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阴阳动态平衡理论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6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阴阳动态平衡理论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5)。结论利用中医阴阳动态平衡理论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中医 阴阳动态平衡理论 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健康教育在肝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7月—2020年10月选取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根治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健康教育。采用压力感知量表(PSS)、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患者PSS、DA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健康教育可降低患者感知压力,改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肿瘤 根治术 Heider平衡理论 压力 疾病不确定感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早期内固定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致死率。但在以往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存在头颈螺钉切出、髋内翻、退钉、股骨颈短缩、内固定断裂等问题,并缺乏合理的解释。“外侧壁”学说曾获得多数学者的认可并用于指导内固定研发和临床应用,但并未完全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正确认识股骨近端外侧壁的力学作用,有助于选择合理的内固定方式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首先讨论外侧壁测量和加强固定的方法,同时根据杠杆-支点平衡理论,合理解释骨折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提出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系统(PFBN)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选择。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后并发症 杠杆平衡重建理论
  • 简介:在对Heider平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理论在照顾者对癌症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应用设想:在照顾者对病人的情感态度一定的前提下,照顾者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研究可按照“照顾者疼痛知识→照顾者疼痛管理态度→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研究路径进行管理。

  • 标签: Heider平衡理论 照顾者 癌症病人 疼痛管理态度
  • 简介:摘要保留股骨颈型(collum femoris preserving,CFP)髋关节置换是一种强调骨保留的手术方式,可提高股骨近端皮质的应力分布,尤其适用于年轻或高活动量患者。虽然传统CFP假体的短中期临床结果良好,且骨保留效果优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假体,但并未展现出更高的远期假体生存率,限制了传统CFP假体的广泛应用。与传统全髋关节假体柄相比,传统CFP假体虽然通过保留股骨颈使重建支点内移,改善了压应力的传递机制,但忽视了张应力传递的力学重建。基于杠杆重建平衡理论设计的CFP仿生髋关节假体在保留股骨颈和股骨近端骨质的基础上实现了股骨近端重建支点内移,并通过张力螺钉重建张应力传导机制,降低了应力遮挡效应,改善了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在增强假体初始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假体的仿生固定。传统全髋关节假体和CFP假体有无菌性松动和假体周围骨折等远期并发症,而CFP仿生髋关节假体的设计有望为解决髋关节假体寿命问题打开新局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Heider平衡理论和移动医疗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妇科肿瘤术后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7月在浙江省江山市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68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Heider平衡理论和移动医疗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采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患者疾病不明确性和复杂性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8例并发症,干预组患者发生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7.7±1.4)分、抑郁评分为(7.3±1.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1.4±1.5)、(10.2±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疾病不明确性评分(30.5±2.1)分和复杂性评分(19.8±2.7)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1.7±3.3)、(28.8±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Heider平衡理论和移动医疗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

  • 标签: 妇科肿瘤 健康教育 Heider平衡理论 移动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我院心血管内科的70名冠心病PCI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Heider平衡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Heider平衡理论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黄氏胃病平衡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调整饮食、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达到平衡胃部功能,缓解胃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疗法的理论基础是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在理论方面,黄氏胃病平衡疗法主张胃病是由于脾胃失调、气血不足、情志失调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饮食结构,增强消化功能,促进气血循环,调节情绪状态。该疗法提倡食疗与药疗相结合,通过合理的食物搭配和中药调理,达到舒缓胃部不适的目的。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该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心理疏导等。在实践方面,黄氏胃病平衡疗法将个体化治疗作为核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医生与患者密切合作,定期评估疗效,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在饮食方面,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并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过度饮食。同时,患者还需注意情绪的调节,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对胃部的不良影响。总的来说,黄氏胃病平衡疗法通过综合治疗手段,达到调理胃部功能、缓解胃病症状的目的,为胃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然而,该疗法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黄氏胃病 平衡疗法 理论与实践
  • 简介:目的:通过平衡计分卡理论基础,建立一套科学的、可量化的护理单元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绩效管理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各层次护理绩效考评指标,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同时,依据劳动强度、风险程度及技术复杂性等因素,确定护理单元类别和护理工作量计分;初步构建护理单元绩效考评体系。结果: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依据,从内部流程、财务、客户、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构建了护理单元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能提高护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医院实施绩效考核几年来,转变了护士的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增强护士责任心,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进一步优化护理人员岗位管理体系。结论:该指标体系全面涵盖了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护理管理的目标要求,具有较强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多角度评价护理业绩、动态实施护理人员管理和实现护理战略目标。

  • 标签: 平衡计分卡 护理单元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常见,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固定和尽早行康复锻炼,以防止卧床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常用的固定系统在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失败案例并不鲜见。笔者认为,人体正常股骨近端解剖类似于杠杆结构,其支点应位于张力骨小梁与压力骨小梁交汇点处。由于此支点靠近身体中轴,故能承受体重并完成各向活动。股骨转子间骨折破坏了股骨转子张力和压力骨小梁及股骨近端的生理杠杆,使压应力与张应力失衡、支点消失而形成髋内翻。以往多种手术方式都是根据股骨矩与外侧壁的骨折形态进行固定,无法恢复股骨近端"杠杆-支点"的平衡,无法重建生理支点,导致固定失败。笔者回顾既往关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相关文献,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失败的原因,并基于股骨近端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首次提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应遵循"杠杆-支点平衡"关系。"杠杆-支点平衡"理论的提出,能很好地解决以往内固定系统存在的问题,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开启一个新的方向。

  • 标签: 股骨骨折 外科手术 生物力学 杠杆支点平衡
  • 简介:摘要:关节磨损、半月板损伤、筋膜技术、MNT筋膜平衡疗法、SEP现象;

  • 标签:
  • 作者: 熊晨 张立佳 葛蒙 杨杰 张晓萌 陈小锋 王艳华 张一 张殿英 张英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创伤救治与神经再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北京 100005,临沂市河东区人民医院骨科,临沂 276034,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骨科,天津 300450,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骨科智能器材实验室,石家庄 050051 中国工程院,北京 100088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杠杆平衡重建理论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失效原因及DHS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采用DHS固定治疗的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10例;年龄为34~91岁,平均67.7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5例,31-A2型13例,31-A3型4例。根据杠杆平衡重建理论,从骨折线与内固定的关系确定术后支点的位置,并测量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内侧力臂和外侧力臂。将32例患者根据内固定术后支点位置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13例,支点在髓腔中心及以内,B组19例,支点在髓腔中心外。比较两组患者的内固定失效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15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头颈螺钉切割但均未穿透2例,退钉8例,髋内翻畸形10例,股骨颈短缩畸形15例。两组患者除骨折AO分型外其余术前一般资料及内固定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的内侧力臂(动力臂)长度平均为51.12 mm(39.4~57.9 mm),外侧力臂(阻力臂)长度平均为23.37 mm(15.1~31.0 mm),3例患者术后发生内固定失效;而B组患者的内侧力臂(动力臂)长度平均为63.71 mm(52.3~74.5 mm),外侧力臂(阻力臂)长度平均为9.94 mm(3.1~18.3 mm),12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两组患者内固定失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发生失效与术后重建的支点位置有关。DHS仅适用于骨折线(重建后支点)靠近髓腔中心及其内侧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而不适合应用于骨折线(重建后支点)靠近髓腔外的骨折类型。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内固定失效 杠杆平衡重建理论
  • 简介:平衡,马上让人想到天平,想到走钢丝的杂技表演,想到变化,想到柔韧;坚强,给人的感觉是钢铁,是棱棱角角,是没有变化,是硬度.这两个词好象互不相关,其实不然.仔细看一看你认为坚强的人,你就会发现,他们都一定是心理健康,心态平衡的人.

  • 标签: 坚强 柔韧 杂技表演 心理健康 心态平衡 天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验光的目的在于获得清晰的视力,舒适的阅读跟持久的用眼。双眼平衡检查是指在验光时分别测得单眼MPMVA是否支持双眼同时的视觉活动加以检验和调整,最终达到使屈光不正者获得双眼屈光平衡及调节平衡,使屈光不正者真正获得清晰、舒适和持久的视力。双眼平衡的方法包括,棱镜分离法,交替遮盖法,偏振分离法,以及偏振红绿法等。

  • 标签: 棱镜分离法 交替遮盖法 偏振分离法 偏振红绿法 双眼平衡
  • 简介: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饮食平衡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饮食平衡实际包括食物平衡与食性平衡两个方面。食物平衡就是营养全面,不偏不倚:食性平衡就是寒热错杂,水火济济。那么,日常饮食应怎样吃才能达到要求呢?

  • 标签: 饮食平衡 健康饮食 食物平衡 健康意识 寒热错杂 日常饮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咬合平衡与否对种植全口义齿应力状况的影响.方法建立种植全口固定义齿和种植全口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进行侧方咬合平衡与不平衡、前伸咬合平衡与不平衡模拟加载分析.结果种植全口固定义齿侧方咬合平衡与否,其骨界面和基托应力变化不大,但前伸咬合平衡者较不平衡者骨界面和基托应力显著降低;种植全口覆盖义齿侧方和前伸咬合平衡者均较不平衡者骨界面应力明显降低.结论种植全口固定义齿侧方咬合平衡可不做为临床要求,而其前伸咬合平衡以及种植全口覆盖义齿侧方和前伸咬合平衡应做为临床常规设计.

  • 标签: 有限元分析 牙种植体 义齿,全口 咬合 牙应力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阴阳平衡与养生进行分析,阐述了阴阳平衡的基本内涵,并从生理与精神层面对基于阴阳平衡的养生做出了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阴阳 平衡 养生
  • 简介:心态平衡已成为现代人活得健康和潇洒的重要原因之一,其道理可不言而自明。但肠态平衡与人体健康和潇洒的关系,则恐非人所尽知。所谓肠态平衡,其实是个医学专有名词,其全称应称为胃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胃肠道的生态区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也可概称为食道、胃、小肠和

  • 标签: 微生态平衡 胃肠道 微生物数量 心态平衡 十二指肠 专有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