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固体脂质纳米制备方法的新进展。方法参阅相关文献,经综合、归纳写成综述。结果不同的制备技术和工艺适合不同性质药物SLN的制备。结论固体脂质纳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制备方法 固体脂质纳米粒
  • 简介:摘要目的从固体脂质纳米载体的制备和剂型应用等方面阐述其研究进展情况。方法以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结果固体脂质纳米的多种制备方法各有优缺点,以高压乳化法、微乳法较好,其低毒、靶向性好、缓控释药物能力强等优点决定其在剂型应用方面有很大潜力。结论固体脂质纳米是一种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型给药系统。

  • 标签: 固体脂质纳米粒 制备方法 给药途径 综述
  • 简介:目的:综述近年来中药载药纳米的有关研究进展。方法:着重从载体材料、表面修饰两个方面进行介绍。结果:中药载药纳米已有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结论:现代中药纳米制剂对提高整个中药制药行业的科技水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纳米粒 载体材料 表面修饰
  • 简介:结论包裹有砒霜的叶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简称F-BSANP)对靶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将其包裹在用叶酸偶联白蛋白制成的纳米中,偶联率=被偶联的叶酸量/μg被偶联的牛血清白蛋白量/mg

  • 标签: 介导靶向 叶酸介导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纳米是指粒度在1~100 nm之间的粒子。纳米材料在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有许多应用,其具有的一些特点的物理性质,能够有效的引导药物进入特定的组织、特定的部位。长久以来,临床医生一直受到药物不良反应的困扰,多数药物由于药代动力学的原因,无法聚集在目标部位(组织、器官、细胞等),科学家一直在寻求一种能够经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分布在目标部位的药物。该研究将就纳米子在靶向运输药物治疗中的特性、体内分布的特性及目前相关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纳米粒子 生物医学工程 药代动力学 药物载体 分子靶向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庆市永川区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高危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以期提高临床公卫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85例重庆市永川区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冠心病无合并糖尿病85例患者为对照,观察两组的危险因素情况。结果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有BMI、BG2h、TG、HDL-C、空腹C肽、UA、高血压病等(P<001)。而与患者年龄、FBG、HbA1c、TC、LDL-C等无关(P>005)。其中BMI、BG2h、TG、HDL-C、空腹C肽、UA、高血压病也是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高危因素(p均<00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控制血糖血压外,控制血脂水平等也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灯盏花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高压乳匀法
  • 简介:目的研究了蟾酥固体脂质纳米冻干剂的工艺及表征。方法以外观、色泽、再分散性为指标,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蟾酥固体脂质纳米冻干剂重建的影响,对冻干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蟾酥固体脂质纳米冻干剂进行了研究。结果5%乳糖和5%葡萄糖显示了优良的保护作用和再分散性,优化的冻干工艺为:-45℃预冻10h,升温至-30℃维持6h,再升温至-10℃维持3h,再升温至0℃维持2h,最后升温至25℃维持3h。结论通过支架剂的筛选和优化冻干工艺参数可以获得稳定的固体脂质纳米冻干剂。

  • 标签: 固体脂质纳米粒 冷冻干燥 冻干剂
  • 简介:摘要纳米脂质体由于具有靶向性,能直接向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靶结构输送药物,还具有缓释、保护药物、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同时在稳定性、吸收和体内分布等方面的特殊效应等优点,而受到药学工作者的青睐。因此,笔者参阅国内外代表性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对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靶向治疗以及给药途径等方面加以综述。

  • 标签: 纳米脂质体 靶向 治疗
  • 简介:在化疗和放疗成为癌症的标准治疗手段的同时,人体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放疗损伤上皮细胞,造成永久性的毛发缺失;某些类型的化疗会导致听觉损失,还会损害内脏,包括心脏和肾脏;另外,放疗和化疗还有一些其它的副作用,包括食道炎、痢疾、口腔和肠道溃疡等。

  • 标签: 副作用 放疗 纳米粒子 减小 美国 上皮细胞
  • 简介:目的制备大蒜油固体脂质纳米,考察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高压匀质法和熔融乳化.超声法制备大蒜油固体脂质纳米混悬液。以单因素考察影响制备大蒜油固体脂质纳米的处方和工艺因素,通过正交设计优化最优处方。结果所得纳米为圆整的类球形实体粒子,平均粒径为(106.5±40.3)、(152.3±52.5)nm,包封率为98.6%、98.3%。结论采用高压匀质法和熔融乳化-超声法制备大蒜油固体脂质纳米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大蒜油 固体脂质纳米粒 制备工艺 包封率
  • 简介:目的优化抗毒酶基因纳米制备工艺,并对纳米部分性质进行研究.方法用复凝聚法制备抗毒酶基因纳米,采用规格化的正交表安排试验,用SA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用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径和形态;用Pcs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用体外转染试验评价纳米的体外转染活性,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结果.结果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抗毒酶基因纳米制备条件是:壳聚糖浓度300μg·ml-1,丁酰胆碱酯酶基因质粒浓度100μg·ml-1,硫酸钠浓度8mmol·L-1,pH值5.5,涡旋混合时间30s.所制备的纳米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粒子的粒径在100nm以下,粒径分布比较均匀.Pcs测定结果表明:98%以上的粒子粒径分布在50~100nm范围,与透射电镜结果相符;平均Zeta电位为15.9±6.3mV.体外基因转染试验表明:纳米能将所包裹的基因递送到细胞内,并表达目标蛋白-丁酰胆碱酯酶.结论壳聚糖浓度、质粒基因浓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制备条件选择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丁酰胆碱酯酶基因-壳聚糖纳米制备工艺可行,递送基因能力较强.本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作为基因递送载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 标签: 纳米粒 丁酰胆碱酯酶 酶基因 透射电镜 壳聚糖 质粒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替莫唑胺白蛋白纳米(TMZ-BSA-NPs),并考察其形态、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均质法制备TMZ-BSA-NPs。以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外观形态,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粒径,透析法结合HPLC法测定包封率及载药量,并采用透析袋法考察体外释药行为,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电镜结果显示TMZ-BSA-NPs呈类球型,平均粒径为117.6nm,纳米载药量为5.33%,包封率达52.16%,24h体外累积释药率为89%。结论本法制备TMZ-BSA-NPs工艺简单且包封率较高,体外释药结果显示TMZ-BSA-NPs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 标签: 替莫唑胺 白蛋白 纳米粒 质量评价
  • 简介:适配体是一类能够与靶标特异性结合的DNA、RNA或多肽片段。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生物相容性好、可化学合成等优点,目前适配体修饰技术逐步在基础医学研究、药物研发及临床肿瘤诊断与治疗领域得到应用。不少抗肿瘤药物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以及非特异性的细胞毒性所产生的副作用严重阻碍癌症化疗。适配体具有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固有性质,纳米载体可增强药物的水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大量适配体介导的纳米载体被开发用于肿瘤靶向治疗。本文主要介绍了适配体的起源、发展及其在肿瘤靶向中对纳米子的修饰。

  • 标签: 适配体 纳米技术 靶向给药 肿瘤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以壳聚糖为载体,腺嘌呤为模型药物,制备纳米,分析其理化性质及其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离子凝集法制备壳聚糖空白纳米,测定其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制备壳聚糖载腺嘌呤纳米,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测定腺嘌呤的偶联率,并计算载药纳米的包封率和载药量。MTT法检测载药纳米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结果在壳聚糖空白纳米制作过程中,壳聚糖和TPP的浓度、温度、搅拌速率等对粒径大小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过实验得出在Ade=5mg/ml,TPP=8mg/ml,反应体系PH=5.5,温度为25℃,转速500r/min时,制备的壳聚糖载腺嘌呤纳米最佳,纳米粒径约为177.6nm,粒径较小,分散均一,Zeta电位为27.4mV,载药纳米稳定。在药物浓度达到10mg/ml时对肿瘤细胞HepG2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以腺嘌呤作为药物模型,壳聚糖作为载体,三聚磷酸钠为阴离子,利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可成功制备壳聚糖载腺嘌呤纳米。MTT实验结果表明,腺嘌呤壳聚糖纳米对肿瘤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壳聚糖 腺嘌呤 纳米粒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中空硒化铜纳米子(Cu2-xSe NPs),并考察其光热以及放射治疗(放疗)增敏性能。方法以氧化亚铜(Cu2O)为牺牲模板,以硒粉为硒源,通过牺牲模板法制备Cu2-xSe NPs,再在其表面修饰甲氧基聚乙二醇巯基(mPEG-SH),得到最终的纳米子Cu2-xSe-PEG NPs。分别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Cu2-xSe NPs的形貌、粒径及紫外光谱等进行表征;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和生物学X射线辐照仪考察Cu2-xSe-PEG NPs的光热及放疗增敏性能。结果所得Cu2-xSe NPs具有中空结构,粒径为(136.9±7.0)nm,单分散性好,在近红外区有吸收。Cu2-xSe-PEG NPs的质量浓度为200 μg/ml时,在808 nm激光照射下可升温至55 ℃。Cu2-xSe-PEG NPs在X射线照射下产生的活性氧水平具有浓度和辐射剂量依赖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制备方法能控制合成Cu2-xSe NPs的尺寸,且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热和放疗增敏性能,为运用Cu2-xSe-PEG NPs进行肿瘤的热放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中空硒化铜纳米粒子 牺牲模板法 光热性能 放疗增敏 肿瘤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磁性聚乳酸-羟基乙酸氧化苦参碱纳米(M-PLGA-OM-NP)的制备工艺,并对纳米子进行评价。方法运用复乳法制备M-PLGA-OM-NP,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形态,并对纳米的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纳米外观呈规则球形,其平均粒径为146.5nm,载药量为7.61%,包封率为44.8%。突释后至第72小时,纳米维持较稳定的释药速度,累积释放达52.9%。72~240h,药物释放缓慢,累计释放约为16.6%,体外释放符合Ritgerpeppas方程lny=1.2806+lnt。氧化苦参碱药性不受温度影响。结论获得了较满意的M-PLGA-OM-NP制备工艺,其过程简单,粒子性状符合要求。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聚乳酸-羟基乙酸 磁性纳米粒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鼠血浆和其他组织中苦参碱的浓度,研究苦参碱纳米在小鼠体内心、肝、脾、肺、肾等组织的分布。方法在血浆和组织样品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采用乙醚提取处理,以甲醇(每100mL甲醇加3μL三乙胺)为流动相,AICHROM-SiO2柱分离,检测36只健康小鼠分别给予苦参碱溶液和苦参碱纳米后各时间点的血浆及组织样品中苦参碱浓度,并评价苦参碱纳米的小鼠体内靶向性。结果苦参碱在血浆中线性范围是0.1~5.0μg.mL-1,在组织中线性范围是0.1~10.0μg.g-1,日内日间RSD均〈10%。苦参碱纳米和苦参碱溶液的肝靶向效率分别为42.78和21.55,相对摄取率为6.31,肝内药物峰浓度比为2.19。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快速、准确、专属、灵敏,苦参碱纳米具有肝靶向性。

  • 标签: 苦参碱 纳米粒 组织分布 药物动力学
  • 简介:即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处方中含有表面活性剂量5%,纳米径的测定取制备的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混悬液适量,结论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制备的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在粒径方面符合要求

  • 标签: 优选鬼臼毒素 制备工艺 固体脂质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种类药用辅料成分对麦角甾苷固体脂质纳米(SLN)理化性质的影响,为研究SLN的处方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麦角甾苷-SLN,单一变量法考察山嵛酸甘油酯(CompritolATO888)、单硬脂酸甘油酯、大豆卵磷脂、Myrj52等辅料对麦角甾苷-SLN粒径、包封率、表征分散度(PDI)等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法观察麦角甾苷-SLN的形态,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药物晶体结构。结果随CompritolATO888用量增加,麦角甾苷-SLN粒径不断减小,包封率逐渐减小,PDI逐渐增加;随单硬脂酸甘油酯的用量增加,粒径明显增大,包封率略有降低,PDI减小;随卵磷脂用量增加,粒径明显增大,包封率降低,PDI减小;随Myrj52用量明显增加,粒径减小,包封率增加,PDI增大;麦角甾苷-SLN外观圆整,呈球形;麦角甾苷以分子分散状态被包裹在SLN中。结论不同辅料对麦角甾苷-SLN的理化性质均产生一定影响趋势,为制备SLN的处方筛选研究提供启示与思路。

  • 标签: 麦角甾苷 固体脂质纳米粒 辅料 理化性质 粒径 包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