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放射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方法:择取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90例医院放射作业人员,分析其检查结果,并比较不同职业的放射从业人员的检查情况。结果:从检查结果来看,放射作业人员最易出现异常的检查项目为腹部B超,其异常率高达50.00%,显著高于其他检查项目,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存在意义。腹部检查当中发现的异常问题主要为脂肪肝、肾囊肿以及肝囊肿。从职业角度分析,核医学工作人员发生率较高的问题为腹部B超;介入治疗工作人员发生率最高的异常问题为尿隐血、谷丙转氨酶异常、晶状体浑浊;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发生率最高的异常问题为腹部B超;诊断放射学工作人员发生率最高的异常问题为血压异常。但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认定P>0.05,无意义。讨论:放射作业人员极易发生腹部B超异常等职业健康问题,需在日常工作中做好保护,这些问题的发生与职业差异无关,放射作业人员都应该关注。

  • 标签: 医院 放射作业人员 职业健康检查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作业治疗对手外伤的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1-2022.10接收的42例手外伤患者,利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作业治疗+常规治疗),各含2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手指灵活程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手指灵活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分别是:95.36%、62.12%,实验组的康复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手外伤 作业治疗 康复效果 手指日常生活能力 手指灵活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构建肺功能异常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于2021年4月,选取2020年常州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中涉及粉尘的47家企业的4 255名工人,采用logistic回归对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其相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校正曲线和决策分析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年龄(OR=1.03,95%CI=1.02~1.05,P<0.001)、体检类别(OR=4.52,95%CI=1.69~12.10,P=0.003)、粉尘类别[与煤尘比较,水泥粉尘(OR=3.45,95%CI=1.45~8.18,P=0.005);矽尘(OR=2.25,95%CI=1.01~5.03,P=0.049)]、血压(OR=1.63,95%CI=1.22~2.18,P=0.001)、红细胞(OR=1.94,95%CI=1.08~3.48,P=0.027)、肌酐(OR=0.08,95%CI=0.05~0.12,P<0.001)、日接触时间(OR=1.06,95%CI=1.01~1.12,P=0.034)以及总尘浓度(OR=1.29,95%CI=1.08~1.54,P=0.005)是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风险预测列线图ROC曲线下面积为0.764。决策分析曲线结果显示,当列线图模型阈值概率超过0.05时进行肺功能异常干预具有更好的效果。结论通过logistic回归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对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进行风险预测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 标签: 粉尘 肺功能 影响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实施作业治疗的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收治数量为72例,按照奇偶法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纳入36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选择作业治疗,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前后抑郁情绪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治疗前抑郁情绪评分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治疗后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2)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治疗前肢体功能评分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结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行作业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期 作业治疗 抑郁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作业治疗在重症康复中的角色定位及应用,以深化对其在提升康复效果方面的理解,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谨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进入到我医院自愿接受专业化重症疾病治疗工作的共计100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抽签的形式,确认分组处理模式,主要将全体患者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需要接受常规类型的重症康复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需要接受作业治疗康复模式。共计开展为期四至六周临床医学研究工作,对比观察两组重症康复患者的疾病康复情况以及后续恢复情况。结果:作业治疗在重症康复中表现出显著的积极效果。首先,作业治疗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身体功能和认知能力的提升,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各项评价指标水平比较稳定,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其次,通过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患者在心理和情感层面得到更好的支持,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从而提高对治疗的积极性。结论:本研究的结果强调了作业治疗在重症康复中的积极作用,强调其在促进患者康复全面性方面的重要性。作业治疗的个性化特点和综合性方法,使其可以更好地满足重症患者多方面的康复需求。在临床实践中,作业治疗应被纳入综合治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重症患者的康复成功率。

  • 标签: 作业治疗 重症康复 角色定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职业性汞接触作业工人健康状况,为制定合理的健康监护和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年11月,收集2018至2021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1 353名汞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工龄、行业和企业规模中血压、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尿β2-微球蛋白和尿汞情况,评估其健康状况和尿汞的影响因素。结果1 353名汞接触作业工人中男性1 002人(74.1%),平均年龄为(37.2±9.8)岁,接触汞作业工龄为3.1(2.0,8.0)年。汞作业工人体检结论、血压、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尿β2-微球蛋白、尿汞异常率分别为73.9%(1 000/1 353)、12.3%(166/1 353)、30.2%(408/1 353)、59.9%(810/1 353)、32.5%(440/1 353)、15.2%(205/1 353)、2.2%(30/1 353)。男性工人的血压、血常规、肝功能、尿β2-微球蛋白和尿汞异常率均高于女性工人(P<0.05)。工人的血压和体检结论异常率随着年龄、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心电图异常率结果则相反(P<0.05)。不同企业规模、不同行业工人的血压、血常规、尿β2-微球蛋白和体检结论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微小型企业、体检结论和尿β2-微球蛋白异常的工人是尿汞异常的易感人群(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汞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完善微小型企业、年龄偏大工人的健康监护,切实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 标签: 职业暴露 健康状况 尿汞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尘肺工作人员在职业健康体检时肺功能指标的变化,为尘肺的早期预防、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对70名长期参与粉尘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肺功能检测,根据受检者是否出现成分症状来将他们分成两组,有症状的受检者列入有症状组(共计40例),没有相关症状的受检者则被纳入无症状组(共有30例)。将两组间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 标签: 粉尘作业人员 职业健康体检 肺功能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流程化作业标准的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22年1月施行流程化作业标准,于施行前(2021年1月-2021年12月)、施行后(2022年1月-2023年1月)纳入150套器械及21例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对比施行前后工作质量评分、缺陷事件发生率。结果:流程化作业标准施行后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技术操作评分均较施行前更高,且超量装载、湿包、标签有误、结构功能缺失等缺陷事件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施行流程化作业标准可提高工作质量,预防缺陷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流程化作业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质量 缺陷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开放性作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8月高职护理专业96名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开放性作业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课堂参与度和教育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在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课堂参与度和教育满意度上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开放性作业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教育的满意度。

  • 标签: 开放性作业 高职内科护理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时为其提供作业疗法对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到2022年5月社区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基于入选患者划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常规组应用传统干预模式,实验组应用作业疗法。分析对比患者的疗效、行为障碍、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后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行为障碍、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的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作业疗法对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特别是对于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作业疗法 康复干预 精神分裂症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室流程化作业标准在护理缺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消毒供应室人员42名开展研究,共负责处理包装物200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21名,行常规标准,观察组21名,行流程化作业标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技术操作、专业知识、责任心、积极性、工作态度和护理缺陷事件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引入流程化作业标准能有效预防护理缺陷事件,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流程化作业标准 护理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用流程化作业标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缺陷进行控制的作用。方法:以11位护士为调查对象,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将11位护士及所管理的包装材料300份,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例,对照组按规范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观察组实行流程化作业标准行规范管理;对两组护士的工作品质进行评价,并从清洁、消毒和包装三个方面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工作热情、责任心、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锈渍、物品掉落、包装未消毒、加料过量、无菌制品质量、标签错误、数量错误、结构性能缺失、有残留物等护理瑕疵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流程化作业标准可以使护士的工作热情、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降低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

  • 标签: 护理 消毒供应室 流程化 缺陷管理 应用 作业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含锰电焊作业人员职业性听力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期间在某工程用制造企业工作的86名电焊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分为单纯噪音接触组(n=32)与电焊作业组(n=54),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及全血锰浓度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结果:电焊作业组职业性听力损伤检出率高于单纯噪音接触组(P<0.05);两组受检者2kHz听阈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电焊作业组3、4kHz听阈值高于单纯噪音接触组(P<0.05);电焊作业组全血锰浓度高于单纯噪音接触组(P<0.05)。结论:锰是可能加重电焊作业人员噪音性听力损伤的有害化学因素,制造要求也应加强电焊作业人员防护,以减轻职业性听力损伤危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电工作业环境下心理压力与职业病发病的关系。通过对电工作业环境中心理压力水平和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来自不同电工作业领域的参与者的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工作业环境中存在较高水平的心理压力,且心理压力与职业病发病呈正相关。这一发现对于电工作业环境下的职业健康管理和心理压力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电工作业环境 心理压力 职业病 发病关系 研究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热电厂工人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为热电厂作业人员职业防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年9月,收集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来我院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的1218名热电厂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甲状腺彩超结果、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热电厂作业者与非热电厂作业者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中年龄、BMI、TSH、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在对照组和热电厂作业者间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影响因素  热电厂作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