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戒细胞比例低于50%的胃混合型戒细胞癌(SRCC)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四川省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接受根治性胃癌切除术、且戒细胞比例低于50%的胃混合型S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分析SR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2.5个月(0.9~70.0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40.0个月(7.0~61.0个月),3年OS率为46.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年龄≥60岁、男性、肿瘤位于胃中上部、肿瘤最大径≥5 cm、肿瘤侵犯胃壁全层、淋巴结转移、脉管神经侵犯的胃混合型SRCC患者3年OS率分别为34.3%、31.1%、30.0%、33.3%、40.7%、28.9%、37.5%,均低于年龄<60岁、女性、肿瘤位于胃下部、肿瘤最大径<5 cm、肿瘤未侵犯胃壁全层、淋巴结未转移、未发生脉管神经侵犯的患者(57.6%、57.5%、52.9%、57.6%、56.7%、74.6%、6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225,95% CI 1.089~3.481,P=0.003)、淋巴结转移(OR=1.077,95% CI 1.059~2.674,P=0.034)、肿瘤侵犯胃壁全层(OR=1.342,95% CI 1.117~7.225,P=0.002)、脉管神经侵犯(OR=1.104,95% CI 1.087~2.541,P=0.018)是胃混合型SRC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淋巴结转移、侵犯胃壁全层、脉管神经侵犯的戒细胞比例低于50%的胃混合型SRCC患者预后差。

  • 标签: 胃肿瘤 癌,印戒细胞 印戒细胞比例 预后
  • 简介:摘要戒细胞样形态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种罕见亚型,该文报道1例63岁男性的胃戒细胞样神经内分泌肿瘤,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形态一致,细胞核偏心性位于细胞一侧,胞质空亮,极易误诊为戒细胞癌细胞。该文描述其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电镜特点,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并复习和总结相关文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乙状结肠戒细胞癌(S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29例直肠乙状结肠S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治效果和预后。结果29例患者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为(48.7±14.3)岁。29例行术前结肠镜检查,其中20例(69.0%)呈肠壁环腔增厚表现,9例(31.0%)病变活检曾呈假阴性。在直肠超声和直肠磁共振检查中,误诊为炎性病变分别占25.0%(4/16)和17.6%(3/17)。29例患者中,13例行新辅助放化疗(NCRT),27例行根治性手术,8例行术后放疗。患者3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4.0%和43.0%。未行NCRT(non-NCRT)组和NCRT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2%和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n-NCRT组和NCRT组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9.2%和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肿瘤纵径>5 cm为患者总生存时间缩短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直肠乙状结肠SRCC是罕见而具特殊临床表现的结直肠癌,其发病年龄轻、恶性度高、预后差。应加深对直肠乙状结肠SRCC的认识,关注分子肿瘤学进展,以期改善其诊治疗效。

  • 标签: 直肠肿瘤 乙状结肠肿瘤 印戒细胞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通过搜集赵学名老中医2013年10月至2018年12月间门诊慢性肝病诊治医案,对其进行全面的整理,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其中符合条件的医案74例。本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处理肝阳虚、肝气虚患者的四诊信息及相关检查数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心相"俱乐部对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MRM)后患者及配偶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MRM手术的乳腺癌(B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MRM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借助"心心相"俱乐部平台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报告焦虑量表(SAS)评估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比较患者和配偶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和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配偶的躯体功能[(2.39±0.29)分比(1.83±0.39)分]、心理功能[(1.83±0.59)分比(1.39±0.52)分]、社会功能[(1.79±0.61)分比(1.42±0.36)分]及总体生活质量[(7.78±1.31)分比(5.81±1.1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干预后,研究组的性生活频数显著高于对照组[(4.09±1.39)次/月比(2.32±0.91)次/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心相"俱乐部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及配偶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家庭支持 俱乐部 配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我院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22.836,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635, P<0.05)。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疗效。    【关键词】中医针灸;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8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reception.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x2 = 22.836, P < 0.05). The VA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 = 8.635, P < 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ain degre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