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组织芯片手工制作方法。方法3M硅胶条按包埋模具内径修剪到合适大小,底面粘贴在模具上,另一面按照组织芯的孔径宽度,修剪出合适宽度的条状粘贴带。将组织芯按顺序逐一粘贴在条状粘贴带上,包埋模具内缓慢注入液态热蜡,待热蜡与组织芯完全融合后,加盖包埋框注满液态热蜡,待冷却后剥离便制成蜡块。结果本研究制作出的组织芯片各个位点清晰可见,排列整齐,组织芯与石蜡结合紧密,未见气泡产生。对比常规HE染色,结果无差异,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常规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对比,各指标的染色强度和特异性均无差异。结论使用粘贴固定包埋的方法来制作组织芯片,与传统相比,方法便捷的同时,组织芯与周围蜡融合的更加紧密,切片质量更高,因此此方法可以在基层医院及科研单位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同轴脊髓损伤平台(FSI)及微创操作,建立标准化、损伤分度显著、并发症低和重复性高的创伤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方法C57BL/6小鼠随机编号,轻、中、重度损伤组和对照组,3种不同方法定位第9胸椎。试验开始前对撞击针在不同高度降落产生的力(Kdyn)进行记录。在损伤后第1、14、28、42天利用行为学检测观察小鼠后肢活动能力,同时在此时间节点完成组织病理学观察。各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个率比较应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力学测试结果提示,FSI脊髓损伤平台打击精度高,20、35、50 mm高度降落后产生的力分别为(35.7±1.0)、(55.0±1.3)、(72.3±1.7) Kdyn。3种脊髓阶段定位方法之间准确差异性较高(F=1 610.504,P<0.01)。BMS评分提示各实验组之间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85,P<0.01),重度损伤组与中度损伤组:χ2=313.500,P<0.05;重度损伤组与轻度损伤组:χ2=274.500,P<0.01。斜板实验检测结果提示中、重度损伤组与正常组和轻度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500,P<0.05)。病理学检测结果提示各组小鼠在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2.600,P<0.01)。结论同轴脊髓损伤平台结合微创方法制备C57BL/6小鼠创伤性脊髓损伤模型,可完成步骤简单、打击分度显著及重复性高的实验流程。

  • 标签: 创伤性脊髓损伤 小鼠
  • 简介:摘 要:目的:探析流感疫苗接种干预在流感疾病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流感疫苗接种的74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两组,各37例,一组开展常规接种管理命名为对照组,一组开展强化接种管理,应用症状自评量表、依从量表对疫苗接种配合情况进行评估,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统计两组儿童流感发病率。结果:观察组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依从性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儿童在1年内流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流感疫苗 接种干预 疾病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狂犬病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以狂犬病病毒动物攻毒标准株CVS-11为模式病毒,针对狂犬病病毒感染周期,建立白藜芦醇处理下的CVS-11和BHK-21细胞组成的感染模型,通过直接免疫荧光、细胞荧光灶转化等方法检测白藜芦醇对狂犬病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在不影响细胞生长的条件下,随着浓度的增加,白藜芦醇可阻滞病毒的吸附、干扰病毒进入细胞并抑制病毒的增殖,抑制率最高可达约95%。另外,白藜芦醇与病毒共孵育的结果显示,40 μmol/L的白藜芦醇可直接杀灭病毒。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抑制狂犬病病毒活力的作用,且这种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

  • 标签: CVS-11 白藜芦醇 病毒抑制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患者使用专用眼罩及防护罩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重庆某三甲医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方法基础上使用专用眼罩及防护罩。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使用专用防护罩60例患者后的舒适性和满意度,统计结果显示,明显高于使用专用眼罩及防护罩之前的传统方法,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支气管镜检查 眼罩 防护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保健疗养应用景观疗法的价值。方法:对照组行常规疗法,观察组行景观疗法。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保健疗养患者,采取景观疗法,能够使负面情绪得以改善,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景观疗法 保健疗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注塑与两种数字化制作工艺(切削和三维打印)制作的全口义齿基托精确度与固位力,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商用成品无牙上颌模型翻制石膏工作模型10个,进行编号并扫描获取数据。对各工作模型同时设计数字化基托蜡型并制作实体基托蜡型,分别使用注塑、切削、三维打印3种制作工艺制作3组全口义齿基托(每组各10个)。扫描获取3组基托组织面数据。分析各工作模型组织面与3组基托组织面的数据偏差(即精确度,数值越小精确度越高)。使用万能力学测试机测试3组基托固位力并比较。结果切削组精确度[(0.076±0.026)mm]显著高于注塑组[(0.120±0.025)mm]和三维打印组[(0.117±0.041)mm](P<0.05),后两者精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削组固位力[(9.55±2.44)N]显著大于三维打印组[(5.19±0.06)N](P<0.05),三维打印组固位力显著大于注塑组[(1.52±0.52)N](P<0.05)。结论切削工艺制作的全口义齿基托的精确度和固位力最佳,三维打印工艺制作的全口义齿基托仅固位力优于注塑工艺,两种数字化制作工艺均可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 标签: 义齿基托 义齿,全口,上颌 计算机辅助设计 义齿固位 工艺学,牙科 三维打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口腔数字印模与传统取模制作口腔修复体的效果对比研究,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期间我院口腔修复患者中,根据入院时间随机抽取了90例进行研究,将其均等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前组患者均采用传统印模制作口腔修复体,后组患者均采用数字化印模制作口腔修复体,将两组治疗结果中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取模时间、修复体调改用时分别为(5.70±1.05)min、(2.54±1.38)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0.90±2.00)min、(4.79±1.10)min,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舒适度分级中A级占比为80.00%、B级占比为15.56%、C级占比为4.44%,对照组的舒适度分级中A级占比为13.33%、B级占比为48.89%、C级占比为42.22%,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研究组在颜色、表面质地、边缘适合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两组修复体外形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对口腔修复应用数字化印模技术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印模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修复 数字化印模技术 疗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进行病理组织切片制作的86例标本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传统制作方式)和实验组(免疫组化技术),每组43例,对比两组切片制作质量以及疾病诊断情况。结果 实验组制作质量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准确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免疫组化技术能够提升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质量,并让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提高,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病理组织切片 免疫组化技术 制作
  • 简介:【摘要】:目的:肝胆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工 作,本文主要探讨品管圈护理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作用和效果,对其价值影响进行具体分析。方法:共选取患者120例,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观察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患者病情的干预效果更加良好,患者满意度也大大提高。结论:品管圈在肝胆手术的护理作用具有更高优势,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并促进了病情的恢复。

  • 标签: 品管圈 肝胆手术 护理质量 控制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分泌功能试验抽血中,患者使用智能提醒的台历式内分泌功能试验宣教装置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1年12月在重庆某三甲医院内科住院的90例做功能试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口头健康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提醒的台历式内分泌功能试验宣教装置的应用,实验后对功能试验的准确性、患者的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满意度及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功能试验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智能提醒 内分泌功能试验 宣教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疗养员实施景观疗养护理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纳入我院2021.4-2021.10内30例疗养员并随机分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景观疗养护理,观察疗养员睡眠质量。结果:行景观疗养护理的观察组,疗养员睡眠质量较高,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疗养员实施景观疗养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疗养员睡眠质量。

  • 标签: 疗养员 景观疗养护理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景观疗养护理对疗养员睡眠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疗养的100例疗养员作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50例/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疗养,观察组开展景观疗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较护理前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均改善,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结论 对疗养员实施景观疗养护理既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景观疗养护理 疗养员 睡眠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但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的操作和应用缺乏参考标准,制订椅旁CAD/CAM全瓷修复技术指南势在必行。因此,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撰写此推荐性应用指南,内容包括适应证的选择、牙体的预备、光学印模的制取等关键步骤。本指南旨在通过推荐椅旁CAD/CAM全瓷修复技术的标准操作流程,提高椅旁CAD/CAM全瓷修复的质量和长期成功率。

  • 标签: 陶瓷制品 计算机辅助设计 牙修复体 义齿修复术 专家共识 椅旁
  • 作者: 程大磊 程红燕 魏利 张惠 闫风连 王长莹 张俊凤 熊化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济南 250000 济宁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分子医学研究所,济宁 272067,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济南 250000,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济宁 272007,济宁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分子医学研究所,济宁 272067 济宁医学院济宁市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济宁 272067,济宁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分子医学研究所,济宁 272067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L-28B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方法3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SS组以及IL-28B治疗组(1.25 μg、2.5 μg和5 μg),每组7只。DSS组与IL-28B治疗组饮用2.5% DSS。从第3天开始,IL-28B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相应剂量IL-28B,DSS组注射PBS。造模期间,每天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第8天处死小鼠,取小鼠外周血、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和结肠组织;观察小鼠结肠组织损伤、测量长度和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或结肠组织中炎性因子IL-12、IL-10、IL-1β、IL-6、IL-4和IL-1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DSS组比较,2.5 μg IL-28B治疗组DAI评分降低[(9.40±1.67) vs (3.50±1.73)]、结肠长度较长[(5.16±0.61) cm vs (6.91±0.60) cm]、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7.33±0.58) vs (4.33±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SS组比较,2.5 μg IL-28B治疗组外周血和脾脏中巨噬细胞比例降低[外周血:(21.39±3.21)% vs (15.63±2.98)%;脾脏:(3.03±0.28)% vs (2.05±0.48)%;P均<0.05];结肠中M2型巨噬细胞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加[(1 361.00±293.40) vs (2 074.00±87.61),P<0.05]。与DSS组比较,2.5 μg IL-28B治疗组结肠组织中IL-12和血清中IL-1β表达降低[IL-12:(31.72±6.92) pg/mg vs (5.41±3.41) pg/mg;IL-1β:(48.01±16.13) pg/ml vs (12.27±6.26) pg/ml;P均<0.01],结肠组织中IL-10、IL-4和IL-13表达显著升高[IL-10:(184.70±46.82) pg/mg vs (444.30±157.80) pg/mg;IL-4:(2.23±0.27) pg/mg vs (3.64±0.80) pg/mg;IL-13:(11.79±0.99) pg/mg vs (22.59±1.92) pg/mg;P均<0.05]。结论IL-28B可能通过增加IL-4和IL-13的分泌调控巨噬细胞的分化及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缓解小鼠急性肠炎的严重程度。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IL-28B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对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化疗药物顺铂结合无血清培养基技术筛选出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株,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吉西他滨对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采用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及人类平衡型核苷转运蛋白1(hENT-1)的表达情况。结果1.6 μmol/L吉西他滨作用24 h后,其细胞抑制率最强[(75.2±4.5)%,P<0.001]。各组间相比较,C组中处于S期的细胞数目明显下降(P<0.05);与B组相比,C组的OCT-4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hENT-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01),吉西他滨作用后的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的肿瘤侵袭能力减弱(P<0.001)。结论吉西他滨对膀胱癌干细胞样细胞具有杀伤抑制的作用,并可以减弱干细胞特性及肿瘤侵袭能力。

  • 标签: 膀胱肿瘤 细胞,培养的 吉西他滨 细胞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