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6 个结果
  • 简介:报道反转型银屑病1例。患者男,31岁,头皮、鼻唇沟、腋窝、腹股沟等处皮疹,自觉瘙痒2年。专科检查:头皮、鼻唇沟、肘部、腋窝、腹股沟、阴囊可见红色的斑疹、丘疹、斑块,大小不一,境界较清,呈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表面覆有粘着性鳞屑。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不全、角质层内见灶状中性粒细胞聚积,真皮浅层血管丰富并充血,炎细胞浸润,未见确切棘层细胞松解。诊断:反转型银屑病。治疗:予阿维A胶囊30mg,每日1次;维生素E胶囊0.1g,每日3次;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每日3次;艾洛松、卡泊三醇外用,每天1次。2周后患者诉皮疹较前变暗,瘙痒明显减轻。

  • 标签: 银屑病 反转型
  • 简介:目的通过对110名健昕人进行时域压缩言语识别测验,探讨健昕人群的时域压缩言语识别阈限值及其影响因素,为判断患者是否有听处理障碍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2×2×2混合实验设计,对110名健昕成人及儿童进行时域压缩言语识别测验。结果①健听人群的时域压缩言语识别阈限值在50%左右;②单耳(右耳)的言语识别能力比双耳的言语识别能力高;③人的单、双耳言语识别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④女生的言语识别能力比男生的言语识别能力高;⑤学业成绩与时域压缩言语识别能力相关,学业成绩好的学生言语识别能力高于学业成绩差的学生。结论时域压缩言语降低了中枢听处理的外余力,使言语识别难度增加;应关注学业困难学生的时域压缩言语能力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 标签: 时域压缩 言语识别能力
  • 简介:如今人们能坦然面对“性”,无疑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关注性和性健康,同样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根据人体生长的自然规律,性爱看似都有“定数”,性爱频率和健康到底是什么关系?在性爱方面,是否仍存有一些健康误区?在此我们为你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 标签: 健康误区 频率 自然规律 人体生长 “性”
  • 简介:摘要反转型滤泡性淋巴瘤(reverse varia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RVFL)是滤泡性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组织学亚型,该亚型极为罕见,检索目前仅有4篇英文文献共8例报道。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50岁女性腋窝淋巴结的病例,形态学表现为肿瘤性滤泡中央深染、周围淡染,同时该病例得到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的证实。该形态学亚型多数病理医师不熟悉,所以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避免发生误诊;同时需要积累更多该亚型的病例,以明确其临床及预后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血管高信号(FvH)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常见的颅脑核磁表现。这一征象被称为慢血流。虽然FvH代表大的缺血半暗带和侧支循环,但FvH的临床意义尚未确定。在这篇综述文章中,我们描述了FvH的机制,以及它与功能结局,大动脉狭窄的关系,并讨论了未来的前景。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频率适应性起搏器与非频率适应性起搏器治疗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老年SSS患者根据治疗意愿分为频率适应性起搏器(DDDR)组(n=32例)和非频率适应性起搏器(DDD)组(n=3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检测两组患者术后1年心功能,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运动总时间和运动总距离等运动耐量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心脏超声心动图相关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DR组患者运动时间和运动距离等运动耐力测定结果均明显优于DDD组(P〈0.05):DDDR组患者生理功能、角色限制、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DDD组(P〈0.05)。结论与非频率适应性起搏器比较,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可明显改善老年SSS患者的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椎广应用。

  • 标签: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 非频率适应性起搏器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用南京新博公司生产的NHE-1000型心电高频信息检测分析仪,研究了正常Wister大鼠高频心电图(HF-ECG)的时域值和QRS波群的功率谱。主要结果如下(以Ⅱ导联为例,±SD):心率为420±46次/min;P—R间期为47.3±4.5ms;QRS波宽15.7±1.9ms;T波宽39.0±7.0ms;Q—T间期54.7±7.3ms。Ⅱ导联QRS波群各频段相对能量:0—100Hz的相对能量为83.47±15.07%;80—300Hz的相对能量为25.56±18.4%;100—250Hz为16.15±14.8%;150—250Hz为5.25±4.81%;100—1000Hz为16.53±15.07%。

  • 标签: 高频心电图 WISTER 大白鼠 时域值 功率谱
  • 简介:为探讨发生检验结果错误的种类与频率,以寻找最主要的误差来源,从而制订相应的对策。我们选择急症科、内科、儿科为被调查科室,其调查14568份检验结果,其错误分布频率为:分析前占70.2%,分析中占14.3%。分析后占15.5%。

  • 标签: 检验结果 错误 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cusonS1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3.0MHz高频探头。对60例眼球内疾病、眼球后疾病、眼球后异物、泪囊及泪道疾病,通过横切、纵切和轴位扫查,了解不同病变的部位、大小及彩色多普勒血液供应情况。结果60例均经手术和术后病理证实,完全符合和基本符合58例,超声漏诊的2例均为小异物,为球后异物靠近球后眶壁。结论超声探查眼部疾病具有分辨率高、图像清晰、操作简便的优点,能准确的诊断眼内疾病和眼球内外异物,简洁直观无创,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高频超声 眼科疾病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颞浅动脉植入联合脑膜反转治疗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烟雾病患者,均采用颞浅动脉植入联合脑膜反转手术的方法治疗。结果16例患者随访6~18个月,未再发生脑缺血或脑出血,所有病例都没有新脑梗塞出现,临床症状均好转,复查见颅底血管网增加,血液供应有明显改善,伴侧支血管形成。结论颞浅动脉植入联合脑膜反转是治疗烟雾病的一种选择。

  • 标签: 烟雾病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磁共振反转时间(TI)的反转恢复技术的原理及特性,探讨其在心肌梗死中判断心肌存活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获得的磁共振心肌梗死图像30例并总结其图像特点。结果在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比较其图像质量及心肌与血池对比程度,显示对于坏死心肌判断TI时间的选择,TI=280~320ms时图像质量最佳。结论在磁共振心肌活性成像的临床应用中,应恰当、合理地选择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才能获得最佳的心肌与血池对比的图像,才更利于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标签: 心肌活性 心肌梗死 磁共振成像 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
  • 简介:股骨转子间位于股骨颈及股骨干的交界处.是承受剪应力最大的部分。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由摔伤所致.年轻患者当受高能量损伤时也可发生。当骨折线延至转子下或为反转子间骨折时.治疗较为困难。笔者自2003年6月至2004年8月.应用AO动力髁螺钉(dynamiccondyrlarscrew.DCS)治疗此类骨折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AO动力髁螺钉 转子下骨折 股骨干 治疗 高能量损伤
  • 简介:摘要伴有极向反转的乳头状肾肿瘤是新命名且罕见的肾脏肿瘤,目前的研究证明其可能是一种良性或惰性的乳头状肾肿瘤。该患者男性,54岁,体检CT发现右肾下极囊实性占位,无特殊临床症状。镜下肿瘤界限清楚,见纤维性包膜,由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或管状乳头状结构组成,细胞温和,形态一致,胞质嗜酸性,细胞核特征性的位于胞质顶部。瘤细胞表达GATA3、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细胞角蛋白(CK)7、MUC1、CD10、P504s、PAX8及E-Cadherin,且波形蛋白、肾细胞癌标志物(RCC)、CD117及CK20阴性,Ki-67阳性指数约2%,符合伴有极向反转的乳头状肾肿瘤诊断。其不同于乳头状肾细胞癌Ⅰ型和Ⅱ型,且由于良好的预后需要单独分类。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我国回族人群Yt血型基因的分布频率.方法随机选择300名回族个体,采集外周血,采用聚合酶链-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检测Yta和Ytb血型抗原.结果检测出两种表现型:Yt(a+b-)295例,Yt(a+b+)5例.Yta基因频率为0.9917,Ytb基因频率为0.0083.结论Yta在宁夏回族为高频表现抗原,而Ytb抗原表达频率很低,未见Yt(a-b-)个体.

  • 标签: 宁夏银南地区 回族 Yt血型 基因频率 研究
  • 简介:共振频率分析经10余年的发展,在口腔临床中的已得到广泛的认可。特别是在口腔种植中用于科学客观地测量种植体的稳定性方面,显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就基于共振频率分析原理生产的的三代商业化产品及在其在口腔中各个方面的应用、作用、临床实验室进展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共振频率分析 种植体稳定系数 种植体 骨结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艾滋病治疗中,将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作为临床方案的意义。方法:艾滋病患者选入研究。共计100例。时间:2020.01-2021.01。以抽签法为方案,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参照组:50例,行规律用药治疗。试验组:50例,采取规律相关高效抗反转录病毒干预方案。评析、研究各组机体免疫功能、机会感染情况。结果:(1)试验组各项免疫指标均更高,P<0.05。(2)试验组机会感染率更低,P<0.05。结论:治疗艾滋病,采取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所得效果理想。一方面,患者免疫功能提升。另一方面,患者机会感染发生概率降低,可有效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艾滋病 体液免疫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