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肥胖是一种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能量过多而致使脂肪过度积聚而成,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疾病。肥胖动物模型是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的前提条件。针对肥胖模型动物的选择,本文将从大鼠、小鼠及猪来分别介绍,就其生物学特征、制作肥胖动物的优缺点等方面展开论述。

  • 标签: 肥胖 动物模型 大鼠 小鼠
  • 简介:利用45只经墨汁与乳胶混合液灌注的大鼠脑标本,观测大脑中动脉的起始,行程及表面投影,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可分三段,中段较长,分支较少,表面为蝶骨大翼覆盖,著者认为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血管的最佳阻断部位是大脑中动脉中段,经蝶骨大翼行颅骨开窗可达此部位。

  • 标签: 大鼠 大脑中动脉 蝶骨大翼 脑缺血
  • 简介:摘要文章1-7提出了血液循环在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具有时序控制作用,并用量化模型结合结构风险最小化相关理论说明时序控制作用的意义。量化模型中涉及网络训练样本的重组问题,文章7已给出一种样本重组方案,本文将介绍另外一种样本重组方案。在量化模型中,每个神经细胞有两种角色,一是某个分解出来的前向网络的输出细胞,一是各前向网络的输入细胞。对于输出细胞这一角色,训练样本排列图中的每条竖线对应一个“已经经过处理,传输到达输出细胞,经输出细胞加和后成为前向网络输出”的样本;对于输入细胞这一角色,每条竖线对应的输入样本样本重组后成为输入每个前向网络模型样本。采用不同的样本重组方案不影响量化模型中应用结构风险最小化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推导过程。

  • 标签: 过程存储与重组模型 时序控制 微循环 结构风险 中枢神经系统 信息处理
  • 简介:背景:研究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解剖结构等的改变,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建立一个安全有效且临床相似度高的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随着研究的进展,基于不同目的各种相关的造模方式层出不穷,对后来的研究者在造模方式的选择难免造成些许干扰。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脊髓损伤挫伤型、压迫型、缺血损伤型、横断型各造模方式的有效性和死亡率的排序,为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造模方式提供有力证据。方法:通过检索截止时间为2018-03-11包括PubMed、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4个数据库所有关于脊髓损伤造模方式的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最终纳入文献数据,运用Stata、Winbug软件进行网状分析,得出排序结果。结果与结论:最终17篇文献纳入研究,共506只SpragueDawley(SD)大鼠,脊髓损伤造模方式有效性排序:横断型>挫伤型>压迫型>缺血损伤型;造模方式死亡率从高到低的排序:横断型>挫伤型>压迫型>缺血损伤型。

  • 标签: 脊髓损伤 脊髓挫伤 脊髓损伤模型 大鼠 造模方式 网状Meta分析
  • 简介:2015年12月17日,黄昏薄暮时分,结束了一天的医院工作后,子长县人民医院骨科大夫薛辉、李建刚冒着严寒、踩着厚厚的积雪,来到了瓦窑堡镇桃树洼村,为刚刚出院几天的陈清娥换药。详细地询问了患者出院后各方面情况后,两位大夫又叮嘱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细心、温暖的上门服务,让患者及家属感动不已。

  • 标签: 样本 医改 县人民医院 医院工作 上门服务 出院后
  • 简介:骨质疏松症(简称OP)研究中动物模型选择的合适与否,不仅关系到实验研究的成败.更重要的是这一模型动物是否能模拟出类似人类骨代谢过程中的各项变化,从而为人类OP的防治研究提供确切可靠的指标。要想回答“那种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最好”并非容易之事,实验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动物模型 OP 骨代谢 人类 模型动物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贺鑫 汤小琨 许思源 罗玄梅 孙高远 许宏涛 张鹏俊 肖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北京医院临床生物样本管理中心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100730,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医院检验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医院科研处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对北京医院生物样本库在特定时间段保存的样本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检测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以防止发生实验室污染和次生危害,成为潜在的传染源,同时建立生物样本库回顾性安全筛查体系。选取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月22日期间北京医院生物样本库接收的呼吸与危重症科及发热门诊的样本,包括血清(n=79)、尿液(n=20)、粪便(n=42)和肺泡灌洗液(n=21),共162例样本,分别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抗体检测,以结果的阴阳性界定保存样本安全性。SARS-Cov-2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均显示为阴性,提示该生物样本库所储存样本的安全性较佳。本研究通过建立生物样本库回顾性安全筛查体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初期采集保存的高风险样本进行重点排查,以确保生物样本库的安全性。

  • 标签: 生物样本库 新型冠状病毒 生物危害限制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自组织神经网络为长寿研究选择对照组,以改进长寿基因研究设计。方法本研究基于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与全国死因监测数据融合形成的自然人群队列,纳入年龄≥90岁的老年人或年龄<80岁且已死亡的汉族人群(对照组),排除死于伤害、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恶性肿瘤的个案,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多次迭代和自组织聚类,选取人口学特征、患病、生活习惯、社会行为、精神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相似的≥90岁老年人和对照组,开展全基因组测序。研究采用PLINK 1.9软件评估测序数据质量,开展常染色体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长寿的logistic回归,用Q-Q图可视化SNPs与长寿关联的P值。结果研究从基线177 099例调查对象中筛选出1 019例人群基因组样本开展全基因组测序,其中长寿组517例、对照组502例。长寿组和对照组在吸烟、饮酒、饮食、睡眠时长、血脂水平和自评口腔健康状况总体相似,在社会经济状况、身体活动时间、BMI和自评健康状况差异较大。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经质控,4 618 216个SNPs进入关联分析。长寿组相关SNPs分析结果P值的Q-Q图显示在P值1e-4的区域有明显小于预期P值的富集,P<1e-7区域也检出了显著信号。结论自组织神经网络可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从大规模自然人群队列中有真实死亡年龄和死亡原因的样本中选取长寿对照样本,提高长寿基因组关联分析检验效能。本研究为大规模自然人群队列筛选样本开展巢式病例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 标签: 长寿 队列 巢式病例对照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 简介: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在未过量饮酒的情况下,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为特征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可从单纯性脂肪肝经脂肪性肝炎,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或肝功能衰竭等终末期肝病。至今有很多NAFLD动物模型,但仍缺乏能涵盖人类整个疾病谱的单一动物模型,故选择一个符合自己研究目的的模型显得很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讲述基因敲除或基因突变模型、营养诱发模型、复合模型这三类模型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以便于研究者的选择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动物模型
  • 简介:虽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尚悬在空中,但发韧于基层的民间探索却已早早破冰。尤其是“海城模式”、“无锡模式”、“南京模式”、“潍坊模式”、“松江模式”……这些从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开始启步的“民间自发性”试验,而今已然成为一去撬动中国公立医院改革板块的重要主导力量。

  • 标签: 医院改革 民间 公立 管办分离 无锡 样本
  • 简介: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日益深入,肿瘤生物样本库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日益受到各国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世界各地也相继建立了肿瘤生物样本库。高质量肿瘤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将为研究肿瘤发病机制及个体差异,发展“个体化”治疗提供基础数据,也是决定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限速性因素。本文就国内外肿瘤生物样本库建立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做一论述。

  • 标签: 生物样本库 转化医学 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生物样本库血液样本的可控性采集和质量管理方法探讨。方法:构建一个网络化的样品采集管理过程,将样品采集电子申请、项目管理以及样品处理中与血液样品有关的各种前处理要素融入工作过程中,确保标准过程的实施状况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最终形成一个标准化的血液采集、前处理、保存和管理办法。结果:血样和对应的组织样,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对。系统对每个样品的采集,到库,入库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根据不同的质量需求,可以使用组合查询对样品进行筛选。结论:建立可控制的血液采集与处理模式及管理模式以及综合型的血液标本数据库,实现血液标本的规范化、高质量的采集与预处理,为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疾病的研究,提供优质的血样及信息资源,在临床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临床生物样本库 血液样本 可控性采集 质量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样本采集方法和抗生素两个不同影响条件下对痰液样本细菌学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来我院接受呼吸道病变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0例患者按照奇数月和偶数月来我院接受治疗划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100例患者,然后按照随机分化表将甲乙两组随机再各分成两个小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甲组主要是采集方法的不同,乙组是受抗生素的影响。甲组实验组50例患者用修正版样本采集方法,甲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样本采集方法获取痰液;乙组100例患者全部用常规方法取样,乙组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抗生素后取样,乙组实验组50例患者则不经处理直接取样,对比甲组、乙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检查合格率和阳性检出率。结果甲组的两组试验对比,实验组的检查合格率和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的两组试验比较,实验组痰液样本的检查合格率和阳性检出率都优于对照组,但是检查合格率,P>0.05。结论适当的对采集样本的方法进行改进可以大大提高痰液样本的检查合格率和阳性检出率;对患者应用抗生素后采样则可以降低阳性检出率,应在患者用药前进行取样。

  • 标签: 样本采集方法 抗生素 痰样本 细菌学检查
  • 简介:在2011年第4期和第5期的讲座中,我们介绍了成组设计三种特殊检验的样本含量估计问题,本期讲座中将为读者介绍成组设计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差异性检验的样本含量估计。所谓差异性检验,研究目的是分析两组样本所代表的两个总体均数(或总体率)是否相等。对于定量资料,若资料满足参数检验的前提条件(独立性、正态性和方差齐性),可采用成组设计定量资料检验进行分析;否则,需要采用秩和检验。对于定性资料,可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分析。

  • 标签: 样本含量估计 差异性检验 成组设计 定性资料 检验效能 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