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一种脊柱手术防面部压疮交替充气体位枕的制作与使用方法。该体位枕主体采用硅胶制作并配有棉布枕套,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并设置有可充气容腔,进行交替充气,有效缓解面部压力。上下开口及鼻容腔分别放置眼鼻口唇,避免对其造成压迫;上下弧槽分别放置前额和下颌,内置缓冲棉,缓解剪切力和摩擦力;弹性固件有效固定气管插管,维持术中有效通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该体位枕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有效预防脊柱手术面部压疮,并增加患者舒适度、有利于手术操作,效果可靠。

  • 标签: 脊柱手术 俯卧位 面部压疮 体位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全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充气保温毯对防止手术中出现低温度的作用。方法:从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高龄患者中抽取6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00例)和观察组(3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暖,观察组采用充气保温毯。结果:在手术前体温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中、手术结束以及离开PACU时,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体温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在观察组中,有55名患者出现了低温度,其中,低温度的发生率为18.3%,与对照组(145例,48.3%)的发生率相比,有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采用充气保温毯能有效地保持手术中体温的稳定,防止手术中出现低体温、寒战等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效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全麻高龄患者 充气式保温毯 术中低体温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充气保温毯围术期保暖对小儿全麻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择期全麻手术的患儿,随机平均分为2组。A组患儿围术期使用充气保温毯保温,B组患儿围术期使用常规覆盖法保温。记录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苏醒躁动和苏醒躁动情况。在进入复苏室前(T0)、进入复苏室后5分钟(T1)、10分钟(T2)、15分钟(T3)、20分钟(T4)、25分钟(T5)、30分钟(T6)7个时点记录患儿体温及Steward苏醒评分。结果与B组比较,A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显著缩短,苏醒躁动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A组T2至T5时点Steward评分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充气保温毯围术期保暖可以缩短小儿全麻术后的复苏时间,提高复苏质量。

  • 标签: 小儿 复苏 低体温 充气式保温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充气保温毯在小儿手术中的保温价值。方法选择年龄在2-8岁样择手术病例40例,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保温组采用充气保温毯,设定充气温度40-42℃,对照组采用电热毯,设定温度为。术中连续观察胸腔温度变化。结果对照组在手术30min、60min和术毕时温度低于保温组(P<0.05)。结果充气保温毯能有效预防小儿术中低体温发生。

  • 标签: 高海拔 小儿 术中 充气式保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充气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2017年9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69例接受充气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IVMTE组)或胸腹腔镜联合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MIME组)的患者资料。IVMTE组47例,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68.6±7.5)岁(范围:54~87岁);MIME组222例,男性159例,女性63例,年龄(66.8±8.8)岁(范围:42~93岁)。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匹配后MIME组38例,IVMTE组38例。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IVMTE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96.0±39.2)ml比(123.8±49.3)ml,t=-2.627,P=0.011],手术时间较短[(239.1±47.3)min比(264.2±57.2)min,t=-2.086,P=0.040],术后3 d引流量较少[85(89)ml比675(573)ml,Z=-7.57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组数和枚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VMTE组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系统1~2级肺部感染[7.9%(3/38)比31.6%(12/38),χ²=6.728,P=0.009]、总体并发症[21.1%(8/38)比47.4%(18/38),χ²=5.846,P=0.016]和肺部总并发症[13.2%(5/38)比42.1%(16/38),χ²=7.962,P=0.005]的发生率低于MIME组。结论充气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安全可行,可达到与胸腔镜手术相同的肿瘤学切除范围。

  • 标签: 食管肿瘤 纵隔镜检查 食管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不同按压手法及氧流量下的新生儿自动充气气囊氧浓度,旨在探索在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氧浓度的影响因素,尽可能减少氧损伤。方法⑴研究对象新生儿自动充气气囊(280mL)1个,实验前去除储气囊。⑵分组和气囊按压手法4种气囊按压手法分别为1指法拇指对食指,2指法拇指对食指和中指,3指法拇指对食指、中指和无名指,4指法拇指对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依据所提供的氧流量(FiO2)不同分为A组(5L/min)、B组(4L/min)、C组(3L/min)、D组(2L/min)和E组(1L/min)共5组,每组分别以60次/分和40次/分的频率(分别表示为R60bpm和R40bpm)进行气囊按压并再分为2个小组,即A1组(FiO25L/min,R60bpm)、A2组(FiO25L/min,R40bpm)、B1组(FiO24L/min,R60bpm)、B2组(FiO24L/min,R40bpm)、C1组(FiO23L/min,R60bpm)、C2组(FiO23L/min,R40bpm)、D1组(FiO22L/min,R60bpm)、D2组(FiO22L/min,R40bpm)、E1组(FiO21L/min,R60bpm)和E2组(FiO21L/min,R40bpm)。每个小组均分别用1指法、2指法、3指法和4指法进行气囊按压,每种手法测定8次氧浓度。⑶氧浓度测定测定方法制造一个有活瓣效应的容器,使用OxytrueOA氧浓度检测仪测定其稳定状态下的氧浓度。结果氧浓度A1、A2、B1、B2、C1、C2、D1、D2、E1和E2组的氧浓度(%)均值分别为49.77、54.25、47.55、51.33、42.68、48.35、36.20、38.41、28.80和31.94,范围56.39~28.50%,其中一指法输出的氧浓度为56.39-29.15%。结论⑴去除储气囊的自动充气气囊一指法,在氧流量1-5L/min范围内输出的氧浓度为29.15~56.39%,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复苏时的参考依据之一。⑵在相同氧流量下输出氧浓度与按压频率和按压手指数成负相关。

  • 标签: 自动充气式球囊 氧浓度 氧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充气加温毯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护理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到2023年7月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2人,其中男16人,女26人,年龄50岁至87岁。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在手术过程中不使用充气加温毯,仅通过常规的手术室温度调节来维持患者的体温。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上联合充气加温毯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直肠温度和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实验分析,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直肠温度和并发症各项明显优于对照组。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明显的(P<0.05)。结果 充气加温毯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护理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促进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充气加温毯,以改善老年患者的手术护理效果。

  • 标签: 充气式加温毯 老年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充气加温毯应于妇科麻醉后恢复室(PACU)以减少麻醉恢复期患者低体温的发生,提高患者恢复质量。方法将2018年6月1日—29日本院3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实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覆盖棉被保暖,实验组采用充气加温毯和覆盖棉被保暖,两组患者其他护理措施相同。患者入PACU后30min对患者进行鼓膜体温进行监测,记录患者在PACU中停留时间。结果对照组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为20.7%,实验组为8.0%,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在PACU中停留时间对照组51min,实验组40min,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气加温毯的应用可以减少妇科PACU患者低体温的发生,提高妇科PACU周转率。

  • 标签: 充气式加温毯 妇科PACU 体温管理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充气保温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对减少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手术期间采用常规温静脉用液、血和加温腹腔冲洗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充气保温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10.9±3.4)d、麻醉苏醒时间(45.4±12.6)min,对照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18.8±3.1)d、麻醉苏醒时间(67.7±13.5)min,观察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有4名患者发生低体温,1例全身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中有20名患者发生低体温,14例全身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8.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气保温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对减少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充气式保温毯 结肠癌根治术 并发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充气加温毯对降低危重症患儿在连续性血液净化过程中低体温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2014年6月~2015年8月选取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49例分为观察组2l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充气加温毯保温的护理措施,血液净化前、中(净化4,8,12h)、后分别测量患儿体温。结果:两组患儿血液净化前以及净化4,12h和净化后体温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血液净化过程中体温不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息儿血液净化8h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气加温毯保温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危重症患儿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低体温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充气式加温毯 危重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低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充气保温毯下肢大血管复温对乳腺癌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手术室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将充气保温毯覆盖双侧髂前上棘连线至双足,试验组将保温毯覆盖于双侧髂前上棘连线至双膝连线之间。分别于麻醉前(T0)及麻醉诱导后30 min(T1)、60 min(T2)、90 min(T3)、120 min(T4)和术终(T5)时记录2组患者鼻咽温、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同时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T0和T1时2组患者鼻咽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5时试验组鼻咽温分别为(36.41 ± 0.61)、(36.37 ± 0.76)、(36.20 ± 0.94)、(36.15 ± 1.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5 ± 0.73)、(35.84 ± 0.76)、(35.60 ± 0.59)、(35.57 ± 0.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762~3.970,P<0.01)。术后试验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9.43 ± 1.51)、(32.49 ± 3.69)、(13.33 ± 2.23)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48 ± 1.81)、(34.36 ± 4.14)、(15.38 ± 2.43)s,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分别为(3.58 ± 0.83)g/L、(199.11 ± 20.31)×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 ± 0.43)g/L、(176.45 ± 16.41)×109/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45~6.319,P<0.05或0.01)。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及低体温、寒战发生率分别为(279.56 ± 46.03)ml、5.66%(3/53)、16.33%(8/5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18.66 ± 74.47)ml、18.87%(10/53)、33.96%(18/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251,χ2值为4.296、4.169,均P<0.01或0.05)。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充气保温毯下肢大血管复温法,能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发生风险和减少术中出血量。

  • 标签: 充气式保温毯 大血管 乳腺癌根治术 低体温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生儿复苏时使用自充气球囊(self-inflating bag,SIB)和T组合复苏器(T-piece resuscitator,TPR)在人工操作时的通气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参加新生儿复苏模拟训练营的30名学员,对其进行TPR和SIB教学和操作指导,学员依次在TPR和SIB上进行通气,期间通过模拟肺详细记录学员在操作这2种复苏装置时的通气参数,包括操作设备时产生的吸气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和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人工肺泡内的峰压、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MAP)以及通气频率和吸气时间、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析2种通气装置的参数差异。结果TPR在模拟肺肺泡内峰压[(17.18±1.61)与(24.05±4.29)cmH2O(1 cmH2O=0.098 kPa),t=-6.87]、PIP[(17.91±1.35)与(29.97±4.50)cmH2O,t=-14.06]、流速[(3.65±0.25)与(6.88±1.59)L/min,t=-11.33]、潮气量[(15.90±1.81)与(24.02±4.29)ml/min,t=-10.99]及每分通气量[(664.71±88.94)与(1 069.49±205.68)ml/min,t=-9.89]均显著低于SIB(P值均<0.001)。而使用TPR进行通气时的肺泡内PEEP较高[4.76(4.69~5.57)与0.19(0.12~4.10)cmH2O,T=1 190.00],吸气时间[(0.59±0.15)与(0.43±0.09)s,t=5.01]及通气时长[(1.46±0.23)与(1.36±0.11)s,t=2.15]均明显较长,吸呼比的比值较高(0.71±0.22与0.47±0.13,t=5.14);P值均<0.05。结论通过模拟肺测试人工正压通气,相比SIB,TPR能产生更安全和稳定的PIP、PEEP和潮气量,并维持良好的MAP。

  • 标签: 复苏术 呼吸,人工 正压呼吸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充气加温毯联合电热毯的综合性保温措施在胸外科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行全麻下胸外科手术的124例患者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以接受常规保温措施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以接受充气加温毯联合电热毯的综合性保温护理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核心体温、生理应激反应、凝血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开始30min、60min、90min及120min时的核心体温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术后2h,2组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P均<0.05),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h,2组的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术前,凝血酶时间较术前延长(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低体温与寒战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气加温毯联合电热毯的综合性保温可减少胸外科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可更好地维持其术中核心体温,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全身麻醉 充气式加温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充气加温毯联合电热毯的综合性保温措施在胸外科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行全麻下胸外科手术的124例患者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以接受常规保温措施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以接受充气加温毯联合电热毯的综合性保温护理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核心体温、生理应激反应、凝血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开始30min、60min、90min及120min时的核心体温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术后2h,2组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P均<0.05),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h,2组的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术前,凝血酶时间较术前延长(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低体温与寒战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气加温毯联合电热毯的综合性保温可减少胸外科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可更好地维持其术中核心体温,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全身麻醉 充气式加温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充气加温毯联合电热毯的综合性保温措施在胸外科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行全麻下胸外科手术的124例患者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以接受常规保温措施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以接受充气加温毯联合电热毯的综合性保温护理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核心体温、生理应激反应、凝血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开始30min、60min、90min及120min时的核心体温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术后2h,2组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P均<0.05),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h,2组的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术前,凝血酶时间较术前延长(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低体温与寒战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气加温毯联合电热毯的综合性保温可减少胸外科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可更好地维持其术中核心体温,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全身麻醉 充气式加温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充气加温毯联合电热毯的综合性保温措施在胸外科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行全麻下胸外科手术的124例患者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以接受常规保温措施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以接受充气加温毯联合电热毯的综合性保温护理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核心体温、生理应激反应、凝血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开始30min、60min、90min及120min时的核心体温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术后2h,2组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P均<0.05),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h,2组的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术前,凝血酶时间较术前延长(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低体温与寒战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气加温毯联合电热毯的综合性保温可减少胸外科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可更好地维持其术中核心体温,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全身麻醉 充气式加温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