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红外低温监测技术在口岸检疫查验现场的应用条件,加强对生物材料和特殊物品的监管。方法用不同温度的冷藏水模拟低温物品,用研发的红外低温监测系统在不同距离、高度、角度进行检测,计算报警误差值,分析低温物品的实际温度、距离、高度及角度对红外低温监测系统的测量效果影响,探究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模拟低温物品的实际温度越低,或测量距离越大,或偏移探头角度越大,系统报警误差值越大。模拟物品的实际温度、距离及角度对低温监测系统的测量值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对测量值影响无统计学意义(F=1.68,P〉0.05);物品实际温度、距离、高度及角度4个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32,P〉0.05)。结论红外低温监测技术可实现对旅客携带低温物品的监测。

  • 标签: 低温 携带物 高度 距离 角度
  • 简介:摘要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继戊二醛浸泡、环氧乙烷灭菌等低温灭菌领域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灭菌方法,它对于一些不耐高温、高精尖、贵重医疗器材的消毒灭菌及提高腔镜手术器械的周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低温化学指示卡异常变色,目的通过对低温化学指示卡异常变色的原因分析,找到改进措施,提高灭菌成功率。

  • 标签: 异常变色原因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目前主要的低温灭菌方式,对比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并根据不同的灭菌要求,选择合适的低温灭菌方式。方法:对比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环氧乙烷灭菌和甲醛灭菌三种方式的灭菌原理及适用范围,同时对三种灭菌设备的主要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结论:三种灭菌方式各有优缺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时间虽短,但灭菌效果低于环氧乙烷灭菌和甲醛灭菌。

  • 标签: 低温灭菌方式 三种灭菌原理 灭菌时间 灭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亚低温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分组方式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血小板调脂等常规治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亚低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一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亚低温治疗应用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配合医师治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亚低温 重症脑卒中 价值评估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当腋温高达39℃以上,如果不及时给予有效处理,将会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而家长对迅速控制发热也具有较高的心理期望,有时也将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医患冲突。所以,为高热难退患儿寻找一种安全、迅速、有效、方便的降温方法显得非常重要。亚低温治疗仪虽然已经应用在小儿高热退烧治疗上,但仍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亚低温治疗仪 小儿高热 问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头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5 年 10 月 ~ 2017 年 10 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86 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 n=43 )与对照组( n=43 ), 研究组予头部亚低温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出院后比较其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NIHSS ),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 Barthel )情况。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研究组( 90.69% )显著高于对照组( 79.06% ), P<0.05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 27.91% )明显低于对照组( 53.48% ), P<0.05 ;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第 7 天的 NIHS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 14 天与 21 天 NIHSS 评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 3 月研究组的 Barthel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采取头部亚低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 头部亚低温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局部亚低温治疗应用于重症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E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照对照组,改善状况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局部亚低温应用于治疗重症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避免患者神经受到损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脑梗死 局部亚低温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生物监测在消毒供应中心尤为重要,它直接反应灭菌物品的灭菌质量,生物监测阴性说明灭菌器灭菌合格,阳性则不合格。本文通过此案例所暴露出的缺陷,利用员工的头脑风暴,完善相关操作规程及考核细则,提升团队文化建设。

  • 标签: 生物监测阳性 结果判断滞后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和护理。结果亚低温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仅有寒战等不适表现,除3例肺部感染外,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亚低温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缺损状况。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促进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出血性脑卒中 亚低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亚低温治疗对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和护理。结果亚低温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仅有寒战等不适表现,除3例肺部感染外,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亚低温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缺损状况。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促进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出血性脑卒中 亚低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技术在小儿鼾症手术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60例鼾症患儿,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组(实验组30例)和传统手术治疗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小儿鼾症手术的应用具有临床疗效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小儿鼾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8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组间均3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等离子低温消融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64例患者均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88%(23/32),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等离子低温消融术 慢性咽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脑出血患者局部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6年 8月至 2017年 8月我院采取亚低温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 7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于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取局部亚低温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给予相应的临床疾病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重症脑出血患者于相应临床治疗后疾病情况均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水肿减少量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明显, p<0.05。结论:给予重症脑出血患者常规综合治疗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同时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情况,值的积极推广。    【关键词】重症脑出血;局部亚低温;护理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local mild hypothermia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74 cases of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mild hypothermia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cal mild hypothermia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corresponding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condi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improved after the corresponding clinical treatment, and the edema redu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routin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local mild hypothermia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disease and promote the valu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内容。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无并发症情况发生,护理效果良好。结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患者选用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帮助手术顺利完成,并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低温等离子 扁桃体切除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近些年竞技体育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在发展,同样也导致了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和运动疲劳,如何有效的让运动员恢复是教练和运动员迫切需要的。 全身 超低温 治疗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物理 治疗 ,因其能很好地缓解疼痛、降低受伤后的炎症反应、加快恢复速度,且操作简便、耗时短、治疗过程舒适,日益受到国内外优秀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注。 本文就全身超低温治疗技术在促进运动疲劳恢复是生理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运动性疲劳,全身超低温治疗, 运动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96例因急性重症脑梗死而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选取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48例患者,在采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应激激素的改变。结果在本次探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应激激素水平没有明显差距,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应激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脑梗死的治疗中采用局部亚低温疗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对于神经系统以及神经功能的损伤,同时还降低了应激激素的水平,效果理想。

  • 标签: 局部亚低温 急性重症脑梗死 应激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