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促进我国植物药与西药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并且提供相关有效依据,避免一些不良药物相互作用,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达到高效、安全用药的目的。方法调查有关植物药以及西药有关药动学方面的书籍论著,对植物药与西药的药用进行研究调查,并且分析植物药与西药相互作用机制与特点。结果植物药与西药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与植物药与西药的生产方法都有可能影响相互作用的发生。结论植物药与西药在配伍上与药理学上的有着协同作用以及拮抗作用,必须加强药动学下植物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分析以及了解更深的药理作用,这样便于临床上将植物药和西药有效联合使用,提高药物的效果。

  • 标签: 药动学 植物药 西药
  • 简介:摘要: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虽然在研究方法、对策和内容上有根本区别,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统计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的一门学科,在多个领域中,统计和会计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有机的整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信息资源也日益丰富,这对医院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会计核算中,统计方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们必须与会计数据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加强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工作对推动医疗单位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医院的统计核算和财务核算的整体管理制度就像经营管理中的双管齐下,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 标签: 会计与统计 医院财务管理 互相应用
  • 简介:多电极微阵列(multi-electrodearrays,MEA)技术的发展,使同时记录多个神经元活动成为可能。在多电极阵列芯片上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网络,采用互相关函数对神经元网络自发信号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电极上的锋电位序列信号,互相关函数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映射出相应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状况和动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互相关函数能够描述神经元网络的结构及神经元间电活动的动态特性,并有助于我们了解神经元群体活动对信息的综合处理与编码。

  • 标签: 多电极阵列(MEA) 互相关函数 培养神经元网络 动态特性 锋电位序列
  • 作者: 张英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骨科智能器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51
  • 简介:摘要1978年召开的首届全国科学大会标志着中国科技事业开始全面复苏,中国的科技工作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43年来,科学的春天播下的种子已经花开满枝,硕果累累。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还富强了国家的核心力量。笔者简要回顾国家政策的积极作用、中国医学界取得的创新成果及中国创新体系的建设情况,提出中国医学界特别是骨科界需要努力的方向。

  • 标签: 中国 骨科 转化
  • 简介:摘要肝切除、局部热消融(LTAT)是治疗肝细胞癌最常用的治愈性手段。早期肝细胞癌(肿瘤直径≤3 cm)既是肝切除的最佳适应证,更是LTAT的最优势领域,对于其治疗首选肝切除还是LTAT,一直是一个争论性话题。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建立、设备的改进、技术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肝切除治疗早期肝细胞癌的微创性、安全性和疗效进一步提升。相比而言,LTAT治疗早期肝细胞癌在质量管理、理念和技术等方面缺乏创新性进步和体系性推进,总体疗效缺乏实质性提升,学术地位受到了挑战。本文从早期肝细胞癌肝切除和LTAT的特点、影响治疗决策的原因、未来治疗模式的展望等方面,简述肝切除和LTAT在早期肝细胞癌综合治疗的学术地位和相互关系,指出在我国现阶段,肝切除和LTAT对于早期肝细胞癌的治疗存在着很大的互补性,两者的关系不是互相竞争,而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 标签: 肝肿瘤 肝切除术 肝细胞癌,早期 热消融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切除是实现肝癌根治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我国大部分肝癌患者初诊时即为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近年来,随着局部治疗的进步、靶向药物的研发、免疫治疗的成功及联合治疗的协同效应,转化治疗应运而生,其已成为中晚期肝癌治疗新焦点。部分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经过转化治疗后肝脏功能改善、剩余肝脏体积增大、肿瘤负荷减少,为序贯根治性手术提供了可能,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目前,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模式及局部联合系统治疗模式是国内常用、适用范围较广的转化治疗模式。笔者认为:随着转化治疗的理念不断拓展,如何优化多种治疗模式,筛选最佳受益患者,把握手术时机和指征,提高转化率,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仍需更多的临床证据支持,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 标签: 肝肿瘤 转化治疗 肝移植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降期治疗 肝切除
  • 简介:一、再生医学的内涵和重要性再生医学广义上讲是一门研究如何促进组织、器官创伤或缺损生理性修复,以及如何进行组织、器官再生与功能重建的学科,即任何与再生修复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包含在再生医学范畴内。

  • 标签: 再生医学 转化 器官再生 生理性修复 功能重建 医学范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晚期胃癌的转化治疗是当下胃癌治疗的热点。转化治疗是指经转化化疗后,使原本不可切除或肿瘤学无法肉眼完整切除的晚期胃癌,争取获得R0切除。但目前,转化治疗的适应证未明确。综合文献报道的临床实践,根据胃癌生物学行为特点和高度异质性,Ⅳ期胃癌被分为:无肉眼种植转移(Ⅰ类:转移灶潜在可切除;Ⅱ类:转移灶大体可切除,手术可能获益小,不作为首选治疗);有肉眼种植转移(Ⅲ类:不可切除的腹腔种植转移病灶,转化手术后可能获益;Ⅳ类:不可切除转移灶,腹腔种植伴其他远处转移)。Ⅰ类病患的术前化疗归为新辅助化疗,转化治疗的适应人群应为Ⅱ类、部分Ⅲ类、极少数Ⅳ类Ⅳ期胃癌,Ⅰ类、Ⅱ类、少数Ⅲ类晚期胃癌有望通过围手术期化疗联合手术,获得相对较长的生存期。作者回顾Ⅳ期胃癌的治疗进展,并对Ⅳ期胃癌进行新的分级,试图在临床实践中厘清思路。

  • 标签: 胃癌 Ⅳ期胃癌 转化治疗 新辅助化疗 转化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人肠内细菌对牛蒡苷48h的转化转化酶的性质。方法:采用人肠内细菌的混合菌液与牛蒡苷在37℃厌氧条件下进行培养;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HPLC分离转化产物;根据核磁共振波谱鉴定转化产物的结构;采用超声破碎方法,提取人肠内细菌总酶。结果:牛蒡苷在48h内可被人肠内细菌转化为牛蒡苷元和牛蒡苷元脱甲基化产物;转化酶可能为组成酶和诱导酶。结论:牛蒡苷在48h时主要转化产物为牛蒡苷元和脱甲基化产物。

  • 标签: 牛蒡苷 人肠内细菌 生物转化
  • 简介:创新(Innovation)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技术创新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 标签: 常态 骨科 转化 创新思维 主观能动性 实践能力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将探讨在现代医学中转化医学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发展的必然趋势及未来研究的价值。方法查阅大量国内外知名学习和专家在有关转化医学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做一总结。得到的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是转化医学的本质内容,在这一前提下,就要求多学科互相交叉合作,进而实现医学从实验室到临床并再从临床应用到实验室的双重思维。结论在未来医学的发展中,转化医学势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 标签: 转化医学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移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化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确诊并治疗的31例转移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完全缓解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因素,并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转移性胃癌分型与术后病理缓解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31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贲门胃底部13例,胃体部8例,幽门胃窦部10例。有10例术前影像学评价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腹腔种植转移10例,肝转移2例,肾上腺和脾转移各1例,多发转移5例。转化治疗术后病理有8例(26%)原发灶完全缓解(pT0),16例(52%)区域淋巴结完全缓解(pN0),7例(22%)病理完全缓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OR:20.082,95%CI:2.141~188.315,P=0.009)是病理完全缓解的独立影响因素。pT0可以显著改善无疾病生存时间(P=0.021)。结论转移性胃癌中单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转化治疗效果较好,pT0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转移 预后 转化治疗
  • 简介:,这条通道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这一研究模式已被我们应用在与烧伤临床救治相关的工作中,如休克、感染、创面愈合等多个方面.

  • 标签: 创面愈合 转化医学 深Ⅱ度 临床救治
  • 简介: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日益深入,肿瘤生物样本库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日益受到各国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世界各地也相继建立了肿瘤生物样本库。高质量肿瘤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将为研究肿瘤发病机制及个体差异,发展“个体化”治疗提供基础数据,也是决定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限速性因素。本文就国内外肿瘤生物样本库建立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做一论述。

  • 标签: 生物样本库 转化医学 肿瘤
  • 简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驱动、开放合作、转型升级"的"十三五"发展战略,强调转化是科技成果实现生产力的关键。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求,我军自"十二五"以来即提出了"转型、融合、创新、转化"的发展战略。其中,转化是军事医学的最终发展目标。军事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为民用医学技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智慧支持,是重要的推动力量。

  • 标签: 战术战伤救治 民用院前创伤救治 军民转化
  • 简介:摘要在多种癌症治疗取得突破的今天,胰腺癌治疗药物的研发仍举步维艰,缺少能反映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和模拟其复杂微环境的模型是导致从基础到临床转化研发失败的重要原因。随着类器官、人源肿瘤异种移植和人源化小鼠等技术的出现,使个体化精准研究肿瘤异质性、高度模拟包含间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肿瘤微环境成为可能。利用这些新技术开展胰腺癌的基础和转化研究可以弥补既往研究手段的不足,有可能建立适用于胰腺癌研究的精准模型,推动胰腺癌治疗药物的研发,改善胰腺癌的疗效。

  • 标签: 胰腺癌 类器官 人源肿瘤异种移植 人源化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