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大药企还是以进口仪器为主力军,现在北京交易所的成立给了创新型仪器企业很大的信心,相信此举一定会有大量的此类型企业涌入这个行列中,因为资本化一定能驱动大量的淘金者。

  • 标签: 国产仪器 品牌推广 北交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髓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s)外泌体对诱导人尿源干细胞(urine-derived stem cells,USCs)向髓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USCs和NPCs,提取NPCs外泌体,以Western-blot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以GFP慢病毒转染标记USCs细胞质、DAPI染料标记USCs细胞以及PKH26染料标记NPCs外泌体;将USCs与NPCs外泌体共孵育12 h并观察摄取情况,采用NPCs外泌体和非接触共培养方法诱导USCs分化,检测各组髓细胞标志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45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结果分离的USCs具备向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高表达干细胞标志蛋白CD29(99.57%)、CD44(97.46%)、CD73(97.71%),低表达干细胞阴性蛋白CD31(0.59%)、CD45(0.19%)。分离的NPCs高表达髓细胞标志蛋白COL2A1、ACAN、SOX-9。提取的NPCs外泌体高表达标志蛋白CD63、CD81、Tsg101。共孵育12 h后,NPCs外泌体与USCs细胞膜融合并出现在USCs细胞质中。共培养第3、5、7天时,外泌体组USCs细胞吸光度值(0.44±0.004、0.76±0.004、0.82±0.006)高于共培养组(0.39±0.022、0.63±0.035、0.69±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7、14、21天外泌体组USCs髓标志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ACAN(1.80±0.31、3.50±0.21、5.35±0.31、7.46±0.12)、COL2A1(1.43±0.15、4.33±0.23、6.89±0.22、8.11±0.31)、SOX-9(2.21±0.13、3.13±0.11、3.96±0.14、4.52±0.26)、HIF-1α(1.45±0.16、2.14±0.21、4.31±0.41、4.01±0.2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1天外泌体组USCs髓标志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ACAN(5.69±0.21、6.69±0.13)、COL2A1(6.33±0.17、7.89±0.15)、SOX-9(4.19±0.29、4.38±0.12)、HIF-1α(4.49±0.32、4.96±0.26)高于非接触共培养组ACAN(3.69±0.35、5.13±0.23)、COL2A1(3.40±0.16、6.79±0.19)、SOX-9(2.26±0.32、3.69±0.26)、HIF-1α(2.39±0.11、3.96±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髓细胞外泌体在体外可诱导人尿源干细胞分化为髓样细胞,与非接触共培养相比外泌体法具有更高的诱导效率,并可更好地保持髓样细胞的增殖活性。

  • 标签: 髓核 外泌体 干细胞 细胞分化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精密的医疗仪器,精密的医疗仪器已经成现阶段医院硬件建设的重要基础,精密仪器的应用同时也对医护人员的操作即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医疗机构的仪器使用效率已经成为时下相关工作人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 标签: 医疗仪器 使用维护 有效管理
  • 简介:摘要肝豆状变性是一种罕见的由ATP7B基因突变引起肝细胞铜沉积为主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先前的研究认为尚没有一项单一的检查可以明确地诊断或排除该疾病。本文旨在通过大量中外文献阅读总结当前国内外诊断指南中各项指标存在的局限性,并进一步探索基因检测的实用性,以期及时诊断以不同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有助于减少治疗延误、改善患者预后以及提高卫生专业人员对该罕见遗传性疾病的认识。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ATP7B 诊断
  • 简介:摘要肝豆状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即Wilson病,是基因异常导致肝细胞铜转运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HLD患者怀孕是安全的,妊娠期间应继续驱铜治疗,根据病情减少用药剂量,做好定期监测。铜控制满意的HLD患者比未经治疗的HLD患者有更好的妊娠结局。妊娠期间的治疗应个体化,需要产科、肝病科、肝移植科、遗传咨询、药剂科、麻醉科、儿科等多学科协同进行围产期保健。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孕期管理
  • 简介:摘要肝豆状变性(Wilson病,WD)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它是由ATP7B基因突变引起,导致铜从胆汁排泄障碍,进而在肝脏和脑等部位病理性沉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目前关于妊娠期WD的治疗和管理仍未达成明确共识。现对妊娠期WD的临床管理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妊娠 诊断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冷冻切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有效提高快速冷冻切片的质量 。方法:选取实验室2022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不同类型的标本50例,经过取材,切片,染色,封片等不同步骤及节点中的研究分析,探讨快速冷冻制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可以避免的方法。结果:不同组织的冷冻制片,适用不同的方法,制片可以使组织结构完整,光镜下颜色鲜艳,符合病理医师的诊断要求。结论:不同来源的组织,因为自身组成的成分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快速冷冻制片,可以达到高质量制片的效果。

  • 标签: 冷冻制片  温度  维护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医疗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医疗仪器作为医院重要的卫生资源,在临床医学中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便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优化,医院高精尖仪器日益增多,为确保仪器作用更好地发挥,应加大对医疗仪器的管理以及维护,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为患者的病情提供科学的诊断,因此加强对医疗仪器的管理维修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医疗仪器管理 维修模式 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医疗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医疗仪器作为医院重要的卫生资源,在临床医学中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便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优化,医院高精尖仪器日益增多,为确保仪器作用更好地发挥,应加大对医疗仪器的管理以及维护,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为患者的病情提供科学的诊断,因此加强对医疗仪器的管理维修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医疗仪器管理 维修模式 分析 研究
  • 作者: 阮方 董宏伟 接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 北京市感染性眼病诊疗中心,北京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帮助肝病相关临床医师在肝豆状变性诊断和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遗传代谢性肝病协作组于2021年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以肝豆状变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为依据,共同编写了该《肝豆状变性诊疗指南(2022年版)》。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诊断 治疗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肝豆状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肝胆外科1999年1月至2021年11月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的16例肝豆状变性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29.5岁(14~54)岁。采用电话、门诊及住院复查方式进行随访,随访起点为手术当日,以受者死亡为终点,观察受者术后生存情况、神经精神症状改善情况、角膜K-F环变化情况,比较术后1个月及1、3、5年的肝功能和血清铜蓝蛋白水平,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24日。结果16例肝移植受者中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15例,成人间活体部分肝移植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16例受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个月(6~260)个月。16例受者1、5和10年的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3.8%、85.2%和75.8%。10例角膜K-F环阳性受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11个月消失。5例伴有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除1例死亡外,其余4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受者术后1个月及1、3、5年的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典原位全肝移植和活体部分肝移植治疗肝豆状变性能有效的改善受者铜代谢和神经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标签: 肝移植 肝豆状核变性 神经精神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3月我院接收的脑静脉窦血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分别借助CT及磁两种方式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阳性检出率。结果:A组经CT检查阳性检出率为69.23%明显低于B组经磁诊断阳性检出率84.62%,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静脉窦血栓经磁诊断的阳性检出率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 脑静脉窦血栓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3月我院接收的脑静脉窦血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分别借助CT及磁两种方式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阳性检出率。结果:A组经CT检查阳性检出率为69.23%明显低于B组经磁诊断阳性检出率84.62%,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静脉窦血栓经磁诊断的阳性检出率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 脑静脉窦血栓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药物分析技术进一步更新。新的仪器和计算机技术为药物分析和检测提供了有利条件。现代药物分析对药物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研制成功的药品进行有效的检查、检测和控制,确保药品质量,对药品制剂的研制和使用进行分析,包括药品成本控制、用药治疗效果、用药后患者康复等。基于此,探索和分析药品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化学仪器 分析技术 药物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抗抗体(ANA)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临床诊断、疾病进程、治疗效果及预后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在健康人群中进行ANA检测的主要方法是间接免疫荧光法,对ANA检测结果呈中滴度或高滴度者再进一步行靶抗原确定试验,从而筛查出人群中潜在的AID患者。本文针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步骤繁琐、结果判读易受操作人员主观影响、难以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等问题,比较全自动定量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和ANA固相分析检测等方法的优缺点,希望通过ANA高通量、自动化、标准化检测新技术的开发,将ANA检测早日纳入健康体检常规筛查项目,发挥其在AID等多种疾病中的预警作用。

  • 标签: 抗体,抗核 检测 健康人群 筛查