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中取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7年 3月 ~2019年 1 月诊治的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 8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例,观察组利用关节镜开展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为 93.18%;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低,为 70.45%,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可促进韧带修复,缩短康复时间,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前交叉韧带具有制导膝关节生理运动和限制异常活动,维持稳定前向及旋转运动的功能,是膝关节内运动的核心结构。但在运动中常易受到损伤,且遗留后遗症几率较高,因此,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成了损伤后期治疗的关键之一。运动康复凭借其科学、无创、简单易行,循序渐进的特点,成为了进行后期康复治疗的不二选择。

  • 标签: 前交叉韧带损伤 运动康复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肺结核感染到发病,潜伏期较长,很难鉴定是院内感染还是社区感染,作为综合医院,如何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是医院防控的重要内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管理至关重要,针对三要素做好防控,既可以保证患者安全,也保证医务人员安全。本文重点介绍综合性医院对肺结核的院内防控措施与有效手段,医务人员合理指引、安排患者就诊,同时使用专业的防护设备,对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有效消毒工作,多部门协助,做好院内肺结核的交叉感染防控工作。

  • 标签: 综合医院 肺结核 院内感染 感染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由后向前建立胫骨隧道的全内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技术治疗PCL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15例(15膝)PCL损伤患者资料。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46.3岁(23~60岁);左膝8例,右膝7例;平均受伤至手术时间33.6d(4~120d)。合并伤:内侧半月板损伤3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例,内侧副韧带损伤2例,外侧副韧带损伤1例。术前查体及MRI检测均显示PCL完全断裂,均采用由后向前建立胫骨隧道的PCL重建技术治疗。手术前、后均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进行评定。结果1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8.3个月(6~12个月)随访。手术时间平均为55min(45~70min)。所有患者术后膝关节不稳症状均消失,后抽屉试验和胫骨后沉征均呈阴性,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达到110°~130°,平均118°。末次随访时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为(88.1±3.3)分,与术前[(52.3±2.1)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0.6±3.1)分,与术前[(43.1±2.3)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后向前建立胫骨隧道的全内PCL重建技术,无需定位器、倒打钻等特殊工具即可完成全内PCL重建手术,术中可获得良好的PCL足印区视野,胫骨隧道内口定位准确,有效避免了血管、神经损伤,操作方便,术后近期疗效良好。

  • 标签: 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检查 创伤和损伤 胫骨隧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ICU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为主,分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6例,优质护理),比较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缩短ICU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 标签: ICU 鲍曼不动杆菌 交叉感染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叉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开放方式治疗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案,交叉克氏针治疗组实施交叉克氏针治疗。分析手术治疗的时间、掌指骨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掌指骨骨折术后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手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结果交叉克氏针治疗组手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手术治疗的时间、掌指骨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掌指骨骨折术后住院的时间、并发症各项指标均优于开放方式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掌指骨骨折患者实施交叉克氏针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交叉克氏针治疗 掌指骨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 输血是在患者临床治疗时候常用的一种医疗手段 , 同时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手段。近些年来 , 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在提高 , 使得临床用血的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大。但是随之而来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 像是安全便成为了首要的问题。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 , 在人体之外进行检测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是否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 也就是所说的血液相容性实验 , 进而再进行交叉配血。经过这样的步骤 , 才能够保证安全性。但是并不是所有实验的血型都相合 , 本文归纳总结不合的原因 及处理方式。

  • 标签: 输血 交叉配血 原因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并观察其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6年 12月至 2018年 1月期间收录的 29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观察病人术前、术后的相关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关节镜治疗的病人其相关症状及生理指标改善效果明显,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病人满意度高,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关节镜方法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稳定期病人,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保留残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行保留残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值3个月,随访均在6个月以上,均实施同种异体腘绳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根据其有无保留残端分为两组,对照组(未保留,22例)和观察组(保留23例)。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存在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包括ACL胫骨止点断裂4例,14例股骨起点断裂,27例体部断裂,随访6-15个月,均值8.5个月。患者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而两组在IKDC综合评分、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等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ACL重建术实施保留残端的效果更为显著,即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其稳定性,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有效康复,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保留残端 解剖重建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并观察其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6年 12月至 2018年 1月期间收录的 29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观察病人术前、术后的相关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关节镜治疗的病人其相关症状及生理指标改善效果明显,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病人满意度高,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关节镜方法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稳定期病人,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ICU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 ICU自 2016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的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患者 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为主,分对照组( 36例,常规护理)、研究组( 36例,优质护理),比较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 P<0.05。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缩短ICU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 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 标签: ICU 鲍曼不动杆菌 交叉感染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并观察其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录的29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观察病人术前、术后的相关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关节镜治疗的病人其相关症状及生理指标改善效果明显,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病人满意度高,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关节镜方法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稳定期病人,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 临床效果
  • 简介: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 650000 【摘要】目的:探析对接受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运动员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对象来自本院 2017年 -2019年间收治前交叉韧带( ACL)受损且拟用外科手术方案治疗运动员患者群体相关临床数据,在其中随机抽取 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围术期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归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对运动员患者术后康复影响。结果:完成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平均 6个月时间随访,其膝关节活动度均在 120°以上;以 Lysholm为依据评价膝关节状况,提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有显著改善且前后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前交叉韧带受损的运动员患者当前主要治疗手段为关节镜下微创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治疗,手术期间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保障患者术后的依从性,对运动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更快的回归正常运动生涯,值得重视。

  • 标签: 运动员 前交叉韧带重建 围手术期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供给质量来带动需求发展。我国不仅在经济方面需要供给侧改革,在高等教育中同样需要。当今的医疗卫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转变,而医工交叉学科的创新发展对国家的发展又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医疗卫生市场的矛盾,探讨如何以医工交叉学科平台建设来提高医疗卫生创新人才的供给质量。

  • 标签: 供给侧改革 医工交叉 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