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深基坑工程中,防水处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序。特别是在一些雨水充沛,或是地势低洼的区域,必须要提前做好施工区域地质勘查,制定详细的防水方案,切实提高防水能力,为工程质量安全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首先概述了深基坑防水的技术特点,随后详细介绍了深基坑防水的施工流程,最后就施工中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以及优化措施展开了简要分析。

  • 标签: 深基坑 防水抗渗 防水卷材 抗拔锚杆
  • 简介:目的:筛选敏止痒乳膏处方中最佳药物用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不同处方制备的敏止痒乳膏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疗效,考察数据设计最佳处方。结果:敏止痒乳膏的处方为每1000g乳膏中含盐酸利多卡因20g,马来酸氯苯那敏5g,冰片20g,氯霉素10g。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制备的敏止痒乳膏治疗瘙痒性皮肤病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抗敏止痒乳膏 正交设计 处方筛选
  • 简介:由于AIDS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故检测HIV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检测项目.根据和要求,初筛试验室检出的HIV(1+2)抗体阳性标本,应送确证试验室确证.笔者2000年应用ELISA法检测28744人份标本的-HIV(1+2),并与确证试验室反馈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抗-HIV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直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应用微柱凝胶法的价值。方法对1000份血液样本使用微柱凝胶法、传统试管法和凝聚胺法进行直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以传统试管法为标准,分析微柱凝胶法在直试验中的结果,并比较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的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差异。结果在直试验中微柱凝胶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44%、99.79%;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试验在主侧的灵敏性、特异性和次侧的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微柱凝胶法在次侧的灵敏性高于凝聚胺法(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在直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直抗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 微柱凝胶法
  • 简介:住宅地下室渗漏现象,已成为现代地下室工程项目的质量通病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住宅地下室产生渗漏的原因,进一步阐述住宅地下室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从而加强施工中的技术改进,为今后的住宅地下室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 标签: 住宅地下室 混凝土工程 抗渗 质量控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按照动物实验进行药理数据分析,检测四逆散的胃溃疡的药效,以科学的药理数据分析四逆散的作用。方法采用幽门结扎和醋酸涂抹的方法,复制小鼠的消化溃疡模型,研究四逆散溃疡的有效作用。结果四逆散对于急、慢性胃溃疡症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胃内组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逐步降低胃液的总体酸度,移植胃组织内丙二醛MDA的变化水平。结论四逆散可以通过增加防御因子和损伤抑制因子实现胃环境的有效保护作用。

  • 标签: 四逆散 胃溃疡 药效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试验与交叉配血试验中采用微柱凝胶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310例本院输血科待输血患者的血液样本,采用卡式法、传统试管法以及聚凝胺法予以检测。结果试管法阳性153例,阴性2157例;卡式法阳性155例,阴性2155例;卡式法主侧敏感性85.69%、次侧敏感性96.70%,主侧特异性99.89%、次侧特异性99.43%;凝聚胺法主侧敏感性85.69%、次侧敏感性84.41%,主侧特异性99.72%、次侧特异性99.39%。结论卡式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判断易于标准化,有较少的影响因素;卡式法交叉配血结果显示此侧敏感性比聚凝胺法高,其可以将临床没有意义抗体与自身冷凝集抗体影响有效排除,可以促使临床输血安全性的提高。

  • 标签: 微柱凝胶法 直抗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力衰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多糖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用单因素比较.对成型工艺进行了考察。结果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结论对提取工艺及成型工艺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强力抗衰胶囊 提取工艺 成型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衰强力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多糖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用单因素比较.对成型工艺进行了考察。结果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结论对提取工艺及成型工艺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研究 抗衰强力胶囊 制备 工艺
  • 简介:目的:探讨红斑狼疮患者TRUST试验阳性与核抗体ANA阳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19例ANA阳性的红斑狼疮患者,采用TRUST试验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分析TRUST阳性患者中ANA滴度与型别分布状况。结果:红斑狼疮患者中TRUST阳性8例,阳性率为3.7%,其中ANA为均质型的患者阳性率显著多于其他类型(P<0.05),不同ANA滴度患者TRUST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红斑狼疮患者TRUST检测阳性可能与ANA密切相关。

  • 标签: 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TRUST
  • 简介:[摘要] 目的 将微注凝胶人球蛋白试验应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清学检测,对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观察总结。方法 选择149例疑似为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标本,用微注凝胶卡式法进行三项试验,即直接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并整理试验结果。结果 在149份随机样本中,阳性10例,弱阳性22例,微柱凝胶人球蛋白试验所测得的游离试验和释放试验的阳性率高,释放试验在三项试验中灵敏度最高。结论 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中,微柱凝胶法具有简单易行、高灵敏性以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实际应用效果好。

  • 标签: [] 微柱凝胶 新生儿溶血病 抗人球蛋白 溶血三项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 统计568例住院患者直接人球蛋白试验结果。方法 将568例需输血病患按照直接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分为阴性组及阳性组,比较输血有效性;统计阳性组患者标本抗体分型及不同抗体组输血效果。结果 阴性组输血有效率为90.79%,阳性组有效率为62.23%;单IgG抗体占比19.68%,单C3d抗体占比18.09%,IgG,C3d多抗占比62.23%;单IgG抗体组总有效率为89.19%,单C3d抗体组为100%,IgG,C3d多抗为69.23%。结论 直接人球蛋白试验对输血效果可起到预判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输血治疗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输血效果
  • 简介:高血压治疗对脑卒中和冠心病患者的一级预防作用已从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了充分的证据.对有脑卒中和冠心病病史患者血压水平与复发事件危险性的观察研究发现,二者间呈'J'形或'U'形关系.为了获得高血压治疗二级预防的临床研究证据,笔者对近年发表的大型国际相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期望能为临床高血压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抗高血压治疗 大型临床试验 二级预防 国际 临床研究证据 冠心病患者
  • 简介:目的研究直接人球蛋白试验在临床贫血及输血患者中的阳性分布率及其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柱凝胶人球蛋白检测卡对血红蛋白含量正常的住院患者、不同血红蛋白含量的内外科住院贫血患者及接受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人球蛋白试验,对内科患者中直阳性检出者继续进行分型试验。结果外科贫血患者的直接人球蛋白阳性率为17.1%,内科贫血患者的则为40.9%,两组患者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科住院患者63例直阳性者标本经分型为-IgG+-C3d42例,占66.7%;-IgG12例,占19%;-C3d9例,占14.3%。内科贫血患者的直阳性率分布以血红蛋白含量在50~59g/L范围的阳性率为最高,达到60.9%。科室分布以消化科、重症监护科、肿瘤科、中医肾病科患者的直阳性率为高,均达到50%以上,直阳性的贫血患者的输血频率亦高于阴性患者。结论直接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是影响患者贫血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应重视对贫血患者进行直接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及分型试验,对于内科需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去除造成直接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因素,以保障有效输血。

  • 标签: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贫血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核抗体的前带效应。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752例标本,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作为确认试验检测核抗体谱和间接免疫荧光法作为筛查试验检测核抗体,将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根据LIA对各种特异性核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IIF对各特异性核抗体的检出率,可见dsDNA检出例数44例,检出率65.00%;Jo-1检出例数18例,检出率33.30%;M2检出例数26例,检出率80.80%;PCNA检出例数10例,检出率50.50%;PM-Sc1检出例数7例,检出率42.90%;Sm例数16例,检出率68.80%;SS-A检出例数104例,检出率74.00%;SS-B检出例数28例,检出率89.30%;U1-nRNP检出例数42例,检出率73.80%;P蛋白检出例数22例,检出率95.50%;核小体检出例数21例,检出率95.20%;抗着丝点检出例数19例,检出率94.70%;组蛋白检出36例,检出率66.70%(P<0.05)。IIF不同稀释倍数和与LIA结果相关性分析,LIA阳性患者的IIF稀释倍数以高低度的≥1:1000为主,占64.30%,而LIA阴性患者的IIF稀释倍数则以低滴度的1:100为主,占50.5%。结论:临床上对于核抗体的检测可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筛查,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建议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定期随访。

  • 标签: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抗核抗体 免疫印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量液管理的护理体会.阐述液以及大量液的概念,临床发生大量液的几种情况,液过多对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影响,液过多的管理方法.液是从伤口里渗漏出来的液体。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液的主要成分是水,除水以外还有很多其它成分,包括电解质、营养物质、蛋白质、炎性介质、蛋白消化酶、生长因子、代谢废物,以及各种细胞。结论液管理对患者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我们要正确评估液,根据患者伤口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管理好液,以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

  • 标签: 渗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