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在胸膛上的毛叫胸毛,长在腿上的毛叫腿毛,长在胳肢窝里的毛叫腋毛。还有一些毛不怎么明显,于是统称为汗毛。奇怪的是,还有些毛就有些优越感了,比如脑袋上的毛叫头发;长在嘴唇周围的毛叫髯,叫须,叫胡子。不过中国历史上还是出现过几个爱胡子的人,据说某位美髯公就很珍惜自己的胡子,睡觉时要用小布袋把胡子装起来,所以说,中国大男人的臭美习性自古有之。但是咱们平常人不是美髯公,脸上荒芜了就应该打扫,这当然少不了除草机的帮忙!

  • 标签: 小布袋 美髯公 胸毛 中国历史 自古有之 人体工程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除草剂中毒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除草剂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急救及心理护理,并统计其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79.2%,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50.0%,两组患者治愈率间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急救及针对性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自身健康状况。

  • 标签: 除草剂 农药中毒 急救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索在山丘地区用除草剂"农达"除草后药物灭螺的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选择3段有螺渠,随机确定为砍草渠(人工砍草+药物灭螺)、除草剂渠(除草剂+药物灭螺)和未除草渠(药物灭螺),灭螺后3d、7d、15d、30d系统抽样查螺,计算钉螺死亡率及活螺密度.结果灭螺后砍草渠和除草剂渠钉螺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未除草渠,活螺密度明显下降;灭螺后3d砍草渠钉螺死亡率显著低于除草剂渠,但灭螺后7d、15d及30d后二渠间钉螺死亡率无明显差异.除草费用,砍草渠0.14元/m2,除草剂渠0.035元/m2.结论在山丘地区,用除草除草是一种有效、经济、适用的灭螺前环境处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山丘地区 除草药物 灭螺作用 钉螺 施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草甘膦除草剂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中毒严重程度的差异。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草甘膦除草剂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接触时间、中毒剂量、中毒原因、中毒途径、临床表现、住院期间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式、住院时间、预后等信息,并根据2016年《急性中毒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中毒严重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病情分级,以住院期间最高病情分级为最终病情分级,根据病情分级结果,无症状和轻度纳入轻症组,中度、重度和死亡纳入严重组。对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确定83例急性草甘膦除草剂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存活,主要为轻度中毒(56.6%),男女比例为33∶50,平均年龄为39岁。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最高),且多发于春夏季节。主要中毒原因和中毒途径分别为自杀(71.1%)和直接口服(83.1%),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71.1%)。实验室检查多见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 NEUT%)、D-二聚体升高和血红蛋白、血钾降低。与轻症组相比,严重组平均年龄更大[(51±17)岁vs.(35±19)岁]、自杀和直接口服占比更高、住院时间更长[8.0(4.8,12.0) d vs. 3.0(2.0,5.5) d]、中毒剂量更大[200.0(50.0,200.0) mL vs. 30.0(11.3,57.5) mL]、入院24 h内NEUT%更高[(83.4±10.4) vs.(73.2±12.8)]。严重组较轻症组更易发生WBC、NEUT%、谷草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等指标升高和血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草甘膦除草剂中毒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一般病情较轻、预后较好,中老年人、直接口服、中毒剂量高和入院24 h内NEUT%高的患者病情更重,严重中毒更易引起实验室指标变化。

  • 标签: 草甘膦 除草剂 急性中毒 临床特点 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除草剂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用量不断增长。除草剂喷施以后可通过喷雾漂移、灌溉、大气沉降和径流等综合作用进入环境水体。水中残留的除草剂不仅对动植物有毒性作用,并且最终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例如,难以被生物降解的除草剂残留经生物富集作用后可能致癌致畸、神经中毒、对细胞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影响生物繁殖等,因此如何有效清除水体中的除草剂污染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将重点对光催化降解法医毒物实践中五种除草剂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除草剂 光催化降解 进展
  • 简介:常规的人工电子耳蜗利用电流触发听觉神经来帮助患者恢复听觉。在电子耳蜗中一个很难逾越的障碍就是电流的扩散,电流在神经组织内的扩散限制了可植入的电极的数目,结果降低了听觉神经的选择激发性。激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很好的方向性,也就是说它不会象电流那样扩散。一种全新的尝试就是在人工耳蜗内用光纤取代电子电极,用激光取代电流触发神经组织。因此我们称这种新型的耳蜗为人工光学耳蜗。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人工光学耳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内耳 人工耳蜗 人工光学耳蜗 激光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基于液相-质谱联用技术的方法,研究了蔬菜中多种除草剂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发现,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效率的特点,能够准确检测蔬菜中多种除草剂的残留情况,为蔬菜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 标签: 蔬菜 除草剂 残留检测 液相-质谱联用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人工流产患者的情况,以降低人工流产率。方法对2008年~2012年我院门诊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493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婚育史、人流次数与避孕措施。结果49382例接受人工流产的妇女平均年龄30.5岁;年龄≤19岁者占13.72%。86%为初中及以下。51.7%未婚,有性生活史。人流2次以上占53.1%。半年内有终止妊娠史占27.48%,人工流产≥3次者占16.3%。31.4%未使用任何避孕措施,也不懂避孕知识。23851例因避孕失败而致意外妊娠占48.3%。结论我地区人工流产年龄较低,有较大比例患者不使用避孕措施,且对避孕知识了解少,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工作。

  • 标签: 人工流产 避孕 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