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菜所含的营养价值,超过发芽前的豆或种子,以及肝始生长后的蔬菜。有关其中的原因,SaladCosmo公司研究开发课主任中田光彦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 标签: 营养价值 芽菜 营养学 食物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建立SD大鼠下颌下腺损伤模型和异丙肾上腺素(IPR)腹腔注射模型,研究两种诱导方式对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SD大鼠下颌下腺损伤模型和IPR腹腔注射模型,摘除腺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腺体组织变化。结果两组SD大鼠下颌下腺均有LN、a6β1表达。但损伤模型中表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导管细胞均可见到Amylase阳性表达。结论主导管损伤比IPR腹腔注射更能刺激下颌下腺导管细胞表达干/祖细胞特性。

  • 标签: 下颌下腺 损伤 异丙肾上腺素 干/祖细胞 组织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Gli-1转录的特异性阻断剂GANT-61对胶质瘤细胞作用效果。方法用GANT-61处理血清培养分化状态的BGSCs,用DMSO做对照组。观察对裸鼠致瘤能力是否改变。结果GANT-61阻断后能明显抑制Gli-1的转录活性,细胞活性受抑制,丧失致瘤能力。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GANT-61能通过抑制Gli-1的转录活性而阻断HH信号通路,丧失致瘤能力。

  • 标签: 胶质瘤干细胞 HH 信号通路 Gli-1 GANT-61
  • 简介:粉防己碱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呈现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然而,粉防己碱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且其作用于前列腺癌的具体机制也尚未有人阐述。为了探究粉防己碱对前列腺癌DU145和PC-3两种细胞系生长抑制、凋亡诱导、迁移和侵袭抑制等方面的作用,通过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后通过Westernblotting实验检测粉防己碱处理后两种前列腺癌细胞系中PARP、Caspase-3、Akt、p-Akt、Bcl-2、Bax等蛋白的表达情况。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则分别用来检测粉防己碱对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显示,粉防己碱可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和PC-3的生长;且经粉防己碱处理后,两种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细胞克隆数明显受到抑制。且粉防己碱可抑制两种前列腺癌细胞系的侵袭,并显著抑制其迁移能力。由此可知,粉防己碱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显著抑制作用。另外,粉防己碱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且此过程是通过caspase级联反应的激活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而得以实现的。上述结果提示粉防己碱在临床中可作为前列腺癌治疗的一种潜在治疗药物。

  • 标签: 凋亡 侵袭 迁移 增殖 前列腺癌 粉防己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及其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验证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鸦胆子油乳及其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人卵巢癌SKOV3细胞中Caspase-3、NF-κB/P65及Bcl-2的表达差异。结果鸦胆子油乳及顺铂两者联合对SKOV3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两者单独应用。对照组相比,鸦胆子油乳组、顺铂组、联合组NF-κB/p65、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aspase-3表达量明显升高,各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鸦胆子油乳、顺铂及其两者联合均具有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NF-κB/P65因子从而调控其下游凋亡相关因子Bcl-2的表达来实现的。

  • 标签: 鸦胆子油乳 顺铂 卵巢癌 SKOV3
  • 简介: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1(AnnexinA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中,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口腔鳞癌细胞中AnnexinA1的表达,通过干扰和过表达AnnexinA1基因,检测细胞活性。体内实验中,将CAL27-NC和CAL27-AnnexinA1细胞分别注入BALB/c裸鼠皮下,观察皮下成瘤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细胞中,诱导过表达AnnexinA1明显抑制其生长,抑制HB96细胞中AnnexinA1的表达,则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CAL27-AnnexinA1组的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小于CAL27-NC组小鼠肿瘤。结论:AnnexinA1的表达口腔肿瘤细胞的增殖有关。

  • 标签: 膜联蛋白A1 口腔鳞癌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研究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iP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并观察Osterix对iPS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细胞培养和病毒转染的方法,结合定量RT-PCR以及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在成骨诱导的条件下,iPSCs中成骨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小鼠iPSCs经悬滴培养可以形成拟胚体,在成骨诱导条件下可以向成骨细胞分化。病毒转染并不影响iPSCs的多向分化潜能;对照组相比,转染Osterix的iPSCs形成的矿化结节、碱性磷酸酶活性、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成骨诱导液培养条件下,小鼠iPSCs可以作为种子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且过表达转录因子Osterix可以进一步促进iPSCs的成骨分化。

  • 标签: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OSTERIX 成骨分化 组织工程学 小鼠
  • 简介:据SchmollerKM2015年10月8日[Nature,2015,526(7572):268-272.]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出芽酵母中发现在细胞分裂之前,周期蛋白Cln3的合成速率随细胞尺寸变化,而转录抑制因子Whi5的浓度会随细胞生长而得到稀释,通过这种机制实现了细胞尺寸对增殖的调控。细胞的大小是影响细胞内所有生物合成过程的基础,它决定了细胞器的尺寸还影响着细胞的物质运输。虽然大量研究已经发现了许多影响细胞大小的基因,但细胞尺寸调控之下隐藏的分子机制仍然没有得到完全揭示。

  • 标签: 细胞生长 合成速率 转录抑制 美国斯坦福大学 周期蛋白 细胞增殖
  • 简介: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给组织器官功能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但是,在病理条件下,移植干细胞极低的生存率严重限制了干细胞功能的发挥。因此,体外低氧预处理诱导成体干细胞血管化,成为改善成体干细胞抵御缺氧、疾病等的可能方案。我们对低氧诱导成体干细胞血管化中不同诱导条件,及不同成体干细胞的优缺点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寻找较为理想的诱导血管化方案。

  • 标签: 低氧 成体干细胞 血管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殖症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本次选取子宫内膜增殖症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分析病理诊断特点。结果单纯性增生,占91%,腺体增增生显示,大小不等,大于中晚期正常增殖期腺体密度,存在囊状扩张情况,腺上皮类似于中晚期正常增殖期腺上皮,核分裂像呈增多表现,呈假复层柱状,间质有增生征象。单纯性增生有不典型增生伴发本组1例,在单纯性增生所具备的组织学基础上,有腺上皮的异型合并。复杂性增生共3例,对腺体观察,呈密集且增多显示,腺体形状表现为不规则状,分支较为复杂。复杂性增生有不典型增生伴发本组共5例,在复杂性增生组织所具有的组织学基础上,有腺上皮异型合并,细胞排列呈复层表现,核深染,增大,呈圆形、卵圆形。结论子宫内膜增殖症在临床以围绝经期妇女多见,通常依据病理检查进行确诊,年轻未生育按不典型增生诊断的女性,需慎重采用手术治疗,可应用保守方案,定时复查,根据情况再选择合理处理手段,以保留生育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子宫内膜增殖症 病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影像特点,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013年经我院手术治疗的68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X线影像,分析其X线特点。结果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影像可以分为4种典型特点毛玻璃样改变;囊状骨破坏;丝瓜瓤样改变;虫蚀样骨破坏。结论X线可以准确地发现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影像变化,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X线特点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七氟醚无气道刺激,易被患者接受;诱导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循环抑制轻、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用于全麻诱导是一种较为安全理想的新型吸入麻醉药物。

  • 标签: 七氟醚 诱导 全麻
  • 简介:目的:对1名存在音位构音异常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进行音位/b/诱导训练,探讨其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方法结合音位诱导原则,分别采用捏鼻法、设备辅助镜面起雾法、张嘴法、重读训练等方法进行音位诱导训练。结果患者成功诱导出音位/b/,且能正确说出含有/b/的词语和简单句子。结论在规范评估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诱导方法是保证患儿康复效果的关键。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 声母/b/ 音位诱导实践
  • 简介: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s,iPSC)由特定的转录因子转录已分化的体细胞而来,在生物学功能方面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ESC)类似。实际应用中,iPSC在细胞来源、免疫原性和医学伦理等方面面临较少的困境,从而为疾病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策略。在治疗方面普通干细胞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但iPSC的致瘤性、诱导率低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将重点探讨iPSC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现状、发展制约及未来展望。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诱导多能干细胞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插胃管法和液体石蜡诱导快速插胃管法对提高插管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插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胃管法,观察组采用在传统插胃管法的基础上液体石蜡诱导快速插胃管法,比较两种效果。结果两种插胃管一次性成功率、插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液体石蜡诱导快速插胃管法能缩短插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 标签: 液体石蜡 插胃管 有效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方法:随机将6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5组,分别向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脂多糖,12h后检查并评估各组小鼠的急性肺损伤情况,以确定合适的建模脂多糖剂量。确定合适的脂多糖剂量后,采用ELISA法分别于2、6、12h末摘取小鼠眼球取血并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hs-CRP、IL-1β、TNF-α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脏病理形态变化。结果:脂多糖剂量为4mg/kg时,小鼠血清hs-CRP、IL-1β、TNF-α可持续保持较高水平。HE染色后,AIL组小鼠光镜下可见以肺泡正常结构消失、肺泡间隔明显增厚、肺泡腔内出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的组织病理变化,肺损伤6h最为明显。结论:向小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4mg/kg可成功复制AIL小鼠动物模型。

  • 标签: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脏骤停复苏后低温林格液诱导亚低温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在恢复自主循环之后,马上静脉输注4℃的林格液诱导降温,让患者体温降到32-34℃之间;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体外降温法诱导降温;两组患者都用亚低温治疗仪维持24小时之后缓慢恢复体温;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达到人数较多,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实施低温林格液诱导低温治疗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通过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可以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脏骤停 低温林格液 诱导降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天花粉蛋白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细胞调亡的临床疗效意义,以期发现抑制宫颈癌发展的有效新药物,为推广天花粉蛋白对宫颈癌治疗奠定科学基础。方法取若干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宫颈癌细胞,使用天花粉蛋白进行处理,通过观察其形态、测定MTT细胞的活力及使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等方法,检测人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天花粉蛋白在体外作用48小时后即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且在20-120ug/ml的浓度范围里,天花粉蛋白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结论天花粉蛋白对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天花粉蛋白 人宫颈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