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史摘要患者男性,39岁;反复发作哮喘10年,加重20min.患者经"氨茶碱、泼尼松"治疗有效;皮肤过敏试验提示2对花粉、粉尘等多种物质过敏.

  • 标签: 哮喘性猝死 哮喘 猝死 病例报告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型肝脑病的临床特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肝脑病患者的发病诱因、发病经过、肝病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急性肝脑病64例,慢性复发性肝脑病30例,肝脑变性型肝脑病1例,亚临床型肝脑病5例。Ⅰ期(轻型肝脑病)17例,Ⅱ期(中型肝脑病)20例,Ⅲ期(重度肝脑病)17例,Ⅳ期(深昏迷)41例。患者在12小时时清醒11例,24小时清醒19例,48小时清醒22例。急性肝脑病死亡38例,慢性复发性肝脑病死亡5例,但多有复发。结论肝脑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应注意亚临床型肝脑病的诊断。肝脑病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而不是血氨水平,肝脑病尚无特效疗法,治疗应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经验治疗,可提高苏醒率和存活率。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临床特点 血氨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抢救时运用结构化团队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具体抢救时效的影响以及抢救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最近半年在我院进行急诊抢救的78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I组和Ⅱ组,每组39名。I组患者由没有结构化团队护理经验的人员进行护理,Ⅱ组患者由具有结构化团队护理经验的人员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抢救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用药时间差异和抢救成功率。结果I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79%,Ⅱ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5%(P<0.05);I组患者的用药时间以及抢救时间均要长于Ⅱ组的患者(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时运用结构化团对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结构化团对护理 急诊抢救 抢救时效性 抢救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癔症抽搐患者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患者实施心理暗示及心理疏导。结果患者均及时得到治愈。结论心理暗示及心理疏导是癔症抽搐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病例简介:男性,68岁,因“口渴、多饮、尿频,伴全身乏力两天”于2008年2月15日入院。近2日劳累过度后感口渴明显,多饮,小便次数多,无尿痛、发热、腰痛及咳嗽,咳痰。伴恶心,呕吐无糖尿病史。查体:Bp95/60mmHg精神萎,中度脱水貌,双眼球内陷,全身皮肤弹性差,余(-)。辅助检查:

  • 标签: 高血糖状态 高渗性 抢救 全身乏力 无糖尿病史 病例简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治疗方法的有效的分析。方法对我医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之间收治的120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与总结。统计出不同病因昏迷患者所占的比例,以及抢救成功率与病死率的比例,了解年龄、性别、昏迷程度及病因等因素与患者昏迷预后的相关。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昏迷的病因占比较大的是中毒、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120例患者最终抢救成功者100例,成功率为83.3%。抢救失败死亡的20例,病死率为16.7%。分析性别、年龄及病因与昏迷死亡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的昏迷程度与死亡有关,中、重度昏迷的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轻度昏迷患者的病死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昏迷患者常伴随身体机能的下降,及时的发现发病原因,对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这类病死亡率较高,应该及时诊治。

  • 标签: 昏迷患者 内科急诊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2012年6月28日,我科收住1例肝功能失代偿期伴腹水发生肝昏迷的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及精心的护理,于2012年8月28日好转出院。下面谈谈几点抢救及护理体会。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秋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2
  • 简介:目的:研究在急诊抢救中应用结构化护理对时效抢救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急诊收治的60例抢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生成常规组与结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构组实施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结构组抢救成功率更高(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将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应用于急诊抢救对时效抢救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急诊抢救;时效性;抢救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在提高急诊抢救实效、抢救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院内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收治的68名急诊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成两组,每组34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结构化团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静脉通道创建时间、用药时间、抢救总时间均较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下,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 标签: 结构化团队护理 急诊抢救 抢救时效 抢救质量
  • 简介:摘要总结37例凶险前置胎盘的的观察及护理,对此类患者护理的关键是充分认识、重点观察,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37例凶险前置胎盘均痊愈出院。

  • 标签: 前置胎盘 产后大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肝破裂的急诊抢救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急诊抢救的措施及效果。结果本组75例患者,经及时抢救,成功率为93.33%(70/75),死亡率为6.67%(5/75),因多脏器功能损伤、早期休克及腹腔感染死亡。结论外伤肝破裂患者经及时急诊抢救,保证了患者生命安全,提高了急诊抢救质量。

  • 标签: 外伤性肝破裂 外伤性肝破裂 对策
  • 简介:糖尿病高渗昏迷又称高渗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的一种少而又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昏迷的一个特殊类型。以严重失水、高血糖、高渗透压、高血纳、较轻或无酮症,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系表现,低血压,脑血管意外,肾功能不全等为特征,多见于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病人,发生率约为糖尿病酮症酸中1/6-1/10,死亡率为50%-80%,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及早抢救,本文重点讲述了糖尿病高渗昏迷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 标签: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抢救 诊断 急性并发症 脑血管意外
  • 简介:脾破裂病人的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抢救就会带来不勘设想的后果。对病人来说明间就是生命,抢救越早越好,成功率也就越高,因此密切配合医生,分秒必争,是抢救脾破裂的关键。休克病人应立即建立二组静脉通道,等休克改善后,诊断明确,紧急手术;对手术后的病人,尽管病人的病情复杂多变,只要我们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的临床护理知识及熟练的护理操作,就能使患者病情的每个细节得到及时发现和准确处理,再加上病人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就能使无数患者重新走向工作岗位。

  • 标签: 脾破裂 抢救 护理
  • 简介:烟雾吸入肺损伤临床不多见,本组5例(其中4例并发ARDS)的抢救治疗,体会到在救治此类危急重病伤同时必须争分夺秒,迅速送至医院,不能因暂时无病情表现而麻痹大意,遗漏了最有利的抢救第一时间;在普通给氧未能奏效时,必须立即给机械辅助呼吸;早期短程足量皮质激素;足量有效抗生素;补充静脉营养剂;注意改善与维持通气(包括雾化吸入);注间预防急性肺水肿,胆又要注意维持液体平衡(可给适当的负平衡)及血容量;注意并发病的防治;注意心理治疗等综合抢救措施。尽快的使病情稳定并逐日好转而康复。

  • 标签: 烟雾吸入性肺损伤 ARDS 急救 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闭合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急诊抢救与护理效果。方法搜集我院急诊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6例闭合腹部损伤患者资料,并对患者的急救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56例患者中,52例经急诊救治与护理后治愈,抢救成功率为92.86%;4例抢救无效病死,病死率为7.14%。结论对闭合腹部损伤患者实施规范、及时的急诊抢救与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尽量减少病死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闭合性腹部损伤 急诊抢救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非创伤昏迷患者是急诊抢救的主要患者类型,昏迷发病机制与疾病因素有关,寻找昏迷病因较为困难,需要急救医生有丰富的抢救经验,并对患者昏迷状况进行准确判断,才能够帮助患者脱离昏迷状态,及时挽救患者生命。临床研究中,对于非创伤昏迷患者发病机制、抢救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已经取得诸多研究成果,对于临床非创伤昏迷患者抢救具有重要意义。故此,文章将从发病机制、抢救方法两方面进行研究成果综述,旨在促进临床急救水平提升。

  • 标签: 急诊抢救 昏迷患者 非创伤性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