险等级并对其进行排序。结果表明,若发生溃坝事件,5座水库后果均十分严重,属特别重大事件,评价结果客观合理。研究表明,物模型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大坝风险程度,具有方法简便、推理过程严密等特点,为大坝风险后果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标签: 水利水电工程 大坝风险后果 综合评价 物元法 层次分析法 模型
  • 简介:  在防盗方面是不是科技含量高的GPS产品就一定比普通防盗锁强?答案是否定的,甚至应该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盲目购装GPS产品风险大!……

  • 标签: 普通防盗锁 盲目购 购普通
  • 简介:量热式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环境现场快速检测及实际试样具有优势。介绍了量热式生物传感器的量热检测和热放大原理以及组成、测试装置等关键技术,其中热放大的应用可从根本上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水平;综述了量热式生物传感器应用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涉及的源、富集处理等环节;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分析并展望了量热式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量热式生物传感器 酶抑制 重金属 农药残留
  • 简介:苯并(a)芘(Ba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目前BaP的神经毒性研究零散而不深入,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BaP的神经毒性表现,简要介绍了BaP诱发神经毒性呈现的剂量-效应关系,进一步系统阐述了目前研究中发现的可能分子机制,包括BaP诱导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改变,相关DNA及蛋白质的损伤,抗氧化系统及线粒体的改变等,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苯并(A)芘 神经毒性 剂量-效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