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等护理教育评估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从宏观上来说,它不仅有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宏观指导与管理,还能够促进我国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以及更好的帮助学校从总体上把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途径。从微观上来说,还有助于学校调整自己的培养方式,以求做到最好,从而把它作为我们能够为各个体制改革提供的最为有利的依据。

  • 标签:
  • 简介: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节能减排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一些原则,其次阐述了我国区域节能减排绩效评估是通过哪些指标以建成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意旨在一套区域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调研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这对于节能减排评估工作具有其特定的价值。

  • 标签: 区域节能减排 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构建原则
  • 简介:【摘 要】现在我国对于药品零售行业监管力度越来越强,在这个过程中对所有的药品经营企业都进行了强制认证,而药店中的软件和硬件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人员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单单凭借认证也不足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GSP认证体系当中的一些条款也需要进一步实现量化 ,并且另有一些条款内容有一定的模糊性,大大影响了 GSP认证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本文针对药店的 GSP认证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 标签: 零售药店 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专业评估对推动高职专业规范建设、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完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专业评估的由来、发展现状、对高职专业建设的意义,结合医药卫生类专业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医药卫生类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 标签: 专业评估 高职教育 评估指标体系 医药卫生类专业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体系,为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内容框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来自河南省2所高校、5所三甲综合医院及2所三甲妇幼保健院的15名专家为函询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2—4月入院分娩的288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估。结果最终确定的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包括7项一级指标及27项二级指标。两轮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93,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1、0.385(P<0.001)。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体系预测病情危重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85,最佳截断点均为9.98分。结论构建的分娩期高危妊娠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内容全面,可信度高,有助于提高助产士识别分娩期高危妊娠。

  • 标签: 分娩期 妊娠,高危 预警 德尔菲法
  • 简介:[目的]课题应用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在预防医学领域建立虫媒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研究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确定了影响虫媒传染病输入风险的3个方面(一级评估指标);15个因素(二级评估指标)。[结果]确定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影响虫媒传染病输入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将虫媒传染病输入风险分为0级(可接受风险);1级(风险很小);2级(中等程度风险);3级(风险很大)4个等级,制定了各评估指标在相应风险等级上的评判标准。[结论]本研究较好地解决了对疟疾等虫媒传染病输入我国如何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学模式,为我国进行虫媒传染病输入风险评估、WTO规则中有关卫生检疫风险评估提供了基本思路。

  • 标签: 虫媒传染病 风险评估 体系
  • 简介:本文从实战需要出发,分析了战役联勤野战医疗队保障能力构成要素,从指挥控制能力、政治工作能力、分类处置及后送能力、医疗救护能力、战场防疫能力、战场防护及勤务保障管理能力等六个方面对战役联勤野战医疗队卫勤保障能力评估体系及权重进行了阐述,此体系经实兵对抗演练检验,具有针对性及操作性强的特点,对提高野战医疗队保障能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野战医疗队 保障能力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研究中着重分析了临床药师的日常职责,并探索了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临床药师评估标准体系。方法:本研究通过详细审查相关文献,选用关键绩效指标(KPI)作为评估方法。利用临床药师团队集体讨论的方式来筛选和制定评估指标,旨在建立一个适合使用的、经过优化的临床药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临床药师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医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保留了道德、勤奋、体能以及科研和教学等共同评价指标,初步实现了对临床药师日常工作的全面评估。结论:随着临床药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临床药师的工作内容和技能水平也在持续进步。

  • 标签: 临床药师 量化评估指标体系 绩效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老年人标准评估指标体系,为国家制定相关老龄政策和规范及指导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2021年3—5月,遴选来自老年临床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政策研究等老年医学领域专家80名和73名分别组成第1轮和第2轮德尔菲咨询专家组。通过文献检索、专家研讨、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专家意见征询及评估指标实测调查,构建中国健康老年人评估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6.25%(69/80)和94.52%(69/73),调查专家均为老年医学领域的专家,来自22个省级行政区,在先后两轮调查中,各级指标的专家熟悉程度分别为0.706~0.915和0.835~0.922,权威系数分别为0.762~0.921和0.863~0.932;各级指标重要评分为6.10~9.74分和7.87~9.56分,满分率为43%~99%和75%~99%;各级指标变异系数为0.19±0.05(0.07~0.34)和0.16±0.03(0.10~0.21)。最终构建的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评估指标体系涵盖老年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健康3个维度,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结论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科学严谨,调查专家意见趋同性和权威程度高,参与积极;构建的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评估体系涵盖范围广泛、架构完整,各级指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全面评估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后续政府制定相关老龄政策提供了参考。

  • 标签: 老年人 健康状况指标 德尔菲技术
  • 简介:摘要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危害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怎样预防、减少职业危害风险成为重要研究内容,也是评价政府工作成效主要指标。其中,化学因素影响最大、最为复杂,后果最为严重,控制化学因素在职业病整治工作上有着重要作用。对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化学因素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展开分析。

  • 标签: 化学因素职业病 危害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建立分析
  • 简介:摘要风险评估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而健全的指标体系是获得准确风险评估结果的关键。不同类型传染病在不同情境下的传播、影响因素复杂,由此而形成的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差异较大。本文对国内外已经建立的、根据传播途径和发生的特定情境分类的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综述,为我国制定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传染病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传播途径
  • 简介:在明确评估指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从培训资源、培训管理、培训教学和培训效果四个维度切入,确定各评估指标及其权重,初步构建药剂专业中职师资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为药剂专业中职师资培训效果提供评价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中等职业教育 教师培训 评估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精神疾病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由于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变化,患者会感到疼痛、功能受损,甚至增加死亡、残疾和其他因素的风险。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缺乏洞察力。在精神症状和药物的影响下,自杀、自伤、受伤、逃跑、窒息、摔倒等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不可预测的威胁,也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护理风险评估尤为必要。护理风险评估是指护理人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减少行为的盲目性。对住院患者高危因素进行前馈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危害的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目前,精神病患者护理的风险评估方法很多,相关的评估工具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中国的风险评估起步相对较晚。尽管一些学者试图引入外国工具,但由于民族和文化差异,有些项目不适合国内患者。如何运用预测思维,通过系统的评估方法识别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是当前我国精神病临床实践面临的重大挑战。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护理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精神疾病具有复杂性、隐匿性和难以预测性等特点,患者因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改变感到痛苦、功能受损,甚至增加死亡、残疾等危险性。精神障碍患者多缺乏自知力,在精神症状及药物影响下出现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出走、噎食、跌倒等行为对自身和他人具有不可预见的威胁性,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护理风险评估尤为必要。护理风险评估是指护理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减少行为的盲目性。通过对住院患者高危风险因素的前馈控制能有效降低护理隐患的发生率,保障护理安全。目前精神科患者护理风险评估的方法较多,相关评估工具在国外已广泛使用,而我国的风险评估起步较晚,虽有学者尝试引进国外工具,但由于国情及文化差异,部分条目不适合国内患者。如何使用预见性思维,通过系统的评估手段明确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是目前困扰国内精神科临床的一大难点。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关注精神科患者的自杀、攻击、藏药、跌倒、噎食等风险问题,采用德尔菲法构建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为下一步作出全面准确的风险评估并制定和实施护理措施奠定基础。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川崎病患儿家长健康素养评估指标体系,为准确测定川崎病患儿家长健康素养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9月成立研究小组,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三大维度内容为基本框架,基于文献分析,并对10名川崎病患儿家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构建初级健康素养评估指标。于2020年10—12月通过邮件或微信向15名专家发放问卷进行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权威系数、肯德尔协调系数等确定川崎病患儿家长健康素养评估指标。结果3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7、0.913、0.920,第3轮专家咨询总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76、0.328、0.319(P均<0.01)。最终形成的川崎病患儿家长健康素养评估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34项。结论构建的川崎病患儿家长健康素养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可靠,能够为护理人员准确评估川崎病患儿家长的健康素养提供有效工具。

  • 标签: 川崎病 健康素养 评估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我国疟疾消除后阶段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估疟疾输入风险提供参考工具。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初步建立疟疾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择国内18名疟疾防治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展开2轮专家咨询,请专家对每项指标的重要性、可操作性、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进行打分,并计算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意见协调系数,筛选指标后计算各指标权重。分别采用克朗巴哈α系数,权威系数和因子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内在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结果13名专家完成2轮咨询,最终构建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的疟疾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72%(13/18)和100%(13/13)。对于各项指标重要性评分和可操作性评分的Kendall协调系数值分别为0.22和0.25,均具有显著性。指标体系重要性评分、可操作性评分、熟悉程度评分和判断依据评分的克朗巴哈α系数值分别为0.938、0.945、0.983、和0.962。各二级指标条目下归一化权重值居第1位的三级指标分别为境外感染风险中的入境人员是否严格执行防护措施(0.048 1)、虫媒特征中的当地媒介能量(0.019 8)、自然因素特征中的当地海拔(0.028 5)、外部暴露风险中的来源国抗疟药物可及性(0.034 2)、境内传播风险中的当地与来源国的地理位置关系(0.050 1)和内部防控能力中的多部门联合防控机制(0.044 6)。结论所构建的疟疾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可为消除疟疾后防止其输入后再传播、巩固疟疾消除成果提供参考工具。

  • 标签: 输入性疟疾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情况。方法选取20名专家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的方法进行本次实验,对专家询问专业知识,并且询问次数为两次,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予以构建。结果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主要分为两方面,即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一级指标的具体参数规格为七个,二级指标的具体参数规格为三十五个。在此基础上指标重要性评分最大为4.88分,重要性评分的最小为3.79分;同时实验结果表明权重系数最大为0.029,权重系数最小为0.021。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分析,能够提高护理的可信度,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理 风险评估体系 构建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和依据,以及技术路线、应用方法和主要功能。

  • 标签: 临床医学中心 评估
  • 简介:目的:构建进口特殊膳食用食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值。方法:应用头脑风暴法、经验分析法列出指标,再进行指标分类,收集专家意见,最终确定评估指标体系指标评判内容,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值。结果:对进口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评估指标体系可分为五个一类指标和二十五个二类指标,其中一类指标的权重排序为:实验室检验结果(0.469)、标签(0.201)、配料(0.201)、基础资料(0.086)、安全性证明资料(0.043)。结论:对进口特殊膳食用食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是科学的,它能够比较客观、合理地评价进口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安全现状,对评价、判断口岸进口特殊膳食用食品的风险状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特殊膳食用食品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根据2019年10月~2022年2月近3年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共选取100例用于此项研究,以数字抽签法将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组有50例产妇,给予其常规干预及处理,观察组中同样有50例产妇,应用产后出血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对2组产妇的术后出血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2h、术后24h的出血量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要明显更少,(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的术后护理,临床实施产后出血预警评估指标体系的效果最佳,可有效的改善产妇的产后出血状况,对其术后出血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预警评估指标体系 剖宫产 术后出血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