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何更好地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是一名护理管理者必须履行的职责。我院在工作中较好地运用了反馈控制,加强了护理查房,认真督促检查、分析和总结,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 标签: 反馈控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将过程性评价引入基础医学教学中,以病原生物学中的医学微生物学为例,探讨评价活动对教学的作用。方法实验组采用平时课堂表现、阶段测试、案例分析、期末考试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系统分析评价;根据学生建议,以PPT形式向学生公开反馈问题和整改措施,形成"评价-反馈-修正"为核心的过程性评价;用SPSS 16.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对实施了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内容印象深刻、对评价体系满意,学生认为自身能力得到多方面锻炼;96.8%的学生支持改革,88.6%的学生希望将这一体系运用于其他学科;实验组案例分析、期末成绩和总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重反馈的过程性评价,教学手段多样,师生共同进步,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过程性评价 反馈环 医学微生物学 基础医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醇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甲肝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患儿47例为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葡醛内酯片治疗2~3周。治疗组为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患儿45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醇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率和肝功能复常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醇片治疗甲肝患儿肝功能损害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用药治疗。

  • 标签: 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 儿童 双环醇片
  • 简介:摘要醇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用于治疗肝脏炎性损伤的首个化学新药。醇上市后,在多种病因所致肝病的抗炎保肝治疗中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基础研究方面,醇在化学性、免疫性、脂肪性、纤维化及肝部分切除与缺血再灌注等肝功能损伤模型中呈现了抗炎保肝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临床应用方面,多项临床研究评价了醇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多种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伤以及其他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真实世界大样本数据分析进一步表明了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根据近5年来醇治疗肝脏炎性损伤不断积累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基础研究结果,对2014年《醇片临床应用专家建议》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严谨、全面和实用的醇用药参考意见,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

  • 标签: 双环醇 肝功能损伤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专家共识
  • 简介:病历质量监控的目的是检查医疗规章制度、诊疗规范及操作常规的执行情况,反馈质量缺陷,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因此质量缺陷的反馈应涵盖整个医务人员群体,使病历中的书写缺陷和诊疗错误具备广泛教育意义,以便逐步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及临床诊疗水平。在病历质量控制实践中,反馈和交流是确保质量控制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基于这个思路,医院在病历质量控制的实践中,

  • 标签: 病历质量控制 反馈 交流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2017年至2018年于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就诊的4例胎妊娠联合宫颈扎术实施延迟分娩病例的诊治经过和母儿预后。4例患者均为绒毛膜羊膜囊胎妊娠,在第1个胎儿自然娩出后,均表现为宫缩逐渐减弱或消退,未诱发第2个胎儿启动分娩。充分知情同意后在母胎情况稳定2~3 d后行宫颈扎术实施延迟分娩。第1个胎儿分娩孕周分别为25+4、23+1、27+1和23周。第2个胎儿分娩孕周分别为30+1、32+6、31+4和24周。延迟分娩间隔时间分别为32、69、31和7 d。延迟分娩胎儿4例,存活3例。存活的这3例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均≥8分,出生体重分别为1 390、2 290和1 620 g,随访至生后2年,均未见发育异常。母体均未发生严重感染、出血和宫颈撕裂等并发症。

  • 标签: 妊娠,双胎 环扎术,宫颈 接生,产科 时间因素
  • 简介:在助听器放大系统中,当放大器件和反馈环路同时存在于声处理系统时,从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通过放大器由扬声器输出后,经传播又再次从麦克风进入系统。这样反复放大造成声输出超过系统的最大输出能力而使输出信号发生的高强度震荡,称为声反馈。声反馈是助听器使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国外的统计,大约有24%的助听器使用者认为助听器的声反馈严重影响了助听器的正常使用。在近期国外对2428名用户的调查显示,反馈问题高居助听器不满意原因的第3位。

  • 标签: 助听器(Hearing Aids) 反馈(Feedback) 听力学(Audiolog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芬酸钠栓对商包皮切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50例商包皮切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不应用氯芬酸钠)和观察组(术前、术后肛塞氯芬酸钠栓),每组各75例,对两组围术期时间点(术前30min、手术前、术后5min、术后10min、术后30min、术后60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躁动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30min和术后60minMAP、HR均明显降低,躁动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商包皮切术患者,氯芬酸钠栓能够发挥较好的术后镇痛作用,减少躁动次数及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双氯芬酸钠 商环 包皮环切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乳腺组织重构法在乳房下垂矫正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共收治25例(年龄18~53岁;平均35岁)要求矫正乳房下垂的患者,均行自体组织重构法矫正,乳腺组织量过剩患者切除过剩的乳腺组织后进行重构,对于乳房下垂乳腺组织量适中或不足的患者进行乳腺组织瓣游离后自体乳腺组织重塑收紧。于术后6个月随访其乳房对称性、形态、大小、切口瘢痕。结果术后1例右侧乳房皮下积液,经引流后愈合;3例乳晕伤口部分裂开,再次缝合后愈合;所有患者患者乳头乳晕血运良好,无坏死,术后乳房下垂得到明显矫正,外形满意,瘢痕增生不明显,初期荷包缝合的皱褶1个月后基本消退,平整。6个月随访,术后切口瘢痕隐蔽,外形良好。结论自体组织重构法矫正乳房下垂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乳房 修复外科手术 双环法 乳房肥大 乳房下垂
  • 简介:【摘要】 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认证模式。【 1】 JCI认证是一个严谨的体系, JCI标准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可达到的标准,以病人为中心,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以鼓励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并符合当地的文化。我院自 2019年 9月引进 JCI护理管理模式至今,护理管理在沿着其主导思想的改革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专科护理体系中护理文书的改革,发展迅速。以下主要探讨《血糖控制反馈表》在此改革中的收益成效。

  • 标签: JCI标准 血糖控制 动态追踪 反馈
  • 简介:本文对“生物反馈疗法”的指导思想为理论依据,结合“认知疗法”的一些具体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心理反馈疗法”。文章详细阐述了“心理反馈疗法”的理论基础、理论假设、具体操作方法、适用范围等,以期为本疗法的投入应用做好准备。

  • 标签: 心理疗法 心理学 治疗 心理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醇治疗布鲁氏菌病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对96例布鲁氏菌病所致肝损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40例使用醇,二组46例使用护肝片进行治疗。疗程均为三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醇组患者转氨酶恢复较护肝片组恢复更快(P<0.05)。结论醇对布鲁氏菌病所致肝损害的疗效较好。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肝炎 双环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法在乳房下垂整形中的价值。方法选2018年2月到2018年10月之间进行乳房下垂整形的50例患者作参考对象,所有患者均实行改良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结果患者乳房下垂情况有明显改善,乳房外形得到改变,美观挺立,患者不良情绪明显缓解(P<0.05)。结论在乳房下垂整形中采用改良法,易操作,对患者损害少,手术痕迹浅,效果理想,减少患者心理负担,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改良双环法 乳房下垂 整形
  • 简介:目的:观察丁酰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病人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于丁酰磷腺苷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于心血通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54.6%),P〈0.05;无严重副作用。结论:丁酰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 标签: 双丁酰环磷腺苷 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
  • 简介:目的:研究醇对四素引起小鼠脂肪肝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ICR小鼠给予醇75、150、300mg/kg,连续三次。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四素200mg/kg。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脏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线粒体渗透性转换(MPT)、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I&IV(MRCI&Ⅳ)、线粒体酰基辅酶A脱氢酶(ACD)、过氧化酶体乙酰辅酶A氧化酶(AOX)、微粒体CYP2E1活性,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LC/MS联用方法检测肝微粒体CYP4A活性。应用RT-PCR法检测过氧化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α(PPARa)、LCAD、AOX、CYP2E1、CYP4A10、CYP4A12mRNA表达。结果:醇对四素引起小鼠脂肪肝有明显保护作用,表现为降低升高的ALT、AST水平,减少肝脏TG、CHO堆积,减轻肝细胞水样变性和空泡变性等病理学改变。醇可抑制四素引起的MDA升高,调控GSH水平及SOD活性,改善MRCI&IV活性及线粒体渗透性转换的异常。

  • 标签: ICR小鼠 肝保护作用 四环素 双环醇 脂肪肝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包皮切术中使用极电凝止血的术后疗效。方法将300例行包皮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极电凝止血)150例和对照组(电刀止血)150例。比较2组术中手术时间,血肿数量及术后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血肿数量都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切口感染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切术中采用极电凝止血切口愈合较好且阴茎血肿数量及感染率较低,无不良反应,方便实用。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双极电凝止血
  • 简介:目的通过对真实世界中使用醇片的数据进行描述分析,以肾功能检测的常规指标血肌酐和血尿素氮作为结局指标,了解临床中醇片的使用对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是否有影响,为深入探讨其对肾脏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全国18家医院中醇片的临床使用信息,运用配对χ^2检验方法对使用和未使用醇片患者的肌酐和尿素氮异常发生率分别进行分析。结果使用醇片患者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异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使用醇片的患者(χ^2=10.7846,P=0.0010;χ^2=11.4421,P=0.0007)。结论在真实世界中醇片对肾脏无明显损害。

  • 标签: 双环醇 肾功能 真实世界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