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临床靶区(CTV)边宽度及CTV-内靶区(ITV)边界值的影响。方法按BMI的不同,将218例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BMI﹤24kg/m^2,n=102)和研究组(BMI≥24kg/m^2,n=116)。采用瓦里安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勾画靶区,瓦里安直线加速器进行治疗,并使用机载影像系统检查和图像验证系统重新勾画靶区,比较两组患者CTV边宽度及CTV-ITV边界值。结果两组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TV前界和双侧界的最大边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TV后界最大边距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前界、后界和双侧界的边界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MI可明显影响宫颈癌患者CTV后界边宽度,应扩大BMI较大宫颈癌患者的CTV后界最大边距和CTV-ITV边界值,以保证靶区不会被遗漏。

  • 标签: 临床靶区 扩边宽度 宫颈癌 调强放疗 内靶区
  • 简介:治疗慢性肛裂120例,国内采用栉膜带切断和肛管扩张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也有过报道,肛裂手术术式很多

  • 标签: 临床观察 例临床 切术
  • 简介:摘要通过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过程中皮方法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皮方法包括180°横切皮法、90°纵切皮法、钝性分离皮法、先进鞘后切皮法等,以上方法在临床中发挥着各自作用。笔者对不同的皮方法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PICC置管 扩皮方法 综述
  • 简介:摘要: 通过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过程中皮方法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皮方法包括:180°横切皮法、90°纵切皮法、钝性分离皮法、先进鞘后切皮法等,以上方法在临床中发挥着各自作用。笔者对不同的皮方法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PICC置管 扩皮方法 综述
  • 简介:扁担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液体两倍稀释法,药物扁担的干燥根皮90%乙醇提取物及其醋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8]对扁担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进行了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 标签: 体外抑菌 扁担杆 抑菌研究
  • 简介:摘要直缝埋弧焊管的拉伸性能往往取决于进行处理和生产线布置的方式和其他多方面的因素,一般情况下需要有合适口径的钢管来进行尺寸与精度的掌控,并通过严格的测量和计算以促进拉伸的性能和钢管的使用效能,并利用对钢管中的物理性能和力学状态来促进整体项目建设的完整。而扩大半径的方式对于拉伸性能的影响也会随着其径率的大小而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生产流程和不同程度的径率的结合来分析影响中存在的差异。

  • 标签: 扩径率 直缝焊管 拉伸性能
  • 简介:不同外植体对椭圆叶花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培养箱湿度和温度对椭圆叶花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在实验中观察发现,不同激素水平对椭圆叶花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椭圆叶花的愈伤组织多呈致密的团块

  • 标签: 伤组织 叶花 四川椭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缝线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所有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按照实验要求随机挑选66例患者纳入实验。根据其入院时间不同进行分组,组名为实验组(后33例患者)和对照组(前33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应用缝线钉修复法(实验组)和传统钢丝缝合法(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以及跟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为(34.29±6.29)min,和对照组的(58.67±8.16)min相比明显更短。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跟腱功能恢复情况相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缝线钉修复法和传统钢丝缝合法进行对比,前者更适合应用于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的治疗中,其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同时跟腱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 标签: 缝线锚钉修复 跟腱近止点断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创引流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在我院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患者 60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全部采用创引流的办法,观察临床效果和术后愈合情况,随机跟踪回访半年,了解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全部 60例患者都一次治愈,患者没有术后感染或失禁的情况,术后回访半年,没有复发的情况发生。结论 :对陈旧性肛裂患者,在临床中应用创引流术治疗效果好,患者痛苦小,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陈旧性 肛裂 扩创引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创引流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患者60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全部采用创引流的办法,观察临床效果和术后愈合情况,随机跟踪回访半年,了解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全部60例患者都一次治愈,患者没有术后感染或失禁的情况,术后回访半年,没有复发的情况发生。结论对陈旧性肛裂患者,在临床中应用创引流术治疗效果好,患者痛苦小,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陈旧性 肛裂 扩创引流 临床效果
  • 简介:背景:使用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时,如何判断力线、旋转、成角相对困难。目的:探讨髓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治疗22例胫骨多段骨折患者,男17例,女5例;年龄23~63岁,平均38.6岁。10例闭合性损伤,12例开放性骨折(GustiloⅠ型1例,Ⅱ型4例,ⅢA型7例)。骨折按AO/OTA分型均为C2型。开放性骨折患者入院后先予以清创、外固定架固定,伤口稳定后更换髓内钉。闭合骨折患者入院后予以跟骨牵引,直至手术更换髓内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3.7个月。末次随访按照JohnerWruh胫骨干骨折疗效评估标准:优14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5.5%。结论:胫骨髓髓内钉在治疗胫骨多段骨折时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对软组织损伤少等优点;但对于干骺端部位的骨折段复位时需要额外的操作或特殊入路胫骨髓内钉,减少该部位的成角畸形;髓时需要保护中间骨段,防止轴向旋转破坏血运,导致骨缺血愈合困难。

  • 标签: 胫骨多段骨折 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碳化硅晶体生产质量和降低后续加工碳化硅衬底时的晶体开裂问题,本文对碳化硅晶体结构缺陷的形成和抑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碳化硅晶体径过程中的单晶比例会直接影响后续加工的晶体开裂率,其次,通过精细控制长晶工艺条件能够降低碳化硅晶体中的微管密度。

  • 标签: 碳化硅 扩径 缺陷控制
  • 简介:摘要在输变电线路中,220kV同双回路线路占据较大比重。基于这种认识,本文结合某220kV同双回路输变电线路案例,对线路测量方法展开了分析,提出采用GPSRTK测量方法实现线路测量。从方法应用情况来看,通过完成测量控制网的合理布设,利用GPSRTK方法能够保证线路测量相对高差精度,达到线路设计要求。

  • 标签: 220kV同杆双回路 输变电线路测量 GPS RTK
  • 简介:(口山)酮及(口山)酮苷孙洪发等[4]从椭圆叶花中得到五种(口山)酮成分,  孙洪发等[5]又从椭圆叶花中得到3种(口山)酮苷成分,5-三甲氧基(口山)酮(去甲氧基花苷)为该属植物抗肝炎的两种有效成分

  • 标签: 化学成分药理 属植物 植物化学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肱骨大结节骨折钉线桥技术的要点与不足,探讨规避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15年1月—2017年1月运用钉线桥方式治疗大结节骨折的临床资料,共11例,其中Ⅰ撕脱型6例,Ⅱ劈裂型2例,Ⅲ压缩型3例,合并肩袖损伤4例,前盂唇韧带复合体撕裂1例,年龄45岁~57岁,平均51岁,所有病例均在关节镜辅助下完成手术,采用钉线桥拉网固定方式,归纳技术要点并列举分析其技术不足,尝试规避方法。结果11例病例均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13.4月骨折均愈合,所有病例未见术后固定移位,无钉松脱,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复位不足,主要表现在肩关节冠状位上的骨折块与骨床上缘的台阶残留,骨折块下缘未入骨床,骨折块前缘或后缘未入骨床。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优良率为96.3%。结论钉线桥固定方式治疗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固定牢靠,采用肩袖骨块兼顾固定方式稳定可靠、全面合理,镜下方式更是微创并可兼顾治疗合并损伤,但存在医源性复位缺陷,通过技术改良和熟练操作可加以规避。

  • 标签: 肱骨大结节 骨折 锚固螺钉 手术治疗 关节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零角度皮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 PICC置管中的 临床 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 7~2019.7 , 1 年期间 收治的120例接受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 PICC置管患者为 本次 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60 )和观察组( n=60 ), 对照组应用横向皮方案 ,观察 组应用零角度皮方案 ,观察 两组患者临床 效果。结果:观察组 患者皮即刻、 置管后 24h和 置管后 7d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 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过程中应用零角度皮效果显著,能够 明显 减少局部组织出血量,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 率,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

  • 标签: 零角度扩皮 超导下改良塞丁格 PICC置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零角度皮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7~2019.7,1年期间收治的120例接受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应用横向皮方案,观察组应用零角度皮方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皮即刻、置管后24h和置管后7d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过程中应用零角度皮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局部组织出血量,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零角度扩皮 超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