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股骨纵向骨搬移模型,并评估该动物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取20只雄性新西兰,先在股骨近端造成一段14 mm骨缺损,骨缺损远端截骨,形成游离骨段,随后安装自制的外固定支架固定,通过7 d间歇期,将游离骨块向骨缺损处搬移,以刺激缺损区骨组织再生修复。在搬移期第1天和第14天、固定期21 d和第35天分别处死4只家兔,通过动物模型的一般状态、标本形态、X线片来评估该模型的科学性。结果术后骨搬移模型的一般情况良好;大体标本及X线检查可见骨缺损区重建修复,并逐渐接近正常骨组织;固定期间骨搬移装置无松动、脱落等不良情况,搬移期每日可定量完成1 mm骨搬移,最终修复骨缺损。结论纵向骨搬移模型建模方案简便可靠,可较理想地模拟临床骨搬移全过程。

  • 标签: 骨搬移 新西兰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高压持续时间不同其腹肌、膈肌的病理改变进程。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22只,体质量2.7~3.2 kg。22只实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4只;模型1组~3组,每组6只。4组实验制作腹腔高压动物模型,对照组加压水囊不注液;模型1组~3组加压水囊注入含龙胆紫溶液的生理盐水,每注入50 mL生理盐水测量腹腔内压力1次,最终使腹腔内压力达到20 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完成模型制备后24 h进行标本取材,模型1组~3组分别于完成模型制备后24、48、72 h进行标本取材。按实验规划时间点使用空气推注法常规处死实验动物,完整切取实验左侧膈肌和6 cm×4 cm大小前腹壁组织制备病理切片,HE染色,生物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标本的病理学改变。结果22只实验均成功完成模型制备,模型1组~3组腹腔内压力达到20 mmHg时腹腔加压水囊量为260~380 mL。所有实验动物制备模型后活动明显减少,其中对照组实验摄食量轻度下降,模型1组~3组实验摄食量明显减少或不进食。实验过程中模型1组、3组各有1只实验死亡。(1)腹壁组织病理改变:对照组可见腹壁横纹肌脂肪变性;模型1组腹横纹肌间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模型2组腹横纹肌间可见出血,局部可见炎性坏死;模型3组可见横纹肌断裂,伴脂肪变性及玻璃样变性/坏死。(2)膈肌病理改变:对照组可见膈肌横纹肌肌束部分萎缩;模型1组可见膈肌横纹肌肌束部分萎缩,部分肥大;模型2组可见膈肌横纹肌肌束萎缩,萎缩的细胞核聚集,部分区域可见横纹减少或消失;模型3组可见膈肌横纹肌肌束部分肥大,部分萎缩,肌束间血管扩张充血。结论腹腔高压可引起腹肌和膈肌出现明显的细胞损害,且随着高腹压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

  • 标签: 腹内高压 腹肌 膈肌 病理过程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扩散加权成像定量评估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以66只新西兰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3只,每组分为11个时间节点,每时间节点3只。实验组开腹结扎前肠系膜动脉主干建立AMI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不结扎。使用3.0 T MR行IVIM检查,扫描结束后进行病理标本采集及制作。对影像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IVIM参数值(f值、D值、D*值)。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实验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各参数值的差异进行比较。将影像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当肠系膜缺血2 h左右时,实验组f值和D值低于假手术组(D值约<1.0×10-3 mm2/s,f值约<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实验组及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此时缺血仅累及肠壁黏膜层。当肠系膜缺血达到4.5 h左右时,f值及D值进一步降低(D值约<1.0×10-3 mm2/s,0<f值<0.1),D*值降低,各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病理结果显示肌层受累。当肠缺血时间达到5.5 h时,f值近似于0,D值升高(约>1.0×10-3 mm2/s),D*值较前大致相同,D值及D*值在实验组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缺血肠壁结构破坏严重甚至累及肠壁全层。结论IVIM定量参数中f值及D值能够反映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与病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有助于AMI的早期定量评估与动态监测,为临床评价AMI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急性肠系膜缺血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新西兰兔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肠黏膜内脱垂造模过程中直肠黏膜变化的差异,探讨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形成机制。方法采用中药大黄和番泻叶液灌胃、站立与无水酒精肛周注射3种方法联合造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直肠黏膜的超微结构。结果正常组扫描电镜见直肠黏膜微绒毛排列紧密、细胞界限不清;透射电镜见基底膜均连续、完整,未见破坏,结缔组织中可见纤维细胞及散在的纤维束,细胞膜完整。造模中期组透射电镜见基底膜结构完整,下方结缔组织局灶见成纤维细胞凋亡,凋亡小体形成。造模完成组扫描电镜见直肠黏膜细胞交界处微绒毛明显凹陷;透射电镜见基底膜结构被破坏;结缔组织中均可见到毛细血管不同程度扩张、内皮细胞变性,小部分区域见大量纤维细胞凋亡,间质中可见成片细胞坏死,细胞膜被破坏、细胞器外溢,间质纤维组织疏松、排列紊乱。结论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形成与成纤维细胞改变、细胞外基质稳态破坏,致基底膜破坏、结缔组织间质改变,从而引起纤维结构变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有关。

  • 标签: 直肠黏膜 超微结构 电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照射耳软骨后,导致耳软骨重塑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33只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6组,分别用于以下实验:筛选激光能量(6只),观察激光照射术后即刻(6只)、1周(6只)、3周(6只)、6周(6只)耳软骨组织的变化,以及转录组测序和样本验证(3只)。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左耳为不做处理,为正常对照侧;右耳进行激光照射(照射侧)。(1)激光能量筛选:使用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以不同能量密度(50、60、70、80、90、100 J/cm2)照射6只耳右侧软骨后,取双侧厚度一致、相同规格、去除皮肤及软骨膜的软骨,进行组织学切片HE染色,观察软骨细胞的变化,确定最适宜塑形的激光能量密度(简称最适能量密度)。(2)耳软骨组织学观察:采用最适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24只右耳,分别于术后即刻及1、3、6周取材双侧软骨进行组织学观察(HE、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3)转录组测序和样本验证:采用最适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3只右耳,照射后6 h内取下耳右侧软骨组织进行混合,设为激光照射组;取左耳相同部位、等体积的软骨组织,设为空白对照组,进行转录组RNA测序,并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经50~100 J/cm2不同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后,HE染色显示,激光能量密度为80 J/cm2时能使软骨细胞有改变但未发生空泡变形及凝固性坏死,损伤程度适宜。(2)80 J/cm2的激光照射后,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即刻出现激光辐射带,辐射带上软骨细胞整体形态拉长,呈梭形细胞样改变,基质染色深,折光明显,Ⅱ型胶原相对增多,1周时辐射带变浅,细胞大小较前恢复;3周到6周时辐射带周围基质染色又逐渐加深,整体形态又拉长。(3)转录组RNA测序发现:激光照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198个差异表达基因(70个基因上调、128个基因下调)。通过进一步筛选和研究,激光照射组中CREB3L2基因表达上调。qPCR结果显示,激光照射组中CREB3L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CREB3L2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照射耳软骨后,上调了CREB3L2基因的表达,引起软骨细胞重排及增殖,导致耳软骨形态和生物力学发生改变。

  • 标签: 耳软骨 激光,固体 Nd∶YAG激光 生物力学 重塑 耳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将观察24小时心房颤动(AF)模型的内皮素-1(ET-1)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ET-1在预测AF发生、发展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新西兰40只,给予右心房快速起搏(600次/分)建立持续性AF模型。按起搏时间随机分成5组,0 h(P0)组、快速起搏4 h(P4)组,8 h(P8)组,12 h(P12)组,24 h(P24)组,每组8只。观察起搏后0、4、8、12、24 h的血浆及心房组织ET-1的变化规律。结果:血浆ET-1在起搏12h开始出现明显升高,至起搏24 h升至最高,心房肌组织ET-1主要分布在心房肌胞浆中, 在起搏12h开始升高,至起搏24 h显著升高。结论:AF持续12小时,仅有血浆ET-1水平显著升高,24小时AF时,血浆和心房组织ET-1水平才出现一致性升高改变。研究提示:血浆ET-1水平可能推测阵发性AF持续的时间,增高的心房肌组织ET-1可能是AF诱发AF的触发因素之一。

  • 标签: []心房颤动 快速心房起搏 内皮素1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索健康眼玻璃体腔单次注射更昔洛韦的安全剂量范围,并观察眼玻璃体腔连续注射不同剂量更昔洛韦的视网膜毒性。方法将10只健康新西兰无色素平均分为5组,每组各2只。每组分别往眼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1 mg/0.025 ml、2 mg/0.025 ml、5 mg/0.025 ml、10 mg/0.025 ml及0.025 ml生理盐水(对照组)。干预1周后对眼行超广角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检查,暗适应条件下测定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最大混合反应(Max-R),明适应条件下测定视锥细胞反应(Cone-R)和30 Hz闪烁反应(30 Hz-R)。将24只健康新西兰无色素随机分为小剂量实验组、小剂量对照组和大剂量实验组、大剂量对照组,每组6只,以右眼为实验眼。大剂量实验组眼连续注射更昔洛韦2 mg/0.025 ml,1次/周,共4次。小剂量实验组眼注射1 mg/0.025 ml更昔洛韦,诱导期为2次/周,共4次;维持期为1次/周,共2次。大剂量对照组、小剂量对照组眼玻璃体腔分别注射0.025 ml生理盐水。每次注射前1 d及末次注射后1周行全视野ERG检查,暗适应条件下测定Max-R,明适应条件下测定Cone-R和30 Hz-R;注射前1 d及末次注射后1周行OCT检查;末次注射后1周处死各组实验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结构。不同时间Max-R、Cone-R的a波和b波振幅以及30 Hz-R振幅比较行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健康眼玻璃体腔单次注射1 mg或2 mg更昔洛韦1周后未见超广角眼底照相、OCT、ERG异常结果。健康眼玻璃体腔单次注射5 mg更昔洛韦1周后可见眼底血管堵塞、视网膜前出血,ERG可见Max-R、Cone-R的a波和b波振幅以及30 Hz-R振幅略有下降。健康眼玻璃体腔单次注射10 mg更昔洛韦1周后还可见视网膜坏死、渗出性改变,OCT提示坏死区域视网膜组织水肿、层次不清,ERG可见Max-R、Cone-R的a波和b波振幅以及30 Hz-R振幅明显下降。连续注射更昔洛韦1周后,小剂量实验组、大剂量实验组眼视网膜均未见出血、渗出;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连续,未见视网膜水肿或其他结构异常。与大剂量对照组、小剂量对照组比较,连续注射更昔洛韦1周后大剂量实验组、小剂量实验组眼ERG的暗适应Max-R a波(Z=-0.160、0.000)和b波(Z=-0.321、0.000)、明适应Cone-R a波(Z=-0.641、-0.641)和b波(Z=-0.321、-0.160)振幅以及30 Hz-R振幅(Z=-0.321、-0.1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大剂量实验组、小剂量实验组眼视网膜各层组织结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玻璃体腔连续注射更昔洛韦1、2 mg均未对健康眼造成明显视网膜毒性。

  • 标签: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更昔洛韦 玻璃体内注射 药物毒性 最大耐受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晶体液复苏对脓毒性休克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晶体液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新西兰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NS)组、乳酸钠林格液(LR)组、醋酸钠林格液(AR)组和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SPMCG)组,每组6只。经耳缘静脉20 min内匀速泵入大肠杆菌脂多糖(LPS)500 μg/kg,然后以每10 min增加300 μg/kg持续泵入,最大剂量为2 mg/kg,直到平均动脉压(MAP)降至基础值的60%即认为脓毒性休克模型制备成功;对照组不注射LPS,其他操作同模型组。不同晶体液组于制模后即刻给予相应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预定液体量60 mL/kg、3 h内输完),每小时行容量负荷试验指导补液量,以每搏量指数增加率(ΔSVI)<15%为复苏终点;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NS 4 mL·kg-1·h-1维持生理需要量。各组均给予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于制模前、制模后即刻及复苏3、6、12 h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和肾功能生物学标志物的动态变化。结果①血流动力学指标:制模后模型组及液体复苏各组MAP均明显下降,心排血指数(CI)均上升,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均下降;给予不同晶体液复苏后各时间点MAP、SVRI、GEDVI均回升。②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制模后模型组及液体复苏各组血乳酸(Lac)均上升;液体复苏后,不同晶体液各组Lac持续下降,12 h降至最低。液体复苏6 h和12 h NS组pH值较LR组、AR组和SPMCG组明显下降(6 h:7.29±0.00比7.40±0.02、7.35±0.02、7.37±0.02,12 h:7.27±0.02比7.38±0.02、7.39±0.02、7.35±0.01,均P<0.05);液体复苏3、6、12 h NS组血Cl-水平均明显高于LR组、AR组和SPMCG组(mmol/L:3 h为113.4±0.6比101.4±3.6、108.0±1.1、106.0±0.8,6 h为115.1±2.0比101.1±2.7、109.0±2.2、105.3±0.6,12 h为116.9±0.1比104.2±4.4、107.6±1.7、108.7±0.6,均P<0.05)。不同液体复苏组间各时间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肾功能生物学标志物:制模后模型组及液体复苏各组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胱抑素C(Cys C)均明显上升;给予液体复苏后,血、尿NGAL和Cys C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不同液体复苏组各时间点血、尿NGAL和Cys 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肠杆菌LPS诱导的脓毒性休克模型中,仅在给予NS复苏时出现了高氯血症及酸中毒,而LR、AR、SPMCG复苏时则未出现上述情况;不同晶体液复苏对脓毒性休克肾功能的影响无差异。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晶体液复苏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新西兰模型中,实施经胸射频肺动脉去神经术(TPADN)是否能改善肺动脉高压,延缓肺动脉高压的进展。方法将16只健康雄性新西兰采用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n=5)、假手术组(n=5)及TPADN组(n=6),假手术组和TPADN组予以腹腔注射野百合碱溶液(50 mg/kg)。造模4周后,经右心室测压,以平均右心室压≥20 mmHg为造模成功;TPADN组行TPADN,假手术组开胸后仅钳夹肺动脉但并不进行射频消融。术后第3周再次行右心室测压,测量各组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舒张压和平均右心室压;并观察各组心肺组织显微形态学变化,以评估各组的肺血管重构及右心肥厚程度,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TPADN术后,TPADN组的平均右心室压明显低于假手术组[(16.0±1.7) mmHg比(22.4±2.1) mmHg,t=5.677,P<0.05],且TPADN组肺小动脉相对管壁厚度[(24.39±4.54)%比(37.32±7.42)%,t=10.748,P<0.05],TPADN组右心室纤维化程度低于假手术组[(5.94±2.02)%比(9.09±2.08)%,t=4.205,P<0.05],排列整齐,心肌纤维直径[(9.12±1.45) μm比(12.31±2.17) μm,t=12.174,P<0.05],右心室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显著小于假手术组[(338.10±44.94) μm2比(419.65±21.91) μm2,t=3.686,P<0.05]。结论TPADN可以降低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模型的肺动脉压力,并改善其肺动脉血管重构及右心室肥厚程度。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射频消融术 交感神经去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MR弹性成像(MRE)与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2020年3月至11月间选取20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只)和肝纤维化组(160只)。将四氯化碳(CCl4)与橄榄油体积比为1∶1配成50%的CCl4油溶液,肝纤维化组实验兔皮下注射50% CCl4油溶液。第1~3周每周注射1次,剂量为0.1 ml/kg;第4~6周每周注射1次,剂量为0.2 ml/kg;第7~16周每周注射2次,剂量为0.1 ml/kg。对照组实验兔皮下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肝纤维化组及对照组在第4、8、12、16周末采用随机数表法分别随机选取40、10只进行MRE和SWE检查,分别获得肝脏弹性硬度值(LS),记为LSMRE、LSSWE。检查结束后处死实验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Scheuer纤维化分期,分为F0~F4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不同肝纤维化分期间LSMRE、LSSWE的差异;LS值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LSMRE、LSSWE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共162只实验纳入研究,其中F0期38只、F1期33只、F2期35只、F3期31只、F4期25只。不同肝纤维化分期间LSMRE、LSSWE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5.29、102.40,P均<0.001)。LSMRE、LSSWE与肝纤维化分期均呈正相关(r=0.93、0.81,P均<0.001)。LSMRE诊断肝纤维化分期≥F1、≥F2、≥F3、≥F4期的AUC分别为0.955、0.967、0.996、0.980,LSSWE的AUC分别为0.856、0.880、0.974、0.953。LSMRE诊断肝纤维化分期≥F1、≥F2的AUC高于LSSWE(Z=2.93、3.29,P=0.003、0.001),诊断≥F3、≥F4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8、1.68,P=0.115、0.093)。结论MRE及SWE技术均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实验肝纤维化分期,MRE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效能优于SWE。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剪切波弹性成像 肝纤维化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穿孔介导的局部基因治疗对下颌骨牵引区新生骨痂中Wnt3a和β -连环蛋白(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2019年9—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实验室进行实验,新西兰大白兔48只分为对照组、基因治疗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6只。3组动物双侧下颌骨截骨后4 d以0.8 mm/d速度行下颌骨牵引,连续牵引7 d进入固定期。对照组只行牵引;基因治疗组在牵引开始时在牵引区局部注射重组质粒pIRES-hBMP2-hVEGF165,并给予电穿孔刺激;生理盐水组在牵引开始时,在牵引区局部注射与基因治疗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后,施加电穿孔刺激。3组分别于牵引结束、固定7、14、28 d取牵引区新生骨骨痂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检查Wnt3a和β-catenin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Wnt3a和β-catenin主要定位于骨痂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胞质和胞核中。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检查结果显示,Wnt3a和β-catenin表达在牵引结束时达高峰,随着牵引张力的消失,逐渐降低。经基因治疗干预后,Wnt3a和β-catenin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基因治疗组在各时点Wnt3a、β-catenin表达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3,P<0.01)。结论基因治疗促进牵引区新生骨痂Wnt3a和β-catenin表达,以此调节骨重建系统的平衡,从而促进牵引区新骨生成。

  • 标签: 骨痂 基因治疗 牵引成骨 Wnt3a β-连环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坐骨神经阻滞时罗哌卡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12只,雌雄不拘,体重2~3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混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每组6只。2组均在右侧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以备采血,R组在左侧坐骨神经旁注射0.375%罗哌卡因3 ml,RD组注射含1.5 μg/kg右美托咪定的0.375%罗哌卡因3 ml。于神经阻滞前(T0)、神经阻滞后15、30、45、60、120和180 min(T1~6)时采集右侧股静脉血样,离心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绘制时间-药物浓度曲线。结果与R组比较,RD组T1~3时罗哌卡因血药浓度降低(P<0.05),T4~6时罗哌卡因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药峰浓度降低(P<0.01),罗哌卡因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和时间-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坐骨神经阻滞时罗哌卡因的血药浓度。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坐骨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酰胺类 血药浓度
  • 作者: 易佳荣 李泽楠 谢慧清 陈舒悦 蒋碧梅 钱利 徐立新 李海红 雷少榕 陈志钊 周建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烧伤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肿瘤外科,广州 510060,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长沙 410006,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康复医学科,长沙 410006,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长沙 410006,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长沙 410004,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常德 415003,湖北医药学院太和医院创面修复和皮肤外科,十堰 442000,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长沙 41000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外泌体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9年6月收治的2例糖尿病溃疡患者(男49岁、女58岁)手术切除溃疡周边皮肤组织,提取原代血管内皮细胞(VEC)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通过形态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成功鉴定。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HUVEC外泌体,通过形态观察、粒径检测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成功鉴定。取20只3个月龄雌性新西兰,背部两侧分别制作1个2型糖尿病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将创面分成外泌体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并进行相应处理,每组20个创面,观察创面组织完全覆盖时间。伤后14 d,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或Masson染色,观察血管生成或胶原纤维增生情况(样本数为20)。观察VEC和HSF与HUVEC外泌体共培养24 h对HUVEC外泌体的摄取情况。将VEC与HSF均分成采用HUVEC外泌体或PBS处理的外泌体组和PBS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培养4 d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划痕试验检测并计算划痕后24、48 h细胞迁移率,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培养24 h细胞迁移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转录激活因子3(ATF3)的mRNA表达,行成管实验观测VEC培养12 h血管分支点数和成管长度(样本数均为3)。取VEC及HSF,分成同前处理的PBS组、外泌体组和采用相应基因干扰的NRF2干扰组、ATF3干扰组、空载干扰组,同前检测2种细胞增殖、迁移和VEC的血管形成(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LSD检验。结果外泌体组创面组织完全覆盖时间为(17.9±1.9)d,明显短于PBS组的(25.2±2.3)d,t=4.54,P<0.05。伤后14 d,PBS组创面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外泌体组(t=10.12,P<0.01),胶原纤维生成少于外泌体组。培养24 h,HUVEC外泌体成功被VEC和HSF摄取。培养4 d,外泌体组HSF和VEC增殖活力均明显强于PBS组(t值分别为54.73、7.05,P<0.01)。划痕后24、48 h,外泌体组HSF迁移率(t值分别为3.42、11.87,P<0.05或P<0.01)和VEC迁移率(t值分别为21.42、5.49,P<0.05或P<0.01)均明显高于PBS组。培养24 h,外泌体组VEC、HSF迁移数均明显多于PBS组(t值分别为12.31、16.78,P<0.01)。培养12 h,外泌体组HSF和VEC中NRF2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PBS组(t值分别为7.52、5.78,P<0.05或P<0.01),ATF3的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PBS组(t值分别为13.44、8.99,P<0.01)。培养12 h,外泌体组VEC血管分支点数明显多于PBS组(t=17.60,P<0.01),成管长度明显长于PBS组(t=77.30,P<0.01)。培养4 d,NRF2干扰组HSF和VEC增殖活力均较PBS组和外泌体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ATF3干扰组HSF和VEC增殖活力均较PBS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均较外泌体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划痕后24、48 h,ATF3干扰组HSF和VEC的迁移率均较PBS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均较外泌体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划痕后24、48 h,NRF2干扰组HSF和VEC的迁移率均较PBS组和外泌体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培养24 h,ATF3干扰组VEC和HSF的迁移数均明显多于PBS组(P<0.05),均明显少于外泌体组(P<0.05或P<0.01);NRF2干扰组VEC和HSF的迁移数均明显少于PBS组和外泌体组(P<0.01)。培养12 h,NRF2干扰组VEC血管长度、分支点数均较PBS组和外泌体组明显减少(P<0.01);ATF3干扰组VEC血管长度、分支点数均较PBS组明显增加(P<0.01),均较外泌体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HUVEC外泌体通过促进VEC和HSF的增殖、迁移,从而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而NRF2 和 ATF3 在这个过程中明显受到外泌体的影响,是外泌体作用的可能靶点。

  • 标签: 外泌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转录激活因子3 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 糖尿病创面 创面修复
  • 作者: 竞艳 费文敏 李承旭 崔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合肥 230032,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北京 100029,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合肥 230032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在新西兰白兔(16只)双耳建立直径6 mm的圆形全层创面,构建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每只耳3个瘢痕创面,左耳瘢痕作为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实验组,右耳瘢痕为基质对照组,分别外涂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和基质乳膏,1只耳用药量约0.4 g,2次/d,连续6周。分别在用药开始第0天(手术14 d)、14天(手术后28 d)和42天(手术后56 d)取瘢痕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实验,评估组织病理评分,检测瘢痕厚度、胶原纤维密度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给药前相比,给药42 d对照组存在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炎症细胞浸润和局部充血等,而实验组未见明显改变。给药0、14、42 d,对照组耳瘢痕组织病理结构评分明显升高,分别为4.16 ± 1.61、6.50 ± 1.46、6.53 ± 1.34(F = 13.69,P = 0.001),而实验组无明显变化(4.65 ± 1.52、5.13 ± 1.83、5.38 ± 1.60;F = 0.78,P > 0.05)。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给药42 d对照组胶原纤维含量极高,被染成深蓝色,而实验组胶原纤维含量有所下降;随着给药时间的增加,与给药前相比,对照组瘢痕组织厚度明显增加(F = 5.64,P = 0.007),而实验组无明显变化(F = 1.48,P > 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给药0 d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时点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均无明显改变(F = 0.22、0.92,均P > 0.05),但对照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和Ⅰ/Ⅲ型胶原蛋白比例明显上升(F = 7.47,P < 0.001;F = 4.70,P = 0.005);给药42 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和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明显下降(t = 3.04,P = 0.007;t = 2.35,P = 0.030) 。结论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局部应用可有效降低瘢痕厚度和抑制胶原纤维增生以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预防和抑制瘢痕增生。

  • 标签: 瘢痕 模型,动物 葡糖氨基聚糖类 纤维胶原类 胶原 多磺酸黏多糖 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Osteoking)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18月龄,体重2 000~2 5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恒古骨伤愈合剂组,8只/组。模型组及恒古骨伤愈合剂组采用马血清加激素的方法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成功后24 h,恒古骨伤愈合剂组行恒古骨伤愈合剂420 mg/kg灌胃治疗,1次/2 d,对照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治疗4周后,评价各组股骨头组织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活性,及Bax、Bcl-2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和恒古骨伤愈合剂组细胞凋亡指数均较低(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6±1.0)%比(58.8±3.7)%,(36.7±4.3)%比(58.8±3.7)%]。模型组caspase-3活性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恒古骨伤愈合剂组caspase-3活性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Bax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6±0.05)比(0.91±0.08),P<0.05];恒古骨伤愈合剂组Bax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5±0.06)比(0.91±0.08),P<0.05]。空白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3±0.08)比(0.32±0.06),P<0.05];恒古骨伤愈合剂组Bcl-2蛋白较模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3±0.08)比(0.32±0.06),P<0.05]。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糖皮质激素类 细胞凋亡 恒古骨伤愈合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 T2-mapping定量成像对监测和评估小肠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AMI)肠壁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将36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8)。实验组行外科手术结扎第2~5支肠系膜动脉弧形血管网以及相应肠管两端供血血管,随后分别于6个时间点(1 h、2 h、3 h、4 h、5 h、6 h)进行MR T2-mapping成像,每个时间点3只。扫描完成后分别对3只施行安乐死,取出肠系膜动脉弧形血管网第3分支所供应的肠管病理标本,评估小肠肠壁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病理特征变化。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开腹不做结扎处理。各个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定量数值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各时间点T2值的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高斯拟合模型对T2值与缺血时间点进行拟合,显示小肠缺血肠壁的演变规律,并用病理组织学进行相关验证。T2值与缺血时间点间的拟合方程为f(x)=145×exp{-[(x-3.475)/4.297]2},拟合系数R2=0.79。结果实验组6个时间点的T2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T23h与T21h、T22h、T25h、T2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缺血时间的进展,T2值先升高后降低,前3 h病理表现以水肿炎细胞浸润为主,影像上缺血近3 h时的T23h值达到峰值(151.50±2.90)ms;缺血4 h时肠壁损伤到达肌层,此时出血面积大大增加,T24h值降为(142.50±4.30)ms,此后T2值持续降低。结论MRI T2-mapping定量成像有助于定量评估AMI小肠肠壁损伤,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T2-mapping 定量技术 磁共振成像 急性肠系膜缺血 新西兰兔模型 小肠肠壁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微小RNA(miR)-31-5p过表达对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构建miR-31-5p重组慢病毒载体。包装miR-31-5p过表达及其对照慢病毒,进行浓缩和滴度测定。建立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并分离模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感染miR-31-5p及阴性对照慢病毒颗粒作为miR-31-5p过表达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31-5p的表达水平。将2个组PBMC与经γ射线照射后的泪腺上皮细胞共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个组PBMC中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C(RORC)、标志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及Th17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6和IL-23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BMC中IL-17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通过测序验证,成功构建miR-31-5p重组慢病毒载体。包装并浓缩miR-31-5p过表达和对照慢病毒颗粒,滴度测定结果分别为3.82×107 TU/ml和3.50×107 TU/ml,满足后续实验需求。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iR-31-5p过表达组miR-31-5p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96,P<0.001)。在泪腺上皮细胞与PBMC共培养体系中,miR-31-5p过表达组PBMC中的RORC、IL-17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3±0.03和0.28±0.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00和1.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256、13.810,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iR-31-5p过表达组PBMC中IL-17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7,P=0.008)。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iR-31-5p过表达组PBMC中IL-6、IL-23和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076、6.641、13.271,均P<0.05)。结论miR-31-5p过表达可能通过下调免疫微环境中IL-6、IL-23、IL-1β等细胞因子的表达负向调控Th17细胞免疫反应。

  • 标签: 干眼 干燥综合征 Th17细胞 miR-31-5p 动物模型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推髌伸膝"手法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模型关节软骨整合素β1(ITGβ1)与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FAK)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手法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6月龄新西兰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及手法组。其中,模型组、针刺组与手法组使用改良后的Hulth法进行KOA造模。造模成功7 d后,进行试验。正常组与模型组不予任何干预,针刺组和手法组每天分别接受1次针刺干预和"推髌伸膝"手法干预。治疗2周后,KOA模型以空气栓塞法处死,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膝关节软骨ITGβ1和p-FAK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ITGβ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FA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ITGβ1及p-FAK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的ITG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FA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ITGβ1及p-FAK的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与针刺组比较,手法组的ITG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FA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ITGβ1及p-FAK的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1)。结论"推髌伸膝"手法能改善KOA模型关节软骨ITGβ1和p-FAK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据。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推髌伸膝"手法 整合素β1 磷酸化黏着斑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合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及环孢素免疫抑制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为ATG治疗,观察组加用环孢素免疫抑制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6.43%,对照组82.14% ,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7.14%,对照组为10.71%,P>0.05。结论:对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合用ATG与环孢素免疫抑制进行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该联合用药方案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儿童 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环孢素免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