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分步拉伸法治疗腘动脉创伤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6年3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29例腘动脉创伤缺损的患者资料。男19例,女10例;年龄16~61岁,平均38.3岁。腘动脉缺损长度2~5cm,平均3.7cm。术中利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膝关节于屈曲位,适当游离后直接吻合腘动脉断端,术后4周开始分步间断调整外固定支架至膝关节伸直位,逐渐拉伸血管至原来长度。术后严密观察足趾的颜色、皮温、趾腹张力、毛细血管反应等情况。术后6个月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术后12个月对伤肢膝关节和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所有肢体血供恢复良好,分步拉伸过程中无吻合口破裂、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术后6个月CTA显示腘动脉通畅,无假性动脉瘤、动脉及静脉瘘形成。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优15例,良10例,中4例。踝关节的功能:优18例,良8例,中3例。结论应用分步拉伸法治疗腘动脉创伤缺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腘动脉 膝损伤 踝损伤 分步拉伸
  • 简介:目的探讨高能量Pilon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1995年2月~2004年6月采用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49例。结果49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年10个月,按Maxur等制定的评分系统,其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1.6%,无皮肤坏死或切口感染发生,骨折愈合顺利。结论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高量Pilon骨折既保护了软组织,又解剖、重建了关节面,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PILON骨折 分步延期疗法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步延期ORIF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44例高能量Pilon骨折确诊患者,其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15~61岁,平均37.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高处坠落伤16例,绊脚前摔伤6例,滑雪伤1例;将收治的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分步延期ORIF治疗)和对照组(采用ORIF治疗)并进行跟踪随访。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Mazu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于高能量Pilon骨折在临床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能量Pilon 骨折 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232-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在中国,全息投影技术使用范围并不广泛,但是人们已试着通过这种先进的技术来实现舞美效果的突出表现。这项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给观众带来富有想象力的虚拟现实立体体验、戏剧性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动和有趣好玩的多方位观看感受。本文首先概述了全息投影技术,并介绍了其特点和优势,之后分析了全息投影技术在国内演艺活动中的应用实例,同时归纳总结出了一些技术用法,最后分析了该技术在演艺活动中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虚拟艺术 全息投影 立体感受 演艺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工作分步护理流程对护理工作的意义。方法:研究纳入100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定研究期起-止范围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组后经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每组50例),分别应用分步护理(观察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实践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门诊挂号等待时间、检查等待时间、缴费等待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实行分步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提升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门诊就诊效率,提升患者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门诊护理工作 分步护理流程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内,外分步联合固定术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今哈尔滨高新医院入院治疗的43例肢体再植严重患者的内,外联合逐步固定治疗方法。结果成功移植43例(其中下肢29例,上肢14例),术后12天再植存活42例,多发伤肢体坏死及截肢1例。1例术后5天出现血管危象,经皮瓣修复手术探查后存活。植骨后7至15天用皮瓣修复6例骨和腱暴露。继发皮肤移植创面23例。38例1.0至13. 5cm之间的短肢再植,平均5.3cm;对于18例下肢和1例上肢,再植缩短超过2.5cm的患者,通过Ilizarov技术延长了肢体,并延长了时间。1. 7〜5.3个月,平均3.1个月,当患肢的长度与对侧肢体的长度相同时,停止加长。X射线复查显示,第二阶段后1.5至3.0个月,截骨端骨化。延长器停止后,延长器部件被锁定,延长后的平均搁置时间为3到8个月,并且逐渐恢复了骨愈合。外部固定框架,直到将其完全卸下。在19例中,有17例伸长的骨call生长良好,2例的骨call生长稍差,其中1例是由半针在伸长的骨段刺激。骨骼矿化在3个月时良好,骨折的末端已愈合。残端植骨后治愈1例。移除外部固定器1至6个月后,所有病例均用支架保护。随访时间为1到9年,平均3.8年。外观及运动功能良好42例。根据陈仲伟截肢再植的评估标准:优11例;无症状。良好19例;公平的12例;差1例。结论内外结合逐步结合固定法修复断肢再植可以充分发挥组合外固定器的优点,便于手术,加快手术速度,缩短了切断肢体的缺血时间。,并保证了再植的成活率。有利于以后的功能康复,结合伊里扎洛夫第二阶段微创肢体加长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严重肢体损伤的再植效果。

  • 标签: 断肢再植 内部和外部固定 逐步固定外固定 肢体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22年12月期间,共收治76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参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以及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自理能力、行走能力方面评价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脑外伤采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日常自理能力,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治疗借鉴。

  • 标签: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 重型脑外伤 治疗效果
  • 简介:病理实验课包括大体标本和镜下标本的辨认,而镜下标本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果学生的组织学基础不扎实的话,就更是难上加难,显微投影的使用帮助解决了这个难题。但如何运用好显微投影,提高实验课质量,还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我们在多年使用显微投影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对提高病理实验课的质量做了一些尝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认识。

  • 标签: 病理实验课 投影 显微 质量 大体标本 组织学基础
  • 简介:目的探讨Trolard静脉和Labbe静脉在体表的投影区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具(40侧)经血管内灌注乳胶颜料的成人尸头,在尸头上标出外侧裂及中央沟的体表标志线,后在显微镜下观察Trolard静脉和Labbe静脉的形态、走行和回流位置,最后划定两支静脉的体表投影区。结果Trolard和Labbe静脉的形态、走行和回流位置存在较大变异,大多数走行于划定的Trolard静脉和Labbe静脉体表投影区。结论Trolard静脉和Labbe静脉的变异大,但其走行仍有规律可循,血肿穿刺时避开Trolard静脉和Labbe静脉区,可最大化避免静脉的损伤。

  • 标签: Trolard静脉 LABBE静脉 体表投影区 临床意义
  • 简介:对31例围产儿肝的体表投影及大小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肝的上界在右液中线大多位于第7肋-8肋间隙平面(87.1%),在右锁骨中线大多在第4肋间隙平面(70.9%),在左锁骨中线以平第5肋-6肋间隙平面者最为多见(93.5%)。肝下界在右腋中线位于肋下缘以下0.74cm(100%),在右锁骨中线位于肋下缘下方2cm(100%),在左锁骨中线多位于左肋弓下缘以下1.9cm(64.5%)。在右锁骨中线,肝上、下界之间的距离平均为3.67厘米。肝左、右两端之间最大距离平均为6.21cm。

  • 标签: 围产儿 体表投影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步教学法在提高老年科护理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老年科是临床中的重点科室之一,老年疾病的临床护理一直是关键性的研究课题,为了促进老年科护理质量的提升,研究也对护理教学方式进行了重点的观察和优化,并在这一基础上展开对比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分步教学法进行探索和统计。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老年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分步教学法可以有效促进老年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改善,提升护理水平。

  • 标签: 分步教学法 老年科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分步教学法在 1例胃癌患者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2017年 1月 ~2019年 6月期间在我院肿瘤消化内科工作的 6名护理人员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 1例胃癌患者开展护理带教,对所有护理人员采用分步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此例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病情有所好转,且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分 。结论:分步教学法在胃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带教中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胃癌护理知识掌握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分步控制性减压术在重型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及Barthel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预后情况及Barthe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可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较高的Barthel评分,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 重型脑外伤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分步教学法在 1例胃癌患者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2017年 1月 ~2019年 6月期间在我院肿瘤消化内科工作的 6名护理人员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 1例胃癌患者开展护理带教,对所有护理人员采用分步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此例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病情有所好转,且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分 。结论:分步教学法在胃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带教中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胃癌护理知识掌握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步教学法,运用在提升老年科护理教学质量水平的临床实践。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实施老年科实习的60名高职生作为客体,具体分成两组,一般组使用依据教学课程开展传统教学,观察组使用分步教学法流程,对比两组学生满意度以及综合临床实践能力等情况。结果 就学生满意水平指标分析,观察组情况明显优于一般组,统计学影响较大(P

  • 标签: 分步教学法 护理教学质量水平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步教学方式应用于口腔医学专业贴面牙体预备操作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对照方法。2018年8月从全国7省、直辖市招募40名拟学习贴面牙体预备的口腔医师(以下简称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40名学员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在进行贴面牙体预备操作培训时,试验组采用分步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即贴面牙体预备)划分为4个阶段:切端预备、唇面预备、邻面扩展和精修磨光,每个阶段由教师理论授课、教师操作演示和学员操作练习3个部分组成。对照组采用整体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划分为3个阶段:教师理论授课、教师操作演示和学员操作练习,每个阶段依次完成。教学结束后,由两组学员和两组教师分别评估教学效果,并由第三方专家评估两组学员的牙体预备质量。结果两组学员对分步教学方式和整体教学方式的评分分别为(4.35±0.67)分和(3.40±0.75)分;教师的评分分别为(4.67±0.58)分和(3.33±0.58)分;专家对两组学员预备体质量的评分分别为(7.93±1.03)分和(6.60±1.29)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步教学方式可以提高贴面牙体预备操作技能培训的教学效果,师生对该教学方式的喜好度更高。

  • 标签: 分步教学方式 牙体预备 口腔技能培训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